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高新区(高港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泰州市高新区(高港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03 15:10: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年秋学期期中高新区(高港区)学业水平测试
九年级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请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第一部分(选择题20分)
第1~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第11~15小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1分;错选得0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十九届杭州亚运会主火炬燃料,全球首创采用零碳甲醇燃料。下列关于甲醇常温常压下性质的描述,属于其化学性质的是
A.液态 B.挥发性强 C.易燃 D.有醇香味
2.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铁 B.蒸馏水 C.金刚石 D.氯化钠
3.认真观察、准确记录和仔细分析实验现象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
C.蒸馏水中滴加少量肥皂水并振荡,产生较多泡沫并伴有浮渣
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明亮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取用固体粉末 B.蒸发溶液
C.加热液体 D.连接胶皮管与玻璃管
5. 化学为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火箭推进剂涉及的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A.H B.N C.O D.Al
6.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使用了星载氢原子钟。氢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下列有关氢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素符号为H B.原子序数为1
C.相对原子质量为1.008g D.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1
7. 化学为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一种宇宙飞船,依靠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化学反应提供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氢气燃烧过程中,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B.氢气燃烧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C.氢气、氧气、水均属于化合物
D.氢气由两个氢原子构成
8.“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排放的碳总量与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实现碳“零排放”,下列有关碳循环、碳中和的说法,错误的是
A.每个人都在参与碳循环,碳循环中的“碳”是指碳单质
B.开发可再生能源,降低化石燃料的需求量,以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
C.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以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
D.碳中和能有效维持碳循环的相对稳定,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
9.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湿衣服在强阳光下容易晾干一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B.汽油挥发一一状态改变,分子大小随之变化
C.液化石油气经压缩存储在钢瓶中一一压强变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D.通常情况下,氧气能支持燃烧,而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一一不同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10.“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Mg2+和Mg都属于镁元素,但化学性质不相同
②H:可以表示氢元素、一个氢原子,还有氢气这种物质
③Al3+和3N中的“3”分别表示离子所带电荷和粒子的个数
④碳-12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

以上微粒表示的都是离子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②③⑤
11.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错误的是
A.物质分类 B.化学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关系
C.构成物质的微粒 D.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12.学习科学知识可以用来辨别“真”、“伪”,下列叙述属于“真”的是
A.绿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B.为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可在灯泡中充入氮气
C.动物的呼吸作用离不开氧气,所以空气中氧气越多越好
D.冬季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时为防止CO中毒,可以放几盆水吸收毒气
13.物质甲、乙均可用于杀菌消毒,灭杀过程中发生如图转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甲是一种氧化物 B.物质乙由三种元素组成
C.乙溶液应当避光保存 D.转化①的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14.在实验室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
A B C D
区分物质 食盐水和水 碳酸氢铵和氯酸钾 二氧化锰和木炭粉 氮气和二氧化碳
方案一 加热蒸发 闻气味 在空气中灼烧 澄清石灰水
方案二 尝味道 加热 观察颜色 紫色石蕊试液
A.A B.B C.C D.D
15.高锰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某工厂生产高锰酸钾的工业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I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B.步骤II中氮气是生成物之一
C.步骤III中,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有锰元素、氢元素
D.上述流程中KOH可以循环利用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40分)
16.厨房里有很多的化学物质,某同学对厨房的调味品进行了调查研究。
(1)食盐是重要的调味品,主要成分是氯化钠。
①食盐中加碘,可以预防 疾病,碘属于 (填“常量”或“微量”)元素。碘酸钾(KIO3)常作为补碘剂被添加到食盐中,标出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 。
②使用说明中强调“不宜高温烹煮”,原因是碘酸钾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碘化钾(KI)和氧气。写出碘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的符号表达式 。
(2)蔗糖也是常用的调味品。对蔗糖的制备及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蔗糖的工业制备:工业制备蔗糖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①实验室进行操作A的名称是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②糖汁呈棕黄色,工业上常利用活性炭的 作用对糖汁进行脱色处理。
③由甘蔗制得蔗糖的整个过程中主要是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17.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结合下列图示装置开展化学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仪器b的名称是 。
(2)若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在对所选装置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操作: (填操作),再连上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若用F装置来收集氧气,收集完毕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①盖上玻璃片 ②正放在实验台上 ③取出集气瓶
(3)若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可选择的装置为 (从A-F中选择);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小力同学想通过G装置用排空气法收集CO2,则CO2应该从 (填“c”或“d”)端进入,检验CO2已收集满的操作和现象是 。
(4)实验室可用金属锌粒与稀硫酸溶液制取氢气,小力同学选择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B装置相比较C装置的优点是 。
18.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的实验进行了大胆的改进,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请你参与。
初步探究: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①从长颈漏斗向瓶内迅速注入60℃的蒸馏水至刚刚浸没白磷;②将白磷放在燃烧匙内,塞好胶塞;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白磷燃烧熄灭后,瓶内水面上升,最后淹没白磷:⑤连接好注射器,向瓶内推入空气,瓶内水面下降,当白磷露出水面时立即燃烧,停止推入空气。
(1)以上步骤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2)白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 。
(3)④瓶内水面上升的原因是 ,对比⑤中白磷露出水面前后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若把60℃的蒸馏水换成冷的蒸馏水,重复以上实验步骤进行对比,该实验还能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4)提出问题:白磷燃烧熄灭后,瓶内究竟有没有氧气剩余?
