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城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质量监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城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质量监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6.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2-04 18:00:49

文档简介

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城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质量监测试卷
一、选答案。(每空2分,共12分)
1.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A.落日透过云缝的光
B.一列纵队,队伍排直的时候,后边同学只能看到前一名同学的后脑勺
C.放在盛水的玻璃杯中的铅笔,看上去弯折了
【答案】C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A:落日透过云缝的光,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但是不符合题意;
B:一列纵队,队伍排直的时候,后边同学只能看到前一名同学的后脑勺,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但是不符合题意;
C:放在盛水的玻璃杯中的铅笔,看上去弯折了,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符合题干要求。
2.同学们讨论“人影”的成因,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阳光通过人体反射形成一个光斑,这就是人影
B.阳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被不透明的人体阻挡,从而形成人影
C.阳光从空气进入人体时发生偏折从而形成人影
【答案】B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光由光源发出,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所以阳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被不透明的人体阻挡,从而形成人影。
3.下列不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的是(  )。
A.调整角度,鱼缸里的一条金鱼看起来是两条
B.驾驶员从后视镜中观察车辆后方的道路情况
C.科学家利用光测量地月距离
【答案】A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A:调整角度,鱼缸里的一条金鱼看起来是两条,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符合题干要求;
B:驾驶员从后视镜中观察车辆后方的道路情况,属于利用光的反射原理,但不符合题意;
C:科学家利用光测量地月距离,属于利用光的反射原理,但不符合题意。
4.如图,亮亮搜集的一张敦煌地区地貌图片:岩石顶部大,底部小,形似蘑菇。根据观察到的特点,你认为岩石的这些特点主要是什么自然作用造成的(  )。
A.长期流水侵蚀 B.长期风沙侵蚀 C.地壳运动
【答案】B
【知识点】风化
【解析】【分析】由于温度变化、水、空气、生物等外力的作用和影响,给地表或近地表的岩石造成的破坏,称为风化作用,风化的过程相对而言是缓慢的。蘑菇石是由于长期的风沙侵蚀形成的。
5.关于火山喷发认识正确的是(  )。
A.火山喷发是火山长时间受太阳照射而喷出岩浆的现象
B.火山喷发是地壳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向上隆起的现象
C.火山喷发是由于岩浆在高温高压作用下从地壳薄弱地带喷涌出来的现象
【答案】C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地壳运动破坏地下的平衡,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下会沿着裂缝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有的会冷却下来形成岩石,有的会从地壳薄弱地带冲出地面形成火山喷发。
6.2022年1月3日,17时46分,我国台湾省的花莲县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是岩浆活动引起的
B.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
C.发生地震时应迅速到房屋内躲避
【答案】B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所以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运动。发生地震时应迅速到房屋外的空旷地带,不能到房屋内。
二、火眼金睛判对错。(每小题2分,共12分)
7.被风刮走的沙子,在风速减慢降下来时也会沉降下来,逐渐形成戈壁滩。(  )
【答案】错误
【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戈壁滩。被带走的沙子在风或流水速度减小时沉积下来,日积月累就形成了沙漠。
8.在有植物覆盖的小山丘上,土壤被雨水的侵蚀程度较小。(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植被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被侵蚀的情况与植被覆盖情况有关,植被覆盖情况好,侵蚀较少,植被覆盖情况差,侵蚀较多。所以在有植物覆盖的小山丘上,土壤被雨水的侵蚀程度较小。
9.地球上大部分是陆地,海洋面积较小。(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一个蔚蓝的星球。地球表面海陆分布不均匀,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相互穿插分割,海洋占71%,陆地占29%,因此人们称地球是一个“水球”。
10.光的反射是在物体表面发生的。(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折返,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所以光的反射是在物体表面发生的。
11.月亮一直在发光,只是发的光比太阳弱许多。(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像点亮的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例如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等。月亮并不是光源,看到的月亮一直在发光,是反射的太阳光。
12.人的眼睛发出光,照射到物体,我们就看清了物体。(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眼睛是我们的视觉器官,当物体发出的光或物体反射的光进入到人的眼睛,使我们能看到物体。光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十分重要,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光,有了光我们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
三、看图分析。(6分)
13.如图,这是航拍的长江入海口的三角洲。你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吗?为什么叫三角洲?
