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三章 因式分解(共5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三章 因式分解(共5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04-25 21:2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因式分解
3.1 因式分解
第1课时 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教学目标
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知道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会判断一个变形是否是因式分解.
经历从分解因数到因式分解的类比过程,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
让学生通过参与探索过程,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类比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联系与区别.
难点
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 21能被哪些数整除?说说你是怎样想到的?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整理得到因数和分解因数的概念.
2. 因数分解恰好是将乘法运算反过来,那么研究因数分解这种变形有什么作用呢?
指导学生阅读56页例1前的内容,了解因数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解的作用,比如,在分数运算里需要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等,这就要用到因数分解. 将这种需求类比到代数式中,就有将多项式因式分解,来解决分式的有关运算.当然因式分解的作用不止于此,它是一种重要的代数变形,能为许多问题的解决架起桥梁.
那么到底什么是因式分解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
1. 以旧探新
完成下列各题:
(1);
(2);
(3);
(4).
根据上面的填空,你能解决下列问题吗?
(1);
(2);
(3);
(4).
2. 探究因式分解的意义
(1)观察以上两组题目有什么不同点?又有什么联系?
让学生讨论分析并回答. 比较等式的两边,不难发现第1题是多项式的乘法,而第2题是把多项式化成了几个整式的积,他们之间的运算是相反的.
(2)你能根据上面的分析说出什么是因式分解吗?
把一个多项式表示成若干个多项式的乘积的形式,称为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
(3)思考: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是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引导得出结论:


三、典例剖析
例1 下列各式由左边到右边的变形,哪些是因式分解,哪些不是,为什么?
(1);
(2).
教师引导学生从因式分解的定义判断,然后学生独立完成,师生共同总结判断一个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方法:等号左边是多项式,右边是整式的乘积.
例2 检验下列因式分解是否正确.
(1);
(2);
(3)
教师引导学生从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入手,检验右边的多项式相乘的结果是否等于左边.
四、课堂练习
基础训练:
1.求4,6,14的最大公因数.
2. 下列各式由左边到右边的变形,哪些是因式分解,哪些不是,为什么?
(1);
(2);
(3);
(4).
3. 检验下列因式分解是否正确.
(1);
(2);
(3).
学生解答各题,教师组织学生互相批改,对学生出错比较多的地方做讲解和变式训练
提高训练
4. 能被100整除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分析原式的因数,,能被100整除.
五、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六、布置作业
教材P57第1、2题,P58 第3、4题.
3.2 提公因式法(1)
教学目标
能确定多项式的公因式,熟练运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经历探索提公因式法的过程,培养逆向思维能力.
让学生通过参与探索过程,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
公因式的定义以及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难点
准确找出多项式中各项的公因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 什么叫做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有什么联系?
2. 计算:
3. 观察上式运算的结果,各项所含的因式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察到各项含有相同的因式m后,教师给出公因式的概念:
几个式子的公共的因式称为它们的公因式.
一个多项式如果各项含有公因式,怎样分解因式呢?
二、探究新知
根据的计算结果,你能将分解因式吗?分解的根据是什么?你能说说分解的具体做法是什么吗?
学生思考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分解的根据是乘法分配律,具体的做法是把各项的公因式提到括号外面. 随后给出这种方法的名称.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可以把这个公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式提到括号外面,这种把多项式因式分解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时要把所有的公因式都提出,使剩下的多项式因式里不含公因式.
三、典例剖析
例1 把因式分解.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各项的公因式,并板书分解过程.
解:
反思:分解得 对不对,为什么?
例2把因式分解.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各项的公因式,并总结出找公因式的方法:一看各项系数,找出各系数的最大公因数,二看各项的字母因式,找出相同的字母因式.
板书分解过程:
解:
例3 把因式分解.
引导学生观察各项的公因式,并总结出找公因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方法:一看各项系数,找出各系数的最大公因数,二看各项的字母因式,找出相同的字母因式,相同的字母取指数最小的作为公因式.
