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测评卷
一、单项选择题
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提出,我国森林覆盖率、湿地面积都显著增加。在生态绿化植被的选择上也日趋多元化,逐渐由过去的以生态林为主向桃树、梨树、柑橘等林木混种转变,且注重树木种植密度和空间分布,生态环境逐渐朝良性的方向发展。据此完成1~2题。
1.湿地面积增加对当地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是( )
A.下渗减弱
B.水汽输送量增加
C.降水减少
D.蒸发量增加
2.“一棵大树,蓄水千担;山上没有树,庄稼保不住”,这条谚语主要体现了森林是( )
①空气的“净化器” ②土壤的“稳定器” ③洪涝的“控制器” ④水源的“储存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缓解城市内涝,合理排放雨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新模式。读图,完成3~4题。
3.城镇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的影响是( )
A.蒸发量增加
B.地下水位上升
C.地表径流量增加
D.降水量增加
4.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模式的优点包括( )
①解决城市洪灾 ②补充地下水 ③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④延长径流集聚时间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北京西北部的“三山五园”是以清代皇家园林为代表的各历史时期文化遗产的统称。该区域水系破坏严重,近年来,海淀区通过各项措施使得该区域地下水回升明显。2022年,“三山五园”生态补水循环水网全面建设完成。据此完成5~6题。
5.过度开采地下水,对“三山五园”区域带来的直接影响最可能是( )
A.河流断流
B.水体富营养化
C.生态退化
D.天然喷泉减少
6.建设“三山五园”生态补水循环水网的最大意义是( )
A.增加雨水下渗,提升地下水位
B.增加水域面积,提升区域环境质量
C.提升水体自净力,改善区域生态
D.构建区域水运网,提升区域竞争力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据此完成7~9题。
7.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正确的是( )
A.绿化带高度过低,不能发挥隔离车辆作用
B.裸露地面铺设砂石易造成扬沙天气并堵塞下水管道
C.绿化带面积过大,易发生城市内涝
D.下凹式绿化带利于雨水收集,减少内涝
8.“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 )
①调节地表径流 ②调节水汽输送 ③增加大气降水 ④增加下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因地制宜建设“海绵城市”可以( )
A.缓解城市水资源的压力
B.降低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C.减轻城市交通拥堵压力
D.增强城市热岛效应
下图为我国东部海域沿30°N冬季表层、底层海水多年平均温度和盐度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该海域水温的变化特征是( )
A.夏季温差大
B.冬季远海底层温差大
C.冬季表层水平温差小
D.冬季近岸垂直温差小
11.影响该海域近岸地区盐度及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地表径流
B.太阳辐射
C.海洋深度
D.蒸发量
读太平洋170°W附近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而变化的曲线,完成12~13题。
12.从垂直方向上看,水温幅度下降最明显的深度是( )
A.0~1 000米
B.1 000~2 000米
C.500米以上
D.1 000米以下
13.上述现象表明影响海水温度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洋流
C.海陆分布
D.天气状况
读世界某大洲及周围海域简图,完成14~15题。
14.图示四点盐度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该海域盐度最高的成因是( )
A.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位置低,蒸发旺盛
B.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位置低,降水量少
C.位于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蒸发旺盛,有寒流经过
D.位于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蒸发旺盛,有暖流经过
读世界某海域海水盐度分布曲线图,完成16~17题。
16.图中影响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 B.暖流
C.寒流 D.径流
17.在等值线的年内变动中,Q点(盐度为2.8%的等值线的最东端)距大陆最近的时段是( )
A.2月 B.5月
C.7月 D.10月
18.下列关于波浪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波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B.波浪对海岸的堆积作用形成海蚀柱
