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之美[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桥之美[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7-31 10:4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欢迎各位领导、专家
指导工作!沙田中学:李国锋祝同学们学习愉快!桥 之 美桥之美吴冠中 作者简介 1919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中国现代画家。1942年,毕业于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是当代在世界画坛具有巨大影响的画家,曾获得“法国文化艺术最高勋位的荣誉” 。
小桥流水人家江南水乡的石桥威



桥第3节:不过我之爱桥,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石拱桥的结构美乌镇芦苇中的小石桥江南石桥头细柳飘丝长桥之美风雨桥清



图铁索桥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第7节:有人画鹊桥,喜鹊构成的桥不仅意义好,形式也自由,生动活泼。鹊
桥美在: 不过我之爱桥,并非着重于将桥作为大件工艺品来欣赏,也并非着眼于自李春的赵州桥以来的桥梁的发展,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并非 也并非而是 为了说明桥之美,你觉得作者运用了哪些优美的词语?
课文研讨 你最欣赏作者所写的哪些句子?为什么?课文研讨第4节品味句子:两岸的芦苇,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品味精彩句子的情味1、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
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
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
气。 其实,苇丛不会“发闷”,也不会做“深呼吸”,这只是人的感受投射到它身上而已。以拟人手法写出了环境的局促、沉闷、乏味,突出了桥的出现带来了美感效果。 品味句子: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 品味精彩句子的情味2、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
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
也令画家销魂! 写出了江南早春杨柳拂岸的美丽景色,以杨柳的柔美与石桥的阳刚之美形成反差与对比。
并化用?宋人柳永的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 来突出这一景象带给人的特殊美感。
第5节品味句子: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成形与色的乐曲。 3、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
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成形与色的乐曲。品味精彩句子的情味 化实为虚,以“乐曲”作比,表现了桥与流水在形体与色彩上的相互交错、映衬,给人美妙的律动美感。第5节:品味句子:画家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4、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
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品味精彩句子的情味 用“唱歌”表现出桥的美像乐曲一样
有着和谐的韵律,这也正是吸引着画家
总是追寻着桥的魅力所在。语言展示 ①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②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
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 ③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
谱成形与色的乐曲。④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
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美在哪里?123414  吴冠中先生对“桥之美”的追寻对  你有什么感触或启发吗? 从事物之间的联系中寻求美或新的发现 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吴冠中先生对“桥之美”的追寻对你有什么感触或启发吗? 事物间的和谐相处可以创造美课外作业3、请模仿《桥之美》的写法,写出你的“ 之美”。1、在作者看来“桥”美在何处?为了说明“桥”之美,作者举了哪些例子?2、收集有关桥的诗歌、对联、谜语、俗语、谚语成语等。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