板书分解过程:
解:
四、课堂练习
基础训练:
1.说出下列多项式中各项的公因式:
(1); (2);
(3).
2. 在下列括号内填写适当的多项式:
(1);(2).
3. 把下列多项式因式分解:
(1); (2);
(3).
学生解答各题,教师组织学生互相批改. 补充说明,当多项式首项系数是负数时,一般要把负号提出括号.
五、小结
请你总结一下如何确定多项式中各项的公因式.
六、布置作业
教材P62第1题,第2题的(1)(2)(3).
3.2 提公因式法(2)
教学目标
能确定较复杂多项式的公因式,灵活运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通过分解较复杂的多项式,体会整体的方法,培养观察、分析能力,提高运算能力.
让学生通过参与数学活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
公因式的确定以及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难点
准确找出多项式中各项的公因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 你知道下面多项式有什么关系吗?用式子怎样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
(1)与;(2)与;
(3)与;(4)与.
2. 下列多项式有公因式吗?如果有怎样进行因式分解呢?
(1);(2).
学生思考后回答. (1)的公因式是,注意观察系数和相同的因式;(2)中可以变形成,所以公因式是. 可以用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
二、典例剖析
例1 把下列多项式因式分解.
(1);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各项的公因式,特别是(2),要把所有的公因式都提出来.
解:(1) (2)
例2把下列多项式因式分解.
(1); (2)
让学生观察思考,正确找到公因式,另外还要注意将分解得到的因式化简.
教师板书解答过程.
解:(1) (2)
例3把下列多项式因式分解.
(1); (2)
教师引导学生从观察 ( http: / / www.21cnjy.com )公因式入手,通过适当变形找到公因式,第(1)题添括号,第(2)题连续两次使用提公因式法,让学生体会整体的思想方法。还要注意因式分解要分解 到不能分解为止。
解:(1) (2)
三、课堂练习
基础训练:
1. 把下列多项式因式分解:
(1); (2);
(3); (4).
学生解答各题,教师组织学生互相批改,对学生出错比较多的地方做讲解和变式训练.
提高训练
2.把下列多项式因式分解:
(1); (2);
(3).
四、小结
让学生讨论交流一下提公因式法的关键是什么,如何确定多项式的公因式,以及要注意的一些细节问题。
五、布置作业
教材P62第2题的(4)(5)(6), 第4题.
3.3 公式法
第1课时 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教学目标
经历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的探索过程;
会用平方差公式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经历探索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过程,体会逆向思维的作用,渗透化归思想.
体会从正、反两个方向认识和研究事物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
能灵活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难点
对平方差公式特点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 什么特点的多项式可以用提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2.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没有公因式,是否就不能因式分解了呢?
通过讨论,感受到还需要寻找其它方法
3. 观察乘法公式:
大家判断一下,把这个式子反过来,从右边到左边地使用,是否是因式分解?
学生观察、讨论:反过来就是
根据因式分解的定义,这是因式分解。
教师总结:把乘法公式从右到左地使用,就可以把某些形式的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这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叫做公式法。
什么形式的多项式可以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怎样分解呢?
二、公式探究
1.请大家观察公式左边的式子,找出它的特点。
学生讨论交流,并用数学语言叙述:是一个二项式,每一项都可以化成整式的平方,整体看是两个整式的平方差。体会式子中的字母可以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
2.师生共同归纳:如果一个二项式,它能够化成两个整式的平方差,就可以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分解成两个整式的和与这两个整式的差的积。
3. 把下列多项式因式分解:
(1); (2); (3); (3)
学生口答,教师给予肯定或点拨。
三、典例剖析
例1 把下列多项式因式分解.
(1);(2)
教师引导学生将每个多项式化成两个单项式的平方差,利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板书分解过程.
