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生物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海南省海口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生物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2-03 20:15: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二生物
时量: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选项填入答题卡,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35题,共70分)
1.蚯蚓、沙蚕、蛭等环节动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A.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B.有足或刚毛
C.有环带和吸盘
D.没有足
2.蛔虫病是由于蛔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内所引起的,表现出面部白斑、生长迟缓等症状。下列有关蛔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体表有角质层,具有保护作用 B.消化管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组成
C.生殖器官和运动器官都很发达 D.注意个人饮食卫生,有利于预防蛔虫病
3.缢蛏栖息在潮间带至浅海沙泥底,通过入水管吸入水,水流经身体一些器官后,缢蛏完成的生理过程有( )
①摄取食物 ②排出未消化的食物残渣 ③形成贝壳 ④呼吸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4.下列哪一项能表示如图四种生物的共同特征(  )

A.具有两对翅
B.具有三对足
C.都生活在陆地上
D.身体和附肢分节
5.“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这是唐诗《咏蟹》中的诗句,后一句生动的 点出了节肢动物—螃蟹的体表具有( )
A.鳞片 B.贝壳 C.外套膜 D.外骨骼
6.“光影夺目的珍珠是贝类在剧痛中滴落的泪珠”。河蚌结构中与珍珠形成有关的结构是( )
A.鳃 B.足 C.外套膜 D.出水管
7.“头上两根感觉须,两对翅膀三对足,身体分为头胸腹,里头是肉外是骨。”描写的是昆虫的主要特征。下列属于昆虫的是( )
A.蜘蛛 B.螃蟹 C.蜻蜓 D.蜈蚣
8.水族馆里水生动物多种多样,可谓“鱼龙混杂”。请运用你的“火眼金睛”,指出下列哪一组是真正的鱼类(  )
①娃娃鱼②鲍鱼③海马④章鱼⑤鲈鱼⑥中华鲟⑦鲸⑧带鱼
A.②④⑤⑧ B.①②⑤⑧
C.③⑤⑥⑧ D.③④⑥⑧
9.有关实验室观察鲫鱼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水中运动的阻力
B.体表覆盖鳞片、有黏液,起保护身体的作用
C.口和鳃盖后缘同时张合来吞水、吐水进行呼吸
D.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0.扬子鳄栖息在平原区的湖泊和沼泽、丘陵地带的水塘等地势较为低缓的湿地环境中,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小型鳄类,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扬子鳄的呼吸特点是( )
A.用鳃呼吸 B.用体表呼吸 C.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D.完全用肺呼吸
11.青蛙既可以在陆上跳跃,又可以在水中游泳,与之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是( )
A.前肢短小,趾间有蹼 B.后肢发达,身体有鳍
C.后肢发达,前肢鳍状 D.后肢发达,趾间有蹼
12.大鲵又叫娃娃鱼,终生有尾,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与下列哪种动物同属于两栖动物(  )
A.乌龟 B.蝾螈 C.鳄鱼 D.蚯蚓
13.下图所示为家鸽的呼吸系统,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气管,②是肺,③是气囊
B.②和③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C.气体进入的途径是①→②→③
D.家鸽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经过③
14.鸟类在飞行时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与能量供应无关的是( )
A.胸骨向外突起形成龙骨突
B.用气囊辅助肺呼吸
C.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D.心率快,循环系统功能完善
15.下列各动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对应正确的是( )
①蚯蚓——体壁;②鲫鱼——鳃;③蝗虫——气门;④青蛙——鳃和皮肤;⑤家兔——肺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②③⑤
16.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曾在偷猎者的营地里发现许多如图所示的动物颌骨。由此可以判断,被捕杀的动物可能是( )

A.藏羚羊 B.野狼 C.蒙古野驴 D.野牦牛
17.金丝猴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毛质柔软,鼻子上翘,金丝猴群栖于高山密林中,以浆果、竹笋、苔藓为食,亦喜食鸟蛋等肉类,栖息地海拔很高,身上的长毛可御寒,下列关于金丝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丝猴只有臼齿,没有犬齿
B.金丝猴体温恒定,用肺呼吸
C.金丝猴的生殖发育特点为:体外受精,胎生哺乳
D.金丝猴属于无脊椎动物
18.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骨、关节和骨骼肌之间关联的是(  )
