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小说复习:形神兼品析“人”“物”共赏——分析概括形象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高考小说复习:形神兼品析“人”“物”共赏——分析概括形象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04 07:3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形”“神”品析,“人” “物”共赏
——小说专题复习之人物形象
活动2
鉴赏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活动3
人物形象(物象)的作用
活动1
人物形象特点的概括
内容目录
活动1 人物形象特点的概括   
【必备·梳理】
一、人物形象的构成
二、整体概括与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四角度”
[微点拨]
人物性格特点与形象特点的区别
  人物性格特点包括人物的心理情感、待人接物、品行操守、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内容。形象特点不只是鲜明的性格特征,还包括外貌、身份、地位、职业等。
【方法·指津】
局部语段分析人物心理或性格“二步”“二要”
二步 第一步:瞻前顾后,结合上下文,看看在这一语段之前或之后发生了什么,哪些情节与这些描写有关系,从而揣测出人物的内心活动
第二步:分清描写类型,抓关键词句,在整体把握情节的前提下细读。所给文字,要分清是哪类(些)描写(语言/动作/肖像/侧面描写等),厘清其中的层次,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句
二要 一要:设身处地地替小说中的人物想想,此时此刻,他做了什么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说,这样想 是在什么情态下做的
二要:充分估计人物内心活动的复杂性和情感的丰富性。因为命题者的“题材”一般都涉及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这一方面
【典例·突破】
(2022·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文本一:
支队政委(节选)
王愿坚
【例1】(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老胡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 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刚毅果敢。腿部受伤化脓,他果断决定让人挤出脓血,体现出铮铮铁骨。②意志坚强。没有医疗器械和麻药,他忍受剧痛,有不屈的意志。③信念坚定。环境的艰苦和身体的痛苦都不能改变他革命的信念。
活动2 鉴赏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必备·梳理】
小说常用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的手法
塑造手法 作用阐释
直接描写 (正面描写) 肖像、神态、动作描写 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及性格特征 交代人物,突出特点,展现人物性格品质
语言描写 (1)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2)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心理描写 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感情(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推动情节发展
间接描写 (侧面描写) 借助其他人物对比衬托 引发读者的联想、想象,含蓄曲折地表现人物形象
借助物象衬托
借助环境烘托
【方法·指津】
鉴赏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答题“三步骤”
  第一步:定角度,明方向。
看题干要求和文本内容,确定答题是从直接描写的角度还是从间接描写的角度,抑或是两者兼有。
第二步:找对应,细分析。
从文中找出直接描写或者间接描写对应的内容,看看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指出运用这种手法从哪个角度表现了人物的哪种特点。
第三步:析效果,组答案。
指出使用这种手法所达到的艺术效果,再根据题干要求进行答案整合。
【典例·突破】
(2022·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和军校
【思维建模·厘清晰】
  请根据自己的阅读信息,厘清文章脉络,画出表格或思维导图。
开端 介绍敦厚妈的情况,以及想逛大地方的经历与愿望 这篇小说通过叙述敦厚当兵复员后做石油工人、为保护石油而牺牲的故事,塑造了敦厚忠孝报国的情怀,恪尽职守、甘于奉献的品格,体现了深厚的爱国、奉献精神
发展 敦厚当兵结婚,复员做石油工人,与妻子孝顺母亲
再发展 敦厚妈想让儿子接她去逛油田未成,敦厚被村里人责骂
高潮 敦厚妈被接去油田,得知敦厚为保护石油而牺牲的噩耗
结局 敦厚遗体处理问题有争议,最后遗体留在了采油小站
【例2】(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作品塑造敦厚的形象主要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抑扬。先写敦厚孝顺母亲,再写敦厚在众人眼中对母亲“不孝”,最后揭示他既孝顺母亲又报效国家的真孝和大孝。②烘托。用众人对敦厚的批评和施加的压力,烘托敦厚的忍辱负重。
【思维建模·答规范】
  第一步:定角度,明方向。
  本题属于“鉴赏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题。塑造人物形象手法有很多,本题要求回答主要艺术手法。
  第二步:找对应,细分析。
  文章一开始写敦厚是个孝顺儿子,给妈买好多好多好吃好穿的,帮妈干农活,驮着妈到观音镇逛,临走给妈留下了好多的钱,又叮咛媳妇好好地侍候妈。但是他却不肯接生病的妈到油田上逛一逛,因此开始受到村里人的批评和指责,骂他没良心,最后揭示敦厚忠于职守英勇牺牲。这是运用抑扬的手法刻画敦厚的形象,使人物形象更立体、更丰满。
  文章还通过孙四海他妈、孙长明他妈、敦厚舅、张大昌等人对敦厚误解,进而批评指责,而敦厚并没有做出解释,烘托了敦厚的忍辱负重。这是用次要人物侧面烘托的手法来刻画敦厚的形象。
  第三步:析效果,组答案。
  根据第二步的分析,概括出手法以及达到的表达效果,然后分条组织答案。
