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卷】第三单元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培优卷】第三单元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同步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2-03 19:25:17

文档简介

【培优卷】第三单元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2023七下·长沙期中)马铃薯是继水稻、小麦、玉米后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其块茎中含有大量的淀粉。马铃薯块茎中的淀粉是(  )
A.由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来的
B.由块茎细胞光合作用制造来的
C.由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制造运输来的
D.通过果肉细胞制造运送而来的
【答案】C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所以,马铃薯块茎中的淀粉是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制造且由输导组织运输来的,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实质,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即可,在植物的各器官中,叶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为植物提供营养物质。
2.(2020七上·宜兴期中)“树欲静而风不止,叶飘零而风依行。”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下图是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图。据图回答38—40题:
(1)上图中2和 3 分别是(  )
A.二氧化碳、光 B.二氧化碳、叶绿体
C.有机物、光 D.氧气、无机物
(2)为了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有些菜农会在大棚里增施“气肥”。这种“气肥”实质上就是(  )
A.1代表的物质 B.2代表的物质 C.3代表的物质 D.4代表的物质
(3)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绿色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是有机物的“加工厂”
B.农作物种植越密,对光利用越充分,产量就越高
C.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里的能量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积蓄的
D.叶绿素以及其他色素能捕捉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
【答案】(1)C
(2)A
(3)B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1) 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为: ,根据反应式,光合作用的原料为水和1二氧化碳,产物为2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3光,场所是4叶绿体,故答案为:C。(2)为了增产,农民常向大棚内施放“气肥”,气肥就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A。(3)A.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多种形式的能量,是细胞内的能量转化器,被称为绿色植物细胞中的有机物的“加工厂”,正确。
B.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种植农作物时,如果过稀,使阳光照到地面,造成浪费,会减产;如果过密,植物叶片互相遮挡,不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也会减产,所以应合理密植,错误。
C.光合作用固定的光能是动植物和人类生命活动的最终能量来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里的能量,也都是植物在亿万年前直接或间接通过光合作用积蓄的太阳能,正确。
D.光合作用的进行离不开光合色素对光能的吸收,叶绿素是光合作用中捕获光能的主要色素,能够捕捉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3.(2017七上·洪泽期中)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植物的有关生理作用,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①盆栽牵牛花植株放在暗处一昼夜后,将植株枝条上长势、大小相同的三个叶片分别置于A.B.C三个透明塑料软瓶内,密封瓶口,设为甲装置,其他处理见图
②将甲装置移到光下6小时
③取下三瓶内的叶片,分别用乙装置脱色
④取出叶片,漂洗后滴加碘液
(1)乙装置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褪去叶片中的绿色,其中小烧杯中的液体是(  )
A.自来水 B.酒精 C.肥皂水 D.沸水
(2)实验前,要将栽牵牛花植株放在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
A.消耗叶片内的淀粉
B.使叶内的淀粉到叶片中
C.防止发生化学反应
D.停止光合作用,使淀粉到叶肉细胞中
(3)实验结果将证明,A,B,C三个装置中的叶片,淀粉含量最高的是(  )
A.A B.B C.C D.B,C
【答案】(1)B
(2)A
(3)B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1)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因此乙装置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褪去叶片中的绿色,其中小烧杯中的液体是酒精。故答案为:B。
(2)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在实验前,要将栽牵牛花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消耗叶片内的淀粉。故答案为:A。
(3)B瓶内的叶片能接受光照,瓶内的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因而能进行光合作用。A瓶中的叶片不能接受光照,C瓶内的叶片吸收不到二氧化碳,A、C两瓶内的叶片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经过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只有B瓶内的叶片变蓝。由此可见:A、B、C三个装置中的叶片,淀粉含量最高的是B叶片。故答案为:B
故答案为:(1)B;(2)A;(3)B
【分析】“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步骤:
①暗处理:目的是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②选叶遮光:有光和无光形成对照.
③光照处理:让植物充分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
④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把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直到变成黄白色.酒精的作用是溶解叶绿素,隔水的目的是防止酒精燃烧.(酒精脱色后清水漂洗,及滴加碘液后漂洗是为了排除酒精和碘液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⑤清水漂洗,滴加碘液(淀粉遇淀粉变蓝):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⑥清水冲洗碘液,观察现象.
⑦现象:遮光部分不变蓝,未遮光部分呈深蓝色.
4.(2023八下·沙田期中)A、B、C、D四位同学到王爷爷家做客,王爷爷兴致勃勃地告诉他们,今年又是大丰收。他种的萝卜、藕最大的重约5千克,冬瓜最重的23千克。四位同学就此发表了各自的意见,请你判断正确的结论(  )
A.箩卜、冬瓜的原材料应该是二氧化碳和水,而藕则是水和无机盐
B.梦卜、冬瓜、藕的原材料主要应是二氧化碳和水
C.萝卜的原材料是无机盐,藕是水和泥池中的营养物质,而冬瓜则是二氧化碳和水
D.萝卜、冬瓜、藕的原材料主要是有水和无机盐组成,其次是二氧化碳
【答案】B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能为自身和其它生物(包括消费者、分解者)提供物质和能量。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有机物和氧。可见,梦卜、冬瓜、藕的原材料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
故答案为:B。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捕获太阳光,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作光合作用。
5.(2023·延庆模拟)银杏具有观赏、经济、药用价值。如图为银杏秋季落叶前叶片和枝干中淀粉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银杏种子没有果皮包被,属裸子植物
B.叶片和枝干的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C.温度和光照等会影响银杏的光合速率
D.淀粉含量的变化加剧了因落叶带来的能量损耗
【答案】D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裸子植物
【解析】【解答】A、银杏的胚珠裸露,外面无子房壁,不能发育成果皮,因此种子裸露,属于裸子植物,A
正确;
B、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叶片和枝干的淀粉都是光合作用的产物,B正确;
C、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条件是光,温度和光照等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C正确;
D、图中的两幅图分别是银杏落叶前叶片和枝干中淀粉含量的变化,通过曲线图可知,叶片中淀粉含量逐渐减少,枝干中淀粉含量逐渐增多,说明植物在叶落前,叶子中的叶绿素被分解,植物将部分营养物质回收并贮存在枝干等处,以便来年再利用。所以淀粉含量的变化并没有加剧因落叶带来的能量损耗,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根据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把种子植物分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2)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
6.(2023·济南)曲线a表示某植物在环境温度为25℃(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时,其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情况,在M点时出现曲线b的原因可能是(  )
A.适当提高了温度 B.适当增加了二氧化碳浓度
C.适当增加了光照强度 D.适当增加了氧气浓度
【答案】B
