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模拟卷(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模拟卷(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62.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2-03 20:49: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
一、单选题
1.平常吃的炒蚕豆瓣,其主要部分属于
A.种皮 B.子叶 C.胚 D.胚芽
2.如图为大豆种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胚是新植株的幼体,由图中的①、②、③组成
B.④为子叶,贮藏着大量的营养
C.种子萌发时,②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茎和叶
D.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包括一定的水、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温度
3.菜农将苦瓜苗作为接穗接到南瓜茎上,提高了苦瓜的产量和品质。这运用了( )
A.扦插技术 B.嫁接技术
C.克隆技术 D.组织培养技术
4.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学校开展了阳光体育冬季锻炼活动,同学们在跑步、跳蝇、踢毽子过程中锻炼身体。下列有关运动的形成过程,不正确的是( )
A.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 B.有些骨可以绕其相关的关节转动
C.一个动作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 D.骨骼肌收缩牵引其附着的骨产生运动
5.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是( )
A.动脉 B.毛细血管 C.静脉 D.以上三项都是
6.如图是动物的变态发育过程示意图,d为受精卵,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家蚕发育过程中不食不动的时期为b
B.蜜蜂的发育过程为d→a→b→c,属于完全变态
C.蝗虫的发育过程为d→a→c,属于不完全变态
D.蜜蜂发育过程中,a、c两个时期差别不明显
7.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
B.学习行为是动物后天学习所得,与遗传因素无关
C.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
D.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都有重要意义
8.“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学观点。下列与此观点不符的是(  )
A.蛇的体表覆盖有角质鳞片,利于维持体温恒定
B.鸟卵外有坚硬的壳,可以保护胚胎并防止水分的蒸发
C.小肠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扩大了吸收的面积
D.肺泡外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且壁都很薄,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9.六次获得“世界足球先生”荣誉的阿根廷足球运动员梅西,被誉为足球天才。但是8岁的梅西曾因患侏儒症持续注射激素6年,身高才长到170cm。该激素是
A.肾上腺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 D.生长激素
10.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是由内分泌腺通过导管分泌的
B.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类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
C.年幼的侏儒症患者可定期注射生长激素治疗
D.激素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作用很大
11.人体内某结构中的血流情况模式如图,其中a和c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b为小肠,与a相比,c中的氧气含量减少
B.若a、c都流动脉血,则b代表的可能是肾小球
C.若a为上腔静脉,c为肺动脉,则b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D.若a为动脉血,c为静脉血,则b为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12.自然界中,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多种形式相互作用。蜜蜂采集花粉的同时帮助植物传粉,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蜜蜂与花之间存在互助关系 B.蜜蜂通过舞蹈进行信息交流
C.蜜蜂酿造蜂蜜,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D.蜜蜂群体内有明确的分工,具有社会行为
13.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骨骼肌的两端固着在同一块骨上
B.只要运动系统完好,人体就能正常运动
C.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和骨骼肌组成
D.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复位
14.现代农业基地利用温室栽培蔬菜、瓜果等,下列措施或现象与相应的解释之间,不合理的是
A.移栽的幼苗根部带着一个土坨——保护根毛和幼根
B.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C.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和增施气肥——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
D.开花季节在大棚内放养蜜蜂——帮助植物传粉
15.杨柳飞絮是种子传播和繁衍后代的自然现象。为科学有效防治校园内杨柳飞絮,确保同学们返校环境整洁,北京市丰台区园林绿化局为学校提出4种防治杨柳飞絮建议。下列建议不正确的是( )。

A.采取高压喷水、喷雾的方式对飞絮严重的杨柳树进行降絮
B.对长势健康的柳树雄株去除原有树冠,采用雌株接穗嫁接
C.对雌株注射“花芽抑制剂”,通过输导组织运输,抑制飞絮产生
D.对植株进行整形修剪,去除过密枝条,以减杨柳树雌株单株飞絮量
二、综合题
16.归纳比较是学习生物学的好方法。下面是李晓同学列表归纳的三种血细胞特点,但不完整,请帮助李晓填写完整。
序号 血细胞种类 数量 大小 形态 有无细胞核 功能
(1) 红细胞(富含 最多 成熟后 细胞核
(2) 白细胞 最 体积最大 通常圆球形 细胞核
(3) 最小 不规则 无细胞核
17.下图是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数字)
(1)请写出序号①—⑥对应的结构名称: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生长激素是由图中结构[ ]分泌的。
(3)结构⑦与结构[ ]分别存在于不同性别的个体中。
(4)图中的腺体结构共同构成了人体的 系统。
(5)呆小症患者是因为幼年时期图中[ ]分泌的 激素的量 造成的。
(6)人患糖尿病是图中[ ]的分泌功能异常造成的。对糖尿病患者,一般采用 的方法进行治疗。
