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解答题全册专项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解答题全册专项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04 23:2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年地理八年级上册解答题全册专项训练
1.电视专题片《边程行》,以新闻纪实的手法,用边行走边观察的方式,从广西防城港市出发到辽宁丹东,逆时针勾勒中国版图。结合图“《边疆行》路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边疆行》摄制组从广西防城港出发,基本沿我国陆上疆界到达辽宁丹东,起点和终点分别濒临 海、 海。
(2)《边疆行》摄制组经过的①、②、③、④省区中,面积最大、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是 ;能够明显看到自然景观自西向东从荒漠到荒漠草原到草原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3)《边疆行》力求为观众展现一个真实生动的中国边疆形象,其中四集的标题分别是--a.品读高原两极之美;b.离海洋最远的地方;c.中俄双子城-黑河;d.寻幽访玉走腾冲。
请按拍摄行程从先到后对四集内容进行排序 (填字母)。
(4)《边疆行》沿线少数民族众多,可以领略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 。
(5)《边疆行》摄制组途径的省区也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区,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图中信息搭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①-新-回族-手鼓 B.②-滇-维吾尔族-孔雀舞
C.③-内蒙古-蒙古族-摔跤 D.④-吉-傣族-跳板
2.读图1“我国沿32°N地形剖面图”和图2“我国地形比重分布图”,完成下面问题。
(1)图1中,②是 (地形区),自古农耕发达,有“天府之国”之称;B山是湖北省与 (省区简称)的界山,④是 (海域)。
(2)从图1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势特征 ,受地势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流向为 。
(3)下列现象中,与我国地势特点有关的是( )
①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沟通东西联系②南方地区河流的径流量比较大③许多大河水能资源丰富④利于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从图2可知,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请阐述这一地形特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 (利弊各说一点)。
3.读“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曲线1大致为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此线西部是我国重要的 区(农耕、畜牧),主要分布于 区(季风、非季风)。
(2)图中ABCD是我国四大牧区,其中A处是 牧区,C处是 牧区。
(3)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北平原种植的糖料作物是 ,南部沿海种植的糖料作物是 。
(4)图中所示,花生主要分布在 平原,中国最大的油菜产区是 流域。
(5)下列地区的农业生产发展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A.新疆地区大力发展水稻生产 B.内蒙古高原开垦草原发展种植业
C.横断山区发展林业的生产 D.青藏高原大力发展棉花种植
4.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探究任务一:“藏粮于地”——粮食生产与耕地资源
(1)读“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据图判断,A作物集中产区的耕地类型是____,B粮食作物生长的有利条件是____。(任答一点)
(2)读“1949-2020年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均耕地面积变化统计图”,可知,1949年以来,我国人口数量总体呈____趋势,人均耕地面积总体呈____趋势。为确保粮食安全,要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
探究任务二:“藏粮于技”——粮食生产与科学技术
(3)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逐年增加。举例说明科学技术在粮食增产中的应用:____。(任举一例)
5.高铁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中国拥有世界上技术最全、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系统。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兰新高铁穿越了我国的西北和青藏地区,是我国首条在高海拔地区修建的高速铁路;哈大高铁号称驰骋我国最北端的“雪国列车”,顶风冒雪,穿行在林海雪原之间;西成高铁(西安——成都)是国内首次建成的山区高标准现代化铁路,经过的部分地段地质地貌十分复杂。
