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 期末复习检测附答案2023—2024学年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上册
沪教版(全国)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
一、选择题。(16题)
1、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放热、发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火焰和发光的现象
C.在纯氧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也一定能燃烧
D.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只是产物不同,放出热量相同
B.碳在氧气不充足时,不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有毒,会使人死亡
D.点燃蜡烛时产生了黑烟是因为氧气不充足,蜡烛不完全燃烧
3、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质,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发生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C.加油站、加气站等地严禁烟火
D.灭火要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
4、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有单质生成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
C.反应物和生成物共有8种物质
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5、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推断X的化学为( )
A.N2O5 B.NO C.N2 D.NO2
6、不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实验中,都可能需要划着火柴。划火柴时,燃着的火柴梗竖直向上,不如火柴梗水平放置或略向下放置火焰旺,其原因是( )
A.火柴梗着火点低 B.空气中氧气不足
C.火柴梗跟氧气接触面积小 D.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
7、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位于氢的后面,不与稀硫酸反应,但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浓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u+2H2SO4(浓)CuSO4+2H2O+X ↑,请推断X的化学式( )
A.SO3 B.H2S C.SO2 D.O3
8、化学反应会受到温度、浓度等因素的影响。烧烤时,用扇子向红热的木炭扇风,反应会加快,火会更旺,其原因是( )
A.反应温度降低 B.CO2浓度增大
C.O2浓度增大 D.降低木炭着火点
9、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醇(一种燃料)和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醇的化学式为CH3O
B.甲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1∶4
D.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
10、在化学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
A.O2 B.H2O C.H2O2 D.SiO2
11、使可燃物着火燃烧的必备条件是( )
①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②温度达到着火点 ③隔绝空气 ④跟氧气接触
A.②和④ B.①和④ C.④ D.①和③
12、下列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 )
A.鉴别过氧化氢溶液和水:取样,分别加入少量MnO2,再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
B.除去黑色粉末氧化铜中的木炭粉:在氢气流中高温灼烧
C.检验混合气体中含有CO和CO2:先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用一定量稀HCl与Na2CO3粉末反应,比较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
13、设计如图实验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将三支试管(①中充满N2;②、③中充满空气)同时放入50℃的水中,观察到只有②中有白烟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对比①和②可说明N2不支持白磷燃烧
B.对比②和③可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低于红磷
C.对比①和③可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
D.气球的作用是缓冲气压和防止燃烧产物污染环境
14、在一密闭容器中,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1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C+CO22CO B.CO+Fe2O32Fe+CO2
C.Ca(OH)2+HCl=CaCl+H2O D.2KMnO4K2MnO4+MnO2+O2
16、下图是一组与燃烧有关的实验,对下列实验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实验1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高
B.实验2红磷燃烧,产生白烟,是因为具备燃烧的条件
C.实验2集气瓶中水的体积超过1/5,是因为红磷量不足
D.实验1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是因为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
二、填空题。
17、某兴趣小组围绕着“氢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容易导致爆炸的空气中可燃性气体的体积分数范围称为该气体的爆炸极限)进行探究,记录的现象和数据如下表所示:
H2体积分数/% 5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空气体积分数/% 95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点燃时现象 不燃不爆 弱爆炸 强爆炸 强爆炸 强爆炸 强爆炸 强爆炸 弱爆炸 安静燃烧 安静燃烧
(1)根据上述实验事实,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氢气纯度时: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氢气,点燃,如果发出“噗”的声音,表明收集的氢气已纯净。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分析“氢气已纯净”的真实含义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图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____ _。
(2)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写出一条从图中获得的信息:
_____ 。
(3)用分子的观点描述水蒸发和水电解有何不同:
_____ 。
19、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N2+ H2—— NH3
(2) C2H4+ O2—— CO2+ H2O
(3) Al+ H2SO4— Al2(SO4)3+ H2
(4) NaOH+ FeCl3— Fe(OH)3+ NaCl
(5)CO+ Fe2O3— Fe+ CO2
(6) CO+ Fe3O4— Fe+ CO2
20、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酒精中所含元素的种类。
点燃酒精灯,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且干燥的漏斗,将导气管插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观察到漏斗内壁有________ 出现;澄清石灰水________。综合上述实验。说明酒精中一定含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元素。
21、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氯气分子_______。
(2)铝离子_______。
(3)2个氢氧根离子 。