18.下图所示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狼、草类和兔子的数量关系图,请回答:
(1)B所代表的生物是 。
(2)冬天草类减少,兔子数量减少,狼的数量也会 。在一般情况下,三种生物的数量(或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 。
(3)若大量捕杀狼,兔子的数量可能因其繁殖能力强剧烈增加,破坏草原植被而导致生态 ,但最终兔子会因食物的减少而自身数量 ,草原逐渐恢复,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4)若要表示一个生态系统,该图还应添加的成分是 和
19.“睡眠令”的推行使生物兴趣小组对人体睡眠是怎样进行的产生了兴趣,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松果体是位于脑干和小脑上方的红褐色豆状小体,是人体“生物钟”的调控中心,昼夜周期中光照与黑暗的周期性交替,会引发松果体褪黑素的分泌量相应地出现昼夜周期性变化(见图1和图2)。请回答:
(1)光照变化引起松果体分泌褪黑素量的变化,这一活动属于反射,完成它的结构基础是 ,其中感受器是 ,效应器是 。
(2)褪黑素在血浆中的浓度白昼减少,夜晚增加,松果体通过褪黑素的这种昼夜分泌周期,向中枢神经系统发放“时间信号”,这个调节过程属于 调节。调节中,下丘脑作为神经中枢也参与其中。可见,人体对生物钟的调控是 共同作用的结果。
(3)正常情况下,婴儿每天的睡眠时间长于老年人,睡眠质量也高于老年人。可见,人体内的褪黑素含量随年龄的增长而 (选填“增多”“减少”或“不变”)。
(4)若夜晚玩手机,会影响睡眠,原因是手机光线会 褪黑素的分泌。
(5)除以上外,睡前不宜观看比赛等使情绪激动、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的事情,这会使你的 高度兴奋,同时体内分泌的 (激素)增加。
20.下面是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6是指的 ,7是指的 ,8是指的 。
(2)血液由2射出,流经5、6到3的循环途径叫 ;血液由4射出流经7、8至1的途径叫 。
(3)由M到N处,血液成分发生了变化, 血变成了 血。
(4)血液流经肺泡由 血变成了 血。
(5)心脏结构中心壁最厚的是[ ] ,它是 循环的起点.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豆瓣是指贮藏营养物质的子叶。
2.B
【分析】图中:①是胚轴,②是胚芽,③是胚根,④是子叶,⑤是种皮。
【详解】A.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将来会发育成一棵新的植株,胚由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组成,A错误。
B.大豆种子具有两片子叶,营养物质储存在④子叶里,B正确。
C.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膨胀,然后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由此可知,种子萌发时,③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C错误。
D.种子的萌发需要满足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两方面条件;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且种子要度过休眠期;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由此可知,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不包括充足的阳光,D错误。
故选B。
3.B
【分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详解】A.扦插是剪取一段带有芽的枝条,将其下部插入湿润的土壤中,在适宜的温度下,一段时间后,枝条下部长出不定根,上部发芽,从而发育成新个体,A不符合题意。
B.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能保持接穗的优良性状,B符合题意。
C.克隆指的是先将含有遗传物质的供体细胞的核移植到去除了细胞核的卵细胞中,然后促使这一新细胞分裂繁殖发育成胚胎,当胚胎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再被植入动物子宫中使动物怀孕,便可产下与提供细胞者基因相同的动物。它是一种无性繁殖技术,C不符合题意。
D.植物的组织培养是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这个理论,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及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C
【分析】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以及其他系统的协调才能完成。
【详解】A.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A正确。
B.有些骨可以绕其相关的关节转动,B正确。
C.一个动作是由两组肌群:屈肌群和伸肌群共同配合完成的,不是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C错误。
D.骨骼肌收缩牵引其附着的骨产生运动,D正确。
故选C。
【点睛】解此题的关键的理解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协调配合。
5.B
【分析】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其中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静 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
【详解】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 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其功能为物质交换的场所。
故选B。
6.D
【分析】(1)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2)观图可知:d受精卵、a幼虫、b蛹、c成虫。
【详解】A.家蚕经过d受精卵、a幼虫、b蛹和c成虫4个时期,叫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中不食不动的时期为b蛹期,A正确。
B.蜜蜂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B正确。
C.蝗虫的发育过程为d受精卵→a若虫→c成虫,属于不完全变态,C正确。
D.蝴蝶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D错误。
故选D。
7.B
【分析】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
【详解】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A正确。
B.学习行为是动物后天学习所得,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不是与遗传因素无关,B错误。
C.动物越高等,学习的本领越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适应各种复杂生活环境的能力也越强,学习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故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C正确。
