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科学上册真题调研·热点聚焦 专项1~4(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科学上册真题调研·热点聚焦 专项1~4(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47.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2-03 21:1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科学上册 真题调研·热点聚焦(教科版)
专项1 光沿直线传播
1.(台州市椒江区)光的研究。
(1)小明先把三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卡纸和-张没有打孔的卡纸(屏)排成整齐的一列,卡纸之间间隔15厘米。第一次用手电筒照射,使光进入小孔;第二次把第二张卡纸向右移动5厘米,同样用手电筒照射。
①在图1中用箭头分别画出第一次和第二次实验光前进的路线。
②这个实验说明光是以___________的形式传播的。
图1 图2
(2)请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给图2的潜望镜加上镜子并画出光的传播路线。
2.(兰溪市)光在生活中有着重要应用。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雨后的夜晚升起了一轮圆月,根据学过的知识,我们知道这一天在农历每月的___________前后。根据光的知识,我们知道月亮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光源。
(2)在有月光的夜晚,当我们迎着月光走时看到地面上( )处是小水坑。
A.较亮 B.较暗 C.亮度适中
(3)在夜晚,我们是通过光在水面发生的___________来判断前方的路况。
(4)在做验证光的传播实验时,三张卡纸上打洞的位置是( )。
A.不同的 B.相同的 C.任意的
(5)“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下列自然现象能作为证据的是( )。
A.打雷时,弯曲的闪电
B.下雨后,天空的彩虹
C.多云时,云背后的阳光
3.(龙泉市)光的传播。
为了验证光的传播路线,小科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方法 让光直接穿过小孔 移动一张卡片
(1).上表中,图甲的纸屏上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手电筒的光斑,图乙的纸屏上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手电筒的光斑。
(2)以上实验说明光是沿___________传播的。
(3)根据光的传播特点,我们用手电筒照射下列黑色纸筒,会有光从另一端射出的是( )。
A. B. C.
(4)以下现象与上面实验的原理不同的是( )。
A.城市中镜面玻璃产生的“光污染”
B.小朋友们玩的手影游戏
C.排队时,最后一位同学只能看到前一位同学的后脑勺,说明队伍排直了
(5)为了使实验效果更好,你觉得实验室应选择( )的窗帘。
A.颜色浅、比较厚 B.颜色深、比较厚 C.颜色深、比较薄
(6)夜晚,我们在灯光下看书、写字,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杭州市钱塘区)如右图是教材中光照玻璃、纸、书的探索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是一组___________实验,如图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完成全部实验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使实验结论更可靠,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多选)
A.用支架代替手固定物体做实验 B.选择更多的不同遮挡物进行多次实验
C.换用激光笔进行实验 D.尽量选择厚度相同的遮挡物进行实验
(3)请用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大雾天气高速公路要封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项2 光的折射和反射
1.(绍兴市越城区)小科通过课堂所学做了右图实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片可知,小科利用了___________让激光笔的光发生了___________。
(2)如果将激光笔的光改成一束白光,在纸屏上会出现( )。
A.一束白光 B.七色光
C.一束红光 D.什么都没有
(3)从这个实验我们发现光的路线是_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改变的。
(4)如果将中间镜子改成平面镜,光线会怎样传播?请用箭头和直
线在右图中画出来。
2.(天台县)通过“光”单元的学习,小明认识到光在生活中有着
重要作用。分析回答:
(1)雨后的天空中出现了彩虹,这是因为光从空气中___________(填“直射”或“斜射”)入水珠中产生的,此时水珠相当于我们课堂实验中的___________。
(2)雨后的夜晚升起了一轮圆月,根据学过的知识,我们知道月亮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光源。
(3)在有月光的夜晚,当我们迎着月光走时看到地面上( )处是小水坑。
A.较亮 B.较暗 C.亮度适中
3.(文成县)海市蜃楼。
我们已经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其实严格地说,光只有在均匀的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如果介质疏密不均,光线就不会沿直线传播,而会发生折射。平静的海面、大江江面、湖面或沙漠等地方,偶尔会在空中或“地下”出现高大楼台、城郭等幻影,称为海市蜃楼,海市蜃楼是由光的折射和全反射产生。夏天,较热的空气笼罩海面,但海水比较凉,海面附近空气的温度比空中的低。空气热胀冷缩,上层的空气比底层的空气稀疏.远处物体的光线本来不能进入观察者的眼中,但有一部分射向空中的光线,由于不同高度空气的疏密不同而发生弯曲,逐渐弯曲向地面,进入观察者的眼睛。逆着光线望去,就感到看见了远处的物体。
(1)光在均匀的介质中是沿___________传播的。
(2)由上述资料可以看出,产生海市蜃楼的光学原因是( )。
A.光的折射 B.光沿直线传播 C.光的斜射
(3)海市蜃楼的产生主要与下列哪个条件有关? ( )
A.地区 B.温差 C.湿度
(4)下图哪种情况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 )
A.水中的倒影 B.水中的铅笔 C.水中的鱼
(5)还有哪些例子可以证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写出2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湖州市南浔区)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大家掌握了许多光学知识,下面就来挑战一下吧!