【知识点】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分析图像可知,图像横坐标为光照强度,纵坐标是光合作用强度,a曲线中M点之后不再增加,说明M点是光照强度的饱和点,此时光照继续增加,植物光合作用也不会再增长;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 25℃为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b曲线在M点后上升,说明应该是提高了二氧化碳浓度。
故答案为:B。
【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
7.(2023·株洲)“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梦想是禾下乘凉。以下提高水稻产量的相关措施错误的是(  )
A.施肥越多,产量越高
B.不同生长期施加的无机盐的种类和比例不同
C.合理密植有利于水稻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D.播种前需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播种时应选择发芽率高的种子
【答案】A
【知识点】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解析】【解答】A、在一定的条件下,施肥的多少将影响农作物的产量,要做到合理施肥,如果施肥过多,反而导致植物根细胞失水造成“烧苗”现象,A错误 ;
B、因为各种无机盐对植物所起的作用不同, 不同生长期施加的无机盐的种类和比例不同 ,B正确;
C、合理密植是指既不让光照在空地上,也不让叶片互相遮挡,充分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故合理密植有利于水稻充分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C正确 ;
D、 在农业生产上,播种前应当测定种子的发芽率,选择发芽率高的种子,如果发芽率低,就需要另选良种,否则会造成减产,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 植物的生活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植物生活中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有间作套种、合理密植等。
8.(2023·眉山)某大棚种植基地栽培西瓜,为提高西瓜产量及甜度,在种植期间采取了以下相关措施,其中与应用光合作用原理来提高产量无关的是(  )
A.合理密植,使西瓜植株叶片充分接受光照
B.白天在棚内放置适量干冰,以增加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C.阴雨连绵天气情况下,棚内采取一定的人工照明
D.夜间适当降低棚内温度,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答案】D
【知识点】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A、合理密植,使西瓜植株叶片充分接受光照,可以提高产量,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所以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提高产量,不符合题意;
C、光照是光合作用的条件,所以延长光照时间或增强光照强度可以提高产量,不符合题意;
D、夜间降低温度,是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和呼吸作用有关,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光合作用是有机物的积累过程,所以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提高产量。
①充分利用光照:合理密植,进行套种。
②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和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9.(2023·凉山)如图是布拖县有名的乌洋芋(马铃薯)植株示意图。它生长在海拔2600~2800米之间,皮薄、质嫩、淀粉含量高、营养丰富、口感好、耐贮存。食用部分是块茎,其中富含淀粉。以下关于食用部分说法正确的是(  )
A.是根从土壤中吸收积累 B.是植株结的果实
C.是叶片制造的有机物 D.是植株根的变态
【答案】C
【知识点】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AC、植物的根只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植物体内的淀粉、蛋白质脂、肪属于有机物,是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并且通过筛管运送到植物体的各部分。A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BD、马铃薯的可食用部分是块状茎,植株茎的变态,不是果实。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植物的变态器官:
1、我们吃的马铃薯、藕、蒜是植物的变态茎,萝卜、甘薯是变态的根,洋葱是变态的叶。
2、我们吃的玉米、小麦、大米不是种子,是果实,因为它们的果皮很薄,且果皮和种皮紧贴在一起,不易分开,所以让人误认为是种子。
3、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所需要的无机盐是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植物生长还需要有机物,所需要的有机物是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
10.(2023八下·德阳月考)砂生槐是西藏高原生态恢复的理想树种,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为初步筛选适合西藏某地区栽培的品种,研究人员测定了4个砂生槐品种幼苗的CO2吸收速率,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4种幼苗应在相同光照强度下进行检测
B.砂生槐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C.二氧化碳吸收速率可以反映光合作用速率
D.丁品种砂生槐适合选为该地区栽培品种
【答案】D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 A、测定四种砂生槐品种幼苗的二氧化碳吸收速率,只需品种不同,其他条件都应相同,所以应在相同的光照强度下进行检测,不符合题意;
B、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不符合题意;
C、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所以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可以反映光合作用的速率,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乙品种砂生槐的二氧化碳吸收速率最高,所以乙品种砂生槐适合选为该地区栽培品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等。
11.(2023七上·宁强期末)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有结构有(  )
①表皮透光不透水 ②有气孔能进出气体 ③有叶脉运输物质 ④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
A.②③④ B.①④② C.①③② D.①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叶片的结构
【解析】【解答】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④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①表皮透光不透水,有利于光合作用;②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③叶脉内有运输水分的导管及运输有机物的筛管;这些都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故答案为:D。
【分析】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
表皮:它们都属于保护组织.其外壁有一层透明、不易透的角质层。
气孔:它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其开闭由保卫细胞控制。
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有些像栅栏,叫做栅栏组织,细胞里有较多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最旺盛的部位;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有些像海绵,叫做海绵组织,细胞里含叶绿体较少.所以叶肉属于营养组织。
叶脉里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能够向上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够向下运送有机物,因此叶脉具有输导作用。
二、判断题
12.(2023七上·长顺期末)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有机物和氧。
13.(2021七上·扶风期中)植物的所有部分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所以其场所是叶绿体,因此含叶绿体的绿色部分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如幼嫩的绿色的茎,故题干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叶片的叶肉细胞中含大量的叶绿体,因此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14.(2021·湘潭)将燃烧的蜡烛伸入盛有萌发种子的密闭瓶内,火焰熄灭说明呼吸作用释放出了二氧化碳。
【答案】错误
【知识点】发现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
【解析】【解答】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吸收瓶内的氧气,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将燃烧的蜡烛放入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的瓶子里,蜡烛熄灭,其原因是该瓶内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把玻璃瓶中的氧气消耗尽了,故此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 呼吸作用是植物本身吸收进去氧气,然后逐步氧化分解,从而将有机物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检验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重新燃烧起来,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5.(2023·无锡)过度密植会使农作物减产。 ____(判断对错)
【答案】正确
【知识点】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光合作用是有机物的积累过程,所以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提高产量。
①充分利用光照:合理密植,进行套种。