D.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存的基础,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多变环境的学习能力。因此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都有重要意义,D正确。
故选B。
8.A
【分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比如组成生物体的细胞,形态大小各不相同,神经细胞有树突和轴突方便信息传递等。
【详解】A.蛇属于爬行动物,变温动物,体表覆盖有角质鳞片,保护作用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A错误。
B.鸟卵外有坚硬的壳,可以保护胚胎并防止水分的蒸发,B正确。
C.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与其功能相适应,小肠很长,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大大扩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C正确。
D.肺泡壁及其外面包绕的毛细血管壁,特点是都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有利于物质的透过,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这体现了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D正确。
故选A。
9.D
【解析】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是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的三种最重要的激素。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胰腺内的胰岛分泌胰岛素,还有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激素参与调节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
【详解】A.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在紧急情况下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人体反应灵敏,充分调动人的潜力以应对紧急情况。
B.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可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智力低下),成年分泌过多会患甲亢,食物中缺碘会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
C.胰腺内的胰岛分泌的胰岛素作用是调节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浓度,分泌过多会得低血糖,分泌不足则会患糖尿病。糖尿病只能注射胰岛素制剂不能口服治疗,因为胰岛素是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分解。
D.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作用,幼年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智力正常),幼年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成年分泌过多患肢端肥大症。
依题意,选择D。
【点睛】识记各类激素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10.A
【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的作用。
【详解】人体内有许多腺体,其中有些腺体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做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胸腺、胰岛、肾上腺、性腺(睾丸和卵巢)等。有些腺体如汗腺、唾液腺、肝脏等,它们的分泌物可以通过导管排出去,这类腺体叫做外分泌腺,所以内分泌腺通过导管分泌激素的说法是不正确的,A错误;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血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等。所以当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就会患糖尿病,B正确;人体的生长与生长激素的调节作用有密切关系,在幼年时如果生长激素分泌较少,人体生长迟缓,身材就会异常矮小,但智力正常,称为侏儒症。所以年幼的侏儒症患者可以通过注射生长激素来治疗,C正确;激素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作用很大,D正确。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11.D
【分析】(1)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2)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
(3)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
(4)体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详解】A.若b表示小肠,经过小肠后的血液含氧量减少,养料增多,A正确。
B.肾小球的一端连着入球小动脉,另一端是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因此b结构可能是肾小球,B正确。
C.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所以,心脏中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房→心室→动脉。所以若A为上腔静脉,c为肺动脉,则b为心脏,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C正确。
D.若b为肺泡处细胞毛细血管网,a为肺动脉,流动的是静脉血,c为肺静脉,流动的是动脉血,D错误。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血液循环路线。
12.C
【分析】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动物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信号本身并无意义,但它能被快速识别,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属性,如性别、年龄、大小、敌对性或友好性等等。
