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功和机械能 分层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物理八年级下册
人教第11章 功和机械能
一、选择题。(16题)
1、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强分别用沿水平方向的力 、 推 、 两个木箱,使它们沿着推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分别为 、 ,对它们所做的功分别为 、 ,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果 ,则 B. 如果 ,则
C. 如果 ,则 D. 如果 ,则
2、甲、乙两名运动员,甲比乙高,如果他们举起相同质量的杠铃所用时间相等,如图所示,则( )
A.甲做功较多,功率较大 B.乙做功较多,功率较小
C.甲做功较多,甲、乙功率相等 D.甲、乙做功相等,功率也相等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没有做功,我们说它不具有能量。
B.一个具有能量的物体,它一定在做功。
C.一个具有能量的物体,它可能在做功,也可能没做功。
D.一个物体正在做功,它具有的能量一定增大。
4、在下列情况中,物体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的是( )
A. 海上航行的轮船 B .空中飞行的子弹
C. 吊在天棚上的电灯 D. 拉长的橡皮条
5、如图所示,运动员竖直向上垫起排球,若排球离开手臂后在空中自由飞行,那么排球离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动能Ek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最接近的是图中的 ( )
6、如图所示,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与水平面在M点相连,弹簧左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弹簧为原长时右端在N点.小物块从斜面上P点由静止滑下,与弹簧碰撞后小物块又返回到斜面上,最高到达Q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性势能最大
B. 小物块从P向M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
C. 小物块从N向M运动过程中,它的动能增加
D. 小物块从M向Q运动过程中,它的机械能减少
7、如图所示是雨滴在空中下落过程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雨滴在三个时刻具有的动能分别是,不考虑下落过程中雨滴的质量变化,则动能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8、用大小不同的甲、乙两个力拉同一物体,两力所做的功 与在这两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甲、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9、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升旗手在50秒时间内将重5N的国旗升到旗杆顶端,他对国旗做功的功率最接近于( )
A.10W B.0.1W C.1W D.100W
10、掷实心球是某市的中考体育加试项目之一。掷出去的实心球从a处出手后,在空中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球最终停在水平地面e点处(不计空气阻力)。则实心球 ( )
A.在a处重力势能最小 B.在b处动能为零
C.在b处重力势能最大 D.在d处动能为零
11、如图所示,是小球在地面弹跳的情景.小球在A点的机械能为120J,当小球由A点运动到B点时,机械能变为100J,则小球由B点运动到C点时,其机械能可能为( )
A. 120J B. 100J C. 90J D. 80J
12、小明背着书包从教学楼的一楼匀速爬到三楼,此过程中,以书包为研究对象,其( )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B.动能增加,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增加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13、一位中学生沿教学大楼的楼梯,匀速登高 ,该学生登楼的功最接近( )
A. B. C. D.
14、汽车上坡时,驾驶员通常要换成低速档,以减小汽车的行使速度,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省油 B.安全
C.增大摩擦 D.增大爬坡的牵引力
15、质量较小的鸽子与质量较大的大雁在空中飞行。如果它们的动能相等,那么( )
A. 大雁比鸽子飞得快 B. 鸽子比大雁飞得快
C. 大雁比鸽子飞得高 D. 鸽子比大雁飞得高
16、把篮球抛向空中,忽略空气阻力,图哪一图像能正确反映球离手后至落回地面前机械能(E)与篮球离地- 高度(h)的关系( )