图1 图2
(1)如图1,小科正在湖面的小船上用叉子叉鱼,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小科看到鱼在B点,想要叉到水中的鱼,他应该瞄准___________点;
②鱼在水中看到小科的帽子的位置比实际位置___________。
(2)如图2,S发出的一束激光射向平静的液面,光经液面反射后照射到点,当液面上升时,光点将____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会”)移动。
(3)雨过天晴有月光的夜晚,当我们迎着月光走时看到地面上___________(填“较亮”“较暗”或“亮度适中”)处是小水坑,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___原理。
专项3 地球结构及地震和火山的作用
1.(缙云县)地球运动的研究。
在罐头盒内放入一些土豆泥,堆成小山的形状。并在山的顶部向下挖一个小洞。 向小洞内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番茄酱适当地稀释一下),然后用一层薄薄的土豆泥封住洞口。将罐头盒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火山喷发现象。
(1)实验中,土豆泥模拟___________,番茄酱模拟___________,番茄酱受热从土豆泥中喷出来的过程模拟___________。
(2)用酒精灯加热模拟的是( )。
A.增加地球外部压力 B.增加地球内部压力 C.使地壳快速运动
(3)在模拟火山喷发实验中,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火山即将喷发的是( )。
A.封住洞口的土豆泥被慢慢顶了起来 B.土豆泥纹丝不动
C.土豆泥出现裂缝 D.土豆泥冒热气
(4)此实验可得出结论:火山喷发现象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岩浆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沿着___________(填“地壳”地核或“地幔”)的薄弱地带喷发形成的自然现象。
(5)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但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 )。
A.加速火山喷发 B.提高土壤肥力 C.减慢火山喷发
(6)火山附近常有地热,地热是一种___________(填“清洁”或“不清洁”)能源。
2.(龙泉市)小科对火山喷发的原因很感兴趣,为此他做了如下实验:
①在铁罐头内放一些土豆泥,堆成小山的形状,并在顶部向下挖一个小洞。
②向小洞内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然后用一层薄薄的土豆泥封住洞口。
③用酒精灯加热铁罐头,观察“火山”喷发现象。
(1)在“火山”模型中,自“山顶”向下挖一个小洞,是为了( )。
A.模拟人类矿井 B.模拟岩层裂缝 C.保持气体流通
(2)实验中的番茄酱是模拟( )。
A.红色的山 B.火山灰 C.熔融的岩浆
(3)用酒精灯加热时,应该用( )。
A.外焰 B.内焰 C.焰心
(4)如果不加热铁罐头,能观察到“火山”喷发吗?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5)以下有关火山喷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会烧毁森林,污染空气 B.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 C.不会给人类带来影响
(6)下列地形是火山喷发形成的是( )。
A.柴达木风沙地貌 B.长白山天池 C.东非大裂谷
(7)除了火山喷发会引起地球地形的变化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海浪等自然力量也会让地形发生缓慢的变化。
3.(杭州市富阳区)如图、这是地球结构示意图。
(1)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 )个圈层。
A地壳、地幔、地核
B地幔、地核、地壳
C.地核、地幔、地壳
(2)为了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我们可以做一个地球结构模型来进行研究。如果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橡皮泥来代表三个圈层结构.那么红色的橡皮泥一般用来表示( )。
A.地壳 B.地核 C.地幔
(3)通过对地球相关资料的研究我们知道地球越往深处( )。
A.温度越低,压力越大 B.温度越低、压力越小 C.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4)地震大多发生在地球内部结构的哪个圈层? (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5)哪些现象或证据可以说明地球内部是在运动的? (试举两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杭州市临平区)小敏和小强同学在做火山喷发模拟实验:他们在罐头盒内放入一些土豆泥,堆成小山的形状、并在山的顶部向下挖个小洞。 向小洞内倒入一定量的 番茄酱(番茄酱适当地稀释下),然后用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将罐头盒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火山喷发现象。
(1)模拟“火山”的材料是___________,模拟“ 岩浆”的材料是___________。
(2)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实验中要注意:土豆泥上挖的洞要___________(填“挖到中间”或“挖到盒底”),封“火山口”的土豆泥要___________(填“厚”或“薄”)、番茄酱要适当稀释等。
(3)用酒精灯加热模拟地壳深处___________的状态。
