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使用电压表测量串联电路中的电压,训练连接电路的基本技能。
2.了解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
3.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熟悉定量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2.难点:正确连接电压表和读数。
三、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分析归纳法
四、教学器材:
电路示教板、学生电源(或电池组)、三个开关、规格不同的4个小灯泡、导线若干、三个电压表,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引入 1.提问:(1)电压表的使用方法(简单记忆)。(2)两个小灯泡串联的电路图。(3)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2.引入课题:我们知道了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那么,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又存在什么规律呢? 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回答提出的问题,并填写在学案上。
二、探究过程
(一)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教师用课件展示一个串联电路实物图。2.提出问题:在如图的电路中,两个灯泡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AB之间、BC之间、AC之间的电压有什么关系呢?
(二)猜想与假设 1.创设情境:如下图甲,闭合开关,观察灯泡L1发光情况;再串联一个灯泡L2(如图乙所示),观察灯泡L1的发光情况,与图甲相比有什么变化?由此,我们可以猜想到什么呢? 学生进行猜想(写在学案上):猜想1:与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一样,也是处处相等。猜想2:电压应该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着电流的方向越来越小,因为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某种“力量”,力量会越来越小。猜想3:灯泡大的地方电压大,灯泡小的地方电压小。猜想4: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电池的电压之和,串联电路各部分两端的电压之和也应该等于电路两端的总电压。
(三)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1.教师提示:我们的猜想对不对呢?我们应该用实验来求证。2.投影一些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电路图,最后选择一种方案。 1.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实验的方案(包括实验电路图和实验数据表格的设计、器材的选择)。
(四)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课件展示实验方案的电路图,并提示学生如何进行实验。2.课件动态展示实物图的连接,向学生介绍连接实验电路的技巧。3.提供相关实验器材,让两小组的学生同时进行实验,提醒学生操作中要注意一些事项。4.投影其中一小组的实验过程。2.实验结束后,提问各小组的实验数据,并填入课件表格中。 1.两小组作代表进行实验,并在学案表格中记录数据。2.小组代表告知老师实验的数据。
(五)分析与论证 1.引导学生分析:同学们认真分析测量出的数据。测量结果说明了什么?你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和你原来的猜想一致吗?2. 归纳,并用课件展示实验结论: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AC=UAB+UBC。 1.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得到的结论。
(六)评估、交流与合作 1.提出问题:若只进行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正确吗?要怎样改进?2.课件展示学生的作答。3.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探究活动过程进行回顾,认真分析、思考在实验过程中有没有注意到一些事项,并用课件将一些注意事项展示出来,加以强调。 1.学生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总结出: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应更换规格不同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2.学生反思自己的探索过程,寻找问题。
三、当堂训练 1.课件展示练习。2.评析练习。 1.学生做练习。2.学生对题目发表自己的见解。3.学生听老师评析练习。
四、课堂小结 1.通过这次的探究活动,我们了解了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用课件展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2.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AC=UAB+UBC。3.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哪些事项。
五、布置作业 《学考精炼》P41第18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