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课件(共27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课件(共27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2-05 15:2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课标要求:
从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 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佛教文化的传入(趋本土化)
西方文化的传入 (西学东渐)
▲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对亚洲的影响(中华文明圈)
对欧洲的影响(社会的进步)
中华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发展、升华,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链接:中国文化发生过三次历史性融合
第一次: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这属于本土文化内部的综合提升。
第二次: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属于东方文化的局部交流。
第三次:明代中期以来的西学东渐,西方近代文明传入中国,推动中华文化逐渐开始转型。这是东西方文化的全面交流。
课标要求:
从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 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佛教文化的传入(趋本土化)
西方文化的传入 (西学东渐)
▲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对亚洲的影响(中华文明圈)
对欧洲的影响(社会的进步)
中华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发展、升华,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1、佛教文化的传入
(1)经过:
①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②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日趋兴盛,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③隋唐时期,主张顿悟成佛的禅宗成为主流,佛教完成本土化;④宋明时期,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宋明理学形成,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知识拓展
佛教诞生后,逐渐外传。向北传入中国,又从中国传入日本和朝鲜。向东南传入东南亚。在向外传播中,佛教形成了众多的流派,其中,中国的禅宗影响最大,深刻的影响了日本和朝鲜。但是,印度本土佛教却逐渐衰微,被印度教取代,影响有限。
佛教传入中国后的传播基本特点:
迅速传播,并逐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逐渐本土化。
(2)影响:①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②中国传统的诗词、书法和绘画,很多体现了佛教的内容,同时也吸收了佛教的理念,更加注重境界的表达。③中国的建筑艺术受佛教影响。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石窟,是中国佛教建筑艺术的结晶。
④佛教文化宣传的因果轮回、消极避世等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材料 “烦恼”——语出《百喻经·五人买婢共使作喻》
材料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惹尘埃!
——【唐】惠能
材料 佛教致力于解决我国固有文化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人生归宿问题,从而有可能稀释、消除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
——马怀良《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魏晋风度研究》
课标要求:
从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 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佛教文化的传入(趋本土化)
西方文化的传入 (西学东渐)
▲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对亚洲的影响(中华文明圈)
对欧洲的影响(社会的进步)
中华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发展、升华,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西学东渐
是指从明朝末年到近代的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也指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明末清初伴随着天主数传教士的传教活动逐渐进行;
2、清末至民国初年伴随着西方军事、经济和文化渗透而逐步展开。
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文化史,也是一都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交汇的历史,是中华传统文化在近代西方文化冲击和影响下向近代文化过渡转变的历史。
明末清初:东西文化碰撞
鸦片战争后:开眼看世界
洋务运动:器物层次
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制度层次
新文化运动:思想层次








(2)西方文化的传入 (西学东渐)
时期 向西方学习 影响
明末清初 ①明末,意大利人利玛窦等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徐光启等人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学著作相继被译介到中国。 ②17世纪,清政府任命来自欧洲汤若望、南怀仁等人主持钦天监工作。 中国对“东西方碰撞交融”积极应对,在文化知识的层面,呈现出比较开放与包容的态势。
早期:古代
利玛窦
徐光启
汤若望、南怀仁
图中的利玛窦身穿儒服,体现了西方传教士通过顺应中国习俗进行传教的特点。
时期 向西方学习 影响
洋务运动时期 ①设立京师同文馆,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②派遣留学生赴欧美学习;③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大量军事、工程方面的书籍得到翻译。 近代西方文明,如工程技术、科学理论以及社会改革等内容,传入中国
维新运动时期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认识到唯有变法才能救亡图存 推动维新运动的展开
辛亥革命时期 随着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的发展,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一些学说在中国传播 成为辛亥革命的思想武器
全面开始:近代
时期 向西方学习 影响
新文化运动早期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主张吸收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促进了思想解放
五四运动前后 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的民主主义者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②五四运动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复习: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
层次 派别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实践活动
器物 地主阶级抵抗派 林则徐、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 译西书籍
仿制西方战舰
地主阶级洋务派 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 指导思想:中体西用口号:自强、求富 洋务运动(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教育)
制度 资产阶级维新派 康有为、梁启超 和平改良,君主立宪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革命派 孙中山、黄兴 暴力革命,民主共和 辛亥革命
思想 激进派的民主主义者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民主、科学 新文化运动前期
无产阶级 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及与中国国情的结合 新文化运动后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
链接1: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
1、背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列强开始殖民扩张;欧洲经历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明朝后期适度开放"海禁"。
2、内容:西方传教士传播基督教神学并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学著作相继被译介到中国;17世纪清政府招揽数学、医学、天文等方面的人才来到中国。
3、作用:将西方文化引入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使中国人了解了西方的科技和人文;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一些开明之士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明末清初知识界的思想和学风变革。
