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五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们周围有很多声音。下列声音中,( )是自然界发出来的。
A.雷声 B.老师的讲课声 C.汽车鸣笛声
2.华华用力弯曲钢尺,发现钢尺没有发出声音,这是因为钢尺没有( )。
A.受到力 B.振动 C.断裂
3.调节电视机的声音旋钮,改变的是声音的( )。
A.音量 B.音调 C.音高
4.月球上的宇航员无法直接对话,这是因为( )。
A.月球引力很小
B.月球上没有空气,缺少传播声音的介质
C.月球有失重现象
5.龙龙想让橡皮筋发出的声音高一些,他应该把橡皮筋( )。
A.把橡皮筋拉紧一点 B.把橡皮筋拉松一点
C:用更大的力搓橡皮筋
6.下面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有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有声音产生,就一定有物体振动。
C.物体不振动,也能产生声音。
7.如右图所示,龙龙在气球皮上撤了一些沙子,此时用力敲击音叉,可观察到沙子( ) 。
A.在气球皮上跳动 B.无变化 C.被音叉吸引
8.上述实验,气球皮模拟的是( ) 。
A.耳郭 B.耳蜗 C.鼓膜
9.古代,有士兵用耳朵贴在地面上听到几公里外的马蹄声,由此判断敌方的远近,这是因为( )。
A.马蹄声非常响
B.空气传播声音效果好
C.大地传播声音效果好
10.下列关于制作小乐器时,说法错误的是( ) 。
A.可以边设计边制作
B.和同学分享交流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改进
C.可以利用乐器帮助调音
11.华华用长短不同的吸管制作了一个小乐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吹气时,吸管里的空气会振动。
B.这个小乐器不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C.吸管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
12.弹拨琴弦时,要使琴弦发出的声音更强,我们可以( )
A.弹拨琴弦的力度大一些
B.把琴弦拉紧一些
C.换更粗的琴弦
13.龙龙用相同的力度敲击水杯杯口(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多的杯子发出的声音高。
B.水少的杯子发出的声音高。
C.这组杯子不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14.华华在平静的状态下测量了自己1分钟呼吸次数,下列数据最有可能的是( )。
A.10次 B.20次 C.60次
15.下列器官不属于人体呼吸器官的是( ) 。
A.鼻腔 B.气管 C.肝脏
16.人运动后,心跳和呼吸次数增加是因为运动时( ) 。
A.需要更多的氧气 B.人很紧张 C.人太累了
17.人的呼吸实际上是进行气体交换,使____进入血液,同时排出____。( )
A.氧气 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 氧气 C.氮气 氧气
18.龙龙参加演讲比赛,上台前有点紧张,做几次深呼吸后感觉好多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龙龙吸气时,胸腔缩小,气体吸入肺中。
B.龙龙呼气时,胸腔不变,气体从肺里排出体外。
C.龙龙吸气时,腹部收缩,胸腔扩张,气体进入肺中。
19.龙龙和华华想比一比谁的肺活量大,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 。
A.比一比谁吹响哨子的时间长
B.比一比谁一口气吹的气球大
C.比一比谁的声音低
20.午餐时,华华吃了1份番茄炒蛋和1碗米饭。华华一共吃了( )种食材。
A.2 B.3 C.4
二、判断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21.经常性的长时间带耳机听音乐,会影响我们的听力。( )
22.(2021四上·龙华期末)在计数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时,一呼一吸算一次。
23.我们说话时,声音的高低与声带的振动快慢有关。( )
24.声音的高低和强弱是同一回事。( )
25.我们呼出来的气体全都是二氧化碳。( )
三、综合探究。
26.华华家附近的体育馆在施工,她为了研究施工产生的噪声,用分贝仪检测了施工噪声为70.3分贝。声音的强弱跟什么有关呢?她开展了下列探究,记录如下表。
振动物体 敲击力度 振动幅度 声音强弱
音叉 轻轻敲 小 弱
用力敲 大 强
鼓面 轻轻敲 小 弱
用力敲 大 强
(1)由于施工,华华经常听到挖掘机的声音,此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华华的耳朵里。
(2)实验时,鼓面的振动不容易被观察到,为了让我们更明显地看见鼓面的振动,我们可以 。
(3)通过实验发现,敲击力度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越 。敲击力度越小,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产生的声音越 。
(4)耳朵里,有一个很薄的感受振动的结构,叫 ,如果它受到损伤,会影响听力。
27.龙龙用粗细不同的鱼线做了一个小乐器(如下图)。他用调音器测出每条鱼线每秒振动次
数的数值,用赫兹(Hz)表示:数值越大,表示物体振动很越快:数值越小,表示物体振动得越慢。下表是龙龙的实验记录,音高顺序为最高,高,较低,低,最低。
鱼线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振动频率 330 247 196 147 109