②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和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16.(2023七上·长顺期末)鱼缸里的水草只是为了美观,没有其他作用。
【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金鱼的生活需要不断的从水中获得氧气,鱼缸中的水草在光照条件下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满足了金鱼呼吸的需要。所以,鱼缸中放入水草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水中氧气的含量,防止鱼因缺氧而死亡。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金鱼呼吸消耗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新鲜水草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以满足金鱼对氧的需要。
三、读图理解题
17.温度调控是温室大棚中番茄生产的重要环节,科研人员研究利用昼夜温差调控番茄生长与产量,实验结果如图1和图2。图1是在日平均温度为18℃时,不同昼夜温差下番茄株高的变化;图2是在日平均温度为18℃、25℃时,不同昼夜温差下番茄单株产量的情况。
(1)番茄植株的生长主要与细胞的   和   有关,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有机物来自于叶进行的   。
(2)据图1分析,在日平均温度为18℃时,适当   (填“增加”或“减少”)昼夜温差更利于番茄植株生长,最适宜番茄植株生长的昼夜温差是   。据图2分析,最适宜增加番茄单株产量的条件是   。
(3)结合图1、图2从物质合成与分解的角度解释,一定条件下增大昼夜温差可以促进植物生长与产量提升的原因   。
【答案】(1)分裂;生长;光合作用
(2)增加;12℃;昼夜温差6℃
(3)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旺盛积累的有机物多;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弱,分解的有机物少
【知识点】细胞分裂;光合作用的实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1)多细胞植物生长的过程中细胞会经过不断地分裂和生长,再进行分化成不同的组织,生长的过程中绿色植物会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这是绿叶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果。
(2)据图1分析,在日平均温度为18℃时,温差为12℃时植株生长最高,因此适当增加昼夜温差更利于番茄植株生长,最适宜番茄植株生长的昼夜温差是12℃,据图2分析,日平均温度一定时,昼夜温差越大,番茄单植株产量最多,可以看出最适宜增加番茄单株产量的条件是昼夜温差6℃。
(3)结合图1、图2从物质合成与分解的角度解释,白天温度高的时候,光合作用越强,制造的有机物越多,晚上温度低的时候,呼吸作用强度减弱,分解的有机物较少,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增大昼夜温差可以促进植物生长与产量提升。
故答案为:(1)第1空、分裂;第2空、生长; 第3空、光合作用 ;(2)第1空、增加;第2空、12℃。
第3空、昼夜温差6℃ (3) 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旺盛积累的有机物多;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弱,分解的有机物少
【分析】1.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2.植物呼吸作用是指将有机物和氧气反应产生能量、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18.(2023七下·楚雄期末)玉米是云南省分布最广、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玉米富含各种营养物质,味道香甜,可用于烹制各种菜肴。图甲表示玉米粒的剖面示意图,图乙为玉米植株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A、B、C表示生理过程),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的玉米植株是由图甲结构中的   (填序号)发育而来的。
(2)图乙中,玉米植株白天进行的生理活动有   (填字母)。
(3)“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玉米植株生活需要的水分和无机盐,主要由根从土壤中吸收,然后通过茎中的   (填“导管”或“筛管”)向上运输,运输的动力来自[C]   作用。
(4)阴雨连绵的天气会造成玉米果穗大量缺粒减产的原因是   。
(5)储藏玉米种子时,应保持储藏环境低温、干燥,这是为了减弱图乙中   (填字母)过程的强度。
(6)请利用光合作用原理,提出一条提高玉米产量的措施:   。
【答案】(1)⑦
(2)A、B、C
(3)导管;蒸腾
(4)传粉不足
(5)B
(6)合理密植(合理即可)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传粉及其类型;导管及其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及其意义;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1)图甲中,①是种皮,②是胚乳,③是子叶,④是胚芽,⑤是胚轴,⑥是胚根,⑦是胚,在玉米种子萌发时,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通过子叶转变成溶于水的物质并运输给胚根、胚芽和胚轴,胚根发育为根,胚芽发育为茎和叶,胚轴发育为连接茎和根的部分,胚最终发育成新的玉米植株,所以,图乙中的玉米植株是由图甲结构中的⑦发育而来的。
(2)图乙中,A代表的是光合作用,B代表的是呼吸作用,C代表的是蒸腾作用,在白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都能进行。
(3)“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玉米植株生活需要的水分和无机盐,主要由根从土壤中吸收,然后通过茎中的导管向上运输,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运输方向一般是由上而下,运输的动力来自C蒸腾作用,蒸腾作用能促进植物体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4)玉米花是风媒花,依靠风力传粉,而在玉米开花季节如果遇到连绵阴雨的天气,花粉一部分被雨水冲落,没有冲落的花粉也因被雨水浸湿,影响风力传粉,导致玉米的果穗常常有缺粒现象,所以,阴雨连绵的天气会造成玉米果穗大量缺粒减产的原因是传粉不足。
(5)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在氧气的参与下,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储藏玉米种子时,应保持储藏环境低温、干燥,这是为了减弱图乙中呼吸作用过程的强度,以减少种子内有机物的消耗。
(6)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光下,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所以,要提高农作物产量就要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如合理密植是充分利用光能,能够提高光合效率,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提高二氧化碳年浓度,可以为光合作用提供了充足的原料,能够提高光合效率,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故答案为:(1)⑦;(2)A、B、C;(3)导管、蒸腾;(4)传粉不足;(5)B;(6)合理密植。
【分析】此题考查种子的萌发、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传粉、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等基础知识,笔记简单,熟记:种子包括种皮和胚,胚轴、胚芽、胚根和子叶构成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种皮变软,呼吸作用增强,将储存在子叶内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输送到胚的胚轴、胚根和胚芽,萌发时,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胚芽突破种子背地生长,发育成茎和叶,胚最终发育成新的植物体;解答此题还需要明确: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进行,而植物的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在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都能进行,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植物体的根吸收水分,促进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还能帮助植物体有效的散热;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增加光照是充分利用光能,能够提高光合效率,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如合理密植,间作套种等。
四、资料分析题
19.(2023·贵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就出现了“间作套种”的农业生产方式。据《氾胜之书》记载,在瓜田中“又种薤(xiè)十根……居瓜子外,至五月瓜熟,薤可拔卖之,与瓜相避。又可种小豆于瓜中,亩四五升,其藿可卖。此法宜平地,瓜收亩万钱。”这种生产方式就是立体农业的雏形。立体农业是指依据生物的生活特性以及对环境的要求充分利用不同种生物的空间结构和季节性,进行合理搭配而建立的一个空间上多层次、时间上多序列的种植和养殖结构,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材料二 我国某地一林场在板栗林地里栽培茶树,通过精心管理取得了板栗、茶树两旺,提高了经济效益。板栗是一种深根性树种,而茶树是根系较浅的小灌木。板栗一般高度为3~4米,而茶树高度为1米左右,两种植物高矮配合,充分利用了不同层次的光能。板栗喜光,茶树耐阴,光照过强会导致茶树的光合作用效率下降。
注:氾:fán,姓;fàn,同“泛”。薤:又叫藠头(jiào tou),叶细长,花紫色。鳞茎和嫩叶可用作蔬菜。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总结的生产经验可实现在一定时间内、有限土地上   ,以增加收入。
(2)在该生态系统中,板栗和茶树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它们是生态系统的   。从根系的情况来看,板栗和茶树搭配种植的好处是   。
(3)现有四种农作物,它们的株高和进行光合作用利用的光照强度如下表:
农作物 A B C D
株高/厘米 170 65 59 165
进行光合作用利用的光照强度 较强光 较强光 弱光 弱光
根据材料二的经验,从四种农作物中选择   (填表中字母)两种搭配种植,可实现合理利用、有效增收。简述选择的理由:   。
【答案】(1)立体种植/立体农业
(2)生产者;板栗是一种深根性树种,而茶树是根系较浅的小灌木,两者搭配种植,能够有效利用土壤中不同层次的营养物质
