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鲁科版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
一、单选题
1.下列动物中,均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
A.蟒蛇、青蛙、娃娃鱼 B.蟾蜍、大鲵、蝾螈 C.海鸥、鲸鱼、青蛙 D.鳄鱼、娃娃鱼、乌龟
2.动物借用“行为语言”传递信息,下列不是“行为语言”的是 ( )
A.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 B.蜜蜂发现蜜源跳“圆形舞”
C.蚊子凭借哺乳动物呼出的二氧化碳寻找猎物 D.老母鸡“咯咯”地召唤小鸡
3.涡虫的消化器官包括( )
A.口、咽和肠 B.口、肠和肛门
C.口、咽、食管 D.口、咽、肛门
4.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下列有关昆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甲壳动物,体表覆盖着外骨骼
B.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四肢四部分
C.昆虫的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
D.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
5.回顾观察鲫鱼实验,鱼在呼吸时,口和鳃盖的张合方式是( )
A.口张合,鳃盖不动 B.鳃盖张合,口不动
C.口和鳃盖同时张合 D.口和鳃盖交替张合
6.水中生活的小龙虾和陆地活动的蜘蛛同属于下列哪种类群( )
A.节肢动物 B.爬行动物 C.软体动物 D.两栖动物
7.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和骨内的成分有关,老年人跌倒容易骨折是因为( )
A.有机物含量增多,弹性变大 B.有机物含量增多,脆性增大
C.无机物含量增多,弹性变大 D.无机物含量增多,脆性增大
8.下列骨骼肌附着骨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9.下列对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心脏四腔,血液运输氧气能力强
B.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小飞行的阻力
C.长骨中空,可以减轻重力
D.羽毛分为正羽和绒羽,绒羽适于飞翔
10.终身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在长骨的?
A.骨膜 B.软骨层 C.骨髓 D.骨松质
11.蝗虫的若虫经过5次蜕皮后就发育成有翅能飞的成虫,它蜕下来的“皮”属于( )
A.角质鳞片 B.皮肤 C.甲 D.外骨骼
12.在社会行为中,群体成员之间常利用动物“语言”联系。下列几项动物行为中,不能起到同种个体之间交流信息作用的是( )
A.蜜蜂的舞蹈动作 B.鸟类的各种鸣叫声
C.蜂王释放的特殊分泌物 D.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
13.生活中,我们经常做一些推门动作。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推门动作的完成只需要一块肌肉即可
B.完成这个动作的过程中只需要骨和骨骼肌的参与
C.推门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D.完成推门动作时,相关的骨起杠杆作用
1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诗句涉及的动物行为依次是( )
A.求偶、交配、觅食 B.交配、产卵、觅食
C.觅食、产卵、交配 D.求偶、觅食、产卵
15.头上掷实心球是中学常规体育项目,其目的是发展中学生全身协调用力的能力。以下有关完成此项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掷球时所需能量来自于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B.运动系统只由骨和骨骼肌组成
C.一个动作的完成是多块肌肉协调合作的结果
D.人体的运动-般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完成的
二、综合题
16.立定跳远、仰卧起坐等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为体能指标的重要依据。图甲是测试仰卧起坐的情景,图乙是关节的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仰卧起坐时手需要虚扶头部,此时肱二头肌处于 状态。骨骼肌由两端的 附着在相邻的骨上,才能协助完成相关运动。
(2)图2中,关节之所以牢固,与关节周围有[ ] 包绕有关。关节面上覆盖的关节软骨可缓冲两骨之间的撞击。[ ] 内含有滑液,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增强了关节的灵活性。
(3)测试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与提供能量有关的系统有 (至少写两个)。从细胞角度而言,运动消耗的能量来自于肌细胞内 的氧化分解。
17.如图为女性生殖系统的一部分,请据图回答:
(1)精子在 (填图中数字)中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2)[③]是 ,其功能是 。
(3)胎儿发育的场所是[ ] ;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 。
(4)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 ;该方式能够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18.下图是几种常见的动物,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中体温恒定的动物有 (填序号)。
(2)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的动物有 (填序号)。通过产有坚韧卵壳的卵繁殖后代,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的动物有 (填序号)。
(3)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的动物是 (填序号)。
(4)这五种动物身体内都有脊柱,因此都属于 动物。
19.下图的这套邮票讲述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一群可爱的小蝌蚪出生了,谁是它们的妈妈呢 于是,一场有趣的寻亲之旅开始了。在将虾、金鱼、螃蟹、龟误认为妈妈后,小蝌蚪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青蛙妈妈。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蝌蚪是青蛙的幼体,和金鱼一样,都生活在水中,用 呼吸;成蛙用肺和 呼吸。
(2)上述动物中,属于爬行动物的是 ,其体表覆盖角质的 。
(3)虾和螃蟹的身体和附肢都 ,体表具有坚韧的 ,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20.屈肘和伸肘运动
(1)骨的运动要靠 的牵拉。
(2)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 ,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叫 。
(3)当骨骼肌受 传来的刺激 时,就会牵动 绕 活动。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详解】A.蟒蛇属于爬行动物,青蛙、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A不符合题意。
B.蟾蜍、大鲵、蝾螈,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都属于两栖类动物,B符合题意。
C.海鸥属于鸟类;鲸鱼属于哺乳动物,青蛙属于两栖动物,C不符合题意。
D.鳄鱼、乌龟,都属于爬行动物;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C
【分析】动物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信号本身并无意义,但它能被快速识别,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属性,如性别、年龄、大小、敌对性或友好性等等;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
【详解】A.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是通过气味传递信息,A不符合题意。
B.蜜蜂发现蜜源跳“圆形舞”是通过动作告诉其它工蜂蜜源的方向位置,属于群体中的信息交流,B不符合题意。