音高 最高 高 较低 低 最低
(1)在龙龙的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 。
(2)龙龙在拨动粗细不同的鱼线的时候,力度应该保持 (选填“相同”或“不同”)。
(3)分析表格数据可知,鱼线越粗,振动得越 ,产生的声音越 。
(4)如果换一条比5号鱼线更粗的线,它发出的声音会 。(选填 “更高”或“更低”)
(5)如果龙龙只有一根鱼线(粗细一样,足够长,可以裁剪),他想让鱼线也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下列做法无效的是( )
A.改变鱼线在木盒上的松紧程度
B.改变鱼线在木盒上的长度
C.改变拨动鱼线的力度
28.为了研究人体的呼吸,华华自制了一个模型,如图。
(1)这个模型中,各部分分别模拟的人体呼吸系统中的哪一部分?请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结构名称:
A B C D (选填“肺”、“胸廓”、“气管”或“膈肌”)
(2)用手向上顶“膈肌”,此时模拟的是 过程,气球体积变 ,外界气体从肺经过 排出体外。
(3)用手向下拉“膈肌”,此时模拟的是 过程,气球体积变 ,外界气体经过 进入肺里。
29.龙龙(男生)和妙妙(女生)都是四年级的学生。妙妙不爱运动,体重偏重,而龙龙刚好相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还获得过学校游泳比赛冠军。体检时,他们分别测量了安静状态下1分钟呼吸次数和深蹲30次后的1分钟呼吸次数,两位同学的呼吸次数测量如下:
运动方式 妙妙 龙龙
安静状态 25 (次/分钟) 18 (次/分钟)
深蹲(30个)后 52 (次/分钟) 30(次/分钟)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问题。
(1)从以上表格中看出( )。
A.运动后,龙龙和妙妙的呼吸次数都没有变化。
B.运动后,妙妙的呼吸比龙龙的更急促了。
C.运动后,龙龙的呼吸变慢了。
(2)龙龙和妙妙后续还测量了自己的肺活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肺活量时,需要剧烈运动后马上测量。
B.使用前需要确保测量袋里的气体排干净。
C.吹气过程,漏掉一些气体不会影响结果。
(3)龙龙和妙妙分别用测量袋测量了肺活量。龙龙测得的肺活量是2600毫升,而妙妙测得的肺活量是4000毫升。 的测量数据可能有误,原因可能是 。
(4)分析以上材料,我认为 的身体素质需要提升,我们可以建议他/她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 以增强呼吸器官的机能。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周围的声音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世界充满声音,根据声音来源划分,有自然界的声音和人为发出的声音。老师讲课声、汽车鸣笛声都是人为发出来的,雷声是自然界发出来的。故选A。
2.【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华华用力弯曲钢尺,发现钢尺没有发出声音,这是因为钢尺没有振动。故选B。
3.【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电视声音的强弱由声音旋钮控制,调节电视机的声音旋钮,改变的是声音的强弱即响度,也就是改变了声音的音量。故选A。
4.【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月球上的宇航员无法直接对话,这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缺少传播声音的介质。故选B。
5.【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橡皮筋越紧,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故选A。
6.【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有声音产生,就一定有物体振动。故选B。
7.【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实验中气球皮模拟的是耳的结构中的鼓膜,它接收声音后会产生振动。故选A。
8.【答案】C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实验中气球皮模拟的是耳的结构中的鼓膜,它接收声音后会产生振动。故选C。
9.【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不同,通常固体>液体>气体。故选C。
10.【答案】A
【知识点】设计、制作模型
【解析】【分析】A.乐器制作时,需要先画示意图,这是乐器制作的重要步骤,故A错误;
B.乐器制作时,和同学分享交流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改进,故B正确;
C.乐器制作完成后,需要对乐器进行调试、评估和改进,故C正确。故选A。
11.【答案】B
【知识点】制作乐器
【解析】【分析】同样材质物体,小的、轻的、短的、紧的物体发声音调较高,大的、重的、长的、松的物体发声音调较低。因此,华华用长短不同的吸管制作了一个小乐器,吸管越短,振动速度越快,声音越高,这个小乐器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吹气时,吸管里的空气会振动。故选B。
12.【答案】A
【知识点】弦乐器的声音
【解析】【分析】A.声音的强弱是由物体的振动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弹拨琴弦的力度大一些,琴弦振动幅度增大,声音变强,故A正确;