A. B.
C. D.
19.毽子操带动了全民健身的热潮。屈腿和伸腿(如图所示)交替跳能够促进人体血液循环。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屈腿时,股四头肌收缩
B.从结构层次上来说,骨骼肌属于器官
C.运动前做热身活动,可以预防关节脱臼和肌肉拉伤
D.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骨骼肌组成
20.当你完成屈肘动作时,会包括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相应的骨绕肘关节运动,肘部弯曲,③肱二头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④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这些步骤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③①②④ D.②③①④
21.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有些优秀运动员因踝关节受伤而遗憾的退出了比赛。踝关节中的骨、关节、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分别是( )
A.杠杆、支点、动力 B.杠杆、连接、动力
C.动力、支点、杠杆 D.支点、杠杆、动力
22.下列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蜜蜂汲取花蜜、采集花粉时,可以帮助植物传粉
B.不能随意引进某种动物,否则可能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
C.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D.动物的皮毛可钩挂苍耳的果实,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23.下列关于菌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B.只要条件合适,无须人工培养,在自然条件下也可以形成菌落
C.用肉眼能看见的一大堆细菌或真菌就叫菌落
D.从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
24.澳大利亚的病理学家沃伦和内科医生马歇尔在胃炎、胃溃疡患者的胃里,发现了一种微生物,呈微螺旋形弯曲,长2.5~4微米,一端伸出2~6条鞭毛,最外面有细胞壁,细胞中的DNA裸露。判断这种微生物应是( )
A.病毒 B.细菌 C.真菌 D.霉菌
25.如图是一位同学用放大镜观察长了“黑毛”的馒头后,所绘制的根霉示意图。你认为正确的是( )

A.①内有大量孢子 B.②是直立菌丝 C.根霉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根霉是一种细菌
26.植物的枯枝落叶可以被收集起来送到堆肥厂,经研磨成粉后添加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进行发酵制成肥料。上述过程体现了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
A.能使动植物患病
B.与动植物共生
C.作为消费者利用现成的有机物
D.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27.下列关于人类对细菌和真菌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利用酵母菌制作泡菜
B.利用转基因技术使大肠杆菌生产人的胰岛素
C.低温保存食品是为了杀死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
D.利用青霉菌生产的青霉素可以杀死新冠病毒
28.兴趣小组利用一种家庭厨余垃圾处理方法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将厨余垃圾与乳酸菌、醋酸菌、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制成的活菌制剂混合后放进容器密封,在适宜环境中发酵形成有机肥料。如果发酵产生一种类似泡菜或醋的气味,表明发酵过程良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密封容器的目的是为活菌制剂发酵提供有氧环境
B.要保持发酵过程良好,应抑制其他杂菌繁殖
C.“泡菜或醋的气味”是乳酸菌、酵母菌等发酵产生的
D.乳酸菌和酵母菌都是单细胞生物,具有真正的细胞核
29.下列有关奥密克戎病毒,叙述错误的是( )
A.借助于电子显微镜观察奥密克戎病毒
B.奥密克戎病毒属于动物病毒
C.奥密克戎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
D.奥密克戎的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
30.虎与猫同科,与象同纲,与豹同属,与狼同目。在这些动物中,与虎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猫 B.象 C.豹 D.狼
31.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穿越了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者优化施工方案,通过缩短工期、减少桥墩数量等措施,做到了“大桥通车,白海豚不搬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B.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一条白海豚就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D.引进外来物种不利于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
32.近年来,享誉盛名的彩色小麦因其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而深受人们的青睐。彩色小麦是由属间有性杂交定向选育而来,由此可见,彩色小麦的培养是充分利用了(  )
A.物种多样性 B.数量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遗传多样性
33.在花卉栽培中,用郁金香的一小段茎尖,就能在一年内生产出百万株郁金香的试管幼苗,这种技术叫做( )
A.组织培养 B.扦插 C.嫁接 D.无土栽培
34.“—夜青蛙鸣到晓,恰如方口钓鱼时。”蛙声彻夜不停,意味着蛙进入繁殖期。下列有关蛙生殖和发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雄蛙彻夜鸣叫属于繁殖行为 B.蛙的受精方式为体外受精
C.蛙用皮肤辅助呼吸 D.蛙的发育过程与蝴蝶相同
35.下列几种植物的繁殖方式中,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
A.种植番茄种子生长出番茄植株
B.用带芽眼的土豆块发育成新植株
C.埋下小麦种子后,种子发芽
D.野生水果落地后萌发出幼苗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36.+“八段锦”动作缓慢轻柔,简单易学,适合男女老少练习。如图1为“八段锦”动作示意图,图3为关节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2所示,练习“八段锦”下蹲的过程中,大腿上的股二头肌的状态是 (填“收缩”或“舒张”),此动作是在 系统的支配下完成的。
