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视频导入
罗斯福的传奇人生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九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1.了解和掌握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相对稳定,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史实。
2. 从对这次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影响的思考和探究,培养对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对罗斯福新政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能力。
3.认识罗斯福新政有助于美国经济的尽快恢复,但是新政没有也不可能解决经济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本课重点
学习目标
壹·危机暗藏,积重难返
——从繁荣到危机
壹·危机暗藏,积重难返——从繁荣到危机
1.20年代的空前繁荣:
到1924年,美国掌握的黄金总额已达世界黄金储存量的1/2,控制了国际金融市场,世界金融中心由伦敦移到纽约。美国由战前的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被称为世界金元帝国。当时的美国新兴产业迅猛发展,收音机,电冰箱,吸尘器等新产品开始进入大众家庭,汽车也不再是富人才能买得起的奢侈品。
全世界最高标准的生活
胡佛总统对国家发展充满着自信
“飞扬的二十年代”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新兴产业迅猛发展。
壹·危机暗藏,积重难返——从繁荣到危机
2.繁荣背后隐藏危机:
阅读材料,你认为此时繁荣背后隐藏哪些危机?
1925年T型的福特汽车在新建的流水线上生产,每十分钟就出产一辆……商业企业集中到更少的人手里,各种垄断非常普遍,做大做强成为主导的口号。
—— [美]史蒂夫·威甘德《这就是美国史》
买分期的概念越来越普遍,从1920年到1929年,分期付款类的消费增加了500%。到1929年,美国60%的汽车、大型电器和钢琴都是靠分期付款方式购买的。
——[美]弗雷德里克·刘易斯·艾伦《仅仅是昨天:从大繁荣到大萧条》
清洁工停下了手中的活,两眼紧盯着自动报价机……一个能说会道的股市评论员正在讲述一个打杂工在股市里赚了20多万、一名护士用病人给的小费赚了3万。 一种普遍高涨的情绪把越来越多的迷糊人拉进了投资市场中,……寡妇、工厂的工人、擦鞋匠和招待。甚至那些并不十分渴望进入股市的人都冒险把他们全部积蓄投入到股票中,以获取转眼可得的财富。 ——[美]《仅仅是昨天:从大繁荣到大萧条》
生产的繁荣
消费的繁荣
股市的繁荣
①生产的狂热:盲目生产,产品积压。
②消费的狂热:超越实际购买力,出现需求假象。
③股票投机的狂热:股市泡沫。
虚假的泡沫
1929年10月24日,美国证券市场股票价格急剧下跌,其速度之快,连计价器都来不及反应。一天之内,工业股票价格从均价364美元跌到62.7美元,超过300亿的市值蒸发,数万投资者破产。
壹·危机暗藏,积重难返——从繁荣到危机
3.导火索——美国股市崩盘:
1929.10美国纽约华尔街焦灼的股民们
1929年10月24日
黑色星期四
“灾难笼罩着交易市场。每个人都想要在价格更下跌之前把股票立即抛售出去。但是没有人想买,这就使价格更加下跌。”
1929年10月24日,美国证券市场股票价格急剧下跌,其速度之快,连计价器都来不及反应。一天之内,工业股票价格从均价364美元跌到62.7美元,超过300亿的市值蒸发,数万投资者破产。
壹·危机暗藏,积重难返——从繁荣到危机
4.经济大危机的表现:
年份 倒闭公司
1930年 26400家
1931年 28300家
1932年 31300家
1933年 20300家
史料研读
农产品大量“过剩”,粮食价格下降速度大大加快。美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从1929年的104.9下降到48.2,下降了54%。世界市场上,小麦批发价格下跌70%,大豆、棉花 、黄麻、咖啡等跌价50%以上。
——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卷》
依据以上四组材料,分析股市崩溃后经济领域有哪些“病症”?
股市崩溃
银行倒闭
企业破产
农产品滞销
工人失业
金融
危机
工业
危机
农业
危机
民生
危机
政治
危机
壹·危机暗藏,积重难返——从繁荣到危机
5.经济大危机的特点: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情况表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
工业 下降 46.2% 40.6% 28.4% 16.5% 8.4% 40%
外贸 缩减 70% 69.1% 50% 48% 50% 66%
失业 人数 1700万 476万 近300万 85万 300万 近3000万
①持续时间长
②波及范围广
③破坏力强
问题:根据材料,思考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有何特点?
