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河南博物馆》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了解博物馆的价值和意义;
了解河南博物馆;
培养欣赏古代工艺美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河南博物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图片
师:你知道这是哪里吗?
学生回答:博物馆。
师:同学们去过博物馆吗?博物馆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回答:收藏文物。
【设计意图】通过问答交流,激发学生回忆,引发思考。
二、新课
1. 介绍博物馆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对馆藏物品分类管理,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
2. 介绍河南博物馆(展示外观和内部图片)
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河南博物院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在冯玉祥主导下,始建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旧址位于开封市龙亭区三胜街31号。馆址几经变更,1961年迁至郑州,新馆于1998年5月1日落成开放。
展馆面积1万余平方米,馆藏文物14万件。馆藏文物多来自于二十世纪初商丘、洛阳、安阳、开封、淅川、三门峡、辉县、新郑等地的考古发掘,史前文物、商周青铜器、历代陶瓷器、玉器最具特色。其中国家一级文物与国家二级文物5000余件,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极高,一部分藏品被誉为国之重器。
3.介绍展厅:
古代文明之光
分为八个展厅,第一至四展厅位于展馆一层,分别是原始社会展厅、夏商展厅、西周展厅和东周展厅。第五至八展厅位于展馆二层,分别是两汉展厅、汉晋展厅、隋唐展厅和宋元展厅。
青铜艺术馆
以河南淅川县楚国贵族墓地出土的青铜器精品为展示主体。按照青铜器用途分类,集中表现中原楚系青铜艺术的精美绝伦。
古代玉器馆
在中国古代,玉是通天地、祀鬼神的社稷重器;权势与地位物质表徵;追求不朽、保尸防腐的殓葬工具;洁身明志,标榜美好情操的人格象征。
明清珍宝馆
明清时期的工艺美术进入了辉煌的发展阶段,制瓷、织绣、象牙雕刻、漆器、珐琅器和金银制作等工艺,门类齐全。
4. 思考探究:如何有效利用博物馆收集信息?
学生回答:
做好准备工作:想好要收集哪一类的信息?
按照博物馆路线图寻找目标;
通过做笔记、拍照等方式记录和保存相关信息。
5. 布置任务:课下搜集其他博物馆资料,与同学们分享。
【设计意图】通过分别对博物馆、河南博物馆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博物馆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三、小结
博物馆向我们展示了历史的足迹,呈现了文化的魅力,它不仅仅是一种记载,更是一种延伸,等待着人们去发现更多的奥秘、挖掘更多的价值。希望同学们有一颗勇于探索的心,去了解历史,去探索未来!
【设计意图】通过对本课内容的简单总结,让学生意识到博物馆的价值,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