(2)在运动前需要做好热身,不当的健身还可能会影响关节的健康。我们通常所说的脱臼是指图3中的[ ] 从[ ] 中脱出的现象。
(3)图3为关节示意图。关节既牢固又灵活,其灵活性与结构有关 (填图3中的序号),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其牢固性与由坚韧的结缔组织构成的[ ] 和韧带有关。
(4)膝关节损伤患者可以通过注射“人造关节液”玻璃酸钠来缓解症状,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该液体的作用类似于关节囊分泌的 ,应当注射入图3的[ ] 中。
37.现在超市里洗手液种类繁多,价格不一,但都标明“本产品能有效抑制细菌”。为抽样检测这些品牌的洗手液的抑菌功效,研究人员在无菌固体培养基表面涂抹大肠杆菌,然后放置经灭菌处理并分别滴加了无菌蒸馏水、含不同品牌洗手液的圆形滤纸片,标记为甲、乙、丙、丁,放在恒温箱(最适温度37℃)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提示:滤纸片周围出现的抑菌圈越大,反映其抑菌效果越好。)
(1)研究人员探究的问题是:
(2)实验中甲滤纸片的作用是 .
(3)“在无菌固体培养基表面涂抹大肠杆菌”相当于细菌培养方法中的 步骤。用牛肉汁加琼脂配制成的固体培养基,为大肠杆菌的生活提供了营养物质,大肠杆菌的这种营养方式叫做 。它与下图中的 图结构相似。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A的细胞内没有 。
(4)根据实验结果分析, 抑菌效果最好。
(5)本次实验的结果可信度高吗?为什么?
38.某社团同学选取了多种生物,对这些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有关知识进行了探索,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M表示三种生物发育过程的共同特点,都属于
(2)图乙中若D表示受精卵,请写出蝗虫一生的发育过程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3)图丙中鸟卵受精后胚胎发育的部位是[ ] 。为受精卵发育成雏鸡提供营养的结构是 (填序号)。
(4)图戊中所示的嫁接过程中,确保A成活的关键是使A和B的 紧密结合。若B为妃子笑荔枝树,将A桂味荔枝树的枝条作为 。则所结的果实是 (填“妃子笑”或“桂味”)品种的荔枝。
(5)“春蚕到死丝方尽”,生产上要想增加蚕丝的产量,尽量延长 期。
39.分析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热带雨林资源“博物馆”,生物资源非常丰富。已记录有野生维管束植物220科1142属3577种;有脊椎动物5纲38目:45科414属627种。
资料二:海草床,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产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也是全球多样性保护的主要对象之一,被称作“海底草原”。海草床能够促进海洋主要元素循环和净化水质、稳固海床,是许多动物,尤其是定期光顾海草床动物的重要索饵场。然而,受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影响,近几十年全球范围内的海草床严重退化,全球约29%的海草床面积逐渐消失。海南省文昌市清澜港就附近海域开展海草床修复工作,有效改善该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维护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健康状态。
(1)在生物分类学上,介于科和种之间的分类单位是 。
(2)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料中的划线部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实质上是 的多样性。
(3)据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估测,地球每小时就有3种生物灭绝,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有如对森林的 、对野生动物的乱捕滥杀、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等。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4)资料二中修复海草床能吸引许多大型海洋生物甚至哺乳动物“定居”下来,增加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增强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试卷第2页,共9页
1.A
【分析】环节动物的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代表动物有:蚯蚓、水蛭、沙蚕等。
【详解】像蚯蚓、沙蚕、水蛭这样,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叫环节动物。蚯蚓、沙蚕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水蛭生活在水中,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C
【分析】蛔虫:寄生生活,身体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结构简单,肠仅有一层细胞构成,无专门的运动器官。生殖器官发达,生殖力强。
【详解】A.蛔虫属于线形动物,体表有角质层,具有保护作用,A正确。
B.蛔虫属于线形动物,消化管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组成,B正确。
C.蛔虫属于线形动物,无专门的运动器官,生殖器官发达,生殖力强,C错误。
D.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能去除蛔虫卵,切断传播途径,可有效预防蛔虫病,D正确。
故选C。
3.C
【分析】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详解】缢蛏、河蚌等软体动物都无肺,用鳃呼吸,当水流经鳃时,水与鳃中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因此双壳类动物通过身体后端的入水管吸入水,通过出水管排出体外,这个过程中主要完成呼吸。在吸水和排出水的过程中,摄取水中的食物颗粒并排出未消化的残渣,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D
【分析】节肢动物的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代表动物有:各种昆虫、甲壳动物、蜘蛛、蜈蚣等。
【详解】A.蝗虫具有两对翅、虾和蜈蚣没有翅,A错误。
B.只有蝗虫具有三对足,其它三者不是三对足,如蜈蚣就有多对足,B错误。
C.虾生活在水里,C错误。
D、蝗虫、虾、蜈蚣的身体和附肢分节,都属于节肢动物,D正确。
故选D。
5.D
【分析】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多足纲、蛛形纲、甲壳纲。