深入探究:用手持技术定量检测白磷在瓶内燃烧时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变化,结果如图2。
反思交流:通过数据分析,按课本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当足量的红磷燃烧熄灭后,等到集气瓶冷却,根据进入瓶中水的体积,从而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的结论是 (填“准确”或“不准确”)的。基于数据说明得出此结论的原因是 。
19.过氧化氢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实验小组对过氧化氢的某些性质进行研究。
I.不稳定性
(1)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分解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 。
(2)二氧化锰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 。
(3)称量“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固体,质量为 g。
Ⅱ.漂白性
【查阅资料】
①过氧化氢溶液可漂白一些有色物质。
②10%表示H2O2溶液的浓度,该溶液中过氧化氢和水的质量比为10:90。
【进行实验】将红色布条分别浸泡在4种溶液中,现象如下表。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实验④
20分钟后布条无明显变化 20分钟后布条颜色稍变浅 20分钟后布条颜色明显变浅 1分钟后布条红色褪去
【解释与结论】
(4)实验①、②的目的是探究 对H2O2溶液的漂白性是否有影响。
(5)欲得出“其他条件相同时,NaOH溶液对H2O2溶液的漂白性有影响”的结论,需要对比 (填实验编号)。
(6)通过对比实验③、④,得出的结论是 。
(7)欲进一步探究NaOH溶液的用量对H2O2溶液的漂白性的影响,可补充的实验是:将红色布条浸泡到 ℃25mL10%H2O2溶液+5滴NaOH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
20.蛋白质在人体胃肠内与水反应,最终生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丙氨酸(化学式为C3H7O2N)就是其中的一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丙氨酸分子中,碳、氢、氧、氮四种原子的个数比是_____。
(2)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
(3)氮元素质量分数是_____。
(4)89g谷氨酸中的氮元素与_____g尿素[CO(NH2)2]中所含的氮元素相等。
试卷第2页,共7页
1.C
【详解】A、状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故液态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挥发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故挥发性强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易燃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D、气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故有醇香味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D
【详解】A、铁由铁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B、蒸馏水由水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C、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符合题意。
故选D。
3.D
【详解】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没有白雾,不符合题意;
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生成氧化镁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不符合题意;
C、蒸馏水中不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属于软水,故蒸馏水中滴加少量肥皂水并振荡,产生较多泡沫,几乎无浮渣,不符合题意;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符合题意。
故选D。
4.C
【详解】A、取用固体粉末时,先将试管倾斜,用镊子或纸槽将药品送至试管底,将试管竖立,该选项操作正确;
B、蒸发溶液时,应不断用玻璃棒搅拌,该选项操作正确;
C、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D、连接胶皮管与玻璃管,先将玻璃管用水润湿,再用力慢慢旋转插入胶皮管中,该选项操作正确。
故选C。
5.D
【详解】A、H表示氢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
B、N表示氮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B错误;
C、O表示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C错误;
D、Al表示铝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D正确。
故选D。
6.C
【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右上角的字母表示元素符号,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H;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08,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7.B
【详解】A、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所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故A不符合题意;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则氢气燃烧过程中,原子种类不变,故B符合题意;
C、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单质,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C不符合题意;
D、氢气由氢分子构成,一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A
【详解】A、每个人都在参与碳循环,碳循环中的“碳”是二氧化碳,说法错误;
B、开发可再生能源,降低化石燃料的需求量,以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说法正确;
C、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以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说法正确;
D、碳中和能有效维持碳循环的相对稳定,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说法正确;
答案:A。
9.B
【详解】A、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所以湿衣服在强阳光下容易晾干,选项正确;
B、汽油挥发,状态改变,分子之间的间隔随之改变,此过程属于物理变化过程,分子的大小不变,选项错误;
C、气体分子间隔较大容易被压缩,液化石油气经压缩存储在钢瓶中,是因为压强变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选项正确;
D、氧气由氧分子构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分子构成不同,故化学性质不同,选项正确。
故选B。
10.C
【详解】①镁离子和镁原子质子数相同,都属于镁元素,但是镁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化学性质不同,正确;
②H:可以表示氢元素、一个氢原子,不能表示氢气这种物质,错误;