A. B. C. D.
二、填空题。
17、在水平地面上,用50N的力沿水平方向拉着重为200N的小车匀速前进20m,所用时间为10s,小车运动的速度是____m/s,拉力做的功是____J,重力做的功是__J,装上货物原路返回时,小车所受摩擦力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8、两台机器的功率之比是3:1,他们做同样的功需要时间之比是________,若在相同的时间内,它们完成的功之比是________。
19、甲、乙两个物体的动能E与速度v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
(1)甲物体的质量 乙物体的质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质量一定时,物体的动能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得越来越 。
20、如图所示是学生科学实验竞赛时用的弹力小车,依靠橡皮筋提供动力。比赛时卷紧橡皮筋后由静止释放小车,橡皮筋则牵动车上齿轮带动车轮使小车前进,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是: 能转化为 能。当橡皮筋释放完能量后与齿轮脱离,小车由于 继续前进,最终小车停下来,运动距离远者得分高。
21、一辆纯电动公交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发动机的功率为200kW,速度为72km/h。公交车行驶1h,发动机做的功为_____J,公交车行驶的平均牵引力是_____N。
20.22、实心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实心球_____.大山同学在中考体育考试中用60N的力投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画了一条优美的弧线.若实心球重为20N,大山投出了9.6m的距离,球最高点距地面3m.则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实心球所受的力所做的功为_____J(不计空气阻力).
三、简答题。
23、篮球从手中落到地上又弹跳起来,你能说出这一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吗
四、实验题。
24、某小组同学研究物体做功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分别用九台小电动机匀速提起不同的重物,利用相关仪器测出做功时间、重物的重力和提起的高度,并通过计算得出电动机做功的多少。该小组同学把九台小电动机分成三组,观察到每组的做功快慢相同,且第一组做功最快,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慢。实验中记录的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
表一 第一组
实验序号 做功(焦) 做功时间(秒)
1 5 2.5
2 10 5.0
3 15 7.5
表二 第二组
实验序号 做功(焦) 做功时间(秒)
4 5 4.0
5 10 8.0
6 15 12.0
表三 第三组
实验序号 做功(焦) 做功时间(秒)
7 4 4.0
8 8 8.0
9 12 12.0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做相同的功,物体所用时间越短,做功越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与7(或5与8,或6与9)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_____。
(b)分析比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______
25、在学习势能知识时,小红将一张硬纸片对折,在开口一边剪两刀,然后将一根橡皮筋套在开口边,做成了一个特殊的卡片。
(1)小红将图中的卡片反过来,用手把它压平在桌面上,使橡皮筋伸长,迅速松开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这个现象说明:发生弹性形变的橡皮筋对卡片_______,因此橡皮筋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接下来小红仍将卡片下压,但不压平,迅速松手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 ,小红根据这个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要想纸片弹得更高,实验时应注意什么?(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计算类题。
26、如图甲为集自动清扫技术和人工智能设计于一体的地面清扫机器人,通过电动机旋转产生高速气流,将灰尘、杂物吸入集尘盒.机器人扫地时所受阻力与速度的关系图象如图乙,若该机器人在1 min内沿直线匀速清扫地面的距离为12 m,求此过程中:
(1)该机器人清扫地面的速度;
(2)该机器人的动力所做的功.
27、一个体重为500N的同学骑自行车上学,在水平路面上以4m/s的速度匀速行驶。 有关数据如右表所示。
自行车净重 200N
行驶过程轮胎与地面接触总面积 1×10-2m2
匀速行驶过程中的总阻力 30N
车轮直径 0.61m
轮胎承受的最大压强 1.2×105Pa
(1)在行驶过程中,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2)该同学骑车沿直线匀速行驶10min至少做了多少功?
