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文化是什么?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文化是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习俗、工具,附属物、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学艺术、律法,制度、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精神图腾等。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重要纽带。
树立文化自信、弘扬中国精神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1、肯定和保存:保持谨慎恭敬的态度,保护和传承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肯定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发挥文化的民族性。
2、批判和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性继承传统文化。
3、发展和创新: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吐故纳新、革故鼎新、推成出新,与时俱进,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具有时代的生命力和活力。
4、交流和互鉴: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立足中国国情,借鉴融合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吸纳全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注重文化的交流和互鉴,共同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
[单元主旨]
1.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内容,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行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
2.中华文化吸收了不少来源于异国他邦的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发展、升华。与此同时,中华文化也不断向外辐射和传播,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展示出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从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看,传统文化不断发展,内涵不断丰富的原因:
1、社会不断发展,传统文化不断适应时代的变迁;
2、不断吐故纳新,借鉴融合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
课标要求:
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 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课标要求:
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 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智慧结晶。
①多元起源: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和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
②中原核心: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
古人类遗址和文化遗存分布示意图
1、中华文化的起源和奠基——远古和先秦时期
③文化认同(即华夏认同观念,以华夏族为祖先)
春秋战国时期,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
华夏之名在西周已经出现,它成为中原主体居民的总称,四邻的夷、蛮、戎、狄等民族被华夏族称为“夷”。
……到春秋、战国之交,进入中原的戎狄诸部绝大部分已融入华夏族当中,曾以蛮自居的楚国也渐不再被视为蛮夷。最终到秦以后形成了统一而有持久生命力的汉民族。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概念阐释:文化认同是个体由于生活在某地或某个民族中形成的对该区域共同体核心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区域或国家认同及民族认同的基础。文化认同包括社会价值规范认同、宗教信仰认同、风俗习惯认同、语言认同、艺术认同等,其特性比起政治认同、经济认同更不容易改变。
④ 文化奠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基本形成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出现大变革,礼崩乐坏。
(2)内容:思想大繁荣(殊途同归)
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
战国时期,一大批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思想:
①核心:“仁”关爱他人;
②政治:
“为政以德”,通过道德感化治理国家;
“克己复礼”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
③教育:“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教育,推动私学发展。
④处世:“中庸之道”处世原则,“过犹不及”“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等;
◆影响:
开创儒家学派,形成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
派别 人物 思想主张
道家 庄子 齐物论、逍遥、天与人“不相胜”
儒家 孟子 仁政、性善论、浩然正气
荀子 礼法并施、性恶论、天行有常
法家 韩非子 依法治国、中央集权、变法革新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尚贤
兵家 孙膑 《孙膑兵法》
(3)影响: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先秦成为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诸子百家在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军事、外交、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内所形成的思想理论,对后世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儒家思想孕育着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1)秦朝:建立起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推崇法家学说。
(2)汉朝:汉武帝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文化格局形成。
材料2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1 任刑罚以为治,信小术以为道。遂燔烧诗书,坑杀儒士。
——西汉刘向《〈战国策〉序》
2、封建统一多民族的文化格局形成——秦汉时期
3、中华传统文化辉煌灿烂——魏晋隋唐时期
(1)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出儒、佛、道交汇融通的景象;
(2)魏晋玄学盛行,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促进儒学创新与发展。
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面对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儒学的正统地位也受到挑战,唐中期的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念,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
——摘编自《中国历史纲要.上册》
三教(明·丁云鹏)
4、中华文化高度繁荣——宋元时期
(1)宋代理学形成,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但它宣扬的封建礼教,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2)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
人物:朱熹
地位:理学集大成者
思想: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提倡“格物致知”
链接:程朱理学
1、概念: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体系;
2、地位:南宋后逐渐成为官方哲学;《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内容;确立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3、观点:
①对理的认识:“宇宙之间,一理而已”,认为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和人类最高的道德准则;理体现在自然界是普遍法则,体现在社会上是伦理道德;体现在个人上就是人性;
②探寻理的方法:“格物致知”
③个人修养:以天理为准则,“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极小,失节是极大”;
4、评价:
①积极:理学注重主观意志的力量,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注重中华民族的气节、情操和道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
②消极:但它宣扬封建礼教,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用以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自然欲求,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了消极影响;
材料1 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理学将传统儒学的先义后利发展成为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
——《中国文化概论》
★历史理解:结合材料和所学谈谈你对理学的认识。
材料2 哲学家张载曾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在明清易代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感慨呼号;文天祥、东林党在异族强权及腐朽政治势力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无不浸润了“理学”的精神价值和道德理想。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①积极:理学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
②消极:但它宣扬封建礼教,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了消极影响;
5、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转折时期——明清时期
(1)进步思想:明清之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经世致用。
(2)思想钳制: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思想受到钳制,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黄宗羲