(3)A、C;A农作物株高170厘米,较高,喜较强光;而C农作物株高59厘米,较矮,喜弱光。两者搭配种植,可充分利用光能,实现有效增收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1)立体农业是指依据生物的生活特性以及对环境的要求充分利用不同种生物的空间结构和季节性,进行合理搭配而建立的一个空间上多层次、时间上多序列的种植和养殖结构,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故答案为:立体种植/立体农业。
(2)在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板栗和茶树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它们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从根系的情况来看,板栗和茶树搭配种植的好处是:板栗是一种深根性树种,而茶树是根系较浅的小灌木,两者搭配种植,能够有效利用土壤中不同层次的营养物质。
故答案为:生产者;板栗是一种深根性树种,而茶树是根系较浅的小灌木,两者搭配种植,能够有效利用土壤中不同层次的营养物质。
(3)根据材料二的经验,A农作物株高170厘米,较高,喜较强光;而C农作物株高59厘米,较矮,喜弱光。两者搭配种植,可充分利用不同层次的光能,实现有效增收。
故答案为:A、C;A农作物株高170厘米,较高,喜较强光;而C农作物株高59厘米,较矮,喜弱光。两者搭配种植,可充分利用光能,实现有效增收。
【分析】在农业生产上,为了更好地促进作物的生长以获得高产,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要保证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可采取的措施有:充分利用光照,如合理密植、立体种植等;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等。
20.(2023七下·长沙期中) 2021年9月24日《科学》发表了中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了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直接人工合成淀粉的成果被认为是一项里程碑式突破。与种植玉米等植物获得淀粉相比,人工合成淀粉不用依靠植物细胞结构,还提高了光能到化学能的转化效率。人工合成淀粉的速率是玉米合成淀粉速率的8.5倍,对太阳能的利用效率也是玉米的3.5倍。这项研究成果使淀粉生产从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向工业生产模式的转变成为可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植株通过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淀粉,并把光能转化为   储存在淀粉中。
(2)中国科学家研究人工合成淀粉是在实验室中,利用   和氢气(电解产生)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变化最终合成淀粉。
(3)大面积栽种玉米需要   ,因为如果种植过密或过稀会导致玉米产量下降。玉米生长繁殖需水量较小,但生活过程中需水量较大,原因是绝大部分水用于玉米的   作用。
(4)与传统种植玉米等植物来获得淀粉相比,人工合成淀粉有许多优势。请分析人工合成淀粉这一研究成果的意义:   。
【答案】(1)化学能
(2)二氧化碳
(3)合理密植;蒸腾
(4)节约土地资源;节约淡水资源;减少农药使用;促进碳中和;解决粮食危机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所以,玉米植株通过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淀粉,并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淀粉中。
(2)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中国科学家研究人工合成淀粉是在实验室中,利用二氧化碳和氢气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变化最终合成淀粉。
(3)大面积栽种玉米需要合理密植,合理密植可以更加合理的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如果种植过密或过稀会导致玉米产量下降。玉米生长繁殖需水量较小,但生活过程中需水量较大,原因是绝大部分水用于玉米的蒸腾作用。
(4)根据题干所述,人工合成淀粉的模式是工业生产模式,人工合成淀粉的速率是玉米合成淀粉速率的8.5倍,对太阳能的利用效率也是玉米的3.5倍,和传统的玉米种植方式相比较,可以节约土地资源,节约淡水资源;减少农药使用;促进碳中和;解决粮食危机。
故答案为:(1)化学能;(2)二氧化碳;(3)合理密植、蒸腾;(4)节约土地资源;节约淡水资源;减少农药使用;促进碳中和;解决粮食危机。
【分析】此题考查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植物的蒸腾作用,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解答此题还需要具有从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吸收来的水只有大约1%-5%当做光合作用的原料被植物体利用,大约95%的水分都通过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去,这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增加了空气湿度,增加了降雨量;蒸腾作用还能够降低植物体特别是叶片的温度,避免灼烧;蒸腾作用能促进植物的根对水分的吸收,促进了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五、实验探究题
21.(2023八下·沙田期中)通过实验,我们知道“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乐乐兴趣小组进一步探究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是否有影响。他们的实验步骤如下:
编号 1 2 3 4 5
光的颜色 自然光 紫 蓝 绿 红
小图片浮起数量 组1 10 8 4 0 10
组2 10 8 3 0 9
组3 10 9 3 0 9
平均值 10 8.3 3.3 0 ?
①打孔器制取菠菜小圆叶片30片,并去除小圆叶片中的空气,放进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待用。
②准备5只100毫升的小烧杯,其中1只不做处理,另外4只烧杯外表面分别贴上红、蓝、绿、紫色的贴纸备用。
③向5只烧杯内倒入40毫升1%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可向环境中释放二氧化碳),并分别放入10片小圆叶片。
④将烧杯放于不透光纸箱的光源上方,接通电源,观察并记录6分钟内各烧杯内小圆叶片浮起的数量,实验结果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变量是   ,本实验的对照组是   (填编号)。
(2)在实验过程中,使用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为了增加   的含量,这种物质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3)小圆叶片经过抽气处理后,在清水中会沉底,抽气处理的目的是   ;若在实验中小圆叶片浮起,则说明小园叶片产生了   ,因此,同一时间内,通过   可以判断光合作用的强度大小。小组成员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那么在5号组中, 处应填   。
(4)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光的颜色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   (填“有"或“无")影响,实验中   色光的光合作用强度最小,   色光下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最大。
【答案】(1)光的颜色;1
(2)二氧化碳
(3)排除叶片中的氧气;氧气;根据小圆叶片浮起的数量;9.3
(4)有;绿;红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1)本实验是为了探究“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是否有影响”。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各组除了光的颜色这个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所以,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的颜色。在对照实验中,经过控制处理的一组事物称为实验组。为了确证实验组的结果是由人为进行的这种处理引起的,需要用同样的研究对象,另外设置不作上述处理的一组事物进行观察,这样的未作实验处理的一组事物称为对照组。可见,本实验的对照组是1号。
故填:光的颜色;1
(2)碳酸氢钠溶液能释放二氧化碳。因此在实验过程中,使用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为了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二氧化碳质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故填:二氧化碳
(3)小圆叶片经过抽气处理后,在清水中会沉底,抽气处理的目的是排除小圆形叶片内原有气体对实验的干扰,保持无关变量一致。若在实验中小圆叶片浮起,则说明小圆叶片产生了氧气,小圆叶片密度降低,从而上浮。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因此同一时间内,根据小圆叶片浮起的数量,可以判断光合作用的强度大小。 5号组中, 处应填平均值: (10+9+9)÷3≈9.3。
故填:排除叶片中的氧气;氧气;根据小圆叶片浮起的数量;9.3
(4)分析实验结果可知,不同颜色的光下,小圆叶片上浮的平均数量不相同。可见,光的颜色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有影响。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实验组中绿色光的光合作用强度最小,红色光下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最大。
故填:有;绿;红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捕获太阳光,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作光合作用。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主要器官,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可吸收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
六、综合应用题
22.(2023·绵阳)“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吸收量相互抵消,最终实现“碳”的“零排放”。为减少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生物柴油作为化石柴油的绿色替代品备受人们的关注。下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虚线框中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中,有   条食物链,其中最短的食物链是   ,构成该食物网的生物包括生产者和   。
(2)大多数细菌和真菌作为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能够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   、水和无机盐,参与碳循环等过程。