【详解】螃蟹属于节肢动物,其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分节。“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的意思是:“还没有游历沧海就知道蟹的名声,它的肉上长着骨头”。后一句生动地点出了螃蟹的体表具有外骨骼,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6.C
【分析】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身体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
【详解】A.河蚌用鳃呼吸,A错误。
B.河蚌用足运动,B错误。
C.河蚌的外套膜能够分泌珍珠质,外套膜所分泌的珍珠层将偶然落入的沙粒包裹而形成珍珠,因此珍珠的形成与外套膜有关,C正确。
D.河蚌等软体动物都无肺,用鳃呼吸,由入水管进水,由出水管出水,当水流经鳃时,水与鳃中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因此双壳类动物通过身体后端的入水管吸入水,通过出水管排出体外,这个过程中主要完成呼吸,D错误。
故选C。
7.C
【分析】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最大的类别,分为甲壳纲动物、蛛形纲动物、多足纲动物、昆虫纲动物和肢口纲等。
昆虫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和一个口器;胸部有三对分节的足,一般有两对翅。
【详解】A.蜘蛛属于节肢动物的蛛形纲,A不符合题意。
B.螃蟹属于节肢动物的甲壳纲,B不符合题意。
C.蜻蜓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有两对翅,属于节肢动物的昆虫纲,C符合题意。
D.蜈蚣属于节肢动物的多足纲,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C
【分析】鱼类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详解】①娃娃鱼属于两栖类;②鲍鱼、④章鱼都属于软体动物;⑧鲸鱼属于哺乳动物;③海马、⑤鲈鱼、⑥中华鲟、⑧带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9.C
【分析】鱼类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①鱼身体的颜色上深下浅为鱼的保护色。②身体呈流线型中间大两头小。③身体表面覆盖鳞片,保护身体;鳞片表面有一层黏液,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④身体两侧各有一行侧线,侧线和神经相连,主要是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⑤鱼的身体长有胸鳍、背鳍、腹鳍和尾鳍是鱼在水中的运动器官。⑥鱼用鳃呼吸。⑦体内有鳔,主要作用是调节身体的比重,鳔在鳍的协同下,可以使鱼停留在不同的水层里。所以鱼之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至关重要。一是具有鳍,能在水中游泳,自由运动,来躲避敌害和捕捉食物;二是具有鳃,能在水中呼吸,据此解答。
【详解】A.鱼的身体大多呈流线型,这样的体型有利于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A正确。
B.鱼类的体表覆盖鳞片、有黏液,起保护身体的作用,体表的黏液也能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B正确。
C.鱼类用鳃呼吸。呼吸时,口和鳃盖后缘交替张合来吸水吐水进行呼吸,C错误。
D.鱼类大都生活在水中,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D正确。
故选C。
10.D
【分析】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详解】扬子鳄的肺发达,气体交换能力强,只靠肺呼吸,就能满足在陆地上对氧气的需求,不需要皮肤辅助呼吸,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1.D
【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和蝾螈等。
【详解】青蛙有四肢,青蛙前肢的四趾无蹼、短小,具有支撑身体的作用;青蛙的后肢较长且比较发达,善于跳跃,后肢的五趾间有蹼,适于游泳。可见,青蛙既可以在陆上跳跃,又可以在水中游泳,与之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是:后肢发达,趾间有蹼,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2.B
【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和蝾螈等。
【详解】A.乌龟体表覆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心脏只有三个腔,体内受精,因此属于爬行动物,不是两栖动物,A错误。
B.大鲵又叫娃娃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属于两栖动物;蝾螈属于有尾两栖动物。雄螈全长66毫米,雌螈80毫米左右,头部平扁,头长大于头宽,B正确。
C.鳄鱼体表覆盖角质鳞片,用肺呼吸,属于爬行动物,C错误。
D.蚯蚓的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辅助运动,属于环节动物,D错误。
故选B。
13.D
【分析】图中①气管,②气囊,③肺,气囊可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据此回答。
【详解】A.①是气管,②是气囊,③是肺,A错误。
B.③肺能够进行气体交换,②气囊不能进行气体交换,B错误。
C.在飞行时,当两翼举起气囊扩张,外界的气体依次进入肺和气囊,在肺内进行一次气体交换,因此气体进入体内的途径是①→③→②,C错误。
D.家鸽在吸气和呼气时肺里都能进行气体交换,能保证飞行时肌肉所需的氧气供应,每次呼吸肺中进行2次气体交换,D正确。
故选D。
14.A
【分析】鸟的食量非常大,在飞行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胸肌发达,牵动两翼可完成飞行动作;鸟类的双重呼吸,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
【详解】A.鸟的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胸骨上高耸的突起叫做龙骨突,附着在胸骨上,但是与飞行中的能量供应无关,故A符合题意。
B.鸟的呼吸作用旺盛,有气囊可辅助肺呼吸,能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与提供能量有关,故B不符合题意。
C.鸟的食量非常大,消化能力强,在飞行过程中能源源不断地分解有机物产生大量能量,与提供能量有关,故C不符合题意。
D.鸟的心脏有四腔,心脏占身体体重的百分比较大,心率快,循环能力强,与提供能量有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C