【详解】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故A正确;蜜蜂通过舞蹈告知同伴蜜源的方位是通过动作告诉同伴蜜源的方向,属于动物群体内信息传递方式,属于信息交流,故B正确;蜜蜂是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物,是消费者,故C错误;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蜜蜂群体由蜂王、雄蜂、工蜂组成。蜂后只有1个主要职责是交配产卵、繁殖后代和统管这个群体大家庭;雄蜂数量较少,有发达的生殖器官,主要职能是与蜜后交配;工蜂数量最多,主要职责是建造和扩大保卫巢穴、采集花粉花蜜、饲喂幼蜂和蜂后等,蜜蜂不同成员之间明确分工,需要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维持群体的正常生存,因此蜜蜂具有社会行为,故D正确。故选C。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动物的社群行为的特点,动物的通讯知识。
13.D
【分析】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骨骼肌、骨、关节相互配合活动,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共同完成的。
【详解】A.一块骨骼肌两端的肌腱分别绕过关节,附着在不同的两块骨上,A错误。
B.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可见并非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动物就能正常运动,B错误。
C.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和骨骼肌组成的,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C错误。
D.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D正确。
故选:D。
【点睛】掌握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及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调配合是解题的关键。
14.B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等。
【详解】A.植物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移栽植物时,总是保留根部的土坨,目的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植物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A正确。
B.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可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B错误。
C.“气肥”实质上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所以增施气肥可以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光照是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故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和增施气肥能够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加产量,C正确。
D.在开花季节放养蜜蜂,可以帮助虫媒花完成传粉,D正确。
故选B。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中的应用。促进光合作用的措施有:增加光照、增加原料二氧化碳和水等。
15.B
【分析】杨树和柳树都是为雌雄异株植物,杨柳飞絮就是带有纤丝状白色绒毛的杨柳树的种子,因此选种雄株,能有效解决春天杨絮纷飞的问题。
【详解】A. 高压喷水、喷雾的方式可以使飞絮遇水密度增大下沉,从而达到降絮效果,正确。
B. 飞絮是杨柳树的雌株的种子和衍生物,所以采用雌株作为接穗进行嫁接,会使飞絮更多,错误。
C. 对雌株注射“花芽抑制剂”,可以减少雌花的数目,从而抑制飞絮——雌株的种子和衍生物的产生,正确。
D. 对植株进行整形修剪,去除过密枝条,可以减少杨柳树雌株单株上雌花的数目,从而减少杨柳树雌株单株飞絮量,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的开花和结果过程的应用。
16. 血红蛋白 两面凹的圆饼状 无 运输氧气 少 有 吞噬病菌 血小板 有止血作用
【分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还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白细胞有多种,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数量少;血小板比红细胞和白细胞都小得多,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
【详解】人体三种血细胞的特点:
项目 血细胞类型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形状 面凹的圆饼状 球形 形状不规则
有无细胞核 无(成熟的红细胞) 有 无
大小、数量 较大 最多 男性(5.0×1012/L),女性(4.2×1012/L) 最大 较少 (4.0-10.0)×109个/L 最小 100~300×109个/L
功能 运输氧、二氧化碳 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 止血和加速凝血
红细胞还富含血红蛋白。
17.(1) 垂体 甲状腺 胸腺 肾上腺 胰岛 卵巢
(2)①
(3)⑥
(4)内分泌
(5) ② 甲状腺 不足/过少
(6) ⑤ 注射胰岛素
【分析】人体内有许多腺体,其中有些腺体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做内分泌腺。内分泌腺分泌的对身体由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叫做激素。
人体的内分泌腺有多种,它们的位置和功能各不相同。图示中:①垂体、②甲状腺、③胸腺,④肾上腺、⑤胰岛、⑥卵巢、⑦睾丸,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
(1)
图示中:①是垂体、②是甲状腺、③是胸腺,④是肾上腺、⑤是胰岛、⑥是卵巢、⑦是睾丸,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
(2)
①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蛋白质类物质),作用于全身细胞,具有促进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生长的作用。
(3)
结构⑦是睾丸,与⑥卵巢分别存在于男性和女性个体中。
(4)
人体内有许多腺体,其中有些腺体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做内分泌腺。人体内的内分泌腺有多种,主要有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等,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
(5)
甲状腺激素是由②甲状腺分泌的,具有促进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等作用。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呆小症患者身体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
(6)
人体内⑤胰岛分泌的胰岛素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原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
