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说明文阅读技巧
教师说课 | 公开课 | 信息化教学 | 示范课 | 教育培训
主讲老师:
2023-2024
说明文阅读技巧之
说明文对象的特征
目录
01
例题先行
结合例题明确出题形式初步感知
03
设问方式与重难点
深入挖掘错扣分细节
04
强化训练
综合经典题型强化能力
02
技巧讲解
讲解技巧重点与答题思路
01
例题先行
结合例题明确出题形式初步感知
无牙教研工作室
13117799070
免疫系统不能“娇生惯养”
①俗语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并非没有一点科学道理。
②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敌我”,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和异物,及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衰老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稳态和健康。
③免疫分为先天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两种。先天性免疫是一种无选择性排斥、清除功能,是免疫系统的“先遣队”,它包括外部屏障和内部屏障。外部屏障包括皮肤及其附属物以及皮肤黏膜分泌物等。内部屏障主要由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体液中的非特异性杀菌物质、血脑屏障和胎盘的屏障等组成。适应性免疫则发生在先天性免疫之后,是免疫系统的“王牌军”,主要由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执行,其中B淋巴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产生抗体,而T淋巴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介导细胞免疫。
④记忆性CD8阳性T细胞在适应性免疫中扮演重要角色,是免疫系统的“得力战将”之一,其数量原本很少,在儿童时期,当身体接受到外界病原微生物或者人工疫苗的免疫刺激时,这些细胞才会逐渐成熟并增加,以对抗和清除未来生活中病毒和癌变细胞对人体的侵袭。
⑤瑞典哥德堡大学团队在2014年做过一项人群研究。他们调查了瑞典哥德堡地区约1000名幼儿及其父母的生活习惯,发现在用手洗碗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发生过敏的概率是用洗碗机洗碗家庭的一半。虽然研究者声明,这些发现只是表明一种联系,而非因果关系,但他们还是认为,用手洗碗的方式可能会留下一些有益细菌,过度清洁的环境容易引起
01 例题先行
01 例题先行
孩子过敏,让孩子接触些无害细菌,可以提高免疫力。
⑥免疫系统也需要一个锻炼后成长强大的过程。对人体免疫系统的“溺爱”会使免疫系统变得越来越脆弱敏感,甚至不堪一击。也许让身体适当接触些无害细菌,接受环境的适度刺激,我们的免疫系统才会更“坚强”,身体会更健康。
1.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2.本文从哪些方面对免疫系统进行了介绍?请概括回答。
3.下列对“免疫”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敌我”,以维持人体的稳态和健康。
B.免疫分为两种,适应性免疫是免疫系统的“王牌军”,先天性免疫是免疫系统的“先遣队”。
C.免疫系统的“得力战将”之一是记忆性CD8阳性T细胞,其数量很少,但扮演重要角色。
D.免疫系统需要经过锻炼才能成长强大,过分的呵护会使免疫系统变得越来越脆弱敏感。
答:免疫系统的定义、免疫系统的分类、免疫系统的作用、提高免疫系统的途径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02
技巧讲解
讲解技巧重点与答题思路
02 说明文对象的特征
“说明对象的特征”则指说明对象的特点,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说明内容”就是说明对象的特征。
说明对象的特征
02
“说明对象”就是文章要说明的某个事物,解释的某种现象,阐述的某种道理。
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的事物。
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的事理。
说明对象
01
如何找准说明对象
1
2
事物说明文
①不少文章标题就是说明对象,或者点明了说明对象。