【分析】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其特点各不相同,不同的动物有着不同的呼吸器官,如蚯蚓的是湿润的体壁,蝗虫的是气管,鱼的是鳃,兔的是肺等。
【详解】①蚯蚓属于环节动物,通过湿润的体壁完成呼吸,正确。②鲫鱼属于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正确。③蝗虫属于节肢动物,呼吸器官是气管,气管与气门相连,气门是气体进出的门户,错误。④青蛙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蝌蚪用鳃呼吸,错误。⑤家兔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正确。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6.B
【分析】肉食性哺乳动物的牙齿分化为门齿、犬齿、臼齿。门齿开头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的咀嚼面宽阔,适于磨碎食物;犬齿尖锐锋利是肉食性动物的特点,适于撕裂食物,而草食性动物的牙齿没有犬齿。
【详解】藏羚羊、蒙古野驴、野牦牛都是草食性动物,没有犬齿,只有臼齿和门齿,而图中该动物的牙齿有犬齿,所以应为野狼的牙齿,因为野狼为肉食性动物,因此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7.B
【分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掌握哺乳动物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A.金丝猴的牙齿分化为门齿、臼齿、犬齿,故A错误。
B.金丝猴属于哺乳动物,金丝猴的体温不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属于恒温动物,用肺呼吸,故B正确。
C.金丝猴的生殖发育特点为:体内受精,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故C错误。
D.金丝猴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门,错误。故D错误。
故选B。
18.B
【分析】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同一块骨骼肌两端的两根肌腱跨过关节分别附着在两块相邻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共同完成。
【详解】A.图中只有一块骨骼肌附着在骨上,A不符合题意。
B.两组肌肉两端的肌腱都附着在相邻的两块不同的骨上,B符合题意。
C.两组肌肉都附着在同一块骨上,C不符合题意。
D.两组肌肉没有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9.A
【分析】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骼与骨骼肌组成,骨骼包括骨与骨连结。骨连结有不活动的、半活动的和活动的三种形式,其中活动的骨连结叫关节。
【详解】A.屈腿时,股四头肌舒张,腘绳肌收缩,A错误。
B.一块骨骼肌最外面的膜属于结缔组织膜,肌腹主要是由长纺锤状的肌肉细胞构成的,属于肌肉组织,内外布满了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血管里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神经属于神经组织,可见一块骨骼肌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B正确。
C.剧烈运动前应做好准备活动,以增加关节处的血液循环,可以预防关节脱臼和肌肉拉伤,C正确。
D.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骼与骨骼肌组成,骨骼包括骨与骨连结。骨连结有不活动的、半活动的和活动的三种形式,其中活动的骨连结叫关节,D正确。
故选A。
20.B
【分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至少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
【详解】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转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当完成屈肘动作时,③肱二头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④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相应的骨绕肘关节运动,肘部弯曲,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1.A
【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由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详解】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C
【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详解】A.蜜蜂在吸食花蜜的同时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A正确。
B.随意引进某种动物,可能会造成外来物种入侵,因缺少天敌而大量生长繁殖,会影响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B正确。
C.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但并不是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因为生产者和分解者能将有机环境和无机环境联系起来,C错误。
D.动物的皮毛可钩挂苍耳的果实,能把苍耳的种子带到远方,起到了帮助植物传播种子的作用,D正确。
故选C。
23.C
【分析】细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小,形状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易挑起,多为白色;真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大、菌丝细长,菌落疏松,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有时还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孢子的颜色)。
【详解】A.霉菌的菌落较大、菌丝细长,菌落疏松,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有时还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孢子的颜色),A正确。
B.只要有合适的条件,无需人工培养,在自然条件下也可以形成菌落,如橘子上的青霉菌落,B正确。
C.菌落是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而不是由各种细菌或真菌组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C错误。