(3)藻类植物能大量累积油脂,是生产生物柴油的良好原料,其大多生活在水中,   (填“有”或“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养殖藻类植物用于生产生物柴油可实现“碳”的“零排放”,原因是藻类植物通过   (填生理过程)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几乎抵消生物柴油燃烧时释放的二氧化碳。
【答案】(1)2;草→鼠→鹰;消费者
(2)分解者;二氧化碳
(3)没有;光合作用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光合作用的实质;藻类植物
【解析】【解答】(1)分析图像可知,题目中的食物链有2条,分别是“草→鼠→蛇→鹰”、“草→鼠→鹰”,其中最短的食物链是“草→鼠→鹰”;食物链和食物网只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
故填:2;草→鼠→鹰;消费者;
(2)大多数细菌和真菌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作为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等,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故填:分解者;二氧化碳;
(3)藻类植物体内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是较为低等的孢子植物;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很强,地球上绝大多数氧气都来自于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
故填:没有;光合作用。
【分析】(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若要构成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而形成的关系。食物链一定是从生产者开始。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食物链中的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光合作用:指绿色植物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4)藻类植物属于孢子植物,其主要特征是:大多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常见的藻类植物有海带、紫菜、衣藻、蓝藻等。
1 / 1【培优卷】第三单元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2023七下·长沙期中)马铃薯是继水稻、小麦、玉米后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其块茎中含有大量的淀粉。马铃薯块茎中的淀粉是(  )
A.由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来的
B.由块茎细胞光合作用制造来的
C.由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制造运输来的
D.通过果肉细胞制造运送而来的
2.(2020七上·宜兴期中)“树欲静而风不止,叶飘零而风依行。”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下图是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图。据图回答38—40题:
(1)上图中2和 3 分别是(  )
A.二氧化碳、光 B.二氧化碳、叶绿体
C.有机物、光 D.氧气、无机物
(2)为了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有些菜农会在大棚里增施“气肥”。这种“气肥”实质上就是(  )
A.1代表的物质 B.2代表的物质 C.3代表的物质 D.4代表的物质
(3)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绿色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是有机物的“加工厂”
B.农作物种植越密,对光利用越充分,产量就越高
C.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里的能量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积蓄的
D.叶绿素以及其他色素能捕捉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
3.(2017七上·洪泽期中)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植物的有关生理作用,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①盆栽牵牛花植株放在暗处一昼夜后,将植株枝条上长势、大小相同的三个叶片分别置于A.B.C三个透明塑料软瓶内,密封瓶口,设为甲装置,其他处理见图
②将甲装置移到光下6小时
③取下三瓶内的叶片,分别用乙装置脱色
④取出叶片,漂洗后滴加碘液
(1)乙装置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褪去叶片中的绿色,其中小烧杯中的液体是(  )
A.自来水 B.酒精 C.肥皂水 D.沸水
(2)实验前,要将栽牵牛花植株放在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
A.消耗叶片内的淀粉
B.使叶内的淀粉到叶片中
C.防止发生化学反应
D.停止光合作用,使淀粉到叶肉细胞中
(3)实验结果将证明,A,B,C三个装置中的叶片,淀粉含量最高的是(  )
A.A B.B C.C D.B,C
4.(2023八下·沙田期中)A、B、C、D四位同学到王爷爷家做客,王爷爷兴致勃勃地告诉他们,今年又是大丰收。他种的萝卜、藕最大的重约5千克,冬瓜最重的23千克。四位同学就此发表了各自的意见,请你判断正确的结论(  )
A.箩卜、冬瓜的原材料应该是二氧化碳和水,而藕则是水和无机盐
B.梦卜、冬瓜、藕的原材料主要应是二氧化碳和水
C.萝卜的原材料是无机盐,藕是水和泥池中的营养物质,而冬瓜则是二氧化碳和水
D.萝卜、冬瓜、藕的原材料主要是有水和无机盐组成,其次是二氧化碳
5.(2023·延庆模拟)银杏具有观赏、经济、药用价值。如图为银杏秋季落叶前叶片和枝干中淀粉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银杏种子没有果皮包被,属裸子植物
B.叶片和枝干的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C.温度和光照等会影响银杏的光合速率
D.淀粉含量的变化加剧了因落叶带来的能量损耗
6.(2023·济南)曲线a表示某植物在环境温度为25℃(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时,其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情况,在M点时出现曲线b的原因可能是(  )
A.适当提高了温度 B.适当增加了二氧化碳浓度
C.适当增加了光照强度 D.适当增加了氧气浓度
7.(2023·株洲)“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梦想是禾下乘凉。以下提高水稻产量的相关措施错误的是(  )
A.施肥越多,产量越高
B.不同生长期施加的无机盐的种类和比例不同
C.合理密植有利于水稻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D.播种前需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播种时应选择发芽率高的种子
8.(2023·眉山)某大棚种植基地栽培西瓜,为提高西瓜产量及甜度,在种植期间采取了以下相关措施,其中与应用光合作用原理来提高产量无关的是(  )
A.合理密植,使西瓜植株叶片充分接受光照
B.白天在棚内放置适量干冰,以增加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C.阴雨连绵天气情况下,棚内采取一定的人工照明
D.夜间适当降低棚内温度,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9.(2023·凉山)如图是布拖县有名的乌洋芋(马铃薯)植株示意图。它生长在海拔2600~2800米之间,皮薄、质嫩、淀粉含量高、营养丰富、口感好、耐贮存。食用部分是块茎,其中富含淀粉。以下关于食用部分说法正确的是(  )
A.是根从土壤中吸收积累 B.是植株结的果实
C.是叶片制造的有机物 D.是植株根的变态
10.(2023八下·德阳月考)砂生槐是西藏高原生态恢复的理想树种,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为初步筛选适合西藏某地区栽培的品种,研究人员测定了4个砂生槐品种幼苗的CO2吸收速率,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4种幼苗应在相同光照强度下进行检测
B.砂生槐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C.二氧化碳吸收速率可以反映光合作用速率
D.丁品种砂生槐适合选为该地区栽培品种
11.(2023七上·宁强期末)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有结构有(  )
①表皮透光不透水 ②有气孔能进出气体 ③有叶脉运输物质 ④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
A.②③④ B.①④② C.①③② D.①②③④
二、判断题
12.(2023七上·长顺期末)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13.(2021七上·扶风期中)植物的所有部分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14.(2021·湘潭)将燃烧的蜡烛伸入盛有萌发种子的密闭瓶内,火焰熄灭说明呼吸作用释放出了二氧化碳。
15.(2023·无锡)过度密植会使农作物减产。 ____(判断对错)
16.(2023七上·长顺期末)鱼缸里的水草只是为了美观,没有其他作用。
三、读图理解题
17.温度调控是温室大棚中番茄生产的重要环节,科研人员研究利用昼夜温差调控番茄生长与产量,实验结果如图1和图2。图1是在日平均温度为18℃时,不同昼夜温差下番茄株高的变化;图2是在日平均温度为18℃、25℃时,不同昼夜温差下番茄单株产量的情况。
(1)番茄植株的生长主要与细胞的   和   有关,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有机物来自于叶进行的   。
(2)据图1分析,在日平均温度为18℃时,适当   (填“增加”或“减少”)昼夜温差更利于番茄植株生长,最适宜番茄植株生长的昼夜温差是   。据图2分析,最适宜增加番茄单株产量的条件是   。
(3)结合图1、图2从物质合成与分解的角度解释,一定条件下增大昼夜温差可以促进植物生长与产量提升的原因   。
18.(2023七下·楚雄期末)玉米是云南省分布最广、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玉米富含各种营养物质,味道香甜,可用于烹制各种菜肴。图甲表示玉米粒的剖面示意图,图乙为玉米植株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A、B、C表示生理过程),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的玉米植株是由图甲结构中的   (填序号)发育而来的。
(2)图乙中,玉米植株白天进行的生理活动有   (填字母)。
(3)“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玉米植株生活需要的水分和无机盐,主要由根从土壤中吸收,然后通过茎中的   (填“导管”或“筛管”)向上运输,运输的动力来自[C]   作用。
(4)阴雨连绵的天气会造成玉米果穗大量缺粒减产的原因是   。
