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3课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3课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共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4-26 17:14: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 第23课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七年级上册讲义【内容标准】 讲述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史
实,了解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知道《水经注》《齐民要术》
等重要著作。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知道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史实。
知道《水经注》《齐民要术》是中国古代地理学、农学的重要著作。过程与方法
收集资料,设计活动,了解三位科学家的成就,培养获取历史信息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讨论三位科学家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综合分析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将本课主要内容制作成表格,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我国古代科学家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这些科学家们注意实践、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二、教材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北方的民族汇聚又推动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南北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这一时期科技文化的繁荣。
本课介绍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科技成就。这一时期的科技上承秦汉,下启隋唐。在很多方面超越了前代,又为隋唐时期科技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本课具体讲述了三位著名的科学家及各自的科学成就。这些成就不仅在当时领先世界,在今天仍产生重要影响。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体会到古代科学家们对科学不懈追求的精神,认识到科研和学习都需要求实的态度、勤奋的精神和亲身的实践,形成勇于实践、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
分析科学家们取得成功的共同因素,认识刻苦钻研和实践的重要性。三、学情分析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本课知识内容的学习并不难。而且在数学和语文课上,学生已经知道了祖冲之和郦道元,对他们的成就也有所了解。这些都有利于本课的教学。
但由于学生对所学内容已有接触,若课堂上再以教师讲授为主,不仅学生兴趣不大,也难以让他们感受到科学家们不懈追求、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针对学生们爱展示自我的特点,我将全班分为三个小组,每组选择一目内容,收集资料、组织活动。在活动方面,我给予了一些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活动。在活动中还要注意不能只有少数学生表演、其他学生当观众。要让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每一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特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不仅增长了知识,也培养了能力。
1.结合现实,导入新课
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分组活动。将全班分为三个组,每组选择本课一目内容,借鉴电视栏目的形式,设计活动并演示。
思考探究。探讨科学家们成功的共同原因。
3.课堂小结:学生制作表格总结本课内容。
4.活动探究四、教学过程 以学校所在城市——著名的科教城合肥导入。
请学生说说知道合肥在科技方面有哪些成就。(领先世界的有科学岛上的托卡马克装置、科大讯飞语音系统等等)
由今天合肥的科技成就导入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课堂活动《跟我学》《面对面》《读书时间》活动过程小组选出一人担任主持人、一人扮演祖冲之、一人讲述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的故事。
主持人向大家简要介绍祖冲之的成就。
学生上台讲述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的故事。
祖冲之向大家演示计算的方法,所有学生按照这种方法进行计算。
主持人总结。大家谈感想和启示。活动过程小组成员收集关于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的资料,经过阅读、分析,提炼出一些问答。
小组选出两位同学,一位扮演主持人,一位扮演贾思勰。其他同学扮演现场观众进行提问,另两组的同学也可以进行提问,由扮演贾思勰的同学进行回答。回答不出的内容可由组内其他同学代答。
可提问的问题
为何要研究农学?
如何写成这本书?
这部书包含了哪些内容?
这部书有何意义?活动过程小组选出一人担任主持人。其他同学扮演郦道元的“粉丝”(书迷)。
主持人简要介绍郦道元和《水经注》。
“书迷推荐”。每一位发言的书迷都要说出各自的推荐理由,从一个或几个方面介绍本书。
“美文赏析”。主持人带领大家共同赏析《水经注》中描写三峡景色的名段。
学生活动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再引导学生探讨这几位科学家取得成功的共同原因。
想一想课堂小结请同学们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制作表格。 活动与探究收集有关农业的谚语和歌谣。
描述家乡的地理环境。
学习了本课之后,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请将你的感受表述成文,并和同学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