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将莫邪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干将莫邪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4-25 11:42: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干将莫邪----干宝 干宝(?—336),字令升,新蔡(今属河南)人,是东晋史学家、文学家,著有《晋纪》,时称良史。又好阴阳术数、神仙鬼怪,写出了文字简洁质朴,有魏晋史家之文特征的《搜神记》。 《搜神记》系志怪小说集,撰集古今神祗灵异
人物变化成《搜神记》。干宝有“鬼之董狐”
之称。又称《搜神录》、《搜神异记》、《搜
集传记》。二十卷。原本已失传。
书中记录的多为神怪灵异,但也保存了一些富于现实主义的民间传说,从不同方面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面貌和人民的思想感情。六朝志怪小说的代表作。
作品如:《干将莫邪》、《朝凭夫妇》、《吴王小女》、《宋定伯捉鬼》等。 1 、干将 莫邪
2 、重身
3、夫语妻曰  
4、使相之
5、自刎  
6、于是尸乃仆 
7、汤镬  
8、头踔出汤中  
9、踬目大怒  
10、王头随堕汤中 gān jiāng yé chóng yù xiàng wěn pū huò chuōzhìduò课文疏通注意记笔记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
替 才 代词,干将
。剑有雌雄。其妻重身当产。夫语妻曰:“吾为王作
代词,干将的。 告诉
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汝若生子是男,大
你如果 长大
,告之曰:‘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
代词,儿子。 代词,它的,代指松树
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
就 带着 非常 仔细察看
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
立刻 代词,干将代词,指宝剑 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
介词活用为动词,等到。 就 哪里
母曰:“汝父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杀之。
代词,你的父亲
去时嘱我:‘语汝子,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
离开 名作动,告诉
其背。’”于是子出户南望,不见有山,但睹堂前松
名作状,向南 只 见
柱下石低之上。即以斧破其背,得剑,日夜思欲报
当为“砥” 报复
楚王。 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王即购之千金。
逃亡 立即 重金悬赏。
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 谓:“子年少
代词,这件事 走哭唱 侠客 遇到 你
,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
无意义,取消句子独立性
吾父,吾欲报之!”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

与剑来,为子报之。”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
非常 就
捧头及剑奉之,立僵。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
辜负 才倒下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
拿着 非常 是 在
汤镬煮之。”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
开水锅 按照 跳
中,踬目大怒。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
瞪眼 靠近
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
这样 随即 靠近 比划
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辨。乃分其
也 都 于是
汤肉葬之。(已删结尾)故通名“三王墓”,今在汝南北宜春县界。
所以深入分析第一段中用了四个“怒”字,这说明了什么?
答:写出了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只要是触犯了统治者利益就会招来杀身之祸。
说明了当时楚王的残暴和社会的黑暗。楚王形象王怒,欲杀之。 王怒。往必杀我
王大怒,使相之 王怒,即杀之
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王即购之千金。

当于汤镬煮之。王如其言
愿王自往临视之。王即临之
凶残暴躁多疑凶残愚蠢无知找出写楚王句子形象特点客的形象客有逢者,谓:“子年少,
何哭之甚悲耶?”;
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
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
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
客曰:“此儿头不烂,
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
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坠汤中,
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坠汤中。见义勇为无私无畏沉着冷静有勇有谋忠诚有信自我牺牲形象特点哪些地方写出赤强烈复仇的意识?日夜思欲报楚王

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 ,立僵;
于是尸乃仆;
煮头三日三夕,不烂,
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果敢刚毅血性男儿为父报仇不畏强权赤的形象至死不渝赤的形象:他是一个为父报仇不畏强权,果敢刚毅至死不渝的血性男儿形象特点文章中心 本文通过记述干将,莫邪的儿子赤为父报仇的故事,揭露了统治者的残暴和愚蠢,反映了人民对统治者的无比蔑视和刻骨仇恨,歌颂了他们坚忍无畏的斗争精神和强大的反抗力量。文章中心(从赤身上看出)
搏击残暴统治,讴歌古代劳动人民敢于抗暴,
誓死不屈的精神
(从侠客身上看出)
讴歌一种豪迈仗义,忠诚有信的精神品格
(从楚王身上看出)
抨击当时社会的黑暗,统治者的愚蠢残暴。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重点实词、虚词,总结一下。(讨论) 例句:乃问其母。 于是、就例句:三年乃成。 才乃例句:王怒,即杀之。 立刻见楚王。例句:于是即将雌剑往 就即大,告之曰例句:汝若生子是男, 长大例句:王大怒,使相之 非常大一词多义例句:将子头与剑来。 把见楚王。例句:于是即将雌剑往 带着将例句:将子头与剑来。 你的例句:汝若生子是男。 孩子子一词多义 
1.语:告诉 例句:夫语妻曰。
2.去:离开 例句:儿闻之,亡去。
3.负:辜负 例句:不负子也。
4.汝:你 例句:汝父为楚王作剑。
5.购:重赏捉拿 例句:购之千金。重点实词2.愿:恭谨 例句:愿王目往临视之。
3.是:这 例句:是必烂也。
4.以:用 例句:客以剑拟王。
5.俱:全、都 例句:三首俱烂。
6.耶:语气助词“呢” 例句:重点虚词例句:儿闻之,亡去。 指示代词:这。例句:王大怒,使相之宝剑 物主代词:例句:王怒,欲杀之。 人称代词:他1.之1.汤镬:一种酷刑。将人投入沸水中煮死。
    例句:当于汤镬煮之。
2.踔:跳。 例句:头踔出汤中。
3.踬目:瞪眼。 例句:踬目大怒。
4.拟:比划,用兵器作杀人的样子。
   例句:客以剑拟王。疑难字词 比:介词活用为动词 等到 例句:比后壮。1.但:句中义:只 今义:但是
例句:但睹堂前松柱石低之上。
2.购:句中义:重赏捉拿 今义:买东西
例句:王即购之千金。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解释下列词语1.莫邪子名赤,比后壮.
2.日夜思欲报楚王.
3.王大怒,使相之.
4.王即购之千金.
5.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
6.当与汤镬煮之.(及,等到)(报复)(仔细察看)(悬赏捉拿)(进献)(热水)1.吾干将莫邪子也。
判断句,译为:我是干将莫邪的孩子。
2.何哭之甚悲耶?
倒装句,应为:哭何之甚悲耶?
译为:(你)哭什么这样地悲伤呢?
3.为子报之
省略句,应为:(吾将)为子报之。
译为:我将要替你报仇。特殊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