【答案】河道中的水流速度变慢,水流挟带的泥沙会逐渐沉积下来,在一些地方形成三角洲。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沉积作用是指被运动介质搬运的物质到达适宜的场所后,由于条件发生改变而发生沉淀、堆积的过程的作用。河道中的水流速度变慢,水流挟带的泥沙会逐渐沉积下来,在一些地方形成三角洲。
14.如图,这是黑暗的室内的苹果的照片。请你说说,这间黑暗的屋子里有没有光?为什么?
【答案】有,没有光就看不到苹果,也无法拍到苹果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眼睛是我们的视觉器官,当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进入到人的眼睛,使我们能看到物体。在黑暗的室内能拍到苹果的照片,说明是由光反射到眼睛或相机里,所以才能够拍到。
四、简答。(5分)
15.组成地壳的岩石大致分为几个类型?它们分别是什么?
【答案】三个,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知识点】地壳的组成
【解析】【分析】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有些岩石裸露在空气中,更多的岩石被水或泥沙、土壤覆盖。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形成成因,将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
16.生活中有哪些现象与棱镜分解光的原理相似?请列举2个例子。
【答案】海市蜃楼、水中折筷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海市蜃楼、水中折筷与棱镜分解光的原理一样,都是光的折射原理。
五、综合训练。(7分)
17.关于地震
地震发生前,常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如地下水位突然改变、动物惊慌不安等。
地震发生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可燃气源,打开逃生出口,来不及逃出时,应选择到重心低,坚固的家具下躲避,在没有坚固家具可供藏身时,可用坐垫等物品保护好头部。
地震发生后,如果被埋,一定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设法与外界联系。仔细听听周围有没有其他人,听到人声时用石块敲击铁管、墙壁,以发出呼救信号。暂时不能脱险时,要耐心保护自己,不要大声哭喊,不要勉强行动,以延缓生命。要设法寻找食物和水,食物和水要节约使用。
阅读材料后,回答下列问题。
(1)古人认为“地震”是“地龙翻身”是一种不祥的征兆,针对这种认识,你有什么看法?
(2)判断下列做法是否正确。A.听到将要发生地震的消息后,不用调查就可以判断那是谣言。B.家住在16层的小明,感觉到房屋在摇晃后马上跳楼逃生。C.被埋在废墟下时,不能一直大声呼救,要保存体力。D.被埋在废墟下时,见缝就钻,说不定能从废墟中爬出来。E.被埋在废墟下时,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
正确的是:   ;错误的是:   
【答案】(1)地震是地壳运动的结果,与吉祥没有关系
(2)CE;ABD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1)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所以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运动,与吉祥没有关系。
(2)A.听到将要发生地震的消息后,不用调查就可以判断那是谣言,错误;听到将要发生地震的消息后,我们可以调查就一下,提前做好准备;
B.家住在16层的小明,感觉到房屋在摇晃后马上跳楼逃生,错误;16层的话走安全通道应该走不出去,所以应该在室内寻找合适的避难位置;
C.被埋在废墟下时,不能一直大声呼救,要保存体力,正确。
D.被埋在废墟下时,见缝就钻,说不定能从废墟中爬出来,错误;被埋在废墟下时,寻找合适的避难位置,比较安全的空间有:承重墙的墙根、墙角、卫生间等小房间,不能见缝就钻;
E.被埋在废墟下时,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正确。
六、实践与探究。(共8分)
18.光能穿过任何物体吗?