③位于离子符号中元素或原子团的右上角,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故Al3+中“3”表示1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故3N表示3个氮原子,正确;
④碳是6号元素,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故中子数≈12-6=6,故碳-12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正确;
⑤,该粒子中,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阴离子, ,该粒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 ,该粒子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阳离子,错误。
故正确的是①③④。
故选C。
11.AB
【详解】A、纯净物由同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故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纯净物包含化合物,符合题意;
B、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故两者属于包含关系,符合题意;
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如水由水分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D、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前四位):O、Si、Al、Fe,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12.B
【详解】A、绿色食品是指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不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不符合题意;
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故为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可在灯泡中充入氮气,符合题意;
C、动物的呼吸作用离不开氧气,但是空气中氧气不是越多越好,氧气具有氧化性,空气中氧气含量过多,会加速食物腐败等,且对人体健康不利,不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放几盆水,不能吸收一氧化碳,不能防止CO中毒,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D
【详解】A、由图可知,物质甲为ClO2,是由氯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A说法正确;
B、由图可知,物质乙为HClO,是由氢、氯、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B说法正确;
C、根据转化②,次氯酸在光照条件下分解为氯化氢和氧气,说明次氯酸见光易分解,因此乙溶液应当避光保存,故C说法正确;
D、转化①为ClO2和H2O生成HClO的反应,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则必有元素化合价升高,故除生成HClO外还生成其它物质,则转化①为二氧化氯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同时还生成氯化氢、氧气,该反应不符合“多变一”特点,不属于化合反应,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14.BD
【详解】A、方案一:食盐水加热蒸发后,会有白色固体残留,水加热蒸发后,无白色固体残留,现象不同,可以区分,正确;
方案二:实验室禁止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错误。
不符合题意;
B、方案一:碳酸氢铵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分解生成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氯酸钾是无味的,闻气味可以区分,正确;
方案一: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现象不同,可以区分,正确。
符合题意;
C、方案一:在空气中灼烧,二氧化锰无明显现象,木炭粉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黑色固体逐渐减少,现象不同,可以区分,正确;
方案二:木炭粉和二氧化锰均是黑色的,观察颜色,无法区分,错误。
不符合题意;
D、方案一:氮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无明显现象,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现象不同,可以区分,正确;
方案二: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氮气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无明显现象,现象不同,可以区分,正确。
符合题意。
故选BD。
15.AB
【详解】A、步骤I中只是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步骤II中箭头进入的物质是MnO2、KOH和空气(参加反应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它们是反应物,箭头指出的物质是K2MnO4、H2O,是生成物,而氮气是空气中原有物质,且性质稳定,并未参加反应,而是作为杂质被分离除去,不是生成物,符合题意;
C、步骤III中,反应物是锰酸钾和水,生成物是氢气、氢氧化钾、高锰酸钾,锰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锰元素显+6价,水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氢气中氢元素化合价为0,氢氧化钾中钾元素显+1价,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高锰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锰元素显+7价,故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有锰元素、氢元素,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上述流程中,氢氧化钾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可以循环利用,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16.(1) 甲状腺##大脖子 微量
(2) 过滤 引流 吸附 物理
【详解】(1)①人体缺碘易患甲状腺肿大;
碘在人体中含量较低,属于微量元素;
碘酸钾(KIO3)中,钾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设碘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1+x+(-2)×3=0,解得x=+5,则标出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②碘酸钾受热易分解生成碘化钾(KI)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①由图可知,通过操作A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则其名称为过滤;
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为引流。
②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颜色和异味,还能对糖汁进行脱色处理。
③由甘蔗制得蔗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17.(1) 长颈漏斗 水槽
(2) 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①③②
(3) BD或CD c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d端,木条熄灭
(4)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仪器b的名称是:水槽;
