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韩愈
一、作者名片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一说今河南南
阳)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唐
宋八大家”之一。贞元年间进士。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因
谏阻唐宪宗迎佛骨之事,被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
“韩吏部”。谥号“文”,故称“韩文公”。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倡“唯陈言之务去”等,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韩愈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古人称谓有以下几种:
称官职
称为官之地
称谥号
称家中排行
称居所名
唐宋八大家
韩 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 洵
苏 轼
苏 辙
王安石
曾 巩
三、知识链接
1.古文运动:六朝以来,文坛上盛行骈文(以四字、六字句上下相对成文,又叫“骈四俪六”),这种文体不重思想内容,讲求声韵的和谐和辞藻的华丽,导致文学创作中浮艳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为此,韩愈提倡恢复古文的传统。“古文”,是对骈文而言的,指的是先秦和汉朝的散文。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3.句读:古人指文章休止和停顿处。古代的文章或者书,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读的时候,按照句意和语气,在必须停顿的地方,用简单的符号标记一下,以便识别。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
4.巫医乐师百工:“巫”指以祝祷、占卜等为业的人,也为人治病;“医”指以治病为职业的人,上古时代巫医不分;“乐师”指以演奏音乐为职业的人;“百工”,西周时指工奴,后来泛指各种工匠。
5.六艺经传:“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有时也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如《春秋左氏传》《诗经毛氏传》等。
文体知识
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往往是借一件事情或一种现象来表达作者对某些问题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
“说” ,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说
正 音
句读( ) 或不( )焉 位卑( ) 近谀( )
也欤( ) 郯子( ) 苌弘( ) 师襄( )
老聃( ) 子蟠( ) 经传( ) 贻之( )
dòu
fǒu
bēi
yú
yú
tán
cháng
xiāng
dān
pán
zhuàn
yí
文本研读
知人论世
思考:
1. 韩愈的这篇文章是写给谁的?在文中是否能找到依据?
2.韩门弟子众多,为什么他偏偏选择写信给“年十七”的李蟠呢?当时有着怎样的社会风气?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 经 传 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 贻之。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全面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之道,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被动句
状语后置
《诗》《书》《礼》《易》《乐》《春秋》
经文
传文
全面
赞许
古人从师之道
来
赠送
二、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时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
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赞扬李的“不拘于时”、“行古道”,也是对士大夫的有力批评。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
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受通授,传授
表承接
疑问代词,谁
表转折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啊。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的问题)?(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始终不能解答了。
跟从
指示代词,那些
动词,成为
求学的人
用来……
疑难问题
“……者, ……也”是判断句的标志。
学者:即求学的人/今义: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出生在我前头(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做老师;出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做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
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
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
存,师之所存也。
介词,在
介词,比
承接连词
以---为师
发语词
哪里,表反问
因此,所以
所字结构,存在的地方
第一自然段提出了怎样的中心论点?从哪几个角度对中心论点进行阐释?
提出中心论点:
古之学者必有师
从师的必要性
老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择师的标准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从两个角度阐释
点题,统领全文
正面论证
反面论证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
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
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就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原因)大概都出在这里吧!
从师的风尚
取独
超出(一般人)
以……为耻
尚且,还
表承接
低于 名作动
……的原因
语气副词,表揣测,大约,大概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 师 焉, 惑矣。
彼 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 师 焉,或不焉,小学而大 遗,吾未见其明也。
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的老师,是教他们书本的文字,使他们学习断开句读的知识的,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了解句读,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去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看出那种人的明智之处。
代词,他们
意动
从师学习
语助
判断句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标志
形作名,小/大的方面
形作名,明智之处
同“否”
对于
糊涂
那些
未成年男子
文字
有的向老师学习
放弃
巫医乐师百工 之 人, 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 反 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
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 这些人,不以拜别人为师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聚集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与同列,现在他们的见识竟然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奇怪啊!
代词,这些
这类
道德学问
主谓,取独
赶得上
语气词,感叹
各种工匠
意动,以…为耻
他
谄媚
不与同列,看不起,名作动
竟然
反而
如此之类
形作名
形作名
巫和医不分,并举
拘
于
韩愈针对当时怎样的社会风气而提倡要“从师”的?