(4)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很好的净水剂,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5)“84”消毒液可用于灾区防疫,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制取NaClO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X═NaClO+NaCl+H2O,则X的化学式为 。
(6)国际禁毒日,为了起到警示教育作用,某地警方将缴获的毒品进行了焚烧处理。毒品大麻(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21H30O2)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实验题。
22、为了验证混合气体中确实存在CO2、H2和CO,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资料:①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粉末,吸水后变蓝;②浓硫酸可除去气体中水蒸气
(1)A装置的作用是_____;
(2)C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
(3)E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
(4)证明氢气存在的实验现象是_____。
23、某小组同学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三个实验。
编号 实验过程 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选填“<”“>”或“=”)
实验1 将蜡烛固定在木块上,称得总质量为mg;其燃烧一段时间后再次称量,总质量为ng m ______n
实验2 将一定量的生石灰放于坩埚中,称得总质量为xg,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再次称量,总质量为yg x______y
实验3 将铜片、硝酸银溶液分别放置在两个烧杯中,称得总质量为ag(含烧杯),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一段时间后,称得总质量为bg(含烧杯) a ______b
(1)实验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
(2)通过对三个实验的分析,你认为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在 ____________中进行,才能判定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和生成物总质量是否相等。
四、计算类综合题。
24、某市石灰石资源丰富,某石灰厂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往盛有300g稀盐酸的烧杯中依次加入粉碎后的石灰石样品(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充分反应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石灰石样品/g 25 15 10 5
烧杯中物质总质量/g 316.2 326.8 m 341.8
(1)CaCO3中钙、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多少; (写最简比)
(2)表中m= ;
(3)求该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 期末复习检测附答案2023—2024学年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上册
沪教版(全国)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
一、选择题。(16题)
1、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放热、发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火焰和发光的现象
C.在纯氧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也一定能燃烧
D.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
【答案】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只是产物不同,放出热量相同
B.碳在氧气不充足时,不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有毒,会使人死亡
D.点燃蜡烛时产生了黑烟是因为氧气不充足,蜡烛不完全燃烧
【答案】D
3、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质,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发生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C.加油站、加气站等地严禁烟火
D.灭火要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
【答案】D
4、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有单质生成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
C.反应物和生成物共有8种物质
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答案】B
5、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推断X的化学为( )
A.N2O5 B.NO C.N2 D.NO2
【答案】C
6、不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实验中,都可能需要划着火柴。划火柴时,燃着的火柴梗竖直向上,不如火柴梗水平放置或略向下放置火焰旺,其原因是( )
A.火柴梗着火点低 B.空气中氧气不足
C.火柴梗跟氧气接触面积小 D.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
【答案】D
7、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位于氢的后面,不与稀硫酸反应,但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浓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u+2H2SO4(浓)CuSO4+2H2O+X ↑,请推断X的化学式( )
A.SO3 B.H2S C.SO2 D.O3
【答案】C
8、化学反应会受到温度、浓度等因素的影响。烧烤时,用扇子向红热的木炭扇风,反应会加快,火会更旺,其原因是( )
A.反应温度降低 B.CO2浓度增大
C.O2浓度增大 D.降低木炭着火点
【答案】C
9、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醇(一种燃料)和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醇的化学式为CH3O
B.甲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1∶4
D.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
【答案】D
10、在化学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
A.O2 B.H2O C.H2O2 D.SiO2
【答案】B
11、使可燃物着火燃烧的必备条件是( )
①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②温度达到着火点 ③隔绝空气 ④跟氧气接触
A.②和④ B.①和④ C.④ D.①和③
【答案】A
12、下列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 )
A.鉴别过氧化氢溶液和水:取样,分别加入少量MnO2,再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
B.除去黑色粉末氧化铜中的木炭粉:在氢气流中高温灼烧
C.检验混合气体中含有CO和CO2:先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用一定量稀HCl与Na2CO3粉末反应,比较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
【答案】A
13、设计如图实验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将三支试管(①中充满N2;②、③中充满空气)同时放入50℃的水中,观察到只有②中有白烟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对比①和②可说明N2不支持白磷燃烧
B.对比②和③可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低于红磷
C.对比①和③可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