(5)储藏玉米种子时,应保持储藏环境低温、干燥,这是为了减弱图乙中   (填字母)过程的强度。
(6)请利用光合作用原理,提出一条提高玉米产量的措施:   。
四、资料分析题
19.(2023·贵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就出现了“间作套种”的农业生产方式。据《氾胜之书》记载,在瓜田中“又种薤(xiè)十根……居瓜子外,至五月瓜熟,薤可拔卖之,与瓜相避。又可种小豆于瓜中,亩四五升,其藿可卖。此法宜平地,瓜收亩万钱。”这种生产方式就是立体农业的雏形。立体农业是指依据生物的生活特性以及对环境的要求充分利用不同种生物的空间结构和季节性,进行合理搭配而建立的一个空间上多层次、时间上多序列的种植和养殖结构,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材料二 我国某地一林场在板栗林地里栽培茶树,通过精心管理取得了板栗、茶树两旺,提高了经济效益。板栗是一种深根性树种,而茶树是根系较浅的小灌木。板栗一般高度为3~4米,而茶树高度为1米左右,两种植物高矮配合,充分利用了不同层次的光能。板栗喜光,茶树耐阴,光照过强会导致茶树的光合作用效率下降。
注:氾:fán,姓;fàn,同“泛”。薤:又叫藠头(jiào tou),叶细长,花紫色。鳞茎和嫩叶可用作蔬菜。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总结的生产经验可实现在一定时间内、有限土地上   ,以增加收入。
(2)在该生态系统中,板栗和茶树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它们是生态系统的   。从根系的情况来看,板栗和茶树搭配种植的好处是   。
(3)现有四种农作物,它们的株高和进行光合作用利用的光照强度如下表:
农作物 A B C D
株高/厘米 170 65 59 165
进行光合作用利用的光照强度 较强光 较强光 弱光 弱光
根据材料二的经验,从四种农作物中选择   (填表中字母)两种搭配种植,可实现合理利用、有效增收。简述选择的理由:   。
20.(2023七下·长沙期中) 2021年9月24日《科学》发表了中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了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直接人工合成淀粉的成果被认为是一项里程碑式突破。与种植玉米等植物获得淀粉相比,人工合成淀粉不用依靠植物细胞结构,还提高了光能到化学能的转化效率。人工合成淀粉的速率是玉米合成淀粉速率的8.5倍,对太阳能的利用效率也是玉米的3.5倍。这项研究成果使淀粉生产从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向工业生产模式的转变成为可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植株通过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淀粉,并把光能转化为   储存在淀粉中。
(2)中国科学家研究人工合成淀粉是在实验室中,利用   和氢气(电解产生)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变化最终合成淀粉。
(3)大面积栽种玉米需要   ,因为如果种植过密或过稀会导致玉米产量下降。玉米生长繁殖需水量较小,但生活过程中需水量较大,原因是绝大部分水用于玉米的   作用。
(4)与传统种植玉米等植物来获得淀粉相比,人工合成淀粉有许多优势。请分析人工合成淀粉这一研究成果的意义:   。
五、实验探究题
21.(2023八下·沙田期中)通过实验,我们知道“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乐乐兴趣小组进一步探究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是否有影响。他们的实验步骤如下:
编号 1 2 3 4 5
光的颜色 自然光 紫 蓝 绿 红
小图片浮起数量 组1 10 8 4 0 10
组2 10 8 3 0 9
组3 10 9 3 0 9
平均值 10 8.3 3.3 0 ?
①打孔器制取菠菜小圆叶片30片,并去除小圆叶片中的空气,放进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待用。
②准备5只100毫升的小烧杯,其中1只不做处理,另外4只烧杯外表面分别贴上红、蓝、绿、紫色的贴纸备用。
③向5只烧杯内倒入40毫升1%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可向环境中释放二氧化碳),并分别放入10片小圆叶片。
④将烧杯放于不透光纸箱的光源上方,接通电源,观察并记录6分钟内各烧杯内小圆叶片浮起的数量,实验结果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变量是   ,本实验的对照组是   (填编号)。
(2)在实验过程中,使用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为了增加   的含量,这种物质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3)小圆叶片经过抽气处理后,在清水中会沉底,抽气处理的目的是   ;若在实验中小圆叶片浮起,则说明小园叶片产生了   ,因此,同一时间内,通过   可以判断光合作用的强度大小。小组成员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那么在5号组中, 处应填   。
(4)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光的颜色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   (填“有"或“无")影响,实验中   色光的光合作用强度最小,   色光下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最大。
六、综合应用题
22.(2023·绵阳)“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吸收量相互抵消,最终实现“碳”的“零排放”。为减少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生物柴油作为化石柴油的绿色替代品备受人们的关注。下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虚线框中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中,有   条食物链,其中最短的食物链是   ,构成该食物网的生物包括生产者和   。
(2)大多数细菌和真菌作为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能够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   、水和无机盐,参与碳循环等过程。
(3)藻类植物能大量累积油脂,是生产生物柴油的良好原料,其大多生活在水中,   (填“有”或“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养殖藻类植物用于生产生物柴油可实现“碳”的“零排放”,原因是藻类植物通过   (填生理过程)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几乎抵消生物柴油燃烧时释放的二氧化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所以,马铃薯块茎中的淀粉是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制造且由输导组织运输来的,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实质,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即可,在植物的各器官中,叶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为植物提供营养物质。
2.【答案】(1)C
(2)A
(3)B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1) 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为: ,根据反应式,光合作用的原料为水和1二氧化碳,产物为2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3光,场所是4叶绿体,故答案为:C。(2)为了增产,农民常向大棚内施放“气肥”,气肥就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A。(3)A.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多种形式的能量,是细胞内的能量转化器,被称为绿色植物细胞中的有机物的“加工厂”,正确。
B.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种植农作物时,如果过稀,使阳光照到地面,造成浪费,会减产;如果过密,植物叶片互相遮挡,不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也会减产,所以应合理密植,错误。
C.光合作用固定的光能是动植物和人类生命活动的最终能量来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里的能量,也都是植物在亿万年前直接或间接通过光合作用积蓄的太阳能,正确。
D.光合作用的进行离不开光合色素对光能的吸收,叶绿素是光合作用中捕获光能的主要色素,能够捕捉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3.【答案】(1)B
(2)A
(3)B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1)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因此乙装置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褪去叶片中的绿色,其中小烧杯中的液体是酒精。故答案为:B。
(2)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在实验前,要将栽牵牛花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消耗叶片内的淀粉。故答案为:A。
(3)B瓶内的叶片能接受光照,瓶内的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因而能进行光合作用。A瓶中的叶片不能接受光照,C瓶内的叶片吸收不到二氧化碳,A、C两瓶内的叶片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经过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只有B瓶内的叶片变蓝。由此可见:A、B、C三个装置中的叶片,淀粉含量最高的是B叶片。故答案为:B
故答案为:(1)B;(2)A;(3)B
【分析】“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步骤:
①暗处理:目的是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②选叶遮光:有光和无光形成对照.
③光照处理:让植物充分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
④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把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直到变成黄白色.酒精的作用是溶解叶绿素,隔水的目的是防止酒精燃烧.(酒精脱色后清水漂洗,及滴加碘液后漂洗是为了排除酒精和碘液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⑤清水漂洗,滴加碘液(淀粉遇淀粉变蓝):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⑥清水冲洗碘液,观察现象.
⑦现象:遮光部分不变蓝,未遮光部分呈深蓝色.
