猫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猫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4-24 11:4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26 猫郑振铎(duó)猫郑振铎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25年,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 他深受“五四”精神影响,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表现出新思想、新观念;表达出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 了解作者及其作品,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生词01熟读课文,把握文章主旨,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02感受爱心所带来的和谐境界,学会关爱动物,珍视生命03Table of Contents达成目标作者简介 郑振铎(1898—1958)
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主要著作有《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污涩 怂恿 蜷伏
惩戒 怅然 诅骂
sès?ng y?ngquánchéng jièchàngzǔ预习检测·相称 郁闷 娱乐
污涩 怂恿 婢女
蜷伏 惩戒 怅然chènyùyúsèsǒngyǒngbìquán chéngchàng········· 整体感知: 读课文,从三只猫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和我的情感变化几个方面,完成下表。
从隔壁要来舅舅家送的蜷伏在家门口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浑身 黄 色毛色花白,不好看。很瘦,毛烧脱后,更难看。很活泼更有趣更活泼忧郁懒惰小侣宠物宠物 若有若无病


失屈死一丝
酸辛怅然
愤恨
诅骂
难过
良心
受伤课堂小结:猫(1、2段)(3—14段)(15—34段)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第三只猫病亡— 一丝酸辛 丢失—怅然、愤恨屈死—难过、愧疚再养猫久不养猫
永不养猫 找出第一只猫与第二只猫给作者及作者家人带来乐趣的句子。品读细节: 读 ,我看到了一只 猫。 对景、物得描写一定要抓住细节描写,这样才能凸显这景、物的特点。来得可怜
活得可怜
去得可怜
可怜的猫 读 ,我看到了一只
猫。 情感揣摩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写道:“自此, 我家永不养猫。”
试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第二只猫丢失后,失落感久久萦绕于心。缺德的人太气人了,叫人恨恨难消。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叫人难受,于是才有不想马上养的想法。
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而且在暴怒之下打它致死,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由于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反而触发自己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于是才有永不养猫了的想法。
板书(1)为什么写两只可爱的猫的篇幅不如一个丑猫的篇幅长,到底发生什么可怕事情? “芙蓉鸟事件”(2)“我”根据什么判断是丑猫吃了芙蓉鸟? ① 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 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②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3)以上证据是否确凿?在这种情况下,“我”是怎样想、怎么做的? 不确凿。“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愤愤地,以为惩罚得还不够快意。”(4)芙蓉鸟被吃的真相是什么? 被一只黑猫吃了,而不是那只丑猫。 主 题 理 解:1、把“我”看作描写的侧重点,本文的主题是:表现“我”严于律己的精神。(“我”是一个善良的、正义的、严于自省的、富有良知的知识分子。)
或者“做人的道理”:人们应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
不能主观臆测,妄下断语,以致伤害无辜。
2、把猫的不幸遭遇看作描写的侧重点,本文的主题是:
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努力拼搏,奋发向上。
? 你想得到幸福吗?唯一的方法就是努力。? 关注弱小 尊重生命善待他人共建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