B.把琴弦拉紧一些可以使得琴弦振动速度加快,声音变高,但不会让声音变强,故B错误;
C.换更粗的琴弦可以让琴弦发出更低的声音,但不能让声音变强,故C错误。故选A。
13.【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用水杯自制乐器时,声音主要是依靠杯子振动产生的,杯子的轻重是影响声音高低的主要因素。用相同的力度敲击水杯杯口,杯子振动发声,杯子里水越少,杯子越轻,振动越快,声音越高;相反,杯子里水越多,杯子越重,振动越慢,声音越低。故选B。
14.【答案】B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在安静状态下,人每分钟呼吸次数是大概20次左右,如果剧烈运动后,呼吸次数会明显增加。故选B。
15.【答案】C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它位于胸腔内,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肝脏属于消化器官,不属于人体呼吸器官。故选C。
16.【答案】A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心脏每收缩一次,我们就感觉到心跳一次。运动会耗费大量的氧,人是通过呼吸得到氧气,所以呼吸急促,人又是通过血液传递氧,所以心跳加快。故选A。
17.【答案】A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来维持生命,从空气中吸入的氧可以帮助我们正常地生活和工作。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故选A。
18.【答案】C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子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此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过程。此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故选C。
19.【答案】C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肺活量是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肺活量是身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增强肺活量。肺活量大的人吹哨子比肺活量小的人吹得时间久;肺活量大的人比肺活量小的人一口气吹的气球大。比水的声音低,不能比较肺活量大小。故选C。
20.【答案】B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食物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食物的作用可以把食物分为主食和副食,根据食物的来源可以把食物分为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不同的分类方法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午餐时,华华吃了1份番茄炒蛋和1碗米饭,他这一餐吃的食物应该记录为番茄、蛋、米饭3种。故选B。
21.【答案】正确
【知识点】保护听力
【解析】【分析】耳朵是我们身体上非常重要的听觉器官。经常性的长时间带耳机听音乐,会影响我们的听力。题目说法正确。
22.【答案】正确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呼吸次数在临床上特指的是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也就是呼吸的频率,一呼一吸是一次呼吸。
23.【答案】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我们能够发出声音主要依赖喉咙里的声带,它越紧,振动的速度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题目说法正确。
24.【答案】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题目说法错误。
25.【答案】错误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人体呼出的气体也不全是二氧化碳,还会有些水蒸气等其他气体,只能说大部分为二氧化碳。题目说法错误。
26.【答案】(1)空气;空气
(2)在鼓面上放一些泡沫小球;通过泡沫小球的跳动观察鼓面的振动情况
(3)强;强;弱;弱
(4)鼓膜;鼓膜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由于施工,华华经常听到挖掘机的声音,此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华华的耳朵里。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时,鼓面的振动不容易被观察到,为了让我们更明显地看见鼓面的振动,我们可以在鼓面上放一些泡沫小球,通过泡沫小球的跳动观察鼓面的振动情况。
(3)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通过实验发现,敲击力度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越强。敲击力度越小,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产生的声音越弱。
