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 食物链(7)教案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6.1 食物链(7)教案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2-04 13:50: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章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第一节 食物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生物之间普遍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
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及其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吃与被吃”的游戏活动,让学生理解食物链的概念,通过分析农田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得出食物链的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意识到食物链中每一种生物的重要性。
2、向学生进行自然界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食物链,学会找写食物链。
教学难点:能区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生物卡片、各种生物图。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初步了解生物之间存在的吃与被吃的关系
1、播放音乐《别看我只是一只羊》,听着这首优美的歌声我们就来到了青青草原。
2、课件展示图片青草 羊 狼,请学生说谁想吃谁?
【过渡】在来青青草原的路上我拍下了这样一段画面。
课件展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打一成语
提问:成语中出现的三种生物是谁被谁吃?
【过渡总结】:不管是青青草原上羊吃草,狼吃羊的例子。还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例子都告诉我们自然界生物之间普遍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
二、用旧知联系新知,理解食物链概念
【课件展示】:农田生态系统1四种生物 草被蚱蜢吃,蚱蜢被
【课件展示】:农田生态系统2 多增加老鹰,说说生物之间存在的食物关系?
【课件展示】:农田生态系统3再增加鸡,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有将如何变化?引出食物链概念:像这些动、植物一样,自然界中的生物之间就是通过这种“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相互联系,像链子一样,环环相扣,生物学家形象地称之为食物链。
【食物链的定义】: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就叫做食物链。
教师试画食物链 讲解
试画食物链:草→羊→狼
三、[学生游戏活动]:“我”被吃掉啦!
请学生上高举拿着不同生物图片,来扮演各种生物,并在“小组中”迅速找到“自己”的克星,大声喊出我被谁吃掉了。学生完成每组活动后,各派一名学生在黑板上画出相应的食物链。)
第一组:狮子、青菜、鹿(青菜→鹿→狮子)
第二组:青菜、鸡、鹰、食草昆虫
(青菜→蜘蛛→鸡→猫头鹰)
第三组活动:青草、蛇、蚱蜢、鹰、青蛙
(青草→蚱蜢→青蛙→蛇→鹰)
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所以,存在的食物链也会有很多条,并且相互交错在一起,这是我们下节课将要讲的食物网。
四、自主探究,认识食物链的构成:
【过渡】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条食物链,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通过以下几个问题同桌之间交流一下。
课件提示:1) 食物链一般由哪几类生物构成?(绿色植物和动物)
2) 它们分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什么角色?(生产者、消费者)
为什么?(生产者:可以利用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消费者:不能自已制造有机物,要从外界获取)
3) 从屏幕上的这三条食物链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起始端均为植物,第2、第3及以后的环节均为动物)
4) 第2、第3环节的动物有何不同?
(第2环节的动物为植食性动物,第3环节的动物为肉食性动物)
5) 在这个生态系统中,鸡既可以位于第2环节,又可以位于第3环节,说明什么?(说明鸡既可以吃植物,又可以吃动物,是杂食性动物。)
讨论归结食物链的特点:
(1). 食物链通常是由一种绿色植物开始的.
(2). 位于食物链中第二个环节的生物通常是植食性动物.
(3 ).位于食物链中其他环节的生物大多是肉食性动物.
展示不完整的食物链 婵→螳螂→黄雀 请学生分析是否完整?若不完整请你补充完整。
五、拓展延伸,了解食物链破坏所带来的后果
1、你们知道老师最不喜欢什么动物吗?出示有蛇的食物链,了解食物链断开的后果。
六、当堂训练
1、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 食物关系 )
所形成的联系叫做食物链。
2、通常食物链具有以下特征:食物链通常由( 绿色植物 )开始;后一环节的生物与前一个环节生物之间的关系叫( 吃与被吃的关系 )。
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一个完整的食物链吗?你能把它补充完整吗?
4.在”青草 食草昆虫 蜘蛛 食虫鸟 猫头鹰”这个食物链中,生产者和最高级消费者分别是( B )
A.猫头鹰和食草昆虫 B.青草和猫头鹰
C.食草昆虫和猫头鹰 D.食草昆虫和青草
5、通常位于一条食物链第二环节的生物是(C )
A微生物 B绿色植物 C草食动物 D 肉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