D.气球的作用是缓冲气压和防止燃烧产物污染环境
【答案】C
14、在一密闭容器中,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答案】C
1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C+CO22CO B.CO+Fe2O32Fe+CO2
C.Ca(OH)2+HCl=CaCl+H2O D.2KMnO4K2MnO4+MnO2+O2
【答案】A
16、下图是一组与燃烧有关的实验,对下列实验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实验1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高
B.实验2红磷燃烧,产生白烟,是因为具备燃烧的条件
C.实验2集气瓶中水的体积超过1/5,是因为红磷量不足
D.实验1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是因为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
【答案】C
二、填空题。
17、某兴趣小组围绕着“氢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容易导致爆炸的空气中可燃性气体的体积分数范围称为该气体的爆炸极限)进行探究,记录的现象和数据如下表所示:
H2体积分数/% 5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空气体积分数/% 95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点燃时现象 不燃不爆 弱爆炸 强爆炸 强爆炸 强爆炸 强爆炸 强爆炸 弱爆炸 安静燃烧 安静燃烧
(1)根据上述实验事实,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氢气纯度时: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氢气,点燃,如果发出“噗”的声音,表明收集的氢气已纯净。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分析“氢气已纯净”的真实含义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氢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是10%~70%
(2)氢气的体积分数超出了爆炸极限的上限
18、下图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____ _。
(2)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写出一条从图中获得的信息:
_____ 。
(3)用分子的观点描述水蒸发和水电解有何不同:
_____ 。
【答案】2H2O 2H2↑+O2↑
一个水分子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水的蒸发是指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水的分解是化学变化,水分子分解为氢、氧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构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19、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N2+ H2—— NH3
(2) C2H4+ O2—— CO2+ H2O
(3) Al+ H2SO4— Al2(SO4)3+ H2
(4) NaOH+ FeCl3— Fe(OH)3+ NaCl
(5)CO+ Fe2O3— Fe+ CO2
(6) CO+ Fe3O4— Fe+ CO2
【答案】(1)1,3,2; (2)1,3,1,2 (3)2,3,1,3
(4)3,1,1,3 (5)3,1,2,3 (6)4,1,3,4;
20、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酒精中所含元素的种类。
点燃酒精灯,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且干燥的漏斗,将导气管插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观察到漏斗内壁有________ 出现;澄清石灰水________。综合上述实验。说明酒精中一定含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元素。
【答案】水珠 ;变浑浊;氢(或H);碳(或 C)
21、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氯气分子_______。
(2)铝离子_______。
(3)2个氢氧根离子 。
(4)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很好的净水剂,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5)“84”消毒液可用于灾区防疫,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制取NaClO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X═NaClO+NaCl+H2O,则X的化学式为 。
(6)国际禁毒日,为了起到警示教育作用,某地警方将缴获的毒品进行了焚烧处理。毒品大麻(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21H30O2)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2Cl2 ; Al3+ ; 2OH﹣; +6; Cl2; 2C21H30O2+55O242CO2+30H2O。
三、实验题。
22、为了验证混合气体中确实存在CO2、H2和CO,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资料:①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粉末,吸水后变蓝;②浓硫酸可除去气体中水蒸气
(1)A装置的作用是_____;
(2)C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
(3)E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
(4)证明氢气存在的实验现象是_____。
【答案】验证并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黑色固体变红 澄清石灰水 D中白色固体变蓝
23、某小组同学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三个实验。
编号 实验过程 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选填“<”“>”或“=”)
实验1 将蜡烛固定在木块上,称得总质量为mg;其燃烧一段时间后再次称量,总质量为ng m ______n
实验2 将一定量的生石灰放于坩埚中,称得总质量为xg,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再次称量,总质量为yg x______y
实验3 将铜片、硝酸银溶液分别放置在两个烧杯中,称得总质量为ag(含烧杯),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一段时间后,称得总质量为bg(含烧杯) a ______b
(1)实验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
(2)通过对三个实验的分析,你认为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在 ____________中进行,才能判定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和生成物总质量是否相等。
【答案】>;<;=。 (1)CaO+H2O═Ca(OH)2。 (2)密封。
四、计算类综合题。
24、某市石灰石资源丰富,某石灰厂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往盛有300g稀盐酸的烧杯中依次加入粉碎后的石灰石样品(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充分反应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石灰石样品/g 25 15 10 5
烧杯中物质总质量/g 316.2 326.8 m 341.8
(1)CaCO3中钙、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多少; (写最简比)
(2)表中m= ;
(3)求该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10:3:12
(2)336.8
(3)解:第一次: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5g+300g-316.2g=8.8g;
设第一次加入25g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则
解得x=20g;
该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