糖尿病患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的方法进行治疗。注意:胰岛素口服会失效。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如果口服,胰岛素进入消化道后会在胃内被初步消化,在小肠内会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因失去调节血糖的生理功能而失效。
18. 兔子 减少 生态平衡 失调或不平衡 减少 自动调节 非生物部分 分解者
【详解】试题分析:(1)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逐渐递减,由图可知:C代表草类--生产者,B代表兔子、A代表狼--消费者;(2)在食物链“草→兔子→狼”中,兔子的数量会因草的减少而减少,狼的数量会因兔的减少而减少,冬天,草类减少,兔子、狼的数量依次减少.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3)若大量捕杀狼,兔子失去天敌狼的控制,会大量繁殖,从而破坏草原植被而导致生态失调或不平衡,此时,兔的数量因草的减少而减少,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4)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该图还应添加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考点: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19. 反射弧 视网膜 松果体 激素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减少 抑制 大脑(皮层) 肾上腺素
【分析】人的调节方式主要两种: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神经调节是指神经系统调节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使之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使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是激素通过血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所进行的调节。在人体内,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这样使人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详解】(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环境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眼球中的视网膜,为一层柔软而透明的膜,紧贴在脉络膜内面,有感受光刺激的作用。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能够把物体的色彩、亮度等信息转化为神经冲动,故视网膜是视觉感受器。所以,结合题图可知:光照变化引起松果体分泌褪黑素量的变化,这一活动属于反射,完成它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其中感受器是视网膜,效应器是松果体。
(2)激素是指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它通过调节各种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对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繁殖等起重要的调节作用。所以,松果体通过褪黑素的这种昼夜分泌周期,向中枢神经系统发放“时间信号”,这个调节过程属于激素调节。调节中,下丘脑作为神经中枢也参与其中。可见,人体对生物钟的调控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3)结合资料信息可知:褪黑素在血浆中的浓度白昼减少时人清醒,夜晚增加时人睡眠。所以,正常情况下,婴儿每天的睡眠时间长于老年人,睡眠质量也高于老年人。可见,人体内的褪黑素含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
(4)根据“褪黑素在血浆中的浓度白昼减少,夜晚增加”可知:光是能调节褪黑素含量的因子。所以,若夜晚玩手机,会影响睡眠,原因是手机光线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
(5)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可以增加神经系统或者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使人体反应灵敏。所以,除以上外,睡前不宜观看比赛等使情绪激动、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的事情,这会使你的大脑(皮层)高度兴奋,同时体内分泌的肾上腺素(激素)增加。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神经调节的方式、激素调节的过程以及两种调节方法的关系。
20. 肺静脉 主动脉 下腔静脉 肺循环 体循环 动脉(血) 静脉(血) 静脉(血) 动脉(血) 4左心室 体循环
【详解】试题分析:图为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其中1是右心房、2是右心室、3是左心房、4是左心室、5是肺动脉、6是肺静脉、7是主动脉、8是下腔静脉,据此答题。
(1)图中的6是肺静脉,7是主动脉、8是下腔静脉;(2)人体的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其中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2射出,流经5、6到3的循环途径叫肺循环;血液由4射出流经7、8至1的途径叫体循环;(3)由M到N处,血液流经了组织处毛细血管,当血液流经组织处毛细血管时,由于组织细胞里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因此血液里的氧气就扩散到细胞里,细胞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中;这样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后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4)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血液流经肺泡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5)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上面是心房,下面是心室,静脉与心房连接,动脉与心室连接,只有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使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主动脉连左心室,肺动脉连右心室,动脉与心室之间有动脉瓣,使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这些瓣膜单向开放的,只能沿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心脏结构中心壁最厚的是4左心室,它是体循环的起点。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血液循环的途径以及血液在循环过程中成分的变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