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5.2《长方形周长》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5.2《长方形周长》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2-04 13:2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长方形周长》教学设计
一、教材剖析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认识了周长及长方形、正方形的特色的基础上教课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我从给篮球场画边线的情境引入,提出问题,为学生创建研究学习的情形,激发学生研究的欲念,指引学生在合作、研究、交流中学习新知。
二、教课目的
依据本课的详细状况和学生心理特色,我制定以下教课目的:
1、知识目标:
理解并掌握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 ,会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2、能力目标:
培育学生的着手操作能力 ,察看比较能力 ,创新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感情目标:
感觉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加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体验研究成功的喜
悦。
三、教课要点、难点
在考虑学生认知状况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课要点、难点。
教课要点: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教课难点: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的运用。
四、说教法
1 / 5
依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在本节课的教课方法中力争表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理念 :
在复习周长的含义及长方形的特色的基础上,从给篮球场画边线出发,为学生创建研究学习的情形;联系生活实质,让学生领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合作学习,培育学生的协作能力;指引学生以多种感官参加学习的全过程。我主要采纳:创建情境引入新课、师生互动商讨新知、指引点拨等教课方法。五、说学法
设计教课时我按照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重申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自主研究、合作交流的过程。经过着手操作、独立思虑和展开
小组合作交流的活动,使学生形成优秀的学习方法。联系生活实质解决问题 ,加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体验数学学习的欢喜。
六、教课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摸一摸,描一描,说一说。
① 第一给每个学生发一张三角形卡片和一张长方形卡片。
② 其次让学生用手摸一摸卡片的边线,而后拿铅笔沿着卡片的边线描一周,看谁描的又快又确实。
③ 精选描得较好的作品展现,并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是周长?( “关闭图形 ” 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PPT演示过程,稳固旧知。
④ 进而引入新课,揭露课题:今日我们就一同来研究一下长方形周长(板书:长方形周长)
设计企图:第一稳固上节课的知识,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其次着手操作能够提升学生的着手能力,加深印象,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实质问题引入,研究新知
2 / 5
1、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张篮球场平面图,让学生察看篮球场平面图,回答篮球场是什么形状(长方形),长方形有什么特色?
特色 ① :四个角都是直角;
特色 ② :对边相等;
设计企图:创建学生所熟习的情形,认识长方形的特色,亲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研究知识的欲念。
2、创建情境:此刻工人叔叔要给篮球场画边线,一共要画多长? ① 第一
让学生自主研究、独立思虑:计算长方形的周长,第一要知道什么?你是如何算出这个图形的周长的?而后和同桌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② 同时到学生中参加交流,指导研究过程。
③ 而后全班交流计算方法(板书)。设计企图:有益于师生交流,也能实时发现问题,便于下边解说和总结。
3、对学生的算法进行归纳,让学生谈谈三种计算方法你更喜爱哪一种?为何?
PPT演示计算过程 ,让学生认识例外算法之间的联系)第一种算法:长方形的周长 =长+宽+长+宽
第二种算法:长方形的周长 =长×2+宽×2
第三种算法:长方形的周长 =(长 +宽)×2
4、知识延长:正方形的周长该如何计算?谈谈你是怎么想的。
① 第一多媒体课件出示一张正方形图片,让学生察看正方形有什么特色。
(四个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② 其次学生独立思虑,计算正方形周长,而后和同桌交流算法,谈谈你是怎么计算正方形周长的。
3 / 5
③ 最后全班交流报告,总结算法
第一种算法:边长 +边长 +边长 +边长 =正方形的周长【 3+3+3+3=12(厘米)】
第二种算法:边长 ×4=正方形的周长【 3×4=12(厘米)】
设计企图:重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给学生独立思虑的时间,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研究周长的计算方法。
5、学生着手操作,加深理解
① 第一准备 15 个钉子板, 45 根绳索。
② 其次将学生疏成四人一个小组,用绳索在钉子板上围 3 个例外的长方
形,并使它们的周长为 14 厘米。
③ 最后小组报告结果,做的较好的作品进行展现和夸奖。
设计企图:着重学生间的互相合作,培育合作意识,活跃讲堂气氛,调换学生学习踊跃性,而且提升学生着手能力。
(三)随堂训练,稳固提升
师生活动:书籍 P49页“练一练 ”第 1 题和第 2 题,学生独立思虑,教师点名回答。
设计企图:两个练习题都是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一是为了经过讲堂追踪反应,达到稳固提升的目的;二是为了培育学生的表达能力。(四)讲堂小结,回扣目标
指引学生进行讲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全班交流总结。
设计企图:用集体的智慧对个人的总结进行查漏补缺,进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五)板书设计
4 / 5
长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长方形的周长 =(长 +宽) ×2
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正方形的周长 =边长 ×4
七、教课反省
这节课,我力争改变传统图形教课的模式和方法,既考虑到数学自己的特色,又按照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假如在教课中,教师能够合时、科学地对学生的反应信息加以调控,使教与学产生共识,感情产生共振,定会使学生在这个生动、爽朗、富裕个性的研究过程中,获取对知识的理解,其思想能力、感情态度等多方面也势必得以发展和提升!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