4、局限性:西方传教士没有输入文艺复兴以来具有革命性的文化成就;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小高潮,终因清政府的闭关自守政策而销声匿迹。
链接2:清末至民国初年的西学东渐
1、特点:
①模式多样:或由政府规划(如洋务运动),或国人策划(如维新运动),或由洋人传播(如来华教士、商人)。
②时代主题鲜明:以改造中国为目的,以社会变革为主线,围绕着了解世界、自强求富、救亡图存、民主革命、科学启蒙等历史课题次第展开,依时兴替。
③方式多种:诸如设立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的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出版书籍、编辑报刊、派遣留学生和使节到海外学习或者工作等。
④内容丰富:涉及军事、科技、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
⑤历程层次分明:近代以来,西学的输入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人深的过程。经历从以器物为主到以政治制度为主,再到以思想、学术等精神文化为主的过程,以及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
2、影响:从倡导中体西用到输入进化论,从主张共和革命到呼唤民主科学,从中西方文化论战到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变革与思想解放的大潮此起彼伏。中国人在不断深化对自身认识同时,也在深化对世界认识。西学传人推动近代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
链接3:“西学东渐”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1.学术上:传统的学术受到西学的冲击,到民国时期,整个西方式的学术体系架构大致成型。
2.思想文化上:中国人传统的伦理观念、价值观念逐渐解体,崇尚实用、注重科技、追求民主的风气则日益加重。
3.政治上:议会制、民主制、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等思想的传入,影响了晚清以后中国政治发展,包括维新运动、晚清新政、立宪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等。
4.社会上:促成了传统四民社会秩序的瓦解,使得中国传统社会中以家庭、家族、地域社会为中心的社会阶层开始逐渐瓦解。
5.经济及日常生活上:新的经济思想的传入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科技逐渐改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改变了许多传统日常生活中的习俗。
课标要求:
从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 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佛教文化的传入(趋本土化)
西方文化的传入 (西学东渐)
▲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对亚洲的影响(中华文明圈)
对欧洲的影响(社会的进步)
中华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发展、升华,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中华文化圈
中国古代文化对外传播的产物,主要覆盖东亚、东南亚地区。
秦汉是“中华文化圈”的启动时期,隋唐是“中华文化圈”的形成时期。
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在律令、历法、建筑、绘画、音乐、饮食、服饰、节日、习俗等方面,深受唐文化影响
对东亚的影响
1687年比利时耶稣会士柏应理在巴黎印行了《中国哲学家孔子》,书中附有《大学》《中庸》《论语》的拉丁译文。作为首次向欧洲介绍儒家思想的重要文献,译本一出版就引起了强烈反响。1691年英文译本出版,书名叫《孔子的道德》……孟德斯鸠等著名启蒙运动思想家都仔细研读过此书。当时整个欧洲到处可以听到颂扬中国的声音。
——梁真惠《中国儒家学说的译介对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
孔子的思想及儒家经典传入欧洲,中国史学、地理学以及科技、文学等成就传入,引起欧洲社会上层和知识界的热烈反响。中国的茶、丝绸、瓷器在欧洲深受喜爱,中国式园林和建筑成为风尚。
欧洲掀起“中国热”
(1)对亚洲的影响(中华文化圈形成):
影响 表现
汉字外传 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汉字已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各国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如朝鲜谚文、日本假名、越南喃字),推动了当地的文化交流和发展。
儒学外传 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
佛教外传 大约在4世纪以后,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各国佛教得到发展。
影响 表现
社会制度外传 朝鲜 政治体制基本模仿中国
日本 7世纪,日本实行大化改新,所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都以唐制为蓝本。
越南 越南的教育体制主要移植于中国,科举制度跟中国的基本相同。
移民 ①14世纪末,中国人进入琉球,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逐渐在琉球传播;
②15世纪,伴随经贸往来,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在当地传播中华文化;
③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扩大并加深了中华文化的影响。
课标要求:
从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 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佛教文化的传入(趋本土化)
西方文化的传入 (西学东渐)
▲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对亚洲的影响(中华文明圈)
对欧洲的影响(社会的进步)
中华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发展、升华,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德]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
(2)对欧洲的影响
影响 表现
四大发明 ①造纸术:对当时欧洲的教育、政治及商业等活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②火药: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
③指南针:促进了远洋航行,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④印刷术: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儒学外传 16—18世纪,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经典传入欧洲,引起欧洲社会上层和知识界的热烈反响。(原因:文明的差异和互补性;欧洲诸国加强示例的需要;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
丝绸、瓷器外传 中国的茶、丝绸、瓷器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中国式园林和建筑成为风尚。
链接: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
1.哲学方面。《易经》包含现代计算机二进制的基础,现代数理逻辑也要依托于《易经》,《老子》思辨哲学应用于现代哲学、《孙子兵法》应用于商战、“四书”“五经”对中国周边国家如韩国、日本、朝鲜等影响更大,这些国家都是中华文化圈的成员。
2.科技方面。中国的四大发明推动了世界的进步:新航路的开辟离不开指南针;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离不开造纸术和印刷术;火药成为粉碎封建城堡的利器。
3.文化方面。隋唐时中外交往空前频繁,周边国家大多仿效中国的各项制度,特别是日本,派来大量留学生、遣唐使,一大批日本学者回国后发动了大化改新,使日本进入封建社会,中华文化圈进一步巩固发展。启蒙运动中,法国伏尔泰也利用了中国的儒家思想。
4.交通方面。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连接了亚欧,促进了各地的交流。四大发明除火药是元朝军队带去的,其他都是经丝绸之路传过去的。
5.经济方面。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水稻种植的传播极大地促进了其他地区的农业发展,养活了更多的人口。
6.对外交往方面。郑和下西洋时倡导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为亚非国家间的交往确立了不成文的准则,对后世影响深远。
7.社会生活方面。中国建筑、文学、艺术、节日习俗等都对东亚国家产生影响。
中华文化作为世界主要文化之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经过数千年的连续发展,中华文化不仅在过去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当今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着自己的贡献。
★结合所学,联系社会生活,举例说明中华文化在当今人类文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提示:
科技方面——青蒿素、杂交水稻
国家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一带一路”倡议
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习近平
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