(2)若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在对所选装置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操作: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若用F装置来收集氧气,收集完毕的操作顺序是:先在水下盖上玻璃片,然后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故顺序是:①③②;
(3)若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B或C,二氧化碳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可选D,故填:BD或CD;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通过G装置用排空气法收集CO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则CO2应该从c端进入;
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d端,木条熄灭,说明已经集满;
(4)与C装置相比,B装置可通过分液漏斗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故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18.(1) ③②①⑤④ 先向装置内加水至浸没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再向左推活塞,若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则装置气密性良好或先向装置内加水至浸没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再往右拉活塞,若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有气泡产生,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2)
(3) 白磷燃烧消耗氧气,瓶内气体体积减少,压强减小 与氧气接触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4) 不准确 燃烧停止时,氧气体积分数约为4%,说明当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一定值时,可燃物不能继续燃烧,不能将装置内氧气耗尽
【详解】(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的条件,首先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影响实验,然后将白磷放在燃烧匙内,塞好胶塞,然后从长颈漏斗向瓶内迅速注入60℃的蒸馏水至刚刚浸没白磷(此时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但是隔绝氧气,白磷不燃烧);然后连接好注射器,向瓶内推入空气,瓶内压强增大,水面下降,当白磷露出水面时,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着火点,立即燃烧,停止推入空气,白磷燃烧熄灭后,逐渐冷却至室温,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故长颈漏斗中液面下降,瓶内水面上升,最后淹没白磷,故顺序为:③②①⑤④;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向装置内加水至浸没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再向左推活塞,若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则装置气密性良好或先向装置内加水至浸没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再往右拉活塞,若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有气泡产生,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2)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3)④瓶内水面上升的原因是:白磷燃烧消耗氧气,瓶内气体体积减少,压强减小;
白磷露出水面前,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但是隔绝氧气,不燃烧,白磷露出水面后,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与氧气接触,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
若把60℃的蒸馏水换成冷的蒸馏水,重复以上实验步骤,白磷露出水面后,虽然白磷与氧气接触,但是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白磷不燃烧,换水之前,白磷露出水面后,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与氧气接触,燃烧,对比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4)由图可知,燃烧停止时,氧气体积分数约为4%,说明当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一定值时,可燃物不能继续燃烧,不能将装置内氧气耗尽,故按课本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当足量的红磷燃烧熄灭后,等到集气瓶冷却,根据进入瓶中水的体积,从而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的结论是不准确的。
19.(1)
(2)催化
(3)2
(4)温度
(5)②③
(6)其他条件相同时,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对其漂白性有影响
(7)50
【详解】(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在该实验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可起到催化作用;
(3)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故称量“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固体,质量为2g;
(4)实验①、②中温度不同,其它因素均相同,故目的是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溶液的漂白性是否有影响;
(5)欲得出“其他条件相同时,NaOH溶液对H2O2溶液的漂白性有影响”的结论,变量是是否含氢氧化钠溶液,其它因素相同,故需要对比②③;
(6)实验③、④中,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不同,其它因素相同,且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越大,布条褪色越快,故结论是:其他条件相同时,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对其漂白性有影响;
(7)欲进一步探究NaOH溶液的用量对H2O2溶液的漂白性的影响,根据控制变量法,氢氧化钠溶液的用量不同,其它因素相同,故可补充实验:将红色布条浸泡到50℃25mL10%H2O2溶液+5滴NaOH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
20.(1)3:7:2:1;(2)89;(3)15.7%;(4)30
【详解】(1)1个丙氨酸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和个1氮原子构成的,则丙氨酸分子中C、H、O、N各原子个数比为3:7:2:1;故填:3:7:2:1;
(2)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3+1×7+16×2+14=89;故填:89;
(3)丙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15.7%;故填:15.7%;
(4)设尿素的质量为x,则: 89g×100%=x× x=30g
故填:30。
答案第8页,共9页
答案第9页,共9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