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综合复习题
一、单选题
1.每个公民都要树立安全意识。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B.电线老化短路起火用水浇灭
C.点燃打火机检验家中燃气是否泄漏
D.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2.学以致用既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能体现知识的价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现家里天然气泄漏,迅速打开换气扇,并拨打火警电话119
B.遇火灾时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需要拨打或者接听移动电话时远离加油站、加气站
D.档案资料着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3.2016 年 4 月 15 日是我国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冬天室内用煤炉取暖要严防煤气中毒
B.汽车油箱着火,可以用水浇灭
C.发现厨房天然气泄露,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D.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4.日常生活中下列物质:①酒精②味精③液化石油气④食盐⑤面粉⑥食用油,其中属于易燃易爆物的是( )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②④⑤
5.危险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常给我们敲响安全警钟,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点燃氢气,提前验纯 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C.矿井作业,注意通风 D.油库重地,严禁烟火
6.下列几种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煤油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火焰并冒黑烟
B.浸透水的棉花球接触酒精灯火焰即燃
C.硫在纯氧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D.甲烷与空气充分混合遇明火一定会爆炸
7.如图,保温瓶中装有液态空气,打开瓶盖,将一根燃着的木条置于瓶口的上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条燃烧更旺,因为瓶内液态空气汽化后,产生O2
B.木条燃烧情况不发生改变,因为瓶内盛放的也是空气
C.木条燃烧先旺后灭.因为瓶内液态空气汽化后,先产生O2后产生N2
D.木条熄灭,因为瓶内液态空气汽化后,使瓶口温度降低,且先产生N2,不支持燃烧
8.油锅起火,迅速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灭火原理是( )
A.降低食用油的着火点 B.清除可燃物
C.隔绝空气 D.防止食用油溅出
9.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5月30日在新能源助力下成功升空。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
A.天然气 B.氢能 C.石油 D.煤
10.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因此物理变化也伴随着化学变化
B.试管是玻璃容器,可作反应容器,因此玻璃容器都可作反应容器
C.物质燃烧是较剧烈的氧化反应,因此氧化反应都是剧烈的
D.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氧气具有助燃性
11.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倡导健康安全的生活理念.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
A.开发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能源
B.将污水排入大海
C.察觉燃气泄漏后,严禁明火或电火花
D.将垃圾分类投放
12.在描述实验现象时,其中正确的是()
A.点燃混有空气的氢气时,安静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并放出大量的热。
B.电解水时,两电极产生气泡,且负极气体是正极气体体积的2倍。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MgO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并放热。
二、填空题
13.乙炔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热量,氧炔焰温度可达3000℃以上,常用它焊接或切割金属。写出乙炔(C2H2)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氧炔焰产生高温,需在纯氧中进行,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束后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 。
14.用化学用语表示:空气中体积分数为21%的是 ;被认为最清洁的燃料是 ,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 。
三、实验探究题
15.从节约能源考虑,宝鸡市某养殖专业户修建的沼气池,日产沼气600立方米,免费供给村民使用。沼气是用稻草、麦秆、人畜粪便等在密闭的沼气池中发酵产生的。
(1)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2)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_____;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 E.可燃冰
(3)一氧化碳同样也可以作燃料,而且还可以冶炼金属。图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A处产生的现象为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你认为如图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 ,如何改进 。
(5)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6.按如图所示方案进行“探究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实验(已知: 白磷的着火点是 40℃),观察到:甲中白磷燃烧,乙中白磷不燃烧。
(1)甲中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甲中的X 为 ;
(3)实验结束冷却至室温后,将甲中试管倒置于水中,去掉橡胶塞发现水进入试管中,请你从化学、物理两个视角综合分析“水进入试管中”的原因是 。
17.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的实验进行了大胆的改进,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请你参与。
(初步探究)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①从长颈漏斗向瓶内迅速注入60℃的蒸馏水至刚刚浸没白磷;②将白磷放在燃烧匙内,塞好胶塞;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白磷燃烧熄灭后,瓶内水面上升,最后淹没白磷;⑤连接好注射器,向瓶内推入空气,瓶内水面下降,当白磷露出水面时立即燃烧,停止推入空气。
(1)以上步骤符合题意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2)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④瓶内水面上升的原因是 ,对比⑤中白磷露出水面前后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若把60℃的蒸馏水换成冷的蒸馏水,重复以上实验步骤进行对比,该实验还能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提出问题)白磷燃烧熄灭后,瓶内究竟有没有氧气剩余?