(1)玻璃、薄纸、书,这三种物体的透明度如何?   。
(2)当光照射玻璃的时候,玻璃后面的塑料杯   ,说明   。
(3)当光照射薄纸的时候,纸后面的塑料杯   ,说明   。
(4)当光照射书的时候,书后面的塑料杯是   ,说明   。
【答案】(1)玻璃是透明的,纸是半透明的,书是不透明的。
(2)能看到;玻璃是透明的
(3)只能看到一部分;纸是半透明的
(4)完全看不到的;书是不透明的
【知识点】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1)
(2)我们可以将物体的透明度分为不透明、半透明和透明三种等级。当光照射玻璃的时候,玻璃后面的塑料杯能看到,说明玻璃是透明的。
(3)我们可以将物体的透明度分为不透明、半透明和透明三种等级。当光照射薄纸的时候,纸后面的塑料杯只能看到一部分,说明纸是半透明的。
(4)我们可以将物体的透明度分为不透明、半透明和透明三种等级。当光照射书的时候,书后面的塑料杯是完全看不到的,说明书是不透明的。
1 / 1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城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质量监测试卷
一、选答案。(每空2分,共12分)
1.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A.落日透过云缝的光
B.一列纵队,队伍排直的时候,后边同学只能看到前一名同学的后脑勺
C.放在盛水的玻璃杯中的铅笔,看上去弯折了
2.同学们讨论“人影”的成因,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阳光通过人体反射形成一个光斑,这就是人影
B.阳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被不透明的人体阻挡,从而形成人影
C.阳光从空气进入人体时发生偏折从而形成人影
3.下列不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的是(  )。
A.调整角度,鱼缸里的一条金鱼看起来是两条
B.驾驶员从后视镜中观察车辆后方的道路情况
C.科学家利用光测量地月距离
4.如图,亮亮搜集的一张敦煌地区地貌图片:岩石顶部大,底部小,形似蘑菇。根据观察到的特点,你认为岩石的这些特点主要是什么自然作用造成的(  )。
A.长期流水侵蚀 B.长期风沙侵蚀 C.地壳运动
5.关于火山喷发认识正确的是(  )。
A.火山喷发是火山长时间受太阳照射而喷出岩浆的现象
B.火山喷发是地壳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向上隆起的现象
C.火山喷发是由于岩浆在高温高压作用下从地壳薄弱地带喷涌出来的现象
6.2022年1月3日,17时46分,我国台湾省的花莲县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是岩浆活动引起的
B.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
C.发生地震时应迅速到房屋内躲避
二、火眼金睛判对错。(每小题2分,共12分)
7.被风刮走的沙子,在风速减慢降下来时也会沉降下来,逐渐形成戈壁滩。(  )
8.在有植物覆盖的小山丘上,土壤被雨水的侵蚀程度较小。(  )
9.地球上大部分是陆地,海洋面积较小。(  )
10.光的反射是在物体表面发生的。(  )
11.月亮一直在发光,只是发的光比太阳弱许多。(  )
12.人的眼睛发出光,照射到物体,我们就看清了物体。(  )
三、看图分析。(6分)
13.如图,这是航拍的长江入海口的三角洲。你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吗?为什么叫三角洲?
14.如图,这是黑暗的室内的苹果的照片。请你说说,这间黑暗的屋子里有没有光?为什么?
四、简答。(5分)
15.组成地壳的岩石大致分为几个类型?它们分别是什么?
16.生活中有哪些现象与棱镜分解光的原理相似?请列举2个例子。
五、综合训练。(7分)
17.关于地震
地震发生前,常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如地下水位突然改变、动物惊慌不安等。
地震发生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可燃气源,打开逃生出口,来不及逃出时,应选择到重心低,坚固的家具下躲避,在没有坚固家具可供藏身时,可用坐垫等物品保护好头部。
地震发生后,如果被埋,一定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设法与外界联系。仔细听听周围有没有其他人,听到人声时用石块敲击铁管、墙壁,以发出呼救信号。暂时不能脱险时,要耐心保护自己,不要大声哭喊,不要勉强行动,以延缓生命。要设法寻找食物和水,食物和水要节约使用。
阅读材料后,回答下列问题。
(1)古人认为“地震”是“地龙翻身”是一种不祥的征兆,针对这种认识,你有什么看法?
(2)判断下列做法是否正确。A.听到将要发生地震的消息后,不用调查就可以判断那是谣言。B.家住在16层的小明,感觉到房屋在摇晃后马上跳楼逃生。C.被埋在废墟下时,不能一直大声呼救,要保存体力。D.被埋在废墟下时,见缝就钻,说不定能从废墟中爬出来。E.被埋在废墟下时,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
正确的是:   ;错误的是:   
六、实践与探究。(共8分)
18.光能穿过任何物体吗?
