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2-03 18:59: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一、单项选择题
1. 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有( )
①挟天子以令诸侯 ②招贤纳士 ③曹操联合孙权 ④实行屯田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2. 文武皆秀的齐鲁大地,有崇武尚勇的风气和重视兵学的传统,在5000年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涌现出了璨若群星的诸多军事名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齐鲁英才们各为其主,在中华大地上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其中,诸葛亮(今山东临沂人)促使刘备与孙权结盟,在 中大败曹军,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A. 官渡之战 B. 赤壁之战 C. 淝水之战 D. 城濮之战
3. 三国被灭的先后顺序是(  )
A. 魏、蜀、吴 B. 蜀、魏、吴
C. 吴、蜀、魏 D. 蜀、吴、魏
4.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句诗描写的是三国时期的一位人物,他是( )
A. 刘备 B. 关羽 C. 张飞 D. 诸葛亮
5. “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八王之乱”,这些历史史实导致的共同后果是( )
A. 发展了西晋经济 B. 巩固的西晋统治
C. 加速了西晋的衰亡 D. 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6. 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
A. 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B. 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C. 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 D. 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7. 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与下列哪一事件有着直接的关系(  )
A.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
B. 三国互相交战
C. 西晋八王之乱
D. 西晋少数民族内迁
8. 西晋王朝存在时间非常短暂。导致西晋是一个短命王朝的原因有( )
①统治集团迅速腐朽
②北方人大量迁往江南地区
③皇族之间连年混战
④内迁少数民族反抗西晋的压迫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9. 根据官渡之战、淝水之战共同点,在下列选项中选出一个与这一共同点相符的战役
A. 牧野之战 B. 长平之战 C. 大泽乡起义 D. 赤壁之战
10. 东晋始于元帝,终于恭帝司马德文,共11帝。其中“元帝”是(  )
A. 司马衷 B. 司马懿
C. 司马炎 D. 司马睿
11.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客观因素包括( )
①北方各族人民的融合 
②江南经济的开发 
③佛教的盛行 
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 D. ③④
12. 下列关于“明君用贤臣”的举例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商汤任用有才干的伊尹
B. 周文王任用贤人姜尚
C. 晋文公任用管仲为相
D. 刘备请有才能的诸葛亮辅佐
13. 促进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迁都洛阳,采用汉姓根本原因是( )
A. 汉族地主的建议 B. 南北对峙的形势
C. 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D. 先进封建经济的影响
14. 把曹魏、北魏、西晋、前秦等几个政权归属同一类的标准是
A. 都由少数民族建立 B. 都曾统一过北方
C. 都定都洛阳 D. 都实行过改革并取得成功
15. 关于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为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创造了条件
B. 加速了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交融
C. 为北魏统一全国打下了基础
D. 平息了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
16.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秦国商鞅变法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A. 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 B. 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C. 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D. 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17. “农圣”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既总结了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又记录了鲜卑族的畜牧经验。这反映了
A. 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发展 B. 畜牧业居于生产主导地位
C. 鲜卑族与汉族习俗相同 D. 潍坊成为当时的经济中心
18. 下列作品中,既是一部综合的地理学著作,又是一部山水散文集,文字优美,景物描写如诗如画,对后世游记散文也有很大影响的是
A. 《齐民要术》
B. 《兰亭集序》
C. 《洛神赋图》
D. 《水经注》
19. 国际天文学界为纪念祖冲之的特殊贡献,在月球上以祖冲之名字命名了一座环形山。你知道祖冲之在数学方面最大的贡献是
A. 发现了圆周率 B. 编写《九章算术》
C. 推算圆周率 D. 发明十进位法
20.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洛神赋》这两句传世千年的名句,为后人构造了一位可望而不可即的“丰姿秀美,含情脉脉,飘飘若仙”的洛神。谁的作品形象再现了以上情景?
A. 司马迁 B. 顾恺之 C. 屈原 D. 王羲之
二、非选择题
21.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和哪次战役有关?交战的双方分别是谁?
(2)战争的结果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3)该战役对当时中国的南北方各有什么影响?
(4)除图二所示的成语外,你还知道哪些和该战役有关的成语?
22.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但这一时期的科技和文化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涌现出一批著名的科学家和不朽的艺术作品,呈现出承上启下的特点。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1)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技术成就突出,列举一例这一时期居世界领先地位的科技成就。
(2)石窟艺术是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凿的著名石窟有哪些?
(3)在政权更迭频繁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长足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23.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一:走进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1)各举一例说明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存在的“战与和”的的各自关系表现?
(2)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民族大融合?
步骤二:体验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3)写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张骞出使西域最终起到了什么作用?
(4)穿越时空隧道,你来到了北魏时期,亲历了北魏一位皇帝改革的前后状况,试举两例说明他的改革后北魏有哪些变化?
步骤三:感悟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由史及今,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民族意识?
答案
1-5CBBDC 6-10ACCDD 11-15CCCBB 16-20BADCB
21、(1)淝水之战。前秦和东晋。
(2)结果:东晋胜利,前秦失败。原因:前秦军中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将士不愿为前秦卖命;前秦军队劳师远征;苻坚指挥失误;从东晋方面看,广大将士团结一致,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
(3)对北方:淝水之战后,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对南方:东晋的胜利,使南方获得暂时的稳定,为南方经济的继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4)风声鹤唳;投鞭断流。
22、(1)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2)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3)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族人民的大交融和吸收外来文化的成果,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容;北方经济的发展和江南地区的开发为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国科学家和艺术家的不懈追求等。
23、(1)和:呼韩邪单于归顺汉朝;昭君出塞;等等。战:蒙恬反击匈奴;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等等。
(2)黄河流域的统一;各民族的长期接触与交往;少数民族的内迁及其与汉族人民的交流;北魏孝文帝改革;等等。
(3)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作用:促进了西域与汉朝的经济文化交流,丝绸之路的开通,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4)改汉姓、穿汉服、学汉语、通汉婚。
(5)树立民族平等、友好交往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