(4)耳朵里,有一个很薄的感受振动的结构,叫鼓膜,如果它受到损伤,会影响听力。
27.【答案】(1)鱼线的粗细
(2)相同
(3)慢;低
(4)更低
(5)C
【知识点】制作乐器
【解析】【分析】(1)根据对比实验的基本要求,对比实验中变量只有一个,其他条件完全相同。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龙龙的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鱼线的粗细。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对比实验中变量只有一个,其他条件完全相同,因此,龙龙在拨动粗细不同的鱼线的时候,力度应该保持相同。
(3)从图中可以看出,1至5号鱼线越来越粗,最细的1号鱼线振动速度最快,发出的声音最高,最粗的5号鱼线振动速度最慢,发出的声音最低。由此可以判断:鱼线越粗,振动得越慢,产生的声音越低。
(4)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如果换一条比5号鱼线更粗的线,它的振动速度更慢,发出的声音会更低。
(5)A.改变鱼线在木盒上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声音的高低,鱼线越紧,发出的声音会越高,故A不符合题意;
B.改变鱼线在木盒上的长度,也可以改变声音的高低,鱼线越短,发出的声音会越高,故B不符合题意;
C.改变拨动鱼线的力度可以改变音量大小,但不可以改变声音的高低,故选C。
28.【答案】(1)气管;肺;胸廓;膈肌
(2)呼气;小;气管
(3)吸气;大;气管
【知识点】设计、制作模型
【解析】【分析】人体通过呼气和吸气这种呼吸运动,不断进行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呼吸时膈肌移动影响胸腔发生变化,吸气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外界的气体被吸入;呼气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体内的气体被呼出。
(1)图中是肺的模型,在模拟呼吸的过程中,塑料瓶 C相当于胸廓,气球B相当于肺,气球皮D相当于膈肌,吸管A相当于气管。
(2)用手向上顶“膈肌”,此时模拟的是呼气过程,膈肌向上移,胸廓空间变小,气球体积变小,外界气体从肺经过气管排出体外。
(3)用手向下拉“膈肌”,此时模拟的是吸气过程,气球皮向下,空气从塑料吸管进入气球,气球体积变大,外界气体经过气管进入肺里。
29.【答案】(1)B
(2)B
(3)妙妙;测量袋中的空气没有排放干净
(4)妙妙;经常进行体育锻炼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1)从表中信息可以看出,运动后,龙龙和妙妙的呼吸次数都明显增加,妙妙的呼吸每分钟从25次增加到52次,增加了27次;龙龙的呼吸每分钟从18次增加到30次,增加了12次。妙妙的呼吸比龙龙的更急促了。故B选项正确。
(2) A.测量肺活量时,不能在剧烈运动后马上测量,不利于准确测量肺活量大小,故A错误;
B.使用前需要确保测量袋里的气体排干净,才能准确测量肺活量大小,故B正确;
C.吹气过程,漏掉一些气体会影响测量结果,故C错误。
(3)根据题干信息和四年级小学生的肺活量正常范围可知,男生的肺活量正常范围是1100~2600毫升,女生的肺活量正常范围是900~2200毫升。龙龙测得的肺活量是2600毫升,而妙妙测得的肺活量是4000毫升,妙妙的测量数据可能有误,原因可能是测量袋中的空气没有排放干净。
(4)分析以上材料信息可以判断,我认为妙妙的身体素质需要提升,我建议她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呼吸器官的机能。
1 / 1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五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们周围有很多声音。下列声音中,( )是自然界发出来的。
A.雷声 B.老师的讲课声 C.汽车鸣笛声
【答案】A
【知识点】周围的声音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世界充满声音,根据声音来源划分,有自然界的声音和人为发出的声音。老师讲课声、汽车鸣笛声都是人为发出来的,雷声是自然界发出来的。故选A。
2.华华用力弯曲钢尺,发现钢尺没有发出声音,这是因为钢尺没有( )。
A.受到力 B.振动 C.断裂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华华用力弯曲钢尺,发现钢尺没有发出声音,这是因为钢尺没有振动。故选B。
3.调节电视机的声音旋钮,改变的是声音的( )。
A.音量 B.音调 C.音高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电视声音的强弱由声音旋钮控制,调节电视机的声音旋钮,改变的是声音的强弱即响度,也就是改变了声音的音量。故选A。
4.月球上的宇航员无法直接对话,这是因为( )。
A.月球引力很小
B.月球上没有空气,缺少传播声音的介质
C.月球有失重现象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月球上的宇航员无法直接对话,这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缺少传播声音的介质。故选B。
5.龙龙想让橡皮筋发出的声音高一些,他应该把橡皮筋( )。
A.把橡皮筋拉紧一点 B.把橡皮筋拉松一点
C:用更大的力搓橡皮筋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橡皮筋越紧,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故选A。
