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好的故事
通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想一想:“好的故事”指的是什么?
作者写“好的故事”,想要表达什么?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走进作者
《好的故事》是《野草》中比较突出的一篇散文诗,《野草》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创作的一部散文诗集,收录了1924- 1926年间所作散文诗23篇,书前有《题辞》一篇。这部诗集真实地记述了作者在新文化统一战线分化以后,继续战斗,却又感到孤独、寂寞,在彷徨中探索前进的思想感情。诗集以独语式的抒情散文形式,加以诗性的想象与升华,深化了中国散文诗的艺术和思想意境。
创作背景
预告 烟草 烟雾 昏沉 错综 澄碧
萍藻 骤然 陡然 凌乱
词语学习
综( )
削
踪( )
综合
踪迹
棕( )
棕树
形近字
削
xiāo
用刀平着或斜着削去物体外面的一层
xuē
同上,用于一些复合词
多音字
皱蹙(zhòu cù):皱缩。
瘦削(shòu xuē):形容身体或脸很瘦。
参差(cēn cī):不整齐。
澄碧(chénɡ bì):清而明净。
词语解释
这篇文章以《好的故事》为题,读了课文,我们知道了,“好的故事”实际上指什么?
作者的梦
文 章 结 构
首尾呼应
现实
( )—( )
梦境
( )—( )
现实
( )—( )
1
2
3
9
10
12
段落划分
第一部分(1 ~3):写“我”一边看书,一边蒙胧睡去,看见一个“好的故事”。
第二部分(4 ~9):具体描述了“好的故事”的内容。
第三部分(10 ~12):写好的故事的破灭,“我”从梦中回到现实,但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
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
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
文章的哪些句子概括描写了梦境呢?
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凌乱,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坠地的《初学记》,眼前还剩着几点虹霓色的碎影。
“捏住”表面上是捏住书本,其实是想把“好的故事”留住,表明了作者面对故事破碎的极度失落。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同一荡漾。
鲁迅的梦里,到底有怎样“美的人和美的事”呢?
你有什么发现?
这样的名词连排,不仅语句简洁,而且很有画面感,在我们的眼前呈现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水墨长卷。
这样的写法,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觉?
一丈红
比喻
缕缕的胭脂水
红锦带
“一丈红”立于枯柳下,看似瘦削无力,但也是新力量的出现,思想上的升华。
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凌乱,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坠地的《初学记》,眼前还剩着几点虹霓色的碎影。
“捏住”表面上是捏住书本,其实是想把“好的故事”留住,表明了作者面对故事破碎的极度失落。
这就是鲁迅先生在文章反复强调的:这是一个“好的故事”,一个“好的梦”,用文中的话讲就是——美丽,幽雅,有趣。
这画面与鲁迅家乡的景物何其相似,梦境源自现实,那些“蒙胧”的画面就是作者曾经的美好记忆。作者的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的梦境中为什么会出现水乡景物?
现实是否像鲁迅先生的梦境一样美好?鲁迅先生为什么会做这样一个梦?这个梦有什么含义?
文中两次提到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这三个词语描绘的其实就是鲁迅先生当时内心一种美好的向往与憧憬。
1.你怎么理解“昏沉的夜”?作者想要借此表达什么?
2.开头和结尾都是昏沉的夜,有什么不同?
课后思考
课文小结
这篇文章是鲁迅作品中少有的表现美好的文章。文中描写了很多美好的意象,但是最后鲁迅先生心中的梦醒了,他想要记录下这美好的梦境,奈何眼前已没有了“一丝碎影”,只有“昏暗的灯光”,表现了作者的失望与怅惘、理想与现实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