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
学科:化学 年级:高一 上学期
教材版本:化学必修第一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年7月出版
赛事:
一、教学分析 --- 1、课标分析
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好,我是 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册 第三章 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形式为课后说课。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过渡】首先,《课标》是中学教学的重要参考。 《课标》要求本节内容结合真实情景的应用实例,了解铁及其化合物主要性质以及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结合金属的多样性,知晓化学反应可以探索物质性质,增加应用价值。 从STSE的视角强调元素化合物的社会价值,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分析 --- 2、教材分析
【过渡】《课标》是实施教学的重要参考,而教材则是教师教学的核心素材和资源。 本节内容在《九年级下册化学》(必修)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金属材料的学习,并且巩固了本册课本第一章物质分类和转化的关系,逐步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重视通过阶段性刺激保留记忆内容,内化知识。而初中必做八个实验中,要求学生具备基础实验观察和操作能力。 2、在此基础上,高中课程则帮助学生具备获取实验探究、善于发现、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的核心素养落地。对《选择性必修一》原电池及电解池相关内容打下基础。同时引导学生建构学习元素化合物的核心思想,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分析--- 3、学情分析
【过渡】学生是课堂学习过程的主体,需要我们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我将从已有基础,学习障碍,素质目标三方面进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形成铁元素简易认识模型,具备一定物质类别及转化观念。 但证据推理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有所不足。 因此我希望通过本节课,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社会发展,体现学科价值,感受化学反应整体性和复杂性。
教学分析--- 4、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析
【过渡】依据新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本节内容旨在落地核心素养目标,从学科价值,文化自信,认知模型三个方面分开阐述。 学科价值:了解铁元素在自然界形态,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体会化学对人类生活重要意义。 文化自信:从古代我国使用铁的化学史感受中华民族在科技发展进程中的贡献,增强文化自信。 认知模型:利用氧化还原认识铁的化学性质,基于铁与水蒸气反应,建立实验学习的认知模型,培养安全意识。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定位本节课重点、难点。 重点: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难点:铁与不同物质的反应,生成不同价态的产物。
教学分析--- 5、教学方法
【过渡】基于上面的教材与学情分析以及(2017)版《课标》中提出的“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的教学建议。 本节课我以多媒体和小组实验为教学手段、采取讲授、情境创设、目标驱动、实验启发等教学方法。 结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努力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生活实践等学习方法进行本节课的学习。
二、教学过程
【过渡】本节课程共40分钟。 本节课程我将以目的→过程→结果为教学明线,以社会责任感为暗线进行讲授。 环节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过渡】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将播放《高炉炼铁》视频【播放视频】,提及我国炼铁地位,引起学生的爱国情感共鸣。同时配合《九年级下册》教材图片【展示图片】和文字进行讲解,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忆初中知识,深化知识点,完成初高中知识的过度与整合。 环节二:新课讲授。 本节内容我将带领学生参观“铁的博物馆”依托于“知识线”“问题线”“情境线”“能力线”“素养线”进行讲授。要求学生掌握:铁的存在形式、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实验探究共四个知识点。 提出四个情景问题,从而创设不同的情景,将学生带领到相应的地点,探究问题答案。 【设计意图】总结出对应知识点,落实相应能力点,培养学科素养,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体现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过渡】接下来,我将对四个探究分开阐述。 探究一:“铁从哪里来?”将视角带到新疆和甘肃,通过展示“天外来物”陨铁,七彩丹霞以及最早出土的铁制文物的图片【图片展示】,总结出铁的存在形式。 【设计意图】培养了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以及增强多学科间联系性,帮助学生塑造整体的科学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运用学科知识。 探究二:铁的物理性质,将视角带到常见的五金市场,提出问题“能否用铁做电线?”引导学生思考铁的导电性。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铁锅,铁制物品等图片【图片展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炼要素,概括性质。 