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综合复习题(含解析)(江苏地区适用)——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综合复习题(含解析)(江苏地区适用)——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03 14:48: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综合复习题
一、单选题
1.(2023上·江苏南通·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分别同时在双连试管中滴入2~3滴浓氨水和浓盐酸,2~3秒钟后观察到滴入浓盐酸的试管中产生白烟(固体颗粒)。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浓盐酸和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
C.氯化氢分子比氨气分子运动速率快 D.氨气和氯化氢发生了化学反应
2.(2023上·江苏泰州·九年级期末)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汞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氯化钠
3.(2023上·江苏宿迁·九年级南师附中宿迁分校校考期末)2021年科学家本·杰明和戴维因催化剂研究做出突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如图是加入了催化剂后的某反应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保持不变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和原子个数都发生了改变
4.(2022·湖北荆州·统考中考真题)6000L氧气在加压情况下可装入40L的钢瓶中。从分子角度解释合理的是
A.氧分子体积变小 B.氧分子质量变小
C.氧分子间隔变小 D.氧分子数目变少
5.(2022上·河北保定·九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A.水烧开后,水壶壶盖被顶开一一分子体积变大
B.夏天,古莲池荷花飘香一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气体可以压缩储存在钢瓶中一一分子间有间隔
D.用带火星的木条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一一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6.(2022·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对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装置内气体分子的数目增多
B.装置内气体分子的间隔变大
C.装置内气体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
D.装置内气体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
7.(2021上·江苏淮安·九年级涟水县义兴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现象 解释
A 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B 夏天,自行车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 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C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5000L氧气在加压下可以装入40L的钢瓶中 气体分子间空隙大,易于压缩
A.A B.B C.C D.D
8.(2021·安徽·统考中考真题)富氢水指富含氢分子的水,在医学、体育等领域有重要用途。下列有关富氢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纯净物 B.含氢、氧两种元素
C.所含氢分子不运动 D.与水的性质完全相同
9.(2023上·江苏泰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B.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不变
C.所有的原子都由质子、电子、中子构成
D.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10.(2023上·江苏扬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的是
A.氧气 B.氯化钠 C.金刚石 D.干冰
11.(2023上·江苏扬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微粒中,带电荷的是
A.分子 B.原子 C.中子 D.电子
12.(2023上·江苏宿迁·九年级统考期末)科学家发现一种元素,它的原子核内有111个质子,161个中子,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
A.111个 B.272个 C.50个 D.161个
13.(2023上·江苏南京·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A. B. C. D.
14.(2023上·江苏泰州·九年级统考期末)2022卡塔尔世界杯创造了多个世界杯首次,并评为最佳世界杯,其中化学工业的贡献功不可没。中国承建的阿尔卡萨光伏电站是卡塔尔首座太阳能发电站,其核心部件电池片主要原材料为硅片,如图为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和硅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硅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硅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C.硅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4 D.硅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8
15.(2023上·江苏宿迁·九年级统考期末)日前,金属材料顶级期刊《Acta材料》刊登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用于外太空核反应堆的高强韧钼合金,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钼属于金属元素 B.钼的原子序数是42
C.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96g D.钼的元素符号为Mo
16.(2023上·江苏盐城·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图为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镓属于金属元素 B.镓的离子符号为Ga+3
C.镓原子易失去电子 D.镓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3
17.(2023上·江苏南京·九年级校联考期末)硬铝常用于制造火箭、飞机的外壳,铝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原子中质子数为13
B.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C.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
D.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得到电子
18.(2023上·江苏宿迁·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选项中正确描述化学符号“2H”含义的是
A.2个氢元素 B.2个氢气 C.2个氢原子 D.2个氢分子
19.(2023上·江苏南京·九年级统考期末)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信息和硼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硼是金属元素
B.硼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
C.硼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数为3
D.硼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
20.(2023上·江苏连云港·九年级统考期末)空间站梦天实验舱搭载了铷原子钟。铷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铷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符号为Rb B.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C.原子序数为37 D.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37
21.(2023上·江苏无锡·九年级统考期末)无锡第二座机场一宜兴丁蜀通用机场已建成并开发飞行体验项目,飞机的外壳使用了铝合金,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铝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铝原子内的质子数为13
C.铝原子内的中子数为13 D.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
22.(2023上·江苏无锡·九年级统考期末)加碘盐、加铁酱油是常见的食品调味剂。其中“碘”和“铁”指的是
A.单质 B.元素 C.原子 D.分子
二、选择题组
(2022上·北京房山·九年级统考期末)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对“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的发展作出贡献的科学家。完成下面小题。
23.“点击化学”采取简单方法构建复杂的功能分子。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可以构成物质 D.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24.铜催化叠氮化物-炔烃环加成反应是目前最好的点击化学反应之一、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催化剂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B.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小
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改变
三、填空题
25.(2018·山东枣庄·统考一模)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A、B、C、D四种粒子共表示 种元素;其中图B所表示的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D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 (填离子符号)。
(3)E粒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则X= 。与A粒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26.(2022·江苏镇江·统考中考真题)用化学符号表示。
(1)磷元素 ;
(2)人体中含量最高的物质 ;
(3)2个铁离子 ;
(4)人体中 元素缺少或过量,均会导致甲状腺疾病。
参考答案:
1.C
【详解】A、浓氨水和浓盐酸没有直接接触,一定时间后,产生白烟,说明浓氨水和浓盐酸均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不断运动,不符合题意;
B、浓氨水和浓盐酸没有直接接触,一定时间后,产生白烟,说明浓氨水和浓盐酸均具有挥发性,不符合题意;
C、滴入浓盐酸的试管中产生白烟,说明氨分子的运动速率比氯化氢分子的运动速率快,符合题意;
D、2~3秒钟后即观察到滴入浓盐酸的试管中产生白烟,说明氨气和氯化氢接触后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A
【详解】A、汞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B、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A。
3.B
【详解】A、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保持不变,不是物理性质,错误;
B、由微观示意图可看出,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甲烷(CH4)和氧气(O2),生成物是CH4O,属于“多变一”的特点,所以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正确;
C、由微观示意图可看出,参加反应的甲烷分子是2个,氧分子是1个,所以个数比为2:1或1:2,错误;
D、由微观示意图可看出,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发生了改变,原子个数没有改变,错误。
故选B。
4.C
【详解】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间隔,一般的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较大,容易被压缩,6000L氧气在加压情况下可装入40L的钢瓶中,是由于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了,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故选:C。
5.A
【详解】A、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选项解释错误,故符合题意;