第11章 功和机械能 分层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物理八年级下册
人教第11章 功和机械能
一、选择题。(16题)
1、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强分别用沿水平方向的力 、 推 、 两个木箱,使它们沿着推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分别为 、 ,对它们所做的功分别为 、 ,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果 ,则 B. 如果 ,则
C. 如果 ,则 D. 如果 ,则
【答案】D
2、甲、乙两名运动员,甲比乙高,如果他们举起相同质量的杠铃所用时间相等,如图所示,则( )
A.甲做功较多,功率较大 B.乙做功较多,功率较小
C.甲做功较多,甲、乙功率相等 D.甲、乙做功相等,功率也相等
【答案】A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没有做功,我们说它不具有能量。
B.一个具有能量的物体,它一定在做功。
C.一个具有能量的物体,它可能在做功,也可能没做功。
D.一个物体正在做功,它具有的能量一定增大。
【答案】C
4、在下列情况中,物体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的是( )
A. 海上航行的轮船 B .空中飞行的子弹
C. 吊在天棚上的电灯 D. 拉长的橡皮条
【答案】B
5、如图所示,运动员竖直向上垫起排球,若排球离开手臂后在空中自由飞行,那么排球离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动能Ek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最接近的是图中的 ( )
【答案】C
6、如图所示,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与水平面在M点相连,弹簧左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弹簧为原长时右端在N点.小物块从斜面上P点由静止滑下,与弹簧碰撞后小物块又返回到斜面上,最高到达Q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性势能最大
B. 小物块从P向M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
C. 小物块从N向M运动过程中,它的动能增加
D. 小物块从M向Q运动过程中,它的机械能减少
【答案】C
7、如图所示是雨滴在空中下落过程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雨滴在三个时刻具有的动能分别是,不考虑下落过程中雨滴的质量变化,则动能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答案】C
8、用大小不同的甲、乙两个力拉同一物体,两力所做的功 与在这两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甲、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答案】A
9、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升旗手在50秒时间内将重5N的国旗升到旗杆顶端,他对国旗做功的功率最接近于( )
A.10W B.0.1W C.1W D.100W
【答案】C
10、掷实心球是某市的中考体育加试项目之一。掷出去的实心球从a处出手后,在空中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球最终停在水平地面e点处(不计空气阻力)。则实心球 ( )
A.在a处重力势能最小 B.在b处动能为零
C.在b处重力势能最大 D.在d处动能为零
【答案】C
11、如图所示,是小球在地面弹跳的情景.小球在A点的机械能为120J,当小球由A点运动到B点时,机械能变为100J,则小球由B点运动到C点时,其机械能可能为( )
A. 120J B. 100J C. 90J D. 80J
【答案】C
12、小明背着书包从教学楼的一楼匀速爬到三楼,此过程中,以书包为研究对象,其( )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B.动能增加,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增加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答案】C
13、一位中学生沿教学大楼的楼梯,匀速登高 ,该学生登楼的功最接近( )
A. B. C. D.
【答案】A
14、汽车上坡时,驾驶员通常要换成低速档,以减小汽车的行使速度,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省油 B.安全
C.增大摩擦 D.增大爬坡的牵引力
【答案】D
15、质量较小的鸽子与质量较大的大雁在空中飞行。如果它们的动能相等,那么( )
A. 大雁比鸽子飞得快 B. 鸽子比大雁飞得快
C. 大雁比鸽子飞得高 D. 鸽子比大雁飞得高
【答案】B
16、把篮球抛向空中,忽略空气阻力,图哪一图像能正确反映球离手后至落回地面前机械能(E)与篮球离地- 高度(h)的关系( )
A. B. C. D.
【答案】A
二、填空题。
17、在水平地面上,用50N的力沿水平方向拉着重为200N的小车匀速前进20m,所用时间为10s,小车运动的速度是____m/s,拉力做的功是____J,重力做的功是__J,装上货物原路返回时,小车所受摩擦力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2 1000 0 增大
18、两台机器的功率之比是3:1,他们做同样的功需要时间之比是________,若在相同的时间内,它们完成的功之比是________。
【答案】 1:3;3:1
19、甲、乙两个物体的动能E与速度v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
(1)甲物体的质量 乙物体的质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质量一定时,物体的动能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得越来越 。
【答案】(1)大于 (2)快
20、如图所示是学生科学实验竞赛时用的弹力小车,依靠橡皮筋提供动力。比赛时卷紧橡皮筋后由静止释放小车,橡皮筋则牵动车上齿轮带动车轮使小车前进,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是: 能转化为 能。当橡皮筋释放完能量后与齿轮脱离,小车由于 继续前进,最终小车停下来,运动距离远者得分高。
【答案】弹性势 动 惯性
21、一辆纯电动公交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发动机的功率为200kW,速度为72km/h。公交车行驶1h,发动机做的功为_____J,公交车行驶的平均牵引力是_____N。
【答案】;
21.22、实心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实心球_____.大山同学在中考体育考试中用60N的力投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画了一条优美的弧线.若实心球重为20N,大山投出了9.6m的距离,球最高点距地面3m.则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实心球所受的力所做的功为_____J(不计空气阻力).