C.波浪对人类毫无意义
D.波浪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
19.下列反映日、月、地位置关系的示意图中,可能形成海洋大潮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阅读下列描述波浪的文字,完成20~21题。
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②其杭人有一等无赖、不惜性命之徒,以大彩旗或小清凉伞、红绿小伞儿,各系绣色缎子满竿,伺潮出海门。百十为群,执旗泅水上,以迓子胥弄潮之戏,或有手脚执五小旗浮潮头而戏弄。 ——《梦粱录》
20.①中“洪波涌起”描述的海浪类型有( )
A.风浪 B.涌浪
C.潮汐 D.海啸
21.引起②描述的海水运动的主要力量来源是( )
A.风
B.太阳
C.月球
D.海底地震
潜热通量是指温度不变条件下单位面积的热量交换,主要形式是水的三态变化。下图为我国某湖泊一年内潜热通量日均值变化和累计降水量图。读图,完成22~23题。
22.图中( )
A.①曲线表示潜热通量,冬半年稳定
B.①曲线表示累计降水量,2月降水量约40毫米
C.②曲线表示潜热通量,夏季大于冬季
D.②曲线表示累计降水量,湖泊主要由降水补给
23.能解释该湖泊12月至次年2月潜热通量值特点的是( )
A.下渗强烈 B.湖面结冰
C.云量较小 D.风速增大
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海水质量,其大小取决于盐度、水温和压力。读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图,完成24~25题。
24.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 )
A.温度低、盐度较高、密度小
B.温度高、盐度较高、密度大
C.温度高、盐度较低、密度小
D.温度低、盐度较低、密度大
25.下列关于海水密度分布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表层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B.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从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大
C.海水最大密度出现在低纬地区的海面
D.海水密度与温度无关
二、综合题
26.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
A ,B ,C ,D 。
(2)从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来看,水循环可分为 、 和 三种类型,其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循环是 。
(3)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 ,黄河径流所属水循环类型是 。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阿勒泰水文站多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径流量年内变化
乌伦古湖为咸水湖,自20世纪60年代起,乌伦古河流域人口、耕地猛增,乌伦古湖水位下降,湖水水质恶化,后从额尔齐斯河调水改善乌伦古湖水质。
(1)比较图示两个气象站最大积雪深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阿勒泰水文站5—7月降水量增多,但径流量减少,请分析其自然原因。
(3)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乌伦古湖成为咸水湖的自然原因。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
问题①:分析从额尔齐斯河调水改善乌伦古湖水质的可行性。
问题②:从转变乌伦古湖流域农业生产方式的角度提出改善乌伦古湖水质的措施。
28.读海洋表层盐度、温度随纬度的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表层海水的温度分布规律是 。
(2)表层海水的盐度分布规律是 。
(3)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是 ,图中A点盐度 ,原因是 ;E点的盐度 ,原因是 ;D点的盐度 ,原因是 。
(4)C、D两点都处在中高纬度海区,C点盐度高于D点的原因是 。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潮汐发电示意图。
材料二 1961年,法国在英吉利海峡沿岸的朗斯河河口圣马洛城附近建了一座潮汐发电站。这是世界上最早建成的潮汐发电站之一。
材料三 下图为我国钱塘江口位置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分析潮汐发电的原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朗斯潮汐发电站建设的有利条件。
(3)根据材料三,分析我国的钱塘江口是否适合建潮汐发电站,并说出理由。
答案:1.D 2.B
解析:第1题,湿地面积增加,地表水体增加,有利于下渗量增加,A项错误。水汽输送受盛行风影响显著,主要是指由海洋向陆地输送的水汽,与湿地面积大小并无关联,B项错误。湿地面积增加会增强区域蒸发,随着蒸发量的进一步增加,区域局部的降水可能会增加,C项错误,D项正确。第2题,从“一棵大树,蓄水千担”可以看出,森林具有涵养水源、储存水源的作用,可以称之为水源的“储存器”,④正确。从“山上没有树,庄稼保不住”可以看出,森林在崎岖地形中主要是起到了保水保土、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可以称之为土壤的“稳定器”,②正确。从谚语中无法看出有净化空气和调节洪涝灾害的作用,①③错误。故选B项。
