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水分子的变化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可燃性 B.还原性
C.氧化性 D.导电性
2.下列有关净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明矾可以加速难溶物沉淀 B.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吸附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D.煮沸后的海水可以饮用
3.下列净化水的操作中,单一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沉淀 B.蒸馏 C.吸附 D.消毒
4.2022年北京冬奥会宣传语是“纯洁的冰雪·激情的约会”。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健康
B.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C.雪和水的分子间隔不同,冰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D.水通过三态的变化实现了自身的天然循环,三态之间的转化都发生了物理变化
5.如图是过滤操作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滤适用于分离液体和固体 B.过滤操作需要四件玻璃仪器
C.制作过滤器时应用水润湿滤纸 D.用玻璃棒搅拌液体可加快过滤
6.2021年12月,在我国航天员王亚平等进行的“天宫授课”中介绍了中国空间站通过电解水获得氧气的情况。电解水过程有如下图步骤的模型构成(图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完整表示电解水过程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①④③ D.④①②③
7.水通电分解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导电性
B.a玻璃管中的电极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
C.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玻璃管尖嘴口,开启活塞,木条燃烧更旺
D.a、b两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是2:1
8.如图所示,取市售纯净水、自来水和煮沸的自来水各5mL于3支洁净的试管中,逐滴加入1.5%的肥皂水并及时振荡,记录有泡沫产生时所加肥皂水的量。实验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水样 纯净水 自来水 煮沸的自来水
肥皂水用量/滴 2 9 6
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
B.煮沸后的自来水是纯净物
C.上述三种水样中自来水的硬度最大
D.用硬水洗涤衣服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衣服
9.学习了水的相关知识后,小明同学进行了以下总结,其中错误的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C.明矾可促进水中悬浮颗粒物的沉降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1:2
10.下列各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B.
C. D.
二、填空、简答题:
11.水是生命之源,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的生产也离不开水,但人为因素使得水资源受到很大程度的污染,让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某校化学兴趣学习小组在学习了水的净化之后,为了探究长江的水质情况,利用周末在老师的带领下,取了一定体积的长江水,发现江水呈浑浊状态,他们进行了分组实验:
(1)第一小组同学取适量江水,想将浑浊江水变澄清,他们用学过的过滤方法进行操作在此操作过程中,他们需要选择的主要玻璃仪器有 __________,但经他们小组过滤后,滤液仍然呈浑浊,处理方法:___。
(2)第二小组同学也取适量江水进行了过滤操作,他们得到了澄清的水,其中有一位同学高兴地叫到“我得到了纯水了!”,你同意该同学的说法吗?说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为了证明你的理由,验证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
12.“天宫课堂”点燃科学梦想,当听到航天员叶光富介绍空间站是利用电解制氧系统来制取氧气时,小金立马联想到科学课上的电解水实验,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
(1)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a管口,慢慢打开活塞,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a、b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 _________;
(3)请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
(4)在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13.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小明自制的简易净水器如图①所示,其中小卵石、石英砂和蓬松棉的作用是___________,活性炭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
(2)暴雨过后,河水的能见度很低,非常浑浊,小海取回河水进行研究,首先进行过滤,若采用如图②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问:该图操作中存在的一处明显错误是 ___________,在小海进行过滤之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请帮他分析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14.小菲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她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设计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2)操作③的目的是除去水中的微生物和细菌病毒,其操作名称是_______,该过程主要发生的是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15.下列物质:①氮气、②液态空气、③氧化镁、④矿泉水、⑤氧气、⑥二氧化碳、⑦铁、⑧冰水混合物。
(1)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_(填序号),仿写一例_______(填名称)。
(2)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填序号),仿写一例_______(填名称)。