(4)以下三种地形,和火山喷发有关的是( )。
A.汶川唐家山堰塞湖 B.长白山天池 C.黄河第一湾乾坤湾
专项4 风和水的作用
1.(缙云县)小丽想研究"怎样的土地容易被雨水侵蚀,决定做几组实验。她在塑料盆底一侧挖几个洞,在盆里铺上石子、倒入土壤等,做成4种样本,如图所示。
无坡度无草 有坡度无草 无坡度有草 有坡度有草
甲 乙 丙 丁
(1)选择上图的乙和丁,我们可以研究___________对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影响。
(2)在这个实验中,喷水壶洒水模拟___________。
(3)我们想研究坡度大小对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影响,需要选择上图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要保持不变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喷水的量 B.坡度大小 C.喷水壶高度
(4)在实验中会观察到( ),证明了坡度小的土地不容易被雨水侵蚀。
A.坡度小的土地流水浑浊,坡度大的土地流水较清
B.坡度小的土地流水较清,坡度大的土地流水浑浊
C.两种情况水都浑浊了
(5)为了保证实验桌的清洁,在本实验中我们需要用___________接盆底流出的水。
2.(天台县)通过研究,小明发现地球内部力量和地球外
部力量都会对地表的形态造成影响,且不同的地方影响的
结果不同。右图是小明上网查找的长江流域的主体剖面图,
请你仔细读图,回答问题。
(1)剖面示意图中的B河段通常会有很多___________(填“大石头”“卵石”或“泥沙”)。
(2)D为长江入海口,这里有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根据分析,崇明岛是由于河流对土地长期的___________(填“侵蚀”“风化”或“沉积”)作用形成的。
(3)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该山脉的高度在海拔6000米左右。山峰高耸入云,蜿蜒起伏,这一地形属于中国五大地形中的___________。
3.(台州市椒江区)小兰同学看到一则信息——我国某地区植树造林前后水土流失状况对比表。
时期 水土流失面积
植树造林前 200000平方米
植树造林后 80000平方米
植树后增减数 减少120000平方米
(1)根据上面的资料,你猜测:引起这个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地坡度大小 B.植物覆盖面积的多少
C.雨量的大小 D.土质
(2)比较植树造林前后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水土流失得越少。
A.土地坡度越小 B.植物覆盖面积越多
C.植物覆盖面积越少 D.雨量越小
(3)下图是小兰对此做的一个相应的模拟实验,探究土地被侵蚀的因素。为了实验的严谨性,小兰在研究时应该控制不变的因素是( )。
A.土地的坡度、雨量的大小
B.有无植被、土地的坡度
C.雨量的大小、有无植被
D.土质、有无植被
(4)小兰这个实验中,喷水时最先被冲走的是( )。
A.细小的泥沙 B.小石子
C.植被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5)小兰这个实验中,甲容器内没有植物覆盖,乙容器内有植物覆盖,实验时“流下来的水”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A.甲比较浑浊,乙比较干净 B.甲比较干净,乙比较浑浊
C.两个都一样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4.(松阳县)魔鬼城。
魔鬼城,又称“乌尔禾风城”,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的西北边缘。魔鬼城属于风蚀地貌。裸露的岩石在风的作用下被雕琢得奇形怪状,有的像怪兽,有的像古堡。起伏的山坡上,布满了血红、湛蓝、洁白、橙黄等各色石子,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夜幕降临,有时会听到鬼哭狼嚎般的嘶叫,情形十分恐怖。
(1)魔鬼城属于风蚀地貌,这种地貌又称___________地貌。
(2)魔鬼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内部力量作用的结果 B.地球外部力量作用的结果
C.人类长期破坏的结果 D.地震和火山作用的结果
(3)夜晚出现在魔鬼城中的声音,是由于( )形成的。
A.地壳运动 B.空气流动
C.山体滑坡 D.动物活动
(4)像魔鬼城这样的风蚀地貌地区更适合进行( )。
A.旅游开发 B.工业开发
C.农业开发 D.养殖业开发
参考答案
专项1光沿直线传播
1.(1) ②直线
2.(1)十五 不是 (2)A (3)反射 (4)B (5)C
3.(1)能不能 (2)直线 (3)A (4)A (5)B (6)反射原理
4.(1)对比 光能部分通过纸 光在遇到物体时,会发生通过、部分通过、不通过等现象(2)ABD (3)光不能完全穿过大雾,使人的能见度降低,高速行驶会遇到危险
专项2光的折射和反射
1. (1)三棱镜 折射(2)B (3)可以
2. (1)斜射 三棱镜 (2)不是 (3)A
3.(1)直线 (2)A (3)B (4)A (5)日食和月食影子的形成(合理即可)
4.(1)①C ②高 (2)向左 (3)较亮 反射
专项3地球结构及地震和火山的作用
1.(1)火山 岩浆 火山喷发 (2)B (3)B (4)地壳 (5)B (6)清洁
2.(1)B (2)C (3)A (4)不能 (5)C (6)B (7)风 水流(合理即可)
3.(1)A (2)B (3)C (4)A (5)火山喷发 地震(合理即可)
4.(1)土豆泥 番茄酱 (2)挖到盒底 薄 (3)高温 (4)B
专项4风和水的作用
1.(1)有无植物 (2)降雨 (3)甲(丙) 乙(丁) A C (4)B (5)容器
2.(1)卵石 (2)沉积 (3)山地
3.(1)B (2)B (3)A (4)A (5)A
4.(1)雅丹 (2)B (3)B (4)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