(1)玻璃、薄纸、书,这三种物体的透明度如何?   。
(2)当光照射玻璃的时候,玻璃后面的塑料杯   ,说明   。
(3)当光照射薄纸的时候,纸后面的塑料杯   ,说明   。
(4)当光照射书的时候,书后面的塑料杯是   ,说明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A:落日透过云缝的光,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但是不符合题意;
B:一列纵队,队伍排直的时候,后边同学只能看到前一名同学的后脑勺,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但是不符合题意;
C:放在盛水的玻璃杯中的铅笔,看上去弯折了,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符合题干要求。
2.【答案】B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光由光源发出,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所以阳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被不透明的人体阻挡,从而形成人影。
3.【答案】A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A:调整角度,鱼缸里的一条金鱼看起来是两条,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符合题干要求;
B:驾驶员从后视镜中观察车辆后方的道路情况,属于利用光的反射原理,但不符合题意;
C:科学家利用光测量地月距离,属于利用光的反射原理,但不符合题意。
4.【答案】B
【知识点】风化
【解析】【分析】由于温度变化、水、空气、生物等外力的作用和影响,给地表或近地表的岩石造成的破坏,称为风化作用,风化的过程相对而言是缓慢的。蘑菇石是由于长期的风沙侵蚀形成的。
5.【答案】C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地壳运动破坏地下的平衡,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下会沿着裂缝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有的会冷却下来形成岩石,有的会从地壳薄弱地带冲出地面形成火山喷发。
6.【答案】B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所以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运动。发生地震时应迅速到房屋外的空旷地带,不能到房屋内。
7.【答案】错误
【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戈壁滩。被带走的沙子在风或流水速度减小时沉积下来,日积月累就形成了沙漠。
8.【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植被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被侵蚀的情况与植被覆盖情况有关,植被覆盖情况好,侵蚀较少,植被覆盖情况差,侵蚀较多。所以在有植物覆盖的小山丘上,土壤被雨水的侵蚀程度较小。
9.【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一个蔚蓝的星球。地球表面海陆分布不均匀,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相互穿插分割,海洋占71%,陆地占29%,因此人们称地球是一个“水球”。
10.【答案】正确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折返,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所以光的反射是在物体表面发生的。
11.【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像点亮的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例如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等。月亮并不是光源,看到的月亮一直在发光,是反射的太阳光。
12.【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眼睛是我们的视觉器官,当物体发出的光或物体反射的光进入到人的眼睛,使我们能看到物体。光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十分重要,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光,有了光我们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
13.【答案】河道中的水流速度变慢,水流挟带的泥沙会逐渐沉积下来,在一些地方形成三角洲。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沉积作用是指被运动介质搬运的物质到达适宜的场所后,由于条件发生改变而发生沉淀、堆积的过程的作用。河道中的水流速度变慢,水流挟带的泥沙会逐渐沉积下来,在一些地方形成三角洲。
14.【答案】有,没有光就看不到苹果,也无法拍到苹果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眼睛是我们的视觉器官,当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进入到人的眼睛,使我们能看到物体。在黑暗的室内能拍到苹果的照片,说明是由光反射到眼睛或相机里,所以才能够拍到。
15.【答案】三个,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知识点】地壳的组成
【解析】【分析】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有些岩石裸露在空气中,更多的岩石被水或泥沙、土壤覆盖。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形成成因,将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
16.【答案】海市蜃楼、水中折筷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海市蜃楼、水中折筷与棱镜分解光的原理一样,都是光的折射原理。
17.【答案】(1)地震是地壳运动的结果,与吉祥没有关系
(2)CE;ABD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1)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所以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运动,与吉祥没有关系。
(2)A.听到将要发生地震的消息后,不用调查就可以判断那是谣言,错误;听到将要发生地震的消息后,我们可以调查就一下,提前做好准备;
B.家住在16层的小明,感觉到房屋在摇晃后马上跳楼逃生,错误;16层的话走安全通道应该走不出去,所以应该在室内寻找合适的避难位置;
C.被埋在废墟下时,不能一直大声呼救,要保存体力,正确。
D.被埋在废墟下时,见缝就钻,说不定能从废墟中爬出来,错误;被埋在废墟下时,寻找合适的避难位置,比较安全的空间有:承重墙的墙根、墙角、卫生间等小房间,不能见缝就钻;
E.被埋在废墟下时,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正确。
18.【答案】(1)玻璃是透明的,纸是半透明的,书是不透明的。
(2)能看到;玻璃是透明的
(3)只能看到一部分;纸是半透明的
(4)完全看不到的;书是不透明的
【知识点】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1)
(2)我们可以将物体的透明度分为不透明、半透明和透明三种等级。当光照射玻璃的时候,玻璃后面的塑料杯能看到,说明玻璃是透明的。
(3)我们可以将物体的透明度分为不透明、半透明和透明三种等级。当光照射薄纸的时候,纸后面的塑料杯只能看到一部分,说明纸是半透明的。
(4)我们可以将物体的透明度分为不透明、半透明和透明三种等级。当光照射书的时候,书后面的塑料杯是完全看不到的,说明书是不透明的。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