②抓首括句或中心句。有时文章标题不能揭示本文的说明对象,这时就需要我们通读全文,找出文章的首括句或中心句,综合文章内容,确定说明对象。
事理说明文
①事理说明文中,说明对象不能仅看标题,只有通读全文,在整体感知文章大概内容的基础上,思考分析,归纳总结,才能明确文章的说明对象。如阿西莫夫《被压扁的沙子》说明对象就是“外星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
②看首段。在第1段的结尾处往往会点出说明对象。
③看结尾段。有时文章标题与首段找不出说明对象时,作者会在文章的结尾处揭示文章的说明对象。
④抓关键句。有的说明文往往会利用一些段首的中心句或段尾的总结句点明文章的说明对象。
①解读标题
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也指出其特征;有的标题用设问句的形式,引导读者有针对性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有的标题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暗含了事物(事理)的特征。
②抓住段落中心句
有的段落中心句揭示了事物(事理)某一方面的特征,答题时要将这些特征进行总结、概括。
怎样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考点4: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无牙教研工作室
13117799070
③筛选关键词
抓其段落首尾句、中心句及关键句(很多说明文往往运用这些句子来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对这些句子进行摘要总结,即可得出要点。
④结合一些连接词
如“首次”“还”“也”“此外”等词语。对一段或几段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即能明确事物(事理)的特征。
怎样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考点4: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⑤借助说明方法
来捕捉说明事物的特征
说明方法的运用是为了具体说明事物的特征,因此说明方法也会体现事物特征。
⑥信息提炼重组
将较为零散的没有明显信息提示的文字,按一定的要求概括出其中大意的方法。
怎样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考点4: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运用哪种方法只能根据文章特点和整合的具体要求而定。要注意点面结合,对文章要有整体的把握。
03
设问方式与重难点
深入挖掘易错扣分细节
设问方式
根据文章内容完成表格/思路图(填空题)。
本文/某段介绍了说明对象的哪些特点。
无牙教研工作室
13117799070
答题思路
1
根据题干信息定位文章,对应到说明内容
2
提取关键语句进行总结归纳,得出答案,分点分序号答题
模板:①……;②……;③……;……
注意:填空题有时需要仿写格式。
答题模板
无牙教研工作室
13117799070
03 例题套练
中国古典建筑艺术
①中国古典建筑一般是由木结构组成的,外观上明显地分为台基、屋身和屋顶三个部分,其中屋顶通常是最引人注目的重点。台基、屋身、屋顶的完美结合,呈现中国古典建筑的整体之美。
②台基位于建筑物底部,既起防潮作用,又有衬托效果。不少大型建筑有好几层台基,显得更加雄伟壮丽。例如,天坛祈年殿就有三层台基,总高达6米,雕栏环绕的三层汉白玉圆台,衬托着上部以蓝绿色调为主的殿宇,使之更显壮丽恢弘。
③屋身是中国古典建筑的主体部分,一般由木结构梁架组成。木质结构通常由榫卯连结,榫卯结构有较好的减震效果,从而保证房屋的坚固。外墙与隔墙只不过是起围护作用,因此中国俗语中有“墙倒屋不塌”的说法,因为承重构件是木柱和梁架,而不是墙,这和现代结构中的框架原理颇为相似。建筑正面所排列的柱子形成一些“开间”,两侧的柱子排列则组成了建筑的“进深”,它的大小与数量根据正面开间来定。开间通常是单数,而进深为双数。艺术上为了强调中轴线与中心部位,中间的开间往往较两侧略宽,从而使单调的开间排列显出细微的变化。柱身与柱础也通过油漆与雕刻加以修饰,使建筑更加精致与美观。
④大型古典建筑柱顶上通常有“斗拱”,这些斗拱都是由一块块木构件组合而成,目的是为了支撑硕大的房檐,起着内外平衡、上下连接的作用。这是中国建筑艺术中特有的部分。
⑤屋顶是中国古典建筑艺术中最富有表现力的部分,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平顶、悬山顶、拱顶、庑殿顶、歇山顶、
03 例题套练
重檐顶等十几种。这些屋顶的基本形式又可组合成复杂多变的屋顶组合形体,显示中国古典建筑的高度成就。