6.下面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有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有声音产生,就一定有物体振动。
C.物体不振动,也能产生声音。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有声音产生,就一定有物体振动。故选B。
7.如右图所示,龙龙在气球皮上撤了一些沙子,此时用力敲击音叉,可观察到沙子( ) 。
A.在气球皮上跳动 B.无变化 C.被音叉吸引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实验中气球皮模拟的是耳的结构中的鼓膜,它接收声音后会产生振动。故选A。
8.上述实验,气球皮模拟的是( ) 。
A.耳郭 B.耳蜗 C.鼓膜
【答案】C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实验中气球皮模拟的是耳的结构中的鼓膜,它接收声音后会产生振动。故选C。
9.古代,有士兵用耳朵贴在地面上听到几公里外的马蹄声,由此判断敌方的远近,这是因为( )。
A.马蹄声非常响
B.空气传播声音效果好
C.大地传播声音效果好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不同,通常固体>液体>气体。故选C。
10.下列关于制作小乐器时,说法错误的是( ) 。
A.可以边设计边制作
B.和同学分享交流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改进
C.可以利用乐器帮助调音
【答案】A
【知识点】设计、制作模型
【解析】【分析】A.乐器制作时,需要先画示意图,这是乐器制作的重要步骤,故A错误;
B.乐器制作时,和同学分享交流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改进,故B正确;
C.乐器制作完成后,需要对乐器进行调试、评估和改进,故C正确。故选A。
11.华华用长短不同的吸管制作了一个小乐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吹气时,吸管里的空气会振动。
B.这个小乐器不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C.吸管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
【答案】B
【知识点】制作乐器
【解析】【分析】同样材质物体,小的、轻的、短的、紧的物体发声音调较高,大的、重的、长的、松的物体发声音调较低。因此,华华用长短不同的吸管制作了一个小乐器,吸管越短,振动速度越快,声音越高,这个小乐器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吹气时,吸管里的空气会振动。故选B。
12.弹拨琴弦时,要使琴弦发出的声音更强,我们可以( )
A.弹拨琴弦的力度大一些
B.把琴弦拉紧一些
C.换更粗的琴弦
【答案】A
【知识点】弦乐器的声音
【解析】【分析】A.声音的强弱是由物体的振动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弹拨琴弦的力度大一些,琴弦振动幅度增大,声音变强,故A正确;
B.把琴弦拉紧一些可以使得琴弦振动速度加快,声音变高,但不会让声音变强,故B错误;
C.换更粗的琴弦可以让琴弦发出更低的声音,但不能让声音变强,故C错误。故选A。
13.龙龙用相同的力度敲击水杯杯口(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多的杯子发出的声音高。
B.水少的杯子发出的声音高。
C.这组杯子不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用水杯自制乐器时,声音主要是依靠杯子振动产生的,杯子的轻重是影响声音高低的主要因素。用相同的力度敲击水杯杯口,杯子振动发声,杯子里水越少,杯子越轻,振动越快,声音越高;相反,杯子里水越多,杯子越重,振动越慢,声音越低。故选B。
14.华华在平静的状态下测量了自己1分钟呼吸次数,下列数据最有可能的是( )。
A.10次 B.20次 C.60次
【答案】B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在安静状态下,人每分钟呼吸次数是大概20次左右,如果剧烈运动后,呼吸次数会明显增加。故选B。
15.下列器官不属于人体呼吸器官的是( ) 。
A.鼻腔 B.气管 C.肝脏
【答案】C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它位于胸腔内,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肝脏属于消化器官,不属于人体呼吸器官。故选C。
16.人运动后,心跳和呼吸次数增加是因为运动时( ) 。
A.需要更多的氧气 B.人很紧张 C.人太累了
【答案】A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心脏每收缩一次,我们就感觉到心跳一次。运动会耗费大量的氧,人是通过呼吸得到氧气,所以呼吸急促,人又是通过血液传递氧,所以心跳加快。故选A。
17.人的呼吸实际上是进行气体交换,使____进入血液,同时排出____。( )
A.氧气 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 氧气 C.氮气 氧气
【答案】A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来维持生命,从空气中吸入的氧可以帮助我们正常地生活和工作。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故选A。