壹·危机暗藏,积重难返——从繁荣到危机
6.经济大危机的根源:
(1)直接原因:
生产相对过剩与实际消费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
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
为获利剥削
工人
产品增加
为获利盲目增产
贫穷,购买力下降
需求减小
矛盾
产品积压
缩减生产解雇工人
失业,丧失购买力
供大于求
生产过剩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经济大危机
(2)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最终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壹·危机暗藏,积重难返——从繁荣到危机
7.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美国穷人居住的“胡佛小屋”
艰难求职
②激化社会矛盾, 引发政治危机
③德日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威胁世界和平
①经济:对资本主义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贰·临危受命,重拳出击
——罗斯福新政
贰·临危受命,重拳出击——罗斯福新政
1.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
危机后
1928年共和党人胡佛高票当选美国总统选
如果我当选总统,保证让每家工人锅里有只鸡,每间车库里有辆汽车。
胡佛
胡佛村
经济大危机时美国究人居住的棚户区
危机前
胡佛自由放任政策
加深危机
贰·临危受命,重拳出击——罗斯福新政
我国今后一百年往哪里走,关键在于恪守美国传统,而不是乱搞什么新花样。联邦政府不能成为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参加者。
——1932年胡佛竞选演说
作为下一届总统的竞选者,正在为我的誓言付出行动。我将为你们带来“新政”与自信。我所要建立的政府将是一个强有力的巨人,它将拥有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 ——1932年罗斯福竞选演说
聚焦1932年美国大选
胡佛
罗斯福
1575万票—2280万票
贰·临危受命,重拳出击——罗斯福新政
2.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项目 主 要 内 容 效 果
整顿金融 体系 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业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
加强对工业 的计划指导 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权利,确定最低工资标准,限制工时;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
调整农业 政策 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推行 “以工代赈” 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如水库、发电站、公路、桥梁、机场、运动场、公园等,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建立社会 保障制度 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加强政府对工业生产的控制,缓和了阶级矛盾。
银行复兴,存款迅速增加。
农产品生产得到控制,农业开始恢复。
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生产和消费能力。
保障生活困难民众的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3R”来概括:
Recovery(复兴)、Relief(救济)、Reform(改革)。
中心措施
贰·临危受命,重拳出击——罗斯福新政
第一步:①整顿金融体系
金融界危机
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件已经上升到五千五百家,有九百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1933年3月3日,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全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闭,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
们手拿支
票,却无
法兑现。
该法授权总统对银行进行个别审理,让有偿付能力的银行尽快开业,对缺乏偿付能力的银行进行改组。
——3月9日通过《紧急银行法案》
现在把积蓄存进银行是安全的… …
——3月12日罗斯福第一次炉边谈话
稳定人心,恢复银行信用
恢复银行有利于重拾政府的信誉
贰·临危受命,重拳出击——罗斯福新政
史料研读
该法规禁止雇用童工,规定产业工人最低工资为每小时40美分,每周工作时间为35小时,脑力劳动者为40小时。愿意接受这项规定的,雇主将得到一个“蓝鹰”标志。1933年夏,100万雇主表示愿意遵守规定,900万工人在蓝鹰标志下工作。
——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法》
中心措施:②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企业破产
调整工业
《国家工业复兴法》
节录材料: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法》: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订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 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工资工时法》规定了企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规定每周工作40小时,每小时40美分最低工资,后调整为每小时1美元。
把生产从无政府状态纳入到有控制的轨道,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防止盲目竞争。
贰·临危受命,重拳出击——罗斯福新政
③调整农业政策
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史料研读
1933年制订《农业调整法》并据此成立农业调整署,其措施为:减少耕地,缩小现有的耕地面积,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来补贴农民的经济损失。
——齐世荣:《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相关史事
到1934年全国减少小麦和棉花播种面积各1000万英亩,1933年到1934年政府收购屠宰了620万头猪、2300万头牛、500多万之羊做肥料。1933-1935年闲置了7640万英亩的土地
大危机爆发后明明很多人衣食无着落,罗斯福还要大肆减少耕地销毁农产品呢?