【必备·梳理】
1.分析主要人物形象作用的三个角度
(1)对情节的推进作用。
(2)对主题的作用。
(3)对社会的作用。结合社会现实深切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对当代社会的思想产生的影响或作用,体会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
活动3 人物形象(物象)的作用 
2.分析次要人物形象作用的五个角度
从“自身作用”考虑 次要人物不只是一个线索或情节上的关联人物,有的自身还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其具有的作用首先是自身的作用
从“衬托主要人物”考虑 衬托主要人物是次要人物的主要作用,衬托有正衬和反衬两种,要指明是哪种衬托,是怎样衬托的
从“情节作用”考虑 考虑是否起线索作用,是否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从“主题作用”考虑 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一起丰富、深化了主题
从“渲染气氛”考虑 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
3.作品中“我”的作用
“我” 的 作 用 情节 结构 “我”是一个线索式的人物,通过“我”串联起了小说的所有情节,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
人物 塑造 “我”是整个事件的亲历者、陈述者,见证了人物活动的过程,对人物有关切、有思考
主题 表达 “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引领读者去思考、探索,有助于揭示作品的主题
【方法·指津】
解答人物形象(物象)的作用题“三步骤”
【典例·突破】
【例3】(物象的作用赏析)阅读《麦子》(阅读文本见任务二活动2【典例·突破】),完成后面的题目。
探究“麦子”在全文中的作用。(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是全文的主线,结构上串联全文。②象征守护边疆的这对夫妇旺盛、顽强的生命力。③揭示扎根边疆、拓荒产粮就是为守土做贡献的主题。
【思维建模·答规范】
  第一步:审清题干,明确答题方向。
  小说中某一物象的作用,应联系具体内容,从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综合考虑作答。
  第二步:多维思考,回扣文本作答。
  第三步:分条分点,条理表述答案。
  组织答案,要注意根据要求分出条目,按情节、人物、主题三个方面分层次作答。
【巩固·提升】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题。(26分)
木匠
黄荣才
  
1.(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请简要概括老开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头脑灵活,手艺精湛,随和厚道,讲究规矩,勤劳开明,能与时俱进。
【解析】“老开的木匠当得风生水起……名气是越来越大,十里八乡娶媳妇嫁女儿,都以请到老开打家具为荣。老开的手艺没得说,人又随和,对价钱也不计较,没有‘师傅气’,不会摆架子……中途谁要加塞,老开根本不理”这几句正面描写体现了老开的技艺与为人。“还是爷爷开明,不是老脑筋”“爷爷你太厉害了,要不是这些家具这么大,我都很想搬到我新房里当摆设呢”“爷爷你太伟大了,我要这个,还有这个”,孙媳妇的表现是侧面描写。“谁说你落伍了 谁说你英雄无用武之地 ”孙子议论性的评价,升华了人物形象。
2.(赏析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小说采用对比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使老开的形象更加突出,性格特征更加鲜明。简要分析小说在哪些地方使用了对比手法。(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之前老开的木匠当得风生水起、生意红火与之后人们嫌家具又笨又重、不新潮的对比。②之前认真做家具与之后认真做家具模型的对比。③孙子、孙媳妇对“又笨又重”旧式家具反感和对迷你型家具的迷恋的对比,体现老开技艺的高超。④旧家具遭孙子嫌弃时的落寞心理与新家具模型被追捧时喜悦的心理对比。
【解析】以老开自身前后的对比,老开与周围其他人的对比,周围人前后行为的对比等作为切入点。
3.(赏析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文中多处写到老开的表情,请举两例简要分析老开在这种表情下的心理。(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如第⑤段中,当老开的孙子说老开打的家具“又笨又重”时,“老开的脸黑了一下”,这一表情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老开内心深处的波动,老开落寞、伤感的心理跃然纸上。
  第⑥段中,当老开看着自己“收拾好的木匠工具”时,“眼神里满是落寞”,这一描写体现了老开百感交集的复杂心理;而听到儿子的建议后,“老开的眼睛马上亮了”表现了老开觉得自己的手艺又有了用武之地的惊喜,也暗示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4.(分析物象的作用)老开是个木匠师傅,做家具贯穿了他的人生。请分析“家具”在小说中的作用。(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是小说组材的中心,是小说的线索,贯穿始终。②体现了人物性格:老开这一人物形象就是通过与“家具”的关系表现出来的。③是主题的承载者。只要用心,行行出状元;遇事要善于动脑,善于钻研;要与时俱进等,这些主题都是由“家具”承载并从多侧面体现的。
【解析】分析“家具”的作用,可从小说情节、人物形象、主题等方面来回答。
5.(分析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小说中的儿子、孙子、孙媳妇等是次要人物,他们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次要人物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正是儿子、孙子、孙媳妇等对家具的看法,使得老开的心情有了起伏变化,老开才能与时俱进,才能创造辉煌;②对主要人物老开起衬托作用,比如“要不是这些家具这么大,我都很想搬到我新房里当摆设”一句,再次肯定了老开的技术与手艺,使得老开的形象更加真实丰满,作品的主题更加突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