(1610-1695)
顾炎武
(1613-1682)
王夫之
(1619-1692)
在乾隆后期的禁书运动中,共禁毁书籍3100余种,15.1万余部,销毁书板8万块以上。民间惧祸自行销毁者不在其内。 —— 黄爱平《四库全书纂修研究》
思想家的历史“自觉”:经世致用思想和社会责任感
(明中期)王守仁
(明后期)李贽
“心学”
集大成者
挑战权威的
“异端”
明清之际早期民主进步思想家
6、中华文化由衰落到复兴——近代中国
(1)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2)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思想,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3)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进步。
主流——向西方学习
以救亡图存
古代 阶段 时间 概况
起源 远古 多元一体中华文化形成
奠基 先秦 形成华夏认同观念;
百家争鸣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发展 秦汉 封建统一多民族的文化格局形成;
汉武帝时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主流。
魏晋隋唐 儒佛道交汇融通;儒学受到挑战,走向发展和创新。
宋元 理学形成,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但宣扬的封建礼教束缚人们精神世界;
科技文化走向高度繁荣。
传承与转折 明清之际 提倡个性自由,批判理学,抨击专制,经世致用
清康雍乾 君主专制和文字狱禁锢中华文化发展,思想受到钳制
近代 冲击 鸦片战争后 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成为主流
新文化运动 抨击封建思想,追求科学与民主
复兴 五四运动后 马克思主义思想逐渐成为主流
古代封建社会中华文化的发展历史,其主流就是儒家思想的发展和演变历程
近代中华文化的发展历史,其主流就是西学东渐、救亡图存的历史,也是中华文化近代化艰难历程
课标要求:
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 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重视以人为本,崇尚天人合一,追求家国情怀,崇德尚贤,强调自强不息,主张和而不同等思想观念。
内涵 代表 影响
重视以人为本 民本思想 ①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 ②管子: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 ③孔子:提倡“仁”,主张“仁者爱人” ④孟子:提倡“仁政”,主张“民贵君轻”。 历代思想家继承了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发展为系统的理论学说,并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政治实践,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对推动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1、治世之道
“人无与水监,当于民监。”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
——《尚书》
西周的开创者之一周公认为,天的意志是可以从民情中反映出来的,只有保民才能做到敬天,这就是“敬天保民”思想,“保民”也被儒家学派继承,奠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
儒家思想的奠基人
易错易混:儒家“民本”思想核心内涵是“人民是政权(社稷、君)的统治基础”,是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以“民”为本,维护其君主的专制统治;而现代民主核心内涵是“人民当家作主”,即由多数人统治。
知识拓展:中国古代文明与西方文明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最为关键的一点是鲜明的人本色彩,与西方古代的神本主义有巨大的不同。中国古代虽然也有宗教,但是,中华文化的主流一直是儒家思想,宗教从来都不是主流思想。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胫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吴兢《贞观政要》
春秋管子
“法家先驱”“华夏第一相”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 ——《管子·牧民》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王制》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出自《孟子》
“古之为政,爱人为大。”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论语》
唐太宗
内涵 代表 影响
崇尚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 ①夏商:人们相信上天和鬼神; ②老子:提出“道”的概念,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 ③荀子: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以朴素的唯物观,摒弃了天命的绝对权威,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认为人类利用自然应该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内涵 代表 影响
提倡爱国 追求家国情怀 ①孟子:“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②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③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④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⑤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思想精髓 以天下为己任,强调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
2、个人美德
内涵 代表 影响
崇德尚贤 推崇天下为公 ①周朝:统治者主张“明德”“敬德” ②孔子:“为政以德” ③墨子:“尚贤” ④孟子:“尊贤使能” 在各国掀起了人才使用革故鼎新的大变革;
对历史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崇尚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①《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②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③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
内涵 代表 影响
主张和而不同 ①西周太史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②孔子、孟子: 视“和”为人性中应有的美德; 提出“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地利不如人和”等观点(学会尊重和借鉴他人意见) 作为认识与处理事情的方法,对于今天认识社会和处理事情提供了方法,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3、处事之道
课标要求:
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 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中华文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质,对当代中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特点:(1)本土性:本国风情,地域特征。比如汉字、京剧(2)多样性: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比如儒法道等思想长期共存。(3)包容性: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比如汉代以来佛教逐步本土化(4)凝聚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比如“炎黄子孙”“中华民族”
(5)连续性:绵延不绝,传承至今。
2.价值(意义):(1)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2)体现价值标准,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3)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社会生活里的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节日
清明节:尊祖敬宗
家族民族认同
端午节:忧国忧民
中秋节:团圆和睦
建 筑
四合院:团圆,和谐有序
“家合万事兴”门匾:“和”
山西临汾尧庙、陕西西安黄帝陵:
炎黄子孙,民族认同
山东曲阜孔庙:文化认同
北京社稷坛:农本、民本观念
歌
曲
《十五的月亮》:家国情怀,社会担当
《一封家书》: 孝敬父母
《我的中国心》:爱国情
《七子之歌》: 渴望国家统一
总结1:正确认识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意义1.正确认识多元与一体的关系,是增进文化认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和基础。2.有利于形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和特色,成为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3.有利于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深化对“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之集大成”的认识。4.有利于通过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和民族地区历史文化教育,引导各族群众通过亲身感受去体认本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同质性和同体性。5.认识到中华文化是包含56个民族的文化,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明,中华民族的发展是各民族水乳交融、唇齿相依、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发展史。
总结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
1.政治:中央集权体制,国家统一、科举制度发展完善。2.经济:农耕文明高度发达,为文化的生生不息奠定物质基础。3.思想文化:统一的文化政策(“车同轨、书同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动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交流、儒家思想主导地位的确立。4.教育:书院等古代教育机构的贡献保持了文化传承的连续性。5.民族关系:民族交往、交流、交融。6.对外关系:兼收并蓄的对外文化交流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7.先进人士对中华文化的改造与弘扬。8.相对封闭和较广阔的地理环境,为中华文明独立、连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总结3: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创新发展、丰富内涵。
材料 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24日)
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