C.蚊子凭借哺乳动物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寻找猎物不属于传递信息行为,C符合题意。
D.老母鸡“咕咕”地召唤小鸡,是通过声音进行传递信息,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A
【分析】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据此解答。
【详解】涡虫身体扁平,是扁形动物的典型代表。身体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在前端有发达的脑,自脑向后并有若干纵行的神经索,各神经索之间尚有横神经相联,形成了梯状结构)、)、无体腔、消化系统由口、咽、肠组成,无肛门和食管,由此可知A符合题意。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4.D
【分析】昆虫的主要特征,即: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两对翅膀三对足,身体外有外骨骼等。
【详解】昆虫属于节肢动物,身体外有外骨骼,可以保护、支撑身体内部柔软器官的作用,还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A错误;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昆虫一般生有两对翅膀三对足,为昆虫的运动器官,位于胸部,B错误;
昆虫的发育是变态发育,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如蝗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C错误;
昆虫背部无脊柱为无脊椎动物,一般有两对翅会飞,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D正确。
【点睛】关键知道昆虫类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5.D
【分析】鱼生活在水中,用鳃进行呼吸,水从口进入,从鳃盖后缘流出。
【详解】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方式是用鳃呼吸,呼吸过程鱼通过张口时水从口中进入通过鳃丝的毛细血管使溶解与水中的氧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水中通过鳃盖后缘流出,这样通过口与鳃盖后缘的交替张合就完成了呼吸。故选D。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鱼类的呼吸特点。
6.A
【分析】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代表动物有:各种昆虫、甲壳动物、蜘蛛、蜈蚣等。
【详解】小龙虾体表有较硬的甲,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属于节肢动物的甲壳类;蜘蛛身体分节,有分节的足,属于节肢动物,由此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7.D
【分析】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越多,骨的柔韧性越强,无机物越多,骨的硬度越大。
【详解】老年人骨中有机物不足1/3,无机物超过2/3,因此老年人的骨弹性小、硬脆、易骨折。所以,老年人跌倒易骨折是因为无机物含量增多,脆性增大。
故选D。
8.D
【分析】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两端是白色的肌腱,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骨和关节本身没有运动能力,必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来运动。
【详解】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因此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9.D
【分析】家鸽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为:前肢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具有保温作用;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鸟类的胸骨上有高耸的突起部分叫做龙骨突,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胸肌发达收缩有力,飞行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鸟类的食量大,为它的飞行生活提供大量的能量,鸟类有气囊,与肺相通,鸟类的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气囊本身并没有气体交换的作用,气囊的功能是贮存空气。家鸽属于鸟类。
【详解】A.鸟类的心脏与哺乳类的一样,具有完全分隔开的四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有两条完善的血液循环路线,动脉血和静脉血完全分开,血液运送氧的能力强,适于空中飞翔生活,正确。
B.身体呈流线型,飞行时可减小空气阻力,利于飞行,正确。
C.鸟类的骨有的很薄,有的愈合在一起,比较长的骨大都是中空的,充满空气,这样的骨既可以减轻体重,又可以增强紧密性,利于飞翔生活,正确。
D.鸟类的羽毛有正羽与绒羽之分,正羽覆盖在身体表面,最大的正羽生在两翼和尾部,在飞行中起着重要作用;绒羽密生在正羽的下面,有保温作用,错误。
故选D。
10.D
【详解】试题分析:人体内的骨髓有两种,一种是红骨髓,另一种是黄骨髓.幼年时人的骨髓腔里是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里的红骨髓转变成了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但当人体大量失血时,骨髓腔里的黄骨髓还可以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的功能。在人的骨松质里有红骨髓,终生具有造血功能。
考点: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11.D
【分析】本题考查大多数的昆虫体表有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长大而变大。
【详解】大多数的昆虫体表有外骨骼,起到保护、支撑和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长大而变大,当昆虫逐渐长大时,外骨骼就会限制昆虫的生长,因此昆虫在生长过程中有脱去外骨骼的现象,这就是蜕皮。蝗虫的体表有外骨骼,幼体被称为若虫,发育过程中若虫有蜕皮现象,由若虫到成虫一共蜕5次皮才发育成成虫。蝗虫的若虫经过5次蜕皮后就发育成有翅能飞的成虫,它蜕下来的“皮”属于外骨骼。
故选D。
12.D
【分析】信息交流指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
【详解】A.蜜蜂的舞蹈动作是通过动作告诉其它工蜂蜜源的位置、方向,是信息交流的方式,A不符合题意。
B.鸟类的各种鸣叫声,是通过叫声吸引异性的注意,因此都属于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能起到同种个体之间交流信息作用,B不符合题意。
C.蜂王释放的特殊分泌物是告诉雄蜂自己的位置,对工蜂有管理作用,是信息交流的方式,能起到同种个体之间交流信息作用,C不符合题意。
D.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把海水染黑,是为了掩护自己逃跑,是防御行为,不是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D符合题意。
故选D。
13.D
【分析】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详解】A.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所以推门动作至少需要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故A错误。
B.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故B错误。
C.推门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故C错误。
D.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所以完成推门动作时,相关的骨起杠杆作用,故D正确。
故选D。
14.D
【分析】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等一系列行为。
【详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蛙的鸣叫,属于求偶行为;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穿花蛱蝶在觅食,蜻蜓点水是蜻蜓在产卵。
故选D。