【答案】具有惯性 60
三、简答题。
23、篮球从手中落到地上又弹跳起来,你能说出这一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吗
【答案】
第一阶段:篮球从手中下落直到接触地面的瞬间,球的高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由此可以判断球的重力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第二阶段:篮球从接触地面的瞬间到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最大,球的速度逐渐减小,弹性形变的程度逐渐增大,由此可以判断球的动能逐渐减小,弹性势能逐渐增大,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第三阶段:篮球从弹性形变的程度最大到恢复原状的过程中,球的弹性形变的程度在减
小,向上的速度逐渐增加,由此可以判断球的弹性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加,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第四阶段:篮球从离开地面的瞬间到上升至最高点,球的速度逐渐减小,高度越来越大,由此可以判断球的动能逐渐减小,重力势能逐渐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四、实验题。
24、某小组同学研究物体做功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分别用九台小电动机匀速提起不同的重物,利用相关仪器测出做功时间、重物的重力和提起的高度,并通过计算得出电动机做功的多少。该小组同学把九台小电动机分成三组,观察到每组的做功快慢相同,且第一组做功最快,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慢。实验中记录的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
表一 第一组
实验序号 做功(焦) 做功时间(秒)
1 5 2.5
2 10 5.0
3 15 7.5
表二 第二组
实验序号 做功(焦) 做功时间(秒)
4 5 4.0
5 10 8.0
6 15 12.0
表三 第三组
实验序号 做功(焦) 做功时间(秒)
7 4 4.0
8 8 8.0
9 12 12.0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做相同的功,物体所用时间越短,做功越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与7(或5与8,或6与9)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_____。
(b)分析比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______
【答案】1与4(或2与5,或3与6) 快 做功时间相同,物体做的功越多,做功越快 当物体做的功与时间的比值相同时,做功快慢相同 当物体做的功与时间的比值越大时,做功越快
25、在学习势能知识时,小红将一张硬纸片对折,在开口一边剪两刀,然后将一根橡皮筋套在开口边,做成了一个特殊的卡片。
(1)小红将图中的卡片反过来,用手把它压平在桌面上,使橡皮筋伸长,迅速松开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这个现象说明:发生弹性形变的橡皮筋对卡片_______,因此橡皮筋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接下来小红仍将卡片下压,但不压平,迅速松手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 ,小红根据这个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要想纸片弹得更高,实验时应注意什么?(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卡片会弹起来 做功 弹性势能
(2)卡片弹起的高度变低了 卡片弹起来的高度与橡皮筋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
(3)①尽量压得平一点 ②换弹性更好一些的橡皮筋
五、计算类题。
26、如图甲为集自动清扫技术和人工智能设计于一体的地面清扫机器人,通过电动机旋转产生高速气流,将灰尘、杂物吸入集尘盒.机器人扫地时所受阻力与速度的关系图象如图乙,若该机器人在1 min内沿直线匀速清扫地面的距离为12 m,求此过程中:
(1)该机器人清扫地面的速度;
(2)该机器人的动力所做的功.
【答案及解析】(1)此机器人在清扫地面时运动的速度:
v===0.2 m/s
(2)由图乙可知,当机器人清扫地面的速度v=0.2 m/s时,阻力f=70 N
机器人沿直线匀速运动,所以机器人的水平动力:
F=f=70 N
则动力所做的功:W=Fs=70 N×12 m=840 J
27、一个体重为500N的同学骑自行车上学,在水平路面上以4m/s的速度匀速行驶。 有关数据如右表所示。
自行车净重 200N
行驶过程轮胎与地面接触总面积 1×10-2m2
匀速行驶过程中的总阻力 30N
车轮直径 0.61m
轮胎承受的最大压强 1.2×105Pa
(1)在行驶过程中,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2)该同学骑车沿直线匀速行驶10min至少做了多少功?
【答案】(1)7×104 Pa (2)7.2×104J
【详解】(1)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F=G人+G车=500N+200N=700N
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P=
(2)自行车行驶的距离S=vt=4m/s×10×60s=2400m
自行车匀速行驶,动力等于阻力
W=FS=30N×2400m=7.2×104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