文本研读
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时
第一自然段提出了怎样的中心论点?从哪几个角度对中心论点进行阐释?
提出中心论点:
古之学者必有师
从师的必要性
老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择师的标准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从两个角度阐释
点题,统领全文
正面论证
反面论证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对 象
从师态度
结 果
论证方法
今之众人
耻学于师
“愚益愚”
古之圣人
从师而问
“圣益圣”
其子
择师而教之
小学
其身
耻师
大遗
巫医乐师
百工之人
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智不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曰师曰弟
聚而笑之
正反对比,
批判今人“耻学于师”陋习;
论证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三个方面
纵比
自比
横比
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来分析并批判这种社会风气?
艺术特色
本文第二段写得最为精彩,这和恰当地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有直接的关系。这段所用的三组对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经过双方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语意上形成了一个逆接序列。
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从师学习;“今之众人”才智低,反而“耻学于师”。通过对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的违背常理,则作者主张从师学习的观点不言自明。
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正反对比论证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 而已。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都比不上孔子才德优秀。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那么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超过弟子,懂得道理有早有晚,学术技艺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罢了。
这类
不一定
这样
固定的
意动,以…为师
才德优秀
比得上
那么
超过
学术技艺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官职
举例论证
引用论证
音乐
弹琴
礼
圣人无常师
第三段韩愈是如何来论证尊师重道传统的?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1)孔子从师的行为。
(2)孔子从师的言论。
文章脉络回顾
壹
中心论点
古之学者必有师。
(老师职责、择师标准)
全文总纲
贰
分论点1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第一个分论点,正反对比论证。
论据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士大夫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则耻师焉。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群聚而笑
叁
分论点2
圣人无常师。
第二个分论点,举例论证、引用论证。
论据
孔子从师的行为。
孔子从师的言论。
肆
写作缘由
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激励后学。
任务一 比较分析论证特点
1. 《劝学》与《师说》都是议论文的典范之作,他们在论证上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请分析《劝学》与《师说》在论述内容、论证方法上有何异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论述内容:①相同点,二者都强调学习的重要性。②不同点,《劝学》讲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强调“善假于物”,要积累,要坚持,要专一,论证的核心是“学不可以已”。《师说》围绕师道展开,反对“耻学于师”,强调重视传统的师道,尊重老师,学习儒家之道。
(2)论证方法:①相同点,都运用了对比论证来阐述自己的观点。②不同点,《劝学》主要运用比喻论证,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师说》则多用举例论证,除了第二段所列举的事例,又用孔子的事例进一步证明从师的必要性,此外,《师说》还运用了引用论证。
任务二 探究学习之道
2. 学习是永恒的话题,数千年来,人们一直在不懈地探索学习之道,《劝学》和《师说》谈及的学习之道有哪些相同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劝学》和《师说》都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劝学》中说学习能弥补自身不足,改变自己,提高品德修养;《师说》中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同样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②两篇文章都认为学习要“善假于物”。《劝学》中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认为人弥补自身不足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善假于物”;韩愈则强调要“从师而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从师而学”也是“善假于物”。③《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也是一致的。
任务三 多维探究
5. 《师说》一文讲述了许多从师学习的道理,有人认为这些思想是进步的,具有创新性;也有人认为它具有阶级局限性,你怎么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1)《师说》所讲的部分学习的道理具有阶级局限性。韩愈所说的“道”是“圣人之道”,他认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是君子所“不齿”的,“士大夫之族”本应比他们高明,这表现了作者的阶级局限性。又如作者重“传道”,而轻“彼童子之师”的“授之书”“习其句读”,这种观点也是片面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2)《师说》所讲的部分学习的道理是进步的,具有创新性。韩愈在《师说》中的创新,从内容上看至少有三点:①突破了一般人对老师职责的认识局限,把老师的职责范围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受业”扩大到了“传道”“解惑”,明确提出了“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观点,对老师的职责给予了新的界定。在当时,这是了不起的进步。即使在今天,也仍有现实意义。②针对“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全新的从师观念,从师即学“道”,唯“道”是问,凡是闻“道”者,无论贵贱长幼都可为师。③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的指导下,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客观事实出发,推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新观点,说明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