18.龙龙参加演讲比赛,上台前有点紧张,做几次深呼吸后感觉好多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龙龙吸气时,胸腔缩小,气体吸入肺中。
B.龙龙呼气时,胸腔不变,气体从肺里排出体外。
C.龙龙吸气时,腹部收缩,胸腔扩张,气体进入肺中。
【答案】C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子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此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过程。此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故选C。
19.龙龙和华华想比一比谁的肺活量大,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 。
A.比一比谁吹响哨子的时间长
B.比一比谁一口气吹的气球大
C.比一比谁的声音低
【答案】C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肺活量是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肺活量是身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增强肺活量。肺活量大的人吹哨子比肺活量小的人吹得时间久;肺活量大的人比肺活量小的人一口气吹的气球大。比水的声音低,不能比较肺活量大小。故选C。
20.午餐时,华华吃了1份番茄炒蛋和1碗米饭。华华一共吃了( )种食材。
A.2 B.3 C.4
【答案】B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食物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食物的作用可以把食物分为主食和副食,根据食物的来源可以把食物分为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不同的分类方法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午餐时,华华吃了1份番茄炒蛋和1碗米饭,他这一餐吃的食物应该记录为番茄、蛋、米饭3种。故选B。
二、判断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21.经常性的长时间带耳机听音乐,会影响我们的听力。( )
【答案】正确
【知识点】保护听力
【解析】【分析】耳朵是我们身体上非常重要的听觉器官。经常性的长时间带耳机听音乐,会影响我们的听力。题目说法正确。
22.(2021四上·龙华期末)在计数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时,一呼一吸算一次。
【答案】正确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呼吸次数在临床上特指的是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也就是呼吸的频率,一呼一吸是一次呼吸。
23.我们说话时,声音的高低与声带的振动快慢有关。(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我们能够发出声音主要依赖喉咙里的声带,它越紧,振动的速度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题目说法正确。
24.声音的高低和强弱是同一回事。(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题目说法错误。
25.我们呼出来的气体全都是二氧化碳。(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人体呼出的气体也不全是二氧化碳,还会有些水蒸气等其他气体,只能说大部分为二氧化碳。题目说法错误。
三、综合探究。
26.华华家附近的体育馆在施工,她为了研究施工产生的噪声,用分贝仪检测了施工噪声为70.3分贝。声音的强弱跟什么有关呢?她开展了下列探究,记录如下表。
振动物体 敲击力度 振动幅度 声音强弱
音叉 轻轻敲 小 弱
用力敲 大 强
鼓面 轻轻敲 小 弱
用力敲 大 强
(1)由于施工,华华经常听到挖掘机的声音,此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华华的耳朵里。
(2)实验时,鼓面的振动不容易被观察到,为了让我们更明显地看见鼓面的振动,我们可以 。
(3)通过实验发现,敲击力度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越 。敲击力度越小,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产生的声音越 。
(4)耳朵里,有一个很薄的感受振动的结构,叫 ,如果它受到损伤,会影响听力。
【答案】(1)空气;空气
(2)在鼓面上放一些泡沫小球;通过泡沫小球的跳动观察鼓面的振动情况
(3)强;强;弱;弱
(4)鼓膜;鼓膜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由于施工,华华经常听到挖掘机的声音,此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华华的耳朵里。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时,鼓面的振动不容易被观察到,为了让我们更明显地看见鼓面的振动,我们可以在鼓面上放一些泡沫小球,通过泡沫小球的跳动观察鼓面的振动情况。
(3)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通过实验发现,敲击力度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越强。敲击力度越小,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产生的声音越弱。
