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河流 探寻母亲河—— 黄河课件 仁爱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河流 探寻母亲河—— 黄河课件 仁爱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6.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04 16:43: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探寻母亲河 ——


课程标准:举例说明黄河对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学习目标
1.运用图文资料,描述黄河概况,分析对其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
影响。
2.通过图文资料分析黄河各河段现存问题及治理对策。
讲述黄河
温馨小提示:
如何描述一条河流:从它的发源地,注入地,上中下游分界点,主要的支流,流经的地形区,流经的省份描述。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本内容,做个说书人为同学们讲述黄河基本概况
我来讲黄河
歌颂黄河
塑造平原
农业灌溉
水力发电
旅游观光
文明起源
颂黄河---黄河的贡献
河流的作用有哪些
丰收赞歌
9月23日“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在宁夏贺兰县开幕。
材料一:黄河自南向北流经宁夏平原,由于这一地区地势十分平坦,使得黄河宁夏平原段流速十分缓慢,大量泥沙在宁夏平原沉积,形成了深厚肥沃的冲积土壤。
材料二:黄河冲积而成的宁夏平原,自古以来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誉。早在2000多年以前,先民们就凿渠引水灌溉农田,至今已形成完善的排灌系统。青铜峡又被称为“九渠之首”,引黄灌溉条件得天独厚,灌面积达25万公顷。
小组探究:阅读图文资料,分析宁夏唱响丰收赞歌的自然原因,
黄河在其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地形 气候 土壤 水源
宁夏平原自古即享有塞上江南、西北明珠的美称,而今依旧是中国西北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特色农业基地。
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
华北平原
黄河除了哺育出宁夏平原以外,还哺育了哪些平原呢?
水电交响曲
记者从国家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获悉,2022年,黄河公司全年发电量682亿千瓦时
文旅盛宴
保卫黄河
2022年10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自2023年4月1日起施行。
据历史记载,自公元前602年到新中国成立前2000多年中,黄河下游因洪水决口泛滥达1500多次,平均3年两次,下游少道26次,其中较大而长时期的改道有9次,曾有7个入海口,涉及范围北至津沽,南达淮河,约25万平方公里,淮河和海河也成了黄河的受害者。每次决口泛滥,都造成“江河横溢,人为鱼鳖”的凄惨景象。
黄河害在下游
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
开封“地上河”示意
地上河
泥沙淤积
河床抬高
河口
桃花峪
中游
材料一:黄土高原位于从森林向草原过渡地带,植被覆盖率低,
涵养水源能力差,土质疏松,于平原向高原的过渡地带,坡度大,坡面物质不稳定,加之黄土高原北部和鄂尔多斯高原数以百万亩计的草原被开垦为农田,使大面积的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土质疏松
材料二:
找出黄河中游分析这里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降水集中多暴雨
病在中游
小组活动二:
土质疏松
暴雨
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
地上河
泥沙淤积
河床抬高
流速减慢
地势低平
找准病因
我们全县通过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淤地坝建设工程等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林草覆盖率普遍增加10%至30%以上。
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代表
我们从采访中了解到,经过坚持不懈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截至2020年底,右玉县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不足0.3%提高到63.63%,绿化率达到57%,“不毛之地”变成了“塞上绿洲”。
右玉县代表
处方
小流域综合治理
建设淤地坝
植树造林
上游
黄河上游面临的生态问题是土地荒漠化,请大家结合材料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其原因。
自然:位于半干旱和干旱区,气候干旱降水少
人为:人类过度开发,草场退化,
材料一
材料二
“凌汛之痛”
凌汛是指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现象
河口镇
桃花峪
上游
下游
凌汛发生条件
①有结冰期
②低纬流向高纬
中考链接
24. (9 分)河南某中学地理社团利用寒假前往日本西部开展研学旅行。 图 15 为研学地点分布图。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品尝———新潟特产越光米】
新潟(xì)越光米在日本享有盛誉。 这里山间谷地昼夜温差大。
冬季山区厚厚的积雪,消融汇入日本最长的河流信浓川。 奔流不息
的河水孕育了肥沃的平原,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优质的灌溉水源。
(2)说出越光米品质优良的主要自然原因。
中考链接
感谢聆听!
2023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