【设计意图】落实化学与生活相结合的思想,引导学生结合课程知识,深化物质性质的理解,并能将知识运用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探究三:铁的化学性质。展示新闻,提出问题“燕麦中加入铁粉的目的?”,借用相关专家的科普采访,解释添加铁粉的原因。进一步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让学生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作用机理,书写铁与不同物质反应的不同产物,落实相应知识点。最后回归至生活问题,科普铁粉补铁的局限性,思考如何正确补铁。 【设计意图】配合课前导学案,帮助学生构建 Fe、Fe3+、Fe2+ 的基础转化模型,建立物质价类转化观,落实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同时促使学生进行知识迁移,从而解决实际问题,首尾呼应,将化学与生活相联系,使学生体会化学处处有生活,生活处处有化学,感受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探究四:实验探究,【过渡】同学们跟随我的视角继续前行,来到了炼铁厂,并观看了铸剑视频【视频展示】。(播放视频) 针对视频内的现象(炽热的铁水或钢水注入模具之前,模具必须进行充分的干燥处理,不得留有水),提出情景问题“为何必须干燥处理?” 【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对问题展开思考和讨论,预测实验结果。带着预测结果观看教师演示实验。 【教学实录】教师演示实验 【设计意图】在初中观察和记录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 【过渡】在以上探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的指导下进入验证产物是什么的环节,本环节依托于“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的一般过程。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实验,设置对照组,分别去检验单一溶液和混合溶液中存在的离子。 【设计意图】在实验论证之前,引导学生对所提供试剂进行归类并明确实验方案。在实验论证之中,要求同学记录实验操作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果。 【教学实录】学生分组实验,得出结论。(播放视频) 【设计意图】整个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具备设计实验方案和正确操作实验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转化观,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 【过渡】在得出教材实验结论的基础上,拔高知识维度,体现教学深度。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教材实验的不足,优化并设计实验。 【提出问题】整个实验过程中是否存在干扰?产物仅有Fe3O4吗?引导学生猜想与假设,根据已有知识,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得出实验结论。 【教学实录】教师演示实验,改善教材实验。(播放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实验及师生探讨,构建学生认知模型,培养辩证思维,敢于质疑解决问题。 通过以上内容的讲授,学生认识铁与水反应,铁的氧化物,Fe3+、Fe2+的性质及检验方法,从物质类别及元素价态二维图视角丰富了铁元素的认知模型,落实本节课难点内容。 环节三:课程总结。 在学习完本节课程后,我将带领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对全课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这样的归纳式小结,能快速抓住想要传递信息的本质,“划繁为简,以简驭繁”。 环节四:板书设计。 【过渡】课堂教学的艺术离不开具体生动、富有表达力的语言,离不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组织能力,也离不开直观、形象的优秀板书。一个出色的板书,高度萃取了课程内容,可让学生们知微见著,协助老师实现教学目的。 我的主板书为本节课重难点知识,采用图式和文字结合的方法,简洁明了,方便学生理解记忆。 副板书为实验探究表格,记录学生实验过程的现象,通过小组不同现象的对比,引发思考,培养辩证思维。
三、教学反思
1、课后探究活动: 【过渡】学习完本节课全部内容,为了验证学生是否掌握课程内容。我将在此基础上布置相关探究作业,检验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际的能力。 【课后探究】根据“探究三”中小组讨论的结果,去检验哪些食物富含铁元素,以菠菜中铁元素的检验为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收集检验方法。同时根据学校实验条件,确定制备和检验实验样品的步骤,仪器和用品等。 【设计意图】建立物质性质与检验,测定方法间的关联,初步建立解决问题的角度和思路。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2、教学落实评价: 【过渡】为了进一步落实相应的知识点,课后将进行半小时的课堂内容测试。共6道选择题,4道大题,限时训练,分析各题分数。发现铁的化学性质和实验探究相关内容掌握不错,但综合应用能力较差。 教学亮点: 从学生课后练习及口头反馈来看,本节内容设计新颖。亮点如下: 创设真实的情景,体现化学的实用性。 把握真实的史实,体现科学的严谨性。 学科活动的多样,体现化学的趣味性。 课堂问题的连贯,体现课堂的高效性。 教学劣势: 但由于教材分析,学情把握不到位,存在以下不足: 思所失-不是所有同学都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教学。 思所疑-不应越俎代庖,放手学生讨论与思考。 思所难-重难点问题处理不到位。 思所创-未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材深挖不到位。 教学改进: 希望在后续课堂教学中,能够通过理论指导实践,教材整合,开展单元整体教学,贯穿真实问题情景,落实教学评价一体化等相关过程,培养学生模型认知,实验探究,证据推理,创新设计,科学探究等核心素养。同时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