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_满江红_(小住京华)》课件(共25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_满江红_(小住京华)》课件(共25页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03 18:24:2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5张PPT)
第二课时
02
12.词四首
导入
从词作的语言情感、手法和风格的表现上,分为两个派别。一个是婉约派,以柳永和李清照为代表:一个是豪放派,以苏轼和辛弃疾为代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首词,一古一今,都堪称拥有豪放之风。让我们一起来尽情体会这豪词壮语 、豪情壮志吧!
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满江红》
秋瑾
豪放派
教学目标
1.理解词人将个人的人生追求与朝廷或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的胸怀与气度。
2.赏析词作的语言和意境,树立良好的人生目标。
辛弃疾(1140一1207),字幼安 ,号稼轩,著有《稼轩词),存词600多首。辛弃疾不只是词人,还是一名爱国武将。他积极主张抗金北伐,任职期间坚持练兵备战,因而不断遭到主和派的排斥、诬陷。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在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任上,被人弹劾罢官。他不得已在上饶带湖赋闲家居。陈同甫,名亮,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他与辛弃疾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二人经常书信往来,诗词唱和。这首词就是辛弃疾寄给陈亮的。“壮词"即内容、情感、形象、语言诸方面都豪放、壮美的作品。
一、作者简介
秋瑾18岁时,嫁给湖南人王廷钧。1898年前后王廷钧用钱捐了个户部主事的小京官,秋跟随丈夫到了北京。在北京期间,她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并在当时的革命形势影响下,立志要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要求妇女独立与解放。
《满江红)(小住京华)是秋瑾在1903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值八国联军人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丈夫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钧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单城门外泰顺客栈。后虽由吴芝瑛出面调解但秋瑾已下定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便东渡日木学了。
二、阅读全文,把握内容。
注:学生自读,读准字音,读对节奏,疏通文意,交流词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 】辛弃疾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tiǎo
挑灯:把灯芯挑亮。
角:军中乐器,长五尺形如竹简,用竹、木皮、铜制成,外加彩绘,名日画角。其声哀厉高亢,闻之使人振奋。
八百里:指牛。《世说新语.汰侈》载:晋代王恺有一头珍贵的牛,名“八百里驳”。
麾下:指部下。麾,军中大旗。
炙:烤熟的肉食。 点兵:检阅军队。
的卢:额部有白色斑点的马。相传刘备在荆州遇险,前临檀溪,后有追兵,幸亏所骑的的卢马“一踊三丈”,驮他脱险(见《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霹雳:响雷,震雷。这里喻指射箭时弓弦的响声。
了却:了结,完成。
可怜:可惜。
大意:
夜里酒醉后挑亮灯光观看宝剑,想起早晨醒来听到众多军营里传来的号角声,在军营里与部下分食牛肉,听乐器奏出塞外的歌曲。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军队,准备战斗。
战场上骑着飞快的的卢马,霹伟做响的雕弓。词人一心要为朝廷完成统一大业,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可是自己已经年近半百,还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吗
《 满江红》(小住京华)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小住:暂时居住。
秋容如拭:秋天的景色仿佛擦拭过一般明净。
徒:空,徒然。
苦将侬:苦苦地让我。
蛾眉:指女子细长而略弯的眉毛,这里借指女子。
终破楚:比喻自己冲破家庭的牢笼。
殊:很,甚。
未屑:不屑,轻视。
烈:刚正,不轻易屈服。
热:激动。
末路:路途的终点,比喻失意潦倒或没有前途的境地。
莽:广大
我在北京小住了一段时间,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国家四面受敌,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八年来空想着故乡浙江的风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今生我虽然身子不在男儿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1)阅读词作,说一说:两首词的大意分别是什么
(2)“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这里的“终破楚”指什么
三、探究词作内容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概括:词人追忆了早年抗金部队豪壮的阵容和气概,表达了杀敌报国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满江红》(小住京华)
概括:写词人决定突破家庭束缚,实现“追求自立”的愿望和情怀。
四.研讨课文,合作探究。
1.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以“壮”人题。这首词凭什么可以称得上是“壮词” (小组研讨)
2.如何理解“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青衫湿”这一-结尾
1.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以“壮”人题。这首词凭什么可以称得上是“壮词” (小组研讨)
从题材看: 写军营生活,场面壮阔;
从情感看: 表达了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从语言看:风格豪放、壮丽。
2.如何理解“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青衫湿”这一结尾
“青衫湿" ,绝不是消极的自怨自艾的洒泪,而是积极的探索和追寻。这一结尾蕴含了词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对其之后的革命在思想上起到了推动作用。
两首词的主题思想都十分鲜明。具体的体现是怎样的 请结合词作的内容概括
五、探究思想主旨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作者通过对早年抗金部队豪壮的阵容和气概以及自己沙场生涯的追忆,表达了其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
《满江红)(小住京华):通过中秋节述怀,反映了词人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以及豪壮的英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