B、闻到荷花香,是因为荷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荷花花香,选项解释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气体能被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压强增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选项解释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氧气和二氧化碳分别由氧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二者分子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即氧气能助燃,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用带火星的木条能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选项解释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B
【详解】检查装置气密性是利用了空气热胀冷缩的原理,温度升高,装置内气体分子间间隔受热变大;
故选B。
7.B
【详解】A、分子运动速率受温度影响,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是因为夏季温度高,使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解释正确;
B、夏天,自行车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是因为夏季温度高,实际是轮胎内的气体受热间隔增大而导致的,故解释错误;
C、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香味飘散实际是分子在运动,故解释正确;
D、5000L氧气在加压下可以装入4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存在间隙,气体分子间间隙大,所以易于压缩,故解释正确。
故选B。
8.B
【详解】A、富氢水指富含氢分子的水,可知其中有氢分子和水分子,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水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所以富氢水中含氢、氧两种元素,故B正确;
C、分子都是不断运动的,所含氢分子也在不断运动,故C错误;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富氢水中有氢分子、水分子两种分子,与水的性质不完全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9.C
【详解】A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所以分子、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A正确;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所以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不变。B正确;
C、氢原子只由质子、电子构成,没有中子。C不正确;
D、电子质量很小,是质子或中子质量的倍,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C。
10.B
【详解】A、氧气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氧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C、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1.D
【详解】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原子不带电,则分子也不带电,故选项不合题意;
B、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原子不带电,故选项不合题意;
C、中子不带电,故选项不合题意;
D、电子带负电荷,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12.A
【详解】原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111,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111;
答案:A。
13.D
【详解】A、质子数为8,核外电子数为8,为原子,故A不正确;
B、质子数为9,核外电子数为10,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B不正确;
C、质子数为10,核外电子数为10,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为原子,故C不正确;
D、质子数为13,核外电子数为10,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D正确。故选D。
14.D
【详解】A、硅的偏旁为“石”,则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硅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故选项说法正确;
C、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根据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硅原子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14,故选项说法正确;
D、元素周期表中最下方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则Si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用于计算时取整数,则中子数=28-14=14,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5.C
【详解】A、钼为“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B、元素周期表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钼的原子序数是42,该选项说法正确;
C、元素周期表中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96,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而不是“g”,通常省略,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元素周期表右上角的字母表示元素符号,故钼的元素符号为Mo,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6.B
【详解】A、镓元素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A说法正确;
B、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省略不写,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分析可得,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故镓的离子符号为Ga3+,故选项B说法错误;
C、分析可得,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故选项C说法正确;
D、镓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31-2-8-18=3,故选项D说法正确;
故选:B。
17.A
【详解】A、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铝原子的核内有13个质子,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B、地壳中元素含量前四位分别是:氧、硅、铝、铁,则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故该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铝元素周期表的相关信息可知,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故该选项说法错误;
C、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容易失去电子,铝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3,则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故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择A。
18.C
【详解】在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故2H表示2个氢原子,故选C。
19.B
【详解】A、硼元素为“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圆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则硼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该选项说法正确;
C、硼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数为5,最外层电子数为3,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硼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则硼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20.B
【详解】A、据图可知,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Rb。A正确;
B、据图可知,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B错误;
C、据图可知,铷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7。C正确;
D、据图可知,铷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7。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所以铷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37。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B。
21.C
【详解】A、铝是金字旁,铝元素属于金属元素,A正确;
B、据图可知,铝的原子序数是13,所以铝原子内的质子数为13。B正确;
C、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所以铝原子内的中子数=26.98-13≈14。C错误;
D、据图可知,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C。
22.B
【详解】加碘盐、加铁酱油、这里的碘铁钙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碘、铁、钙”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答案:B。
23.B 24.D
【解析】23.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
B、化学变化的实质为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则化学变化中,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该选项说法正确;
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离子,则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24.A、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可能加快,也可能减慢,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25. 3 金属元素 得到 Cl- 9 MgF2
【详解】(1)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A、B、C、D四种粒子的核内质子数分别是12、12、16、17,共表示3种元素。其中图B中质子数=12,为镁元素,所表示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2)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符号为:Cl-;
(3)E粒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是原子得到1个电子得到的,则X=2+8-1=9.A是镁离子,E与A粒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F2
26.(1)P
(2)H2O
(3)2Fe3+
(4)I
【详解】(1)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P,故填P。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水由水分子构成,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水的化学式写为H2O。
(3)书写离子符号时,先写出相应的元素符号,然后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先写出离子所带电荷的数目,再写出电荷的电性,1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则铁离子的符号写为Fe3+,表示多个离子时,在相应的离子符号前面写出离子数目即可,故2个铁离子的符号写为2Fe3+。
(4)人体中碘元素缺少或过量,均会导致甲状腺疾病,碘元素的元素符号为I,故填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