材料二 兰新高铁示意图和中国主要高速铁路线分布示意图。
(1)兰新高铁从甘肃省兰州出发,穿越祁连山脉,途径省会城市 ,到达位于 盆地南缘的乌鲁木齐;依据当地自然环境,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兰新高铁修建和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
(2)哈大高铁经过吉林省的“中国汽车城”—— ,是世界上第一条投入运营的经过“高寒”地区的高速铁路,请解释此处“高寒”的意义。
(3)西成高铁穿越的山脉甲是 ,请列举一项此山脉的重要地理意义。
(4)中国的高铁线路中,客货运输量最大的是京沪高铁,图中数字代号 ,试分析该线路客货运输量大的原因。
(5)国际市场正掀起一股“中国高铁风暴”,分析中国高铁走向国际市场的优势。
6.1999年,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民族大团结》邮票,该套邮票描绘了我国各族人民身着民族盛装、载歌载舞,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周年大庆的场景。读《民族大团结》的四张邮票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中是我国台湾的 族,每到秋收季节他们便举办丰收节。
(2)图②中的民族是 ,他们视孔雀、大象为吉祥物,竹楼是他们的标志性民居,清明节前后他们举行 节,互相祝福。
(3)图③中的民族是 ,每年八九月间,他们举行 节,进行展佛、赛牦牛等活动。
(4)图④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每年农历三月三,他们祭祀祖先、对歌择偶。
7.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你”是长江,“我”是黄河,虽然我们出发后,我们成了平行线,但是我们最终还是相聚在一起。
(1)“你”是图中的序号 (填“①”或“②”)。
(2)“你”“我”从 高原出发,相聚在 洋,都属于 (填“内流河”或“外流河”)。
(3)“你”水能资源丰富,修建了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 。
(4)“我”因为下游“ ”问题,易发生洪涝灾害。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学习强国”平台推出“坐着高铁看中国”专题报道,开设了京广高铁、京沪高铁等有代表性的线路,涉及全国24个省(区、市)。某中学八年级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假期乘坐高铁开展了研学旅行。研学中他们观察、思考的问题如下。
(1)据图描述我国高速铁路的分布特点 。
(2)在东部平原地区建设高速铁路多采用高架方式--以桥代路,主要是为了 (节省物力财力/减少占用耕地/为动物迁徙留有通道)。
(3)图中我国四大工业区共同的区位(地理位置)优势是沿 分布。其中能够实现江海联运并且优势最明显的是 工业区。
(4)哈大高铁线上的辽中南工业区重点发展了煤炭、化工、钢铁等重工业,该工业区发展这些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 。目前东北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传统工业受到了严峻挑战,请你为振兴中国东北工业基地提出合理化建议 (1条即可)。
(5)沿 高铁,走进珠江三角洲,可以感受粤港澳大湾区的蓬勃活力。
参考答案
1.(1)南 黄
(2)乌鲁木齐 内蒙古
(3)d-a-b-c
(4)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5)C
2.(1)四川盆地 渝 东海
(2)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自西向东/向东
(3)C
(4)利:利于农业多样性/利于发展林业、山区牧业、采矿业、旅游业等经济 弊端:平原少,耕地不足,不利于发展耕作业/山区地势陡峭,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3.(1)400 畜牧 非季风
(2)内蒙古 青海
(3)甜菜 甘蔗
(4)华北 长江
(5)C
4.(1) 旱地 气候湿热/地形平坦/降水丰富/热量充足等
(2) 上升/增长 下降/减少/降低
(3)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提高了粮食产量/利用温室大棚种植蔬菜瓜果/在盐碱地种植海水稻/无土栽培/利用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等。
5.(1)西宁 准噶尔 沙尘暴,缺水,昼夜温差大,穿过山区,人口稀疏带来的铁路维护不便等;
(2)长春 纬度高,气温低 ;
(3)秦岭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等;
(4)② 京沪高铁经过中国东部经济最发达、城市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沟通了沪宁杭、京津唐工业基地,沿线经济繁荣,客货流通量大;
(5)中国高铁技术先进;运营里程长;我国高铁穿越山区、荒漠风沙地带等地质地貌复杂的地区,穿越严寒地带,因此积累了丰富的建设高铁的经验(答出一条即可)
6.(1)高山
(2)傣族 泼水
(3)藏族 雪顿
(4)壮族
7.(1)②
(2)青藏 太平 外流河
(3)三峡
(4)地上河
8.(1)东密西疏
(2)减少占用耕地
(3) 海 长三角
(4) 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调整产业结构,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5)京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