⑥古典建筑屋顶的屋面一般都做有明显的曲线。屋顶上部坡度较陡,下部较平缓,既便于雨水排泄,又有利于日照与通风。在歇山顶与庑殿顶的建筑中,屋檐都微微地向两侧升高,屋角部分明显起翘,形成翼角如飞的意境,使中国古典建筑艺术上升到一个高峰。屋顶的形式与瓦的色彩在封建社会中也有等级的区分,其中黄色最为高贵,重檐庑殿顶则是最高级别。屋顶上部一般都设有正脊,脊的端部大多做有脊兽或其他装饰。因此,古典建筑的屋顶不仅在艺术上没有沉重庞大的感觉,而且还成为表现建筑艺术的重要部位。你如果登上北京的景山,从北向南俯瞰故宫全景,那些高低起伏的黄色琉璃瓦屋顶组合,真会使你如入仙境。
⑦江南与华南一带私家古典建筑的屋顶,风格与北方官式古典建筑大有区别,它们不像北方那样严谨庄垂,而是比较轻巧精致、色调淡雅。粉墙黛瓦,翘角飞檐,分外灵动与秀丽。
问:阅读第⑤~⑦段,说说“屋顶”的艺术表现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①形式多种多样,显示中国古典建筑的高度成就;
②屋檐能形成意境,屋顶的形式与瓦的色彩有等级区分,屋脊做有装饰;
③南北古典建筑的屋顶风格各异,北方严谨庄重,南方灵动秀丽。
04
强化训练
综合经典题型强化能力
04 强化训练-1
调好你的“食物钟”
①中学上生物课的时候就听老师讲过“生物钟”。生物钟是人体的一套复杂的调节机制,以24小时为周期,掌管着生物的“觉醒”与“睡眠”节奏。但也许你还不知道,人体中除了管理睡觉的生物钟,还有个管理“吃东西”的食物钟。
②食物钟,顾名思义,主要负责调节我们的进食、消化和营养摄取的时间。通常情况下,食物钟与生物钟是一致的,日常的运作程序几乎与生物钟保持着同步。人的大脑、胃和肝等内脏器官中部有感受器,可以接受食物钟传递的信号,这种信号一般被称为“食物相关的生物节律器”。依赖食物钟的调节,我们才有了一日三餐的吃饭习惯。
③食物钟对人体健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食物钟发生紊乱,健康就会受到影响。研究发现,食物钟紊乱会导致胰岛素紊乱,可能增加糖尿病和肥胖的风险,还与心血管疾病存在一定联系。但日常的一些生活习惯还是会扰乱食物钟,甚至造成食物钟紊乱。目前,常见的可能导致食物钟紊乱的饮食习惯有:不吃早餐、节食、暴饮暴食等。
④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晚睡晚起,生活毫无规律,早上都不怎么吃早餐。大量研究发现,经常不吃早餐会干扰食物钟,也会给健康造成影响。台湾研究发现,每周吃早饭次数低于一次的人,肥胖的几率更高;哈佛大学研究发现,不吃早餐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也更高;在儿童心血管健康方面的研究发现,长期不吃早餐还会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⑤节食,通常在爱美的女士中比较多。但节食其实不利于减肥,节食会造成饮食紊乱,食量反而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更容易发胖。
04 强化训练-1
⑥暴饮暴食,主要就是指平时吃东西没有节制,大量进食。研究发现,暴饮暴食会给食物钟调控基因增加负担,进而可能扰乱食物钟,也会给健康增加隐患。所以,就算是过节,我们还是最好保持平时的饮食习惯。
⑦总之,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维持良好的食物钟,让“人体机器”更有效的运行,对健康更是有极大的益处。
(选文有改动)
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从“生物钟”写起,便于读者接受和理解,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生物钟。
B.从文中看,调好“食物钟”需要坚持的“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早餐、节食、暴饮暴食。
C.食物钟主要负责调节我们进食、消化和营养摄取的时间,它与生物钟不仅保持着一致,而且在日常运作程序上,与生物钟也基本保持着同步。
D.根据选文内容可知,食物钟是调节我们一日三餐吃饭习惯的器官,依赖食物钟的调节,我们才有了一日三餐的吃饭习惯。
2.简析第④段中画线句的作用?
3.本文围绕“食物钟”,说明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请简要概括。
答:①食物钟的含义;②协助调控食物钟的基因;③食物钟紊乱带来的后果;④导致食物钟紊乱的饮食习惯。
04 强化训练-2
闻香识玫瑰
杨先碧
①如果有人蒙上我们的眼睛,并递上一束鲜花,我们能闻到诱人的芳香,却有可能说不出花的名字。睁眼一看,原来是玫瑰。那么,人工智能嗅觉是否能根据香味识别出玫瑰呢?未来的人工智能对嗅觉意味着什么?