D.细菌菌落较小,形状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多为白色;真菌菌落较大、菌丝细长,呈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有时还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因此,从菌落的大小、形态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D正确。
故选C。
24.B
【分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详解】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霉菌属于真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该微生物最外面有细胞壁,表明不是病毒,细胞中只有裸露的DNA,表明不是真菌;所以是细菌,因此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5.A
【分析】多细胞的真菌由细胞形成的菌丝构成。有些菌丝位于营养物质的上面,称为直立菌丝;有些菌丝深入到营养物质内部,称为营养菌丝。图中,①孢子囊、②营养菌丝。
【详解】根霉是多细胞真菌,由菌丝构成,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真菌利用孢子繁殖,①为孢子囊,内含大量孢子;②深入到营养物质内部,是营养菌丝。可见,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26.D
【分析】细菌、真菌与人类很关系密切,有些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有些与动植物共生;有些可食用;土壤中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专门靠分解动植物的尸体、粪便为生,它们将动植物尸体、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到大自然中,被绿色植物再利用来制造有机物,使得生物圈中的碳得以周而复始的进行循环。
【详解】分析题干可以知道,这些添加的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能够把枯枝落叶中的有机物分解回归到大自然中去,从而参与了物质循环,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7.B
【分析】利用乳酸发酵可以制酸奶、泡菜等;利用酵母菌发酵可以制作馒头、面包或酿酒等;利用甲烷菌发酵可以生产甲烷。
【详解】A.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其营养成份与鲜奶大致相同,是一种高营养食品;泡菜也是美味的小吃,制泡菜也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出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降低菜的品质,A不符合题意。
B.利用大肠杆菌生产人的生长激素的生物技术是转基因技术。比如:大肠杆菌能大量生产人的生长激素,其原理是把人的生长激素基因注入大肠杆菌体内,可以通过大肠杆菌生产生长激素,B符合题意。
C.冰箱中温度低,能抑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使细菌、真菌繁殖很慢,数量少,不能充分分解食物,达到保鲜的目的,并不是低温杀死细菌,C不符合题意。
D.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我们把这些物质叫抗生素,如青霉素就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抗生素,它是由青霉菌产生的能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特殊物质,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的疾病,对真菌和病毒它不起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8.B
【分析】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详解】A.密封容器的目的是为活菌制剂发酵提供无氧环境,有利于活菌制剂发酵,A错误。
B.抑制其它杂菌繁殖,要保持发酵过程良好,B正确。
C.“泡菜或醋的气味”是乳酸菌、醋酸菌等发酵产生的,C错误。
D.乳酸菌属于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D错误。
故选B。
29.D
【分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没有细胞结构,病毒的形态及其微小,通常只能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它们进行解答。
【详解】A.病毒的形态及其微小,通常只能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它们,A正确。
B.奥密克戎病毒寄生在动物体内,属于动物病毒,B正确。
C.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离开宿主将停止生命活动,C正确。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D错误。
故选D。
30.C
【分析】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最大的等级是界,最小的等级是种。
【详解】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少,生物种类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反之,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生物种类越少,亲缘关系越近。虎与猫同科,与象同纲,与豹同属,与狼同目,纲最大,属最小,所以与虎亲缘关系最远的是象,与虎亲缘关系最近的是豹。由此可见,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31.D
【分析】1.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环境污染;外来生物入侵。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①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③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等),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法制和教育管理。
【详解】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A错误。
B.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B错误。
C.物种基因库是指某个生物种类中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组成的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生物个体”没有“基因库”,因此不能说“一条白海豚就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C错误。