4.【答案】B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能为自身和其它生物(包括消费者、分解者)提供物质和能量。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有机物和氧。可见,梦卜、冬瓜、藕的原材料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
故答案为:B。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捕获太阳光,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作光合作用。
5.【答案】D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裸子植物
【解析】【解答】A、银杏的胚珠裸露,外面无子房壁,不能发育成果皮,因此种子裸露,属于裸子植物,A
正确;
B、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叶片和枝干的淀粉都是光合作用的产物,B正确;
C、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条件是光,温度和光照等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C正确;
D、图中的两幅图分别是银杏落叶前叶片和枝干中淀粉含量的变化,通过曲线图可知,叶片中淀粉含量逐渐减少,枝干中淀粉含量逐渐增多,说明植物在叶落前,叶子中的叶绿素被分解,植物将部分营养物质回收并贮存在枝干等处,以便来年再利用。所以淀粉含量的变化并没有加剧因落叶带来的能量损耗,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根据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把种子植物分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2)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
6.【答案】B
【知识点】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分析图像可知,图像横坐标为光照强度,纵坐标是光合作用强度,a曲线中M点之后不再增加,说明M点是光照强度的饱和点,此时光照继续增加,植物光合作用也不会再增长;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 25℃为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b曲线在M点后上升,说明应该是提高了二氧化碳浓度。
故答案为:B。
【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
7.【答案】A
【知识点】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解析】【解答】A、在一定的条件下,施肥的多少将影响农作物的产量,要做到合理施肥,如果施肥过多,反而导致植物根细胞失水造成“烧苗”现象,A错误 ;
B、因为各种无机盐对植物所起的作用不同, 不同生长期施加的无机盐的种类和比例不同 ,B正确;
C、合理密植是指既不让光照在空地上,也不让叶片互相遮挡,充分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故合理密植有利于水稻充分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C正确 ;
D、 在农业生产上,播种前应当测定种子的发芽率,选择发芽率高的种子,如果发芽率低,就需要另选良种,否则会造成减产,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 植物的生活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植物生活中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有间作套种、合理密植等。
8.【答案】D
【知识点】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A、合理密植,使西瓜植株叶片充分接受光照,可以提高产量,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所以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提高产量,不符合题意;
C、光照是光合作用的条件,所以延长光照时间或增强光照强度可以提高产量,不符合题意;
D、夜间降低温度,是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和呼吸作用有关,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光合作用是有机物的积累过程,所以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提高产量。
①充分利用光照:合理密植,进行套种。
②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和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9.【答案】C
【知识点】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AC、植物的根只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植物体内的淀粉、蛋白质脂、肪属于有机物,是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并且通过筛管运送到植物体的各部分。A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BD、马铃薯的可食用部分是块状茎,植株茎的变态,不是果实。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植物的变态器官:
1、我们吃的马铃薯、藕、蒜是植物的变态茎,萝卜、甘薯是变态的根,洋葱是变态的叶。
2、我们吃的玉米、小麦、大米不是种子,是果实,因为它们的果皮很薄,且果皮和种皮紧贴在一起,不易分开,所以让人误认为是种子。
3、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所需要的无机盐是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植物生长还需要有机物,所需要的有机物是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
10.【答案】D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 A、测定四种砂生槐品种幼苗的二氧化碳吸收速率,只需品种不同,其他条件都应相同,所以应在相同的光照强度下进行检测,不符合题意;
B、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不符合题意;
C、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所以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可以反映光合作用的速率,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乙品种砂生槐的二氧化碳吸收速率最高,所以乙品种砂生槐适合选为该地区栽培品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等。
11.【答案】D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叶片的结构
【解析】【解答】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④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①表皮透光不透水,有利于光合作用;②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③叶脉内有运输水分的导管及运输有机物的筛管;这些都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故答案为:D。
【分析】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
表皮:它们都属于保护组织.其外壁有一层透明、不易透的角质层。
气孔:它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其开闭由保卫细胞控制。
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有些像栅栏,叫做栅栏组织,细胞里有较多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最旺盛的部位;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有些像海绵,叫做海绵组织,细胞里含叶绿体较少.所以叶肉属于营养组织。
叶脉里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能够向上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够向下运送有机物,因此叶脉具有输导作用。
12.【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有机物和氧。
13.【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所以其场所是叶绿体,因此含叶绿体的绿色部分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如幼嫩的绿色的茎,故题干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叶片的叶肉细胞中含大量的叶绿体,因此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14.【答案】错误
【知识点】发现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
【解析】【解答】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吸收瓶内的氧气,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将燃烧的蜡烛放入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的瓶子里,蜡烛熄灭,其原因是该瓶内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把玻璃瓶中的氧气消耗尽了,故此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 呼吸作用是植物本身吸收进去氧气,然后逐步氧化分解,从而将有机物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检验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重新燃烧起来,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5.【答案】正确
【知识点】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光合作用是有机物的积累过程,所以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提高产量。
①充分利用光照:合理密植,进行套种。
②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和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16.【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金鱼的生活需要不断的从水中获得氧气,鱼缸中的水草在光照条件下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满足了金鱼呼吸的需要。所以,鱼缸中放入水草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水中氧气的含量,防止鱼因缺氧而死亡。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金鱼呼吸消耗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新鲜水草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以满足金鱼对氧的需要。
17.【答案】(1)分裂;生长;光合作用
(2)增加;12℃;昼夜温差6℃
(3)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旺盛积累的有机物多;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弱,分解的有机物少
【知识点】细胞分裂;光合作用的实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1)多细胞植物生长的过程中细胞会经过不断地分裂和生长,再进行分化成不同的组织,生长的过程中绿色植物会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这是绿叶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果。
(2)据图1分析,在日平均温度为18℃时,温差为12℃时植株生长最高,因此适当增加昼夜温差更利于番茄植株生长,最适宜番茄植株生长的昼夜温差是12℃,据图2分析,日平均温度一定时,昼夜温差越大,番茄单植株产量最多,可以看出最适宜增加番茄单株产量的条件是昼夜温差6℃。
(3)结合图1、图2从物质合成与分解的角度解释,白天温度高的时候,光合作用越强,制造的有机物越多,晚上温度低的时候,呼吸作用强度减弱,分解的有机物较少,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增大昼夜温差可以促进植物生长与产量提升。
故答案为:(1)第1空、分裂;第2空、生长; 第3空、光合作用 ;(2)第1空、增加;第2空、12℃。
第3空、昼夜温差6℃ (3) 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旺盛积累的有机物多;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弱,分解的有机物少
【分析】1.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2.植物呼吸作用是指将有机物和氧气反应产生能量、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18.【答案】(1)⑦