答案:3.C 4.D
解析:第3题,随着城镇化不断发展,城市道路逐渐硬化,使用不透水砖,导致下渗量逐渐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增加。对蒸发量和降水量影响不大。故C项正确。第4题,读图可知,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使用了渗水路面,下渗量增加,补充地下水资源;增加了绿化带,可以延长径流汇聚的时间;但是不能解决城市洪灾;图中对雨水进行收集,可以缓解城市缺水问题,但不能解决城市缺水问题。故D项正确。
答案:5.D 6.C
解析:第5题,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过度开采地下水,直接影响地下水位;该区域河流断流主要与降水补给减少及用水有关,A项错误;水体富营养化与氮、磷等营养物质过度排入水中有关,B项错误;生态退化与植被破坏等有关,C项错误;天然喷泉是指地下水
喷出地表,过度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天然喷泉减少,D项正确。故选D项。第6题,由所学知识可知,区域循环水网建成后,水系进行大循环,水域覆盖率提高,水域面积扩大,水量增加,水体的自净能力提高,因此生态得到改善,C项正确。
答案:7.D 8.C 9.A
解析:第7题,绿化带的高度不影响隔离车辆的作用;裸露地面铺设砂石不易形成扬沙天气;绿化带面积大,可涵养水源,增加下渗,不易发生城市内涝;下凹式绿化带利于雨水收集,减少内涝,D项正确。第8题,海绵城市可调节地表径流,不会调节水汽输送和增加降水,会增加下渗,C项正确。第9题,由材料“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可知,建设海绵城市可缓解城市水资源的压力,A项正确。
答案:10.D 11.A
解析:第10题,由“我国东部海域沿30°N冬季表层、底层海水多年平均温度和盐度空间分布示意图”可知,西侧为近岸地区,东侧是远海地区。该海域近岸地区冬季水温低于远海地区,且表层和底层水温大致相当。冬季近岸垂直温差小,D项正确;冬季表层水平温差大,C项错误;题中没有信息表明夏季水温状况,无法判断其大小,A项错误;冬季远海底层温差表述指向不明确,且题中没有信息表明,B项错误。故选D项。第11题,该海域近岸地区盐度较远海地区盐度低,且表层盐度低于底层盐度,因此影响该海域近岸地区盐度及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地表径流,近岸地区有长江等陆地径流汇入,A项正确。
答案:12.A 13.A
解析:第12题,解答的关键是读懂纵横坐标代表的含义,结合纵横坐标可知,在垂直方向上0~1 000米水温下降幅度最为明显,1 000米以下水温变化不大。第13题,由水温在垂直方向的分布规律可知,海洋表层水温受太阳辐射影响大。
答案:14.D 15.D
解析:世界表层大洋海水盐度分布规律是由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③④均位于副热带海域,降水量少,蒸发旺盛,但③处为秘鲁寒流流经,盐度相对较低,④处为巴西暖流流经,盐度较高。
答案:16.D 17.A
解析:第16题,该海区位于长江入海口处,由于淡水河流的影响,故等盐度线出现外凸的特征。第17题,Q点距离大陆最近时,该海域是一年内盐度最高的季节,此时淡水河流流量最小,应为2月份。
答案:A
解析:波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故A项正确;波浪对海岸的侵蚀作用形成海蚀柱;波浪是重要的海洋能资源;潮汐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故B、C、D三项错误。
答案:B
解析:当日、地、月三者位置成一条直线时,月球引潮力和太阳引潮力叠加,会形成大潮。
答案:20.A 21.C
解析:第20题,“洪波涌起”是风浪。第21题,“杭人”指“杭州人”,描述的是钱塘潮景观,在引起潮汐的引潮力中,因月球距离地球近,其引力成为最主要的引潮力。
答案:22.C 23.B
解析:第22题,累计降水量应呈上升趋势,①曲线应为累计降水量曲线,则②曲线表示潜热通量,A、D两项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2月份累计降水量为40毫米,3月份累计降水量也为40毫米,说明2月份降水量为0,B项错误;②曲线为潜热通量,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夏季的潜热通量大于冬季,C项正确。第23题,潜热通量与下渗关联不大,A项错误。该季节正值北半球的冬季,气温较低,湖面被冰层覆盖,蒸发量较小,潜热通量较小,B项正确。云量较少不是影响潜热通量的主要原因,而是蒸发较少的结果,C项错误。潜热通量和风速大小关系不大,D项错误。
答案:24.C 25.B
解析:依据海水盐度副热带海区最高,并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的规律,以及海水温度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逐渐降低的规律,可判断图中①②③曲线分别是温度、盐度和密度曲线;从图中可看出,海水密度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逐渐增大,说明密度与温度
呈负相关;由赤道到副热带的盐度与密度曲线关系可看出,该区域密度与盐度呈正相关;而海水温度由表层到深层降低,则密度也将增大。
