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一课时(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一课时(教学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04 09:36: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课时
由志入课
畅聊志向
学习任务01
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或是有一定知识技能的人才能被称为“士”

“志”就是“士”经过用“心”思考立下的志向
由志入课
畅聊志向
你小时候立下的志向是什么?
自主识字
指导书写
学习任务02
自主识字
崛 范 魏 晰 效 淮  
惑 惩 训 斥 难
jué
fàn
wèi

xiào
huái
huò
chénɡ
chì
xùn
nàn
可以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
可以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
可以利用形近字来记住字音,区分字义
可以利用形近字来记住字音,区分字义
可以在语境中识字并理解意思
可以在语境中识字并理解意思
可以组词识记
可以组词识记
识字方法
可以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
可以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
可以利用形近字来记住字音,区分字义
可以利用形近字来记住字音,区分字义
可以在语境中识字并理解意思
可以在语境中识字并理解意思
可以组词识记
可以组词识记
掘——崛
校——效
难、准——淮
可以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
可以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
可以利用形近字来记住字音,区分字义
可以利用形近字来记住字音,区分字义
可以在语境中识字并理解意思
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
可以组词识记
可以组词识记
委+鬼=魏
日+析=晰
或+心=惑
征+心=惩
可以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
可以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
可以在语境中识字并理解意思
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
可以组词识记
可以组词识记
典范 范围 范文 防范
可以在语境中识字并理解意思
可以在语境中识字并理解意思
可以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
可以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
可以利用形近字来记住字音,区分字义
可以利用形近字来记住字音,区分字义
可以组词识记
可以组词识记
可以在语境中识字并理解意思
可以在语境中识字并理解意思
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
呵 斥
斥 责
训 斥
教 训
崛 起
模 范
魏校长
清 晰
当效此生
淮 安
疑 惑
惩 处
训 斥
苦 难





怀






自主识字
可以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
可以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
可以利用形近字来记住字音,区分字义
可以利用形近字来记住字音,区分字义
可以在语境中识字并理解意思
可以在语境中识字并理解意思
可以组词识记
可以组词识记





严肃
一竖贯穿上边扁框,先写左撇右竖,再写短撇和点。


结构:独体
组词:肃穆 肃然起敬
造句:我们的数学老师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人。
音序:S 部首:肀
自主识字
自主识字




赞叹
上宽下窄。第六笔是竖提。

zàn
结构:上下
组词:赞扬 赞不绝口
造句:大家对小芳的出色表现赞叹不已。
音序:Z 部首:贝
自主识字





效仿
“交” 中间的撇和点要小,下边的捺变为一长点,“攵” 的首撇稍高,捺要长。

xiào
结构:左右
组词:效法 上行下效
造句:许多人效仿成绩好的同学的学习方法,但有时候并不适合自己。
音序:X 部首:攵
自主识字




左顾右盼


结构:左右
组词:环顾 奋不顾身
造句:他不知所措,左顾右盼,好像在找什么东西。
音序:G 部首:页
左右要匀称,“ ”的“厂”要窄长。
归纳梳理
说清内容
学习任务03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哪几件事,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
学习任务
可以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
借 助 过 渡 段
可以利用形近字来记住字音,区分字义
关注时间、地点的变化
划分方法
新学年开始了→12岁那年→一个星期天
这位同学是谁呢?他就是周恩来……
归纳梳理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新学年开始了
12岁那年
一个星期天
时间、地点变化
归纳梳理
新学年开始了
12岁那年
一个星期天
修身课上
魏校长(问)周恩来(回答)
奉天
伯父(告诉)周恩来(疑惑不解)
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
中国妇女(受欺负)中国巡警(不惩处、训斥)围观的中国人(只能劝慰)周恩来(看见、体会)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时间
地点
人物(做什么)
立志“振兴中华”
听伯父说“中华不振”,周恩来难以忘怀。
耳闻“中华不振”
目睹“中华不振”
在修身课上,当魏校长问学生们为何而读书时,周恩来表明志向,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得知一位中国妇女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外国人,还训斥中国妇女,他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
归纳梳理
立志“振兴中华”
耳闻“中华不振”
目睹“中华不振”
1-10
11-14
15-17
原 因
原 因
倒叙写法
结 果
归纳梳理
可以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
之所以……是因为……
周恩来十二岁那年,听伯父说“中华不振”,他难以忘怀。一个星期天,他来到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得知一位中国妇女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而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外国人,还训斥中国妇女,他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所以,在新学年的修身课上,当魏校长问学生们为何而读书时,周恩来清晰而坚定地表明志向,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可以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
①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
可以利用形近字来记住字音,区分字义
②先概括几件事,再把几件事的内容连起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概括方法
耳闻“中华不振”
11-14
目睹“中华不振”
15-17
立志“振兴中华”
1-10
课后作业
1.抄写本课词语和生字,并尝试默写或听写。
2.完成分层作业。
学好语文,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