D.不适当的引进外来物种则会使得缺乏自然天敌的外来物种迅速繁殖,并抢夺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进而导致生态失衡及其他本地物种的减少和灭绝,严重危及本地的生态安全。可见,引进外来物种不利于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D正确。
故选D。
32.D
【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详解】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A不符合题意。
B.生物数量多样性只是说明生物的数量很多,B不符合题意。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是指生物所生存的生态环境类型的多样性等,C不符合题意。
D.基因(遗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彩色小麦是由属间有性杂交定向选育而来,利用的是生物基因的多样性,通过杂交技术,将不同生物的基因组合到同一个体内,从而培育出新品种,D符合题意。
故选D。
33.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几种无性繁殖方式,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组织培养、嫁接、扦插、压条等,要理解掌握。
【详解】A.植物的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利用这种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成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还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A符合题意。
B.扦插也称插条,是一种培育植物的常用繁殖方法。可以剪取某些植物的茎、叶、根、芽等(在园艺上称插穗),或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扦插是无性繁殖,不经过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B不符合题意。
C.嫁接是指直接把一种植物的枝条或芽,接在另一种植物体上,是接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完整的植物体,利用嫁接可以繁育优良的品种,但不能快速繁殖,C不符合题意。
D.无土栽培指的是不用土壤,而是依据植物生活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将无机盐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用营养液来培养植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4.D
【分析】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雌雄异体,生殖和发育都在水中完成,雌雄蛙抱对后,将精子和卵子产在水中,体外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抱对可以增加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率。
【详解】A.繁殖行为包括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青蛙在繁殖时期的行为是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雄蛙彻夜鸣叫属于繁殖行为,A正确。
B.青蛙是体外受精、水中发育,B正确。
C.幼体蝌蚪用鳃呼吸,成体青蛙主要用肺,兼用皮肤辅助呼吸,C正确。
D.蛙的发育过程可以概括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属于变态发育;蝴蝶的发育过程: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所以蛙的发育过程与蝴蝶的不相同,D错误。
故选D。
35.B
【分析】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详解】ACD.植物使用种子(或果实)繁殖,种子的主要结构是胚,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故属于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备了双亲的遗传特性。因此,ACD不符合题意。
B.用带芽眼的土豆块发育成新植株是利用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B符合题意。
故选B。
36.(1) 收缩 神经
(2) ①关节头 ②关节窝
(3) ③关节软骨 ④关节囊
(4) 滑液 ⑤关节腔
【分析】图3中:①关节头、②关节窝、③关节软骨、④关节囊、⑤关节腔。
【详解】(1)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至少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结合题图2可知,练习“八段锦”下蹲的过程中,大腿上的股二头肌的状态是收缩,股四头肌的状态是舒张,此动作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完成的。
(2)①关节头从②关节窝中滑脱的现象,称为脱臼;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剧烈运动前做好热身等准备活动,可以减少脱臼现象的发生。
(3)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是: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和关节囊的内表面还能分泌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是:关节囊及囊里面、外面的韧带。
(4)关节囊是附着在关节面周围及其附近骨面上的结缔组织囊,关节囊围成的密闭空腔叫关节腔,关节腔内有关节囊分泌的少量滑液,滑液在关节面之间起润滑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可见,通过注射“人造关节液”—玻璃酸钠来缓解症状,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该液体的作用类似于关节囊分泌的滑液,应当注射入图3的⑤关节腔中。
37.(1)不同品牌的洗手液的抑菌效果一样(相同)吗
(2)对照
(3) 接种 异养 A 成形的细胞核
(4)乙品牌洗手液
(5)可信度不高。本次实验次数太少,存在偶然性
【分析】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1)根据题目信息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为调查品牌的洗手液的抑菌效果。所以该研究人员提出的问题是:不同品牌的洗手液的抑菌效果一样(相同)吗?