三、实验题:
16.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利用如图所示流程来净化水,最终制成蒸馏水。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2)该装置图中存在明显错误,指出其中的两处: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②主要是除去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此过程体现了该物质的___________性质(填“物理”或“化学”)。
(4)通过操作③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即可得到蒸馏水。
17.自然界的水含有各种杂质,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净化。
(1)如图1所示是用空塑料饮料瓶、带导管的单孔胶塞、蓬松棉、纱布、活性炭、小卵石、石英砂等材料自制的一个简易净水器。
①根据上述净化材料的特性,B层放置的材料最好是 ______。
②该净水器不同位置的纱布所起的主要作用不同,其中第二层纱布的主要作用是 ___________。
③你认为上述简易净水器 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将硬水变成软水。
④此实验中利用活性炭的 ______作用。
⑤使用说明:使用一段时间后,有关物质吸附杂质已达饱和。这时清洗后可以继续使用的是纱布、石英砂和 __________,需要更换的是蓬松棉和 _________。
(2)实验室为了配制溶液:常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制取净化程度较高的蒸馏水。
①如图所示,在连接好装置后,应先进行 ________的操作,再加入水和沸石进行蒸馏;蒸馏时往烧瓶中加入沸石,其作用是 ________。
②在实验室制取蒸馏水时,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___________。
A.在对烧瓶进行加热时,必须垫上石棉网
B.烧瓶中加入硬水的体积超过总体积的2/3
C.实验前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为防止液体通过导管直接流到锥形瓶里,加热时不要使液体剧烈沸腾
③若实验过程忘记添加沸石,则接下来正确的操作是 ________。
A.停止加热,冷却后加入沸石
B.停止加热,立即加入沸石
④通入冷凝水的作用是 __________。
2
1
参考答案
1.D
【详解】A.可燃性是在化学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选择,属于化学性质;
B.还原性是在化学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选择,属于化学性质;
C.氧化性是在化学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选择,属于化学性质;
D.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综上所述:选择D。
2.A
【详解】A.明矾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难溶性杂质,加速难溶物沉淀,选项正确;
B.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不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应选用活性炭,选项错误;
C.吸附能够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能降低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不能降低水的硬度,选项错误;
D.煮沸后的海水只是除去了部分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还含有氯化钠等可溶性物质和难溶性杂质,不可以饮用,选项错误,故选A。
3.B
【详解】A.通过沉淀主要除去难溶性的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的杂质,净化程度不高;
B.通过蒸馏除去了水中所有的杂质,所得到的水为纯净物,净化程度最高;
C.吸附可以除去色素和异味,不能除去可溶性离子,净化程度不是最高;
D.消毒杀死水中的一些病原微生物,净化程度不是最高的。
故选B。
4.C
【详解】A.蒸馏水中不含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矿物质,长期饮用,对人体健康不利,不符合题意;
B.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不符合题意;
C.雪和水均是由水分子构成,但是分子之间的间隔不同,冰是固态的水,冰和水均是由水分子构成,化学性质相同,符合题意;
D.水可通过三态变化实现自身的天然循环,水的三态之间的转化,只是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BD
【详解】A.过滤是将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开来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分离液体和固体,故A正确;
B.过滤操作需要的三种玻璃仪器是漏斗、烧杯、玻璃棒,过滤操作需要三件玻璃仪器,故B不正确;
C.过滤时,为了保证过滤速度快,而且避免液体顺着漏斗与滤纸间的夹缝流下,滤纸要用水湿润滤纸使其紧贴漏斗内壁,且中间不要留有气泡,故C正确;
D.用玻璃棒搅拌液体,容易把滤纸弄破,起不到过滤的作用,故D不正确。故选BD。
6.C
【详解】电解水的过程为水分子分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每2个氢原子结合为1个氢分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为1个氧分子,故顺序为:②①④③。
故选C。
7.D
【详解】A.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增加,导电性增强,故正确;
B.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氢气是正极产生的氧气体积的两倍,由图知a玻璃管中的气体是b玻璃管中气体的大约两倍,所以a管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故正确;
C.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玻璃管尖嘴口,开启活塞,木条燃烧更旺,因为b管内产生的是氧气,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故正确;
D.因为a管内产生的是氢气,b管内产生的是氧气,两者的质量比为1:8,故错误。
故选:D。
8.B
【详解】A.煮沸可以除去水中的钙镁等离子,可降低水的硬度,故A正确;
B.煮沸后的自来水还含有可溶性物质,是混合物,故B不正确;
C.由表格数据可知,加入的肥皂水越大,说明水的硬度越大,则三种水样中自来水的硬度最大,故C正确;
D.硬水中含有较多钙镁等离子,则用硬水洗涤衣服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衣服,故D正确。
故选B。