注意,因式分解要进行到不能分解为止。
专项训练:
填空:
(1);(2);(3);(4)
例2把因式分解.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多项式的特点,是否是两个整式的平方差,体会两个多项式的平方差也可以用公式来分解。教师板书解答过程,强调步骤清晰、运算仔细。
例3把因式分解.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多项式的特点,虽不能直接转化成两项的平方差,但两项有公因式,可以先提取公因式,再用公式。
教师板书解答过程后,引导学生归纳分解因式的一般步骤:(1)若有公因式先提公因式(2)转化成两数的平方差形式(3)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四、课堂练习
基础训练:
1. 把下列多项式因式分解:
(1); (2); (3);
(4);(5); (6);(7)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练习的过程中注意模仿教师的解答过程。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并派代表阐述自己的心得体会,其他同学做补充。
提高训练
2. 用简便方法计算:
(1); (2)
3.手表表盘的外圆直径D=3.2cm,内圆直径d=2.8cm,在外圆与内圆之间涂有防水材料。试求涂上防水材料的圆环的面积(结果保留)。怎样计算较简便?
五、小结
对本节课学习过程中的收获进行总结:(1)因式分解的两种方法;(2)平方差公式的特点;(3)化归的思想方法。
先让学生总结归纳,再共同概括,教师点明注意问题。
六、布置作业
教材P66第1题,P67第3,6题.
3.3 公式法
第2课时 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教学目标
会用完全平方公式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经历探索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的过程,体会逆向思维的作用,渗透化归思想.
体会从正、反两个方向认识和研究事物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
能灵活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难点
准确判断多项式是否符合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的过程是互逆的,如果 ( http: / / www.21cnjy.com )把学过的乘法公式反过来,则可以进行某些多项式的因式分解,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想一想,我们还学习了什么乘法公式?
鼓励学生回答,完全平方公式:

二、公式探究
1.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是因式分解的公式:

用语言叙述为: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数的乘积的2倍,等于这两数和(或差)的平方。
那么什么样的多项式可以用这个公式因式分解呢?请大家互相交流,找出这个多项式的特点。
多项式的特点:(1)多项式是三项式;
(2)其中两项可以写成两数或两式的平方和的形式,另一项是这两数或两式乘积的2倍。
具有上述特点的多项式称为完全平方式。
如果一个多项式是完全平方式,就可以用公式因式分解。
2. 下列多项式是不是完全平方式?
(1); (2); (3); (4)
学生口答并叙述自己的判定理由。
三、典例剖析
例1 把因式分解.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个多项式是不是完全平方式?公式里的指的是什么?
分析后板书过程,规范书写格式。
解:
练习:
填空:(若某一栏不适用,填入“不适用”)
多项式 能否表示成或的形式 各表示什么
例2 把下列多项式因式分解:
(1); (2);
(3); (4)
教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观察多项式是不是完全平方式,或者做适当的变形转化成完全平方式。学生思考后得到:第(1)题要把看成一个整体;第(2)题把三项都添进带负号的括号;第(3)题把变形成;第(4)题先化简整理成一个多项式。
板书解题过程,规范书写格式。
师生共同总结分解步骤:(1)将多项式转化成完全平方式;(2)用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
例3 把下列多项式因式分解:
(1) ; (2)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后得到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1)若有公因式先提公因式(2)若没有公因式则转化成公式的形式,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注意,因式分解一定要分解到每个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
四、课堂练习
基础训练:
1. 把下列多项式因式分解:
(1); (2);
(3); (4).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自主纠错,教师巡视点拨。
提高训练
2. 把下列多项式因式分解:
(1); (2);
(3); (4).
鼓励学生认真观察和分析,在整体和转化的思想指导下,灵活地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因式分解。
五、小结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还存在的问题。
总结概括出:1.平方差公式的特点;
2. 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
3. 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
4. 整体和转化思想方法的运用。
先让学生总结归纳,再共同概括,教师点明注意问题。
六、布置作业
教材P67第2题,第5题.
多项式
因式分解
(整式)×(整式)×…×(整式)
整式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