(2)A、B、C
(3)导管;蒸腾
(4)传粉不足
(5)B
(6)合理密植(合理即可)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传粉及其类型;导管及其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及其意义;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1)图甲中,①是种皮,②是胚乳,③是子叶,④是胚芽,⑤是胚轴,⑥是胚根,⑦是胚,在玉米种子萌发时,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通过子叶转变成溶于水的物质并运输给胚根、胚芽和胚轴,胚根发育为根,胚芽发育为茎和叶,胚轴发育为连接茎和根的部分,胚最终发育成新的玉米植株,所以,图乙中的玉米植株是由图甲结构中的⑦发育而来的。
(2)图乙中,A代表的是光合作用,B代表的是呼吸作用,C代表的是蒸腾作用,在白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都能进行。
(3)“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玉米植株生活需要的水分和无机盐,主要由根从土壤中吸收,然后通过茎中的导管向上运输,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运输方向一般是由上而下,运输的动力来自C蒸腾作用,蒸腾作用能促进植物体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4)玉米花是风媒花,依靠风力传粉,而在玉米开花季节如果遇到连绵阴雨的天气,花粉一部分被雨水冲落,没有冲落的花粉也因被雨水浸湿,影响风力传粉,导致玉米的果穗常常有缺粒现象,所以,阴雨连绵的天气会造成玉米果穗大量缺粒减产的原因是传粉不足。
(5)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在氧气的参与下,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储藏玉米种子时,应保持储藏环境低温、干燥,这是为了减弱图乙中呼吸作用过程的强度,以减少种子内有机物的消耗。
(6)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光下,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所以,要提高农作物产量就要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如合理密植是充分利用光能,能够提高光合效率,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提高二氧化碳年浓度,可以为光合作用提供了充足的原料,能够提高光合效率,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故答案为:(1)⑦;(2)A、B、C;(3)导管、蒸腾;(4)传粉不足;(5)B;(6)合理密植。
【分析】此题考查种子的萌发、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传粉、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等基础知识,笔记简单,熟记:种子包括种皮和胚,胚轴、胚芽、胚根和子叶构成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种皮变软,呼吸作用增强,将储存在子叶内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输送到胚的胚轴、胚根和胚芽,萌发时,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胚芽突破种子背地生长,发育成茎和叶,胚最终发育成新的植物体;解答此题还需要明确: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进行,而植物的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在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都能进行,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植物体的根吸收水分,促进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还能帮助植物体有效的散热;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增加光照是充分利用光能,能够提高光合效率,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如合理密植,间作套种等。
19.【答案】(1)立体种植/立体农业
(2)生产者;板栗是一种深根性树种,而茶树是根系较浅的小灌木,两者搭配种植,能够有效利用土壤中不同层次的营养物质
(3)A、C;A农作物株高170厘米,较高,喜较强光;而C农作物株高59厘米,较矮,喜弱光。两者搭配种植,可充分利用光能,实现有效增收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1)立体农业是指依据生物的生活特性以及对环境的要求充分利用不同种生物的空间结构和季节性,进行合理搭配而建立的一个空间上多层次、时间上多序列的种植和养殖结构,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故答案为:立体种植/立体农业。
(2)在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板栗和茶树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它们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从根系的情况来看,板栗和茶树搭配种植的好处是:板栗是一种深根性树种,而茶树是根系较浅的小灌木,两者搭配种植,能够有效利用土壤中不同层次的营养物质。
故答案为:生产者;板栗是一种深根性树种,而茶树是根系较浅的小灌木,两者搭配种植,能够有效利用土壤中不同层次的营养物质。
(3)根据材料二的经验,A农作物株高170厘米,较高,喜较强光;而C农作物株高59厘米,较矮,喜弱光。两者搭配种植,可充分利用不同层次的光能,实现有效增收。
故答案为:A、C;A农作物株高170厘米,较高,喜较强光;而C农作物株高59厘米,较矮,喜弱光。两者搭配种植,可充分利用光能,实现有效增收。
【分析】在农业生产上,为了更好地促进作物的生长以获得高产,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要保证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可采取的措施有:充分利用光照,如合理密植、立体种植等;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等。
20.【答案】(1)化学能
(2)二氧化碳
(3)合理密植;蒸腾
(4)节约土地资源;节约淡水资源;减少农药使用;促进碳中和;解决粮食危机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所以,玉米植株通过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淀粉,并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淀粉中。
(2)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中国科学家研究人工合成淀粉是在实验室中,利用二氧化碳和氢气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变化最终合成淀粉。
(3)大面积栽种玉米需要合理密植,合理密植可以更加合理的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如果种植过密或过稀会导致玉米产量下降。玉米生长繁殖需水量较小,但生活过程中需水量较大,原因是绝大部分水用于玉米的蒸腾作用。
(4)根据题干所述,人工合成淀粉的模式是工业生产模式,人工合成淀粉的速率是玉米合成淀粉速率的8.5倍,对太阳能的利用效率也是玉米的3.5倍,和传统的玉米种植方式相比较,可以节约土地资源,节约淡水资源;减少农药使用;促进碳中和;解决粮食危机。
故答案为:(1)化学能;(2)二氧化碳;(3)合理密植、蒸腾;(4)节约土地资源;节约淡水资源;减少农药使用;促进碳中和;解决粮食危机。
【分析】此题考查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植物的蒸腾作用,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解答此题还需要具有从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吸收来的水只有大约1%-5%当做光合作用的原料被植物体利用,大约95%的水分都通过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去,这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增加了空气湿度,增加了降雨量;蒸腾作用还能够降低植物体特别是叶片的温度,避免灼烧;蒸腾作用能促进植物的根对水分的吸收,促进了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21.【答案】(1)光的颜色;1
(2)二氧化碳
(3)排除叶片中的氧气;氧气;根据小圆叶片浮起的数量;9.3
(4)有;绿;红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1)本实验是为了探究“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是否有影响”。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各组除了光的颜色这个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所以,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的颜色。在对照实验中,经过控制处理的一组事物称为实验组。为了确证实验组的结果是由人为进行的这种处理引起的,需要用同样的研究对象,另外设置不作上述处理的一组事物进行观察,这样的未作实验处理的一组事物称为对照组。可见,本实验的对照组是1号。
故填:光的颜色;1
(2)碳酸氢钠溶液能释放二氧化碳。因此在实验过程中,使用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为了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二氧化碳质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故填:二氧化碳
(3)小圆叶片经过抽气处理后,在清水中会沉底,抽气处理的目的是排除小圆形叶片内原有气体对实验的干扰,保持无关变量一致。若在实验中小圆叶片浮起,则说明小圆叶片产生了氧气,小圆叶片密度降低,从而上浮。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因此同一时间内,根据小圆叶片浮起的数量,可以判断光合作用的强度大小。 5号组中, 处应填平均值: (10+9+9)÷3≈9.3。
故填:排除叶片中的氧气;氧气;根据小圆叶片浮起的数量;9.3
(4)分析实验结果可知,不同颜色的光下,小圆叶片上浮的平均数量不相同。可见,光的颜色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有影响。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实验组中绿色光的光合作用强度最小,红色光下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最大。
故填:有;绿;红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捕获太阳光,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作光合作用。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主要器官,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可吸收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
22.【答案】(1)2;草→鼠→鹰;消费者
(2)分解者;二氧化碳
(3)没有;光合作用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光合作用的实质;藻类植物
【解析】【解答】(1)分析图像可知,题目中的食物链有2条,分别是“草→鼠→蛇→鹰”、“草→鼠→鹰”,其中最短的食物链是“草→鼠→鹰”;食物链和食物网只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
故填:2;草→鼠→鹰;消费者;
(2)大多数细菌和真菌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作为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等,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故填:分解者;二氧化碳;
(3)藻类植物体内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是较为低等的孢子植物;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很强,地球上绝大多数氧气都来自于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
故填:没有;光合作用。
【分析】(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若要构成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而形成的关系。食物链一定是从生产者开始。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食物链中的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光合作用:指绿色植物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4)藻类植物属于孢子植物,其主要特征是:大多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常见的藻类植物有海带、紫菜、衣藻、蓝藻等。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