②美国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机器学习来破解化学物质的气味。这项成果在食品、香精和香料行业有潜在应用。在日常用品中,一些散发香味的物质可能有毒或有刺激性。我们要寻找更安全、更天然或更温和的物质来替代它们。现在,我们可用人工智能来辨识天然或人工化学物质的气味。
③或许有人说,可以请人去闻啊。但是,与人工智能相比,人的效率和精确度实在太低。人工智能每分钟可以筛选数百种化学物质,而且能给出相对精确的气味参数,而鼻子最灵敏的人也远远无法与之相比。况且,让人去闻安全性不确定的气味,也可能危及健康。
④目前,生理学家已经解开了人类嗅觉奥秘。研究团队在利用信息学和机器学习的研究成果来建立人工智能嗅觉模型。他们首先开发了一种智能程序,可以让机器学习人类气味感受器的运作方法。然后,他们为人工智能嗅觉安排了约100万种化学物质进行气味测试,并不断调整参数,直到人工智能嗅觉可以进行精确化测量。在最近测试中,人工智能嗅觉可以闻出玫瑰的香味,而且能根据香味的细微差异来判断玫瑰品种。园艺学家今后开发新的花卉品种,香味指标就可以靠人工智能的测试来提供。
04 强化训练-2
⑤人工智能嗅觉除了对已有物质的气味进行筛选外,更重要的是预测新物质的气味。也就是说,一个物质没有合成出来或没有被发现之前,我们原本不可能确切了解它的气味。但人工智能嗅觉就可以根据嗅觉数据库中已有的参数,预测新物质的气味。比如,某公司希望开发一种新的特殊气味的香水。为此,研究人员在实验室模拟后,提出100种新物质可以作为候选香味成分,人工智能嗅觉对这些成分进行筛选,最终可以找到适合制造新气味香水的成分。
⑥化学物质气味的人工智能化预测,创造了一种新的科学方法,它对化学家和新产品开发者来说,都有很大帮助。他们开发出新的化学物质或产品后,可以用人工智能嗅觉来确定这些物质是否可以用于食品、香料或其他相关行业。
⑦此外,人工智能嗅觉还可以测试多种化学物质不同组合后所产生的气味。这等于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气味“调色板”,可以据此调配出各种功用的气味。
⑧人工智能正走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辨识方面它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选自《科学24小时》有删改)
1.人工智能嗅觉与人类嗅觉相比有哪些优势?请简要概括。
答:①人工智能嗅觉比人类嗅觉更灵敏,可以分辨各种气味。
②人工智能嗅觉比人类嗅觉的工作效率和精确度更高。
③人工智能嗅觉可以鉴定各种各样安全性不确定的气味。
④人工智能嗅觉可以预测新物质的气味。
⑤还可以测试多种化学物质不同组合后所产生的气味。
04 强化训练-3
无现金社会现实吗?
①放眼全球,无现金的电子支付已成为互联网时代技术改变生活的一种趋势,也成为“互联网+”的一种模式。但是,无现金社会是否能成为现实?
②已有专家预测,未来10年,约50%的工作将被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代替,其中金融行业就首当其冲,因为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简捷,能节省大量人力。仅仅是在节省劳动力上,实现无现金社会就有最大的理由。
③在互联网的支撑下,手机银行正大行其道,每个银行只要有一款通用软件,就可以让手机使用者无须现金即可完成日常的所有消费和交易。
④这些不用现金的金融业务,在方便公众的同时,自然而然地节省了金融业的劳动力。
⑤美国《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提供的信息是,在2000年顶峰时期,高盛在总部的现金股票交易柜台雇用了600名交易员,但今天只需两名交易员就可以照管所有柜台。
⑥采用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电子金融交易和流通,当然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益处和方便。
⑦无现金社会能节约社会资源,降低成本。货币作为交换的等价物,其本身也需要材料和制作,无论是古代的金锭、银锭、铜板,还是今日的硬币和纸币,都需要资源、材料、制作手段及技术。如果实现无现金社会,则印制钞票的成本和资源就会大大节约。
04 强化训练-3
⑧无现金社会还能减少疾病传播。纸币上的微生物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繁杂,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支原体、衣原体等,有上百种。钞票上的细菌是传播疾病的重要途径。
⑨此外,没有现金的社会让那些抢劫现金的不法分子无从下手,相应的犯罪将消除。而且,无现金社会还能杜绝假币坑人的事情发生。
⑩当然,电子支付也存在很多问题。电子支付并非对所有人都是便捷的,例如,没有联网的地区,不会使用电子支付的老人,等等。即便是基本可以实现无现金的丹麦,很多地区的退休老人不使用银行卡,更无法使用电子支付,无现金社会可能让老年人感觉自己被排除在社会体系之外。
当然,电子支付在解决现金遗失、被抢盗等安全问题之外,又产生了另一方面的安全问题。电子支付和流通的安全常常遭遇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是人为的漏洞和恶意诈骗。一是可能遭遇系统崩盘而无法进行金融支付和流通。即便这样的事情很极端,也可能多年不遇,但是从安全的角度,即从信息技术确保安全和灾难控制与救援的思维来看,人类也很难只实行一种没有备份的系统,在生活和金融领域全部取消钞票。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无现金社会有哪些好处?
答:①无现金社会能节约社会资源,降低成本。②无现金社会还能减少疾病传播。③没有现金的社会让那些抢劫现金的不法分子无从下手,相应的犯罪将消除。
④无现金社会还能杜绝假币坑人的事情发生。
无牙教研工作室
13117799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