(2)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乙、丙、丁分别滴加了不同品牌的洗手液,为实验组;甲滤纸片滴加的是无菌蒸馏水,作用是与乙、丙、丁做对照,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
(3)接种,就是把已有的菌种,用某种方式取少量的菌种,接到培养基上的过程。“在无菌固体培养基表面涂抹大肠杆菌”相当于细菌培养方法中的接种步骤。用牛肉汁加琼脂配制成的固体培养基含有丰富的营养,可以为大肠杆菌的生活提供营养物质,像大肠杆菌这样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的营养方式叫异养。图中A为细菌,B为噬菌体,C为酵母,D为青霉菌,大肠杆菌是细菌,故与A结构相似;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这是细菌的基本结构,是所有细菌都具有的。
(4)根据图示实验结果分析,乙品牌洗手液滤纸片周围出现的抑菌圈最大,所以乙品牌洗手液抑菌效果最好。
(5)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实验的误差,需要对实验设置重复组,或进行多次实验,本次实验次数太少,存在偶然性,可信度不高。
38.(1)变态发育
(2)D→A→C
(3) 5胚盘 4、6
(4) 形成层 接穗 桂味
(5)幼虫
【分析】根据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生物的的生殖方式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有性生殖是指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图丙中,1卵壳,2卵壳膜,3气室,4卵白,5胚盘,6卵黄,7系带,8卵黄膜。图丁中,a子宫,b胎盘,c脐带。图戊中A接穗,B砧木。
【详解】(1)图甲中,M区域是三种动物都具有特征,蝗虫是不完全变态发育,家蚕是完全变态发育,青蛙是变态发育,都属于变态发育。
(2)蝗虫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成虫和幼虫在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基本相似,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所以,图乙中若D表示受精卵,则蝗虫一生的发育过程是:D→A→C。
(3)6卵黄(蛋黄)是鸡卵的主要营养部分,外面包裹着卵黄膜,卵黄表面中央有一盘状的小白点,称为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5胚盘是胚胎发育的场所。4卵白位于卵黄外面,具有保护和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和水分的作用;故4卵白和6卵黄贮存着大量的营养物质,可以为为受精卵发育成雏鸡提供所需的营养。
(4)嫁接关键技术:不管是枝接或芽接,都应确保A接穗与B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在一起。因为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使接穗和砧木生长到一起,以确保接穗成活。若B妃子笑荔枝树作为砧木,将A桂味荔枝树的枝条作为接穗,则所结的果实是桂味品种的荔枝,所结的果实和接穗的性状一样。
(5)家蚕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幼虫期能吐丝,因此,要想增加蚕丝的产量,尽量延长幼虫期。
39.(1)属
(2) 物种 基因
(3) 乱砍滥伐 建立自然保护区。
(4)物种
【分析】(1)动物的分类依据是根据它们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生活习性等。分类的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基本单位,据此解答。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有:①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③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等),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法制和教育管理。
【详解】(1)分类的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可见介于科和种之间的分类单位是属。
(2)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资料中已记录有野生维管束植物220科1142属3577种;有脊椎动物5纲38目:45科414属627种;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物种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3)据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估测,地球每小时就有3种生物灭绝,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有: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导致森林大面积消失、对野生动物的乱捕滥杀、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等。结合分析可知,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4)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是由生物多样性、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决定。修复海草床能吸引许多大型海洋生物甚至哺乳动物“定居”下来,使海洋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增多,增加生物多样性中的物种多样性,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增强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答案第14页,共15页
答案第15页,共15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