(深入探究)用手持技术定量检测白磷在瓶内燃烧时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变化,结果如图2:
(4)(反思交流)下列关于实验数据的分析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该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不变 ②白磷熄灭的原因是瓶内没有氧气 ③当氧气浓度低于一定浓度时白磷不能继续燃烧
(5)通过数据分析,你对燃烧需要氧气有什么样的新认识 ;在按课本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当足量的红磷燃烧熄灭后,等到集气瓶冷却,根据进入瓶中水的体积,从而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的结论是 (填“准确”或“不准确”)的。
18.A~F 是初中化学中的六个实验,按要求填空
(1)B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 ;
(2)D中反应的实验现象 ;
(3)上述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填字母)。
四、综合题
19.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石油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天然气是一种燃烧放出热量大且产物污染小.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美国墨西哥湾石油钻井平台爆炸,大量石油泄漏燃烧造成严重的污染,开发公司采用堵塞油管、喷水的方法灭火,其中喷水灭火的原理是 。
(4)“低碳经济”是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B.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C.通过提高电价,从而减少居民用电量
D.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20.用红磷和木炭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红磷 木炭
着火点(℃) 260 约370
(1)如下图所示的4个实验中,均用同一支激光笔照射试管中的物质一段时间。
①实验1和实验3中的红磷燃烧,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②实验2中的木炭不燃烧的原因是 。
③实验4中的红磷不燃烧的原因是 。
(2)如图所示的电解水装置中,将两块红磷固定在a、b试管中高度相同的位置。
①接通电源后,两电极上产生气泡, (选填“a”或“b”)管中的红磷先露出水面。
②通电一段时间,待两试管中液面都降至红磷下方后,停止通电,共消耗水0.036g,它的物质的量为 mol,生成氧气 摩尔。(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③若试管内两块红磷的质量均为0.5g,用激光笔依次照射它们一段时间,观察到实验现象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2.【答案】C
3.【答案】A
4.【答案】C
5.【答案】B
6.【答案】A
7.【答案】D
8.【答案】C
9.【答案】B
10.【答案】D
11.【答案】B
12.【答案】B
13.【答案】;;隔绝氧气
14.【答案】O2;H2;Na+、Cl-
15.【答案】(1)CH4
(2)A;B;C;E
(3)黑色粉末变成红色;CO+CuO Cu+CO2
(4)一氧化碳有毒,需要尾气处理;在C处放一个燃着的酒精灯
(5)CO2+Ca(OH)2=CaCO3↓+H2O
16.【答案】(1)4P + 5O22P2O5
(2)40℃以上的水
(3)白磷燃烧消耗了试管内的氧气,导致试管内的压强减小
17.【答案】(1)③②①⑤④;向装置内加水至浸没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再向左推活塞,若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则装置气密性良好(往右拉活塞,若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有气泡产生,则装置气密性良好等)
(2)4P+5O2 2P2O5
(3)白磷燃烧消耗氧气,瓶内气体体积减少,气压减小;与氧气接触;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4)①③
(5)可燃物需与一定浓度的氧气接触才能燃烧;不准确
18.【答案】(1)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ADE
19.【答案】(1)不可再生
(2)CH4 + 2O2 2H2O + CO2
(3)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或石油)的着火点以下
(4)B;D
20.【答案】(1)4P+5O22P2O5;温度未达到木炭的着火点;无氧气或空气
(2)b;0.002;0.001;a中红磷燃烧,b中红磷不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