9.D
【详解】A.物质由元素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煮沸可将说中的钙镁离子转换为沉淀除去,故选项说法正确;
C.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将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吸附在其表面形成大颗粒易于沉降,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0.A
【分析】混合物: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或者由多种分子(或原子)混合而成。纯净物:由同种物质组成或者由同种分子(或原子)构成。
【详解】A.含有两种分子,属于混合物。
B.含有同种分子,属于纯净物。
C.含有同种分子,属于纯净物。
D. 含有相同的分子,由同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
故选:A。
11.(1) 烧杯、漏斗、玻璃棒 检查原因重新过滤
(2) 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澄清的水中还溶有一些可溶性的杂质 用玻璃棒蘸一滴过滤后的水滴在玻璃片上蒸干,有白色痕迹出现
【解析】(1)
在过滤操作过程中,需要选择的过滤器、烧杯、玻璃棒,过滤器由滤纸和漏斗构成,所以需要选择的主要玻璃仪器有漏斗、在、烧杯、玻璃棒;
过滤后,滤液仍然呈浑浊,应检查原因重新过滤。
(2)
不同意,理由是,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澄清的水中还溶有一些可溶性的杂质;
验证的方法是,用玻璃棒蘸一滴过滤后的水滴在玻璃片上蒸干,有白色痕迹出现。
12.(1)木条复燃
(2)1:2
(3)
(4)增强水的导电性
【解析】(1)
电解水和正极相连的试管产生的是氧气,和负极相连的试管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a管口,慢慢打开活塞,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木条复燃。
(2)
电解水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则a、b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
(3)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4)
水中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可以增加自由移动的离子,增强水的导电性,则在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13.(1) 过滤不溶性杂质 吸附异味和色素
(2) 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滤纸破损
【解析】(1)
自制净水器中,小卵石、石英砂和蓬松棉等能除去水中难溶性的杂质,则它们的作用是过滤不溶性杂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
(2)
过滤时需用玻璃棒引流,图中没有用玻璃棒引流;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是滤纸破损或漏斗不干净或液体高于漏斗边缘。
14.(1) 明矾 过滤 ac
(2) 消毒 化学
【解析】(1)
(1)在自来水厂为了将小颗粒泥尘沉降下来,常用絮凝剂,经常使用的絮凝剂是明矾,所以A物质的名称是明矾;
为了除去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必须用过滤的方法;故填:过滤
过滤时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会造成滤液浑浊;故填 :ac
(2)
(2)操作③的目的是除去水中的微生物和细菌病毒,是消毒杀菌,该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属化学变化。
15.(1) ①③⑤⑥⑦⑧ 高锰酸钾
(2) ②④ 合金
【分析】(1)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①氮气、③氧化镁、⑤氧气、⑥二氧化碳、⑦铁、⑧冰水混合物只有水一种物质,都属于纯净物,故答案为:①③⑤⑥⑦⑧;高锰酸钾由一种物质组成,也属于纯净物;
(2)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②液态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④矿泉水中含有水和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故答案为:②④;海水(或自来水),也属于混合物。
16. 铁架台 漏斗 倾倒液体时没有使用玻璃棒引流 漏斗末端没有紧贴烧杯内壁 活性炭 物理 蒸馏
【详解】(1)由图可知a为铁架台,b为漏斗,故填:铁架台;漏斗。
(2)过滤时需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需紧贴烧杯内壁,防止液体飞溅,故填:倾倒液体时没有使用玻璃棒引流;漏斗末端没有紧贴烧杯内壁。
(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除去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物质是活性炭,此过程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体现该物质的物理性质,故填:活性炭;物理。
(4)通过蒸馏可得到蒸馏水,故填:蒸馏。
17.(1) 石英砂 支撑上面的物质 不可以 吸附 小卵石 活性炭
(2) 检查装置气密性 防止水暴沸 B A 冷却使水蒸气液化
【解析】(1)
如图1所示是用空塑料饮料瓶、带导管的单孔胶塞、蓬松棉、纱布、活性炭、小卵石、石英砂等材料自制的一个简易净水器。
①根据上述净化材料的特性,根据颗粒的大小,B层放置的材料最好用石英砂;
②该净水器不同位置的纱布所起的主要作用不同,其中第二层纱布的主要作用是支撑上面的物质;
③硬水变成软水的方法是煮沸、蒸馏等,上述简易净水器不可以将硬水变成软水。
④此实验中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
⑤使用一段时间后,有关物质吸附杂质已达饱和。这时清洗后可以继续使用的是纱布、石英砂和小卵石,蓬松棉和活性炭需要更换。
(2)
实验室为了配制溶液:常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制取净化程度较高的蒸馏水。
①如图所示,在连接好装置后,应先进行装置气密性检查,蒸馏时为防止水暴沸往烧瓶中加入沸石;
②A.在对烧瓶进行加热时,为使烧瓶受热均匀,防止炸裂,必须垫上石棉网。A正确。
B.烧瓶中加入硬水的体积不得超过总体积的1/3,B错。
C.为防止装置漏气,实验失败,实验前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正确;
D.为防止液体通过导管直接流到锥形瓶里,加热时不要使液体剧烈沸腾。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B。
③若实验过程忘记添加沸石,为了安全,应停止加热,冷却后加入沸石。故填:A
④通入冷凝水的作用是冷却使水蒸气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