答案:(1)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2)海上内循环 陆上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海陆间循环
(3)陆上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解析:第(1)题,水循环的环节有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表径流。第(2)题,水循环包括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其中海上内循环对水量的更新最大,陆上内循环对陆地水的更新很小,海陆间循环对陆地水的更新起着重要的作用,且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第(3)题,西北地区内陆水循环,不参与海上循环,属于陆地内循环。黄河径流入海,参与海上循环,属于海陆间循环。
答案:(1)与阿勒泰气象站相比,森塔斯气象站最大积雪深度较大,出现的时间较迟。
森塔斯气象站海拔较高,对西风气流的抬升作用更明显,降水(雪)量较大;森塔斯气象站海拔较高,气温较低,降雪开始较早,融雪较迟,积雪时间较长,最大积雪深度大,出现时间较迟。(或从阿勒泰气象站的角度答亦可)
(2)冬季气温在0 ℃以下且降水量较大,积雪量大;随着气温回升,5月积雪大量融化,径流量大;6—7月融雪补给锐减,径流量减小;5—7月,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
(3)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燥,蒸发旺盛;乌伦古湖为内流湖,乌伦古河带来盐分在湖中不断积累,形成咸水湖。
(4)问题①:(5—6月)额尔齐斯河径流量较大;额尔齐斯河距离乌伦古湖近,(海拔差异小)工程量小;可增加乌伦古湖水量,稀释并净化湖水。
问题②:控制种植业规模,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增加入湖水量;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改善湖水水质;发展林业,扩大水源涵养林;控制牧区载畜量;减少利用饲料喂养渔业的规模。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森塔斯气象站海拔较高(1 900米),而阿勒泰气象站海拔较低(735米)。而该地降雪主要由西风从大西洋带来,海拔高地区抬升作用明显,降雪量大,且海拔越高,气温越低,降雪早,融雪迟,积雪时间长,最大积雪深度出现时间晚。第(2)题,阿勒泰水文站5—7月降水量增多,但径流量减少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河流补给类型及蒸发量较高考虑。该地区河流补给类型主要为积雪融水,随着气温升高,5月份融化量大,而6—7月份基本融化完毕,积雪融化量小,对河流的补给减少。同时,6—7月份气温高,蒸发量大,导致河流径流量小。第(3)题,乌伦古湖成为咸水湖的自然原因主要从降水、蒸发、水循环角度考虑。从降水量来看,乌伦古湖位于内陆地区,距海遥远,降水稀少。从蒸发来看,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盐分长期积累,使得该湖成为咸水湖。第(4)题,改善乌伦古湖水质的方法从调水及农业生产方式角度分析。从调水来看,额尔齐斯河径流量较大,且距离乌伦古湖近,(海拔差异小)工程量小,调水可以增加乌伦古湖水量,稀释并净化湖水,从而改善水质。从农业生产方式来看,可从采取节约用水,改变农业生产结构角度考虑。控制种植业规模,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增加入湖水量;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改善湖水水质;发展林业,扩大水源涵养林;控制牧区载畜量;减少利用饲料喂养渔业的规模,从而改善水质。
答案:(1)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2)副热带海域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逐渐降低
(3)3.5% 最高 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稍低 降水量大,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低 纬度高,蒸发量小
(4)D处于北半球,陆地多,有较多的淡水注入,稀释了海水,所以盐度更低
解析:表层海水的温度受太阳辐射的影响,从低纬向高纬递减。表层海水的盐度受气候(蒸发量、降水量)影响,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赤道和两极递减,呈“马鞍”形分布。世界大洋平均盐度为3.5%。图中各点的盐度主要从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来分析,若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则盐度高,相反则盐度低。高纬度地区由于气温低,蒸发量小,盐度也低。C、D同处中高纬度,但D点处于北半球,陆地多,陆地河流带来的淡水对海水有稀释作用,所以盐度低。
答案:(1)利用海水涨落潮差的势能,推动水轮机来驱动发电机发电。
(2)朗斯河入海口处呈喇叭口状,有助于产生较大的潮差;沿岸地势平坦,建坝处口小肚大,利于大坝施工,且蓄水量较大。
(3)不适合。理由:钱塘江口口大肚小,不利于蓄水。
解析:本题通过潮汐发电,考查海水运动及其影响。第(1)题,读图可知,潮汐发电是利用潮水的落差来推动水轮机发电。第(2)(3)题,潮汐发电站的建设主要考虑地形及落差,再者考虑建设大坝的工程量。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