【点睛】此类题目在中考中经常出现,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繁殖行为的特点。
15.B
【分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接而成,骨和骨之间的连接叫骨连接。
【详解】A、肌肉收缩所消耗的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有机物分解的场所是线粒体,A正确。
B、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骨和骨连接组成骨骼,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B错误。
C、一个动作的完成是多块肌肉协调合作的结果,在完成运动的过程中,总是一组肌群收缩,一组肌群舒展,C正确。
D、完成运动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运动系统来完成,除此之外,运动的完成还需要能量,也要用到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D正确。
故选:B。
【点睛】完成运动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有运动系统来完成,除此之外,还需要能量,也要用到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
16.(1) 收缩 肌腱
(2) ②关节囊 ③关节腔
(3) 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有机物
【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图中:①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关节窝,⑤关节软骨。
【详解】(1)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仰卧起坐时,双手需要虚扶头部,属于屈肘动作,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人体内骨骼肌所接受的刺激是来自神经传来的兴奋,肌肉受刺激后就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
(2)②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⑤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③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
(3)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由此可知,滑雪是以速度、控制、平衡为特点的运动,这主要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食物被动物消化吸收后,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将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其中的一部分可以作为动物各项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因此,除此之外,运动所需的能量来自于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17.(1)①
(2) 卵巢
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3) ②子宫
分娩
(4)胎生、哺乳
【分析】本题考查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图中①输卵管,②子宫,③卵巢,④阴道。
(1)
男性睾丸产生的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①输卵管内与卵巢产生的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2)
③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能够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3)
②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胚胎和胎儿发育所需的营养和氧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母亲怀孕到38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
(4)
哺乳动物在繁殖期间哺乳动物雌雄交配,雄性的精子进入雌性的体内,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在雌性动物的子宫内发育形成胚胎,胚胎在母体的子宫内,通过胎盘和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发育成胎儿,胎儿从母体生出来,这种生殖方式叫胎生;刚出生的幼体身上无毛,眼睛没有睁开,不能行走,只能靠母体的乳汁生活,叫哺乳,所以称为哺乳动物。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强了对陆上生活的适应能力。
18. ①⑤ ③④ ②⑤ ④ 脊椎
【分析】图中:①兔,属于哺乳动物;②蛇,属于爬行动物;③是鱼,属于鱼类;④蟾蜍,属于两栖动物;⑤是鹰,属于鸟类。
【详解】(1)鸟类和哺乳类都是恒温动物,体温恒定。故图中体温恒定的动物有①⑤。
(2)鱼类的主要特征: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体表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爬行动物:体表被有角质鳞片,能保护身体和防止水分蒸发;肺比青蛙发达,产卵,卵有坚韧卵壳保护,生殖和发育完全摆脱对水的依赖。所以,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的动物有③鱼类、④两栖动物。通过产有坚韧卵壳的卵繁殖后代,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的动物有②爬行动物、⑤鸟类。
(3)④是蟾蜍,属于两栖类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所以,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的动物是④。
(4)根据动物的体内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这五种动物身体内都有脊柱,因此都属于脊椎动物。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动物的主要特征,并注意灵活答题。
19. 鳃 皮肤 龟 甲 分节 外骨骼
【分析】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详解】(1)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没有附肢;成体青蛙既能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皮肤裸露,用肺和皮肤呼吸,有前肢、后肢。
(2)图中属于爬行动物的是龟,体表覆盖角质的甲,保防和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有利于更好地适应陆地环境。
(3)虾和螃蟹属于节肢动物,其主要特征是: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保护内部柔软的身体,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
【点睛】本题考查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及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0. 骨骼肌 肌腹 肌腱 神经 收缩 骨 关节
【详解】【分析】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
【详解】(1)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牵动骨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2)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
(3)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群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如人在屈肘运动时,以肱二头肌为主的肌肉处于收缩,肱三头肌舒张状态;而以肱三头肌为主的肌肉处于舒张状态.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点睛】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