罗斯福看望美国农民
减少市场供应,稳定农产品价格。
农民恢复购买力
贰·临危受命,重拳出击——罗斯福新政
材料一:1935—1942年,美国设立的工程进展署花费了大约130多亿美元,雇用了850万名工人,修建了12.2万幢公共建筑、66.4万英里新道路、7.7万座新桥梁、285个新机场和2.4万英里下水道。还修建了公园、游戏场、水库等……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美国失业人口仍达900万之巨。——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增加就业, 稳定社会;刺激消费,复苏工业;改善美国基础设施。
田纳西水利工程中的水坝
④推行以工代赈
全国设立了大量的工赈机关,1935年-1942年,美国政府花费130多亿美元大规模修建了众多公共工程。吸纳了四百万人工作,并能获一举多得之利。美国政府执行的最宏大和最成功的救济计划。
工人失业
贰·临危受命,重拳出击——罗斯福新政
⑤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相关史事
“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废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失业补助法的实行作出妥善的安排。”
——《社会保障法》
用立法的方式,保障了人民的最基本生活保障,从而缓解了阶级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
这项措施有何作用?
贰·临危受命,重拳出击——罗斯福新政
问题:根据材料,思考罗斯福新政到底“新”在哪里?
方 面 措 施 特点
金 融 颁布《紧急银行法案》
工 业 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 农 业 颁布《农业调整法》 社会福利 颁布《社会保障法》 国家干预经济
思考:上述措施都是有谁实施?这反映出新政的什么特点?
国家干预经济
3.特点:
贰·临危受命,重拳出击——罗斯福新政
4.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材料1: 1936年,美国的工人失业人数比1932年减少了一半。1937年,国民总收入比1929年危机前多46亿美元……。1933-1937年,政府拨款120亿美元进行公共工程建设,吸收了几百
万失业大军,新建了740万英亩的国有林区,近20万英亩的国有公园…… ——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1900-2000)》
积极影响1:新政期间,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根据以上材料概括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贰·临危受命,重拳出击——罗斯福新政
4.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以上材料是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的?
积极影响2: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史料研读
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
史料研读
二战后,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和日本等,虽然发展模式各不相同,但政府干预都是这些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共同之处。
——岳麓版九年级教材
贰·临危受命,重拳出击——罗斯福新政
4.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1929-1933年——美国股市崩盘,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0世纪7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生产停止,通货膨胀;
1987年——“黑色星期一”,由于中东局势紧张,华尔街出现崩溃;
1994-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震撼全球;
1996年——日本楼市泡沫,房价下跌50%;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2007-2009年——美国次贷危机…
局限性: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实质: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整和完善
知识拓展:比较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
新经济政策
罗斯福新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计划+市场
市场+计划
计划+市场
相同点
①都是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
②对生产关系的调整都符合当时本国国情,符合客观经济规律
③都把市场和计划相结合
④都注重保障民生
⑤都促进了经济发展
公有制下,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发展商品经济
国家干预经济
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传统
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
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
改变
国家干预经济
市场经济
+
苏俄新经济政策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大哥,我们跟你走
知识拓展:关于计划和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不同国家的经济制度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
课堂小结
经济大危机
1929-1933年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程度大
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股市崩溃、银行倒闭、生产锐减、工人失业等
经济受创、政治危机、世界局势紧张
时间:
根本原因:
表现:
特点:
影响:
罗斯福新政
时间:
目的:
手段:
内容:
实质:
1933年开始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国家干预经济
金融业、工业、农业、“以工代赈”、社会保障
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
随堂训练
1.“他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
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材料评述的是
A.美国南北战争 B.罗斯福新政
C.“欧洲复兴计划” D.美国“新经济”
2.罗斯福1938年谈到“新政”时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
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
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其中“新应用”指的是
A.革新技术完成产品升级换代 B.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缓和危机
C.通过殖民扩张开拓海外市场 D.发挥信息技术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B
B
随堂训练
3.1933年6月,美国罗斯福政府颁布的《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将全国的
工业划分为17个部门,分别成立协商委员会,负责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时数。其颁布的主要目的是
A.国家干预生产提高劳动效率 B.调整生产规模以稳定物价水平
C.调节生产与消费及劳资关系 D.奠定美国工业生产发展的基础
4.改革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苏俄和美国都通过改
革来应对危机,这两次改革的相同点是
A.都从根本上解决了危机 B.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D.都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