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十四课《促织》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太宗得鹞,绝俊异,私自臂之。望见郑公(魏征),乃藏于怀。公知之,遂前白事,因语古帝王逸豫,微以讽谏。语久,帝惜鹞且死,而素严敬征,欲尽其言。征语不时尽,鹞死怀中。”
读到这段文字,我们觉得魏征过于严苛,皇帝未免窝囊。可当我们知道皇上喜好一物,民间争相效仿,或可导致家破人亡,就会觉得唐太宗的难能可贵,魏征的不可或缺。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促织》。
教学目标:
1、了解蒲松龄生平经历及《聊斋志异》的相关内容以知人论世。
2、抓住叙事线索,理清曲折离奇、跌宕起伏的情节,把握小说的主题思想。
3、体会小说辛辣的讽刺意味,明确其深刻的社会意义。
知人论世: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清代小说家,出身于一个没落地主兼商人家庭。天资聪明,学问深厚,19岁参加科举考试,连中县、府、道的第一,但此后却屡试不第,71岁始被补上岁贡生,一生穷愁潦倒,郁郁不得志。饱尝世情,对清初政治黑暗有所认识,但思想比较复杂、矛盾。其身世地位规定了蒲松龄一生的文学生涯,摇摆于文士的雅文学和民众的俗文学之间。
作品简介: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被誉为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
解读题目:
“促织”又名“蛐蛐”、“斗鸡”和“蟋蟀”。南宋诗人、文学家杨万里有一首七绝——《促织》,“一声能遣万人愁,终夕声声晓未休。不能缫丝替人织,强来出口促衣裘。” 本诗以蟋蟀一叫,秋凉了,提醒人们赶快纺织,故实为督促纺织之意。
古谚云:“蟋蟀鸣,懒妇惊”,意思是古代妇女一听到蟋蟀的叫声,便知秋日已到,离冬天不远了。于是抓紧时间纺织,这是“促织”一名的由来。
校正字音
自主翻译
第一段
责:①因责常供 责令②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责求,索取③留待限期,以塞官责 责任,差使④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 责罚⑤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陈情表》) 责备
第二段
发:
①探石发穴 发掘 窃发盆 打开
②无毫发爽 头发,比喻极小的数量
③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发射
④秦发兵击之(《屈原列传》 派遣
⑤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 开放
⑥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发生,发出
⑦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第三段:
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
一会儿,从帘子里面扔出一张纸条出来,就说出人们心中想的事,没有丝毫差错。
第四段:
遽:1、乘遽而至 送信的快车 2、老至何遽 迅速;急速。 3、遽扑之 急忙;赶快。 4、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 突然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成名反复思索,莫非是指给我捉蟋蟀的地方吧?
第五至七段:
1、“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覆算耳!”
惹祸的东西,你的死期到了!你父亲回来,自然会跟你算帐.
2、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他直接到成名家来找成名,看到成名收藏的蟋蟀,只是掩着口轻蔑地嗤笑。
顾:
①顾之则气断声吞 动词,回头看
②徘徊四顾 动词,看,环视
③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 副词,但
④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动词,拜访
⑤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硕鼠》 动词,关心,顾惜
⑥顾计不知所出耳。 只是
第八段:
1、试与他虫斗,虫尽靡。
试着和其他蟋蟀斗,所有的蟋蟀都打败。
2、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巡抚特别高兴,用笼子装着献给皇帝,仔细分条陈述这只蟋蟀的本领。
3、又嘱学使俾入邑庠。
又嘱咐主考官员让成名进入县学。
靡:①奢侈;浪费。《论积贮疏》:“生之者甚少,而~之者甚多。”
②倒下。《曹刿论战》“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③打败 虫皆靡
④没有;无。《促织》“于败堵丛草处,控石发穴,靡计不施。”
第九段:
1、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
唯独这个成名因为胥吏侵害而贫穷,又因为进贡促织而富有,穿上名贵的衣服,坐上豪华的马车,扬扬得意。
2、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
老天要用这酬报那些老实忠厚的人,就连巡抚、县官都受到蟋蟀的恩惠荫庇。
梳理情节
1.按小说情节发展来分析,明确《促织》情节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紧扣线索给每个情节加一个标题,每个小标题限于两三个字,其中一字或两字必须是“虫”或“促织”。
征促织——捕(觅)促织——(求)卜促织——(获)得促织——(丢)失促织——(变)化促织——斗促织——进(献)促织——(评)议促织
3.文章始终围绕“促织”一条主线,成名一家忽悲忽喜,喜而转悲,悲而复喜。围绕这条主线情节具体有几次波折?体会这样安排有何妙处?
故事始终围绕促织之得失这一主线安排情节。
情节波折:波折一 —— 岁征促织,成名破产受刑,无计可施,走投无路;波折二 —— 神巫指点,成名得虫;波折三 —— 节外生枝,成子弄死促织,投井自杀,成家陷入绝境;波折四 —— 成子起死回生,魂化促织,成家因祸得福。
妙处:这样曲曲折折、跌宕起伏的描写,避免了平铺直叙,正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情节的跌宕起伏,充实、丰满了故事,深化了思想内容。
4、本文的情节的确曲折跌宕、引人入胜、扣人心弦,但同学们仔细想想这样的情节符合生活真实吗?把这些不符合现实生活实际的情节找出来。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些情节?
问卜 魂化蟋蟀 喜剧结尾
1、这些虚构的情节推动整个故事不断向前发展;
2、以非现实的手法来强有力地揭露社会的黑暗,统治集团的腐败;
3、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来表现主旨。
5、文中小说主人公成名经历了怎样的感情变化?
由怒而悲,由悲而喜,起伏地心理变化深刻地写出了这小小的促织是如此得牵动着老百姓的心,主宰着人的命运,有力地揭示了当时统治阶级的荒淫,官贪吏虐致使百姓的罪恶现实。
6、“异史氏曰”的一段文字是蒲松龄对故事的评论,这是笔记小说常用的一种形式,通过评语直接表达自己观点。这段评论的主要观点有几层?请分析概括。
①从官贪吏虐追溯到天子宫廷,指出“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寄讽谏之旨;
②就成名的一贫一富说明是“天将酬长厚者”,反映了“善恶有报”的宿命论思想;
③针对抚臣、令尹蒙受促织“恩荫”,证实“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说法,生动地表明封建官僚的升迁发迹是建立在百姓苦难之上的,在此作者抒发了愤懑不平之感。
作品主旨
作者通过成名一家不幸遭遇的描写,深刻揭示了为政者之贪婪、凶残、自私,横征暴敛的罪恶,对劳动人民的摧残与压迫;批判了封建官僚制度的腐朽,表现了老百姓为生计奔波的劳苦、辛酸和艰难;寄托了作者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
写作特色:
1、借古讽今的曲笔叙述。
2、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
3、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
4、以喜写悲。
5.现实与想象相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