(4)耳朵里,有一个很薄的感受振动的结构,叫鼓膜,如果它受到损伤,会影响听力。
27.龙龙用粗细不同的鱼线做了一个小乐器(如下图)。他用调音器测出每条鱼线每秒振动次
数的数值,用赫兹(Hz)表示:数值越大,表示物体振动很越快:数值越小,表示物体振动得越慢。下表是龙龙的实验记录,音高顺序为最高,高,较低,低,最低。
鱼线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振动频率 330 247 196 147 109
音高 最高 高 较低 低 最低
(1)在龙龙的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 。
(2)龙龙在拨动粗细不同的鱼线的时候,力度应该保持 (选填“相同”或“不同”)。
(3)分析表格数据可知,鱼线越粗,振动得越 ,产生的声音越 。
(4)如果换一条比5号鱼线更粗的线,它发出的声音会 。(选填 “更高”或“更低”)
(5)如果龙龙只有一根鱼线(粗细一样,足够长,可以裁剪),他想让鱼线也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下列做法无效的是( )
A.改变鱼线在木盒上的松紧程度
B.改变鱼线在木盒上的长度
C.改变拨动鱼线的力度
【答案】(1)鱼线的粗细
(2)相同
(3)慢;低
(4)更低
(5)C
【知识点】制作乐器
【解析】【分析】(1)根据对比实验的基本要求,对比实验中变量只有一个,其他条件完全相同。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龙龙的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鱼线的粗细。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对比实验中变量只有一个,其他条件完全相同,因此,龙龙在拨动粗细不同的鱼线的时候,力度应该保持相同。
(3)从图中可以看出,1至5号鱼线越来越粗,最细的1号鱼线振动速度最快,发出的声音最高,最粗的5号鱼线振动速度最慢,发出的声音最低。由此可以判断:鱼线越粗,振动得越慢,产生的声音越低。
(4)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如果换一条比5号鱼线更粗的线,它的振动速度更慢,发出的声音会更低。
(5)A.改变鱼线在木盒上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声音的高低,鱼线越紧,发出的声音会越高,故A不符合题意;
B.改变鱼线在木盒上的长度,也可以改变声音的高低,鱼线越短,发出的声音会越高,故B不符合题意;
C.改变拨动鱼线的力度可以改变音量大小,但不可以改变声音的高低,故选C。
28.为了研究人体的呼吸,华华自制了一个模型,如图。
(1)这个模型中,各部分分别模拟的人体呼吸系统中的哪一部分?请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结构名称:
A B C D (选填“肺”、“胸廓”、“气管”或“膈肌”)
(2)用手向上顶“膈肌”,此时模拟的是 过程,气球体积变 ,外界气体从肺经过 排出体外。
(3)用手向下拉“膈肌”,此时模拟的是 过程,气球体积变 ,外界气体经过 进入肺里。
【答案】(1)气管;肺;胸廓;膈肌
(2)呼气;小;气管
(3)吸气;大;气管
【知识点】设计、制作模型
【解析】【分析】人体通过呼气和吸气这种呼吸运动,不断进行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呼吸时膈肌移动影响胸腔发生变化,吸气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外界的气体被吸入;呼气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体内的气体被呼出。
(1)图中是肺的模型,在模拟呼吸的过程中,塑料瓶 C相当于胸廓,气球B相当于肺,气球皮D相当于膈肌,吸管A相当于气管。
(2)用手向上顶“膈肌”,此时模拟的是呼气过程,膈肌向上移,胸廓空间变小,气球体积变小,外界气体从肺经过气管排出体外。
(3)用手向下拉“膈肌”,此时模拟的是吸气过程,气球皮向下,空气从塑料吸管进入气球,气球体积变大,外界气体经过气管进入肺里。
29.龙龙(男生)和妙妙(女生)都是四年级的学生。妙妙不爱运动,体重偏重,而龙龙刚好相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还获得过学校游泳比赛冠军。体检时,他们分别测量了安静状态下1分钟呼吸次数和深蹲30次后的1分钟呼吸次数,两位同学的呼吸次数测量如下:
运动方式 妙妙 龙龙
安静状态 25 (次/分钟) 18 (次/分钟)
深蹲(30个)后 52 (次/分钟) 30(次/分钟)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问题。
(1)从以上表格中看出( )。
A.运动后,龙龙和妙妙的呼吸次数都没有变化。
B.运动后,妙妙的呼吸比龙龙的更急促了。
C.运动后,龙龙的呼吸变慢了。
(2)龙龙和妙妙后续还测量了自己的肺活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肺活量时,需要剧烈运动后马上测量。
B.使用前需要确保测量袋里的气体排干净。
C.吹气过程,漏掉一些气体不会影响结果。
(3)龙龙和妙妙分别用测量袋测量了肺活量。龙龙测得的肺活量是2600毫升,而妙妙测得的肺活量是4000毫升。 的测量数据可能有误,原因可能是 。
(4)分析以上材料,我认为 的身体素质需要提升,我们可以建议他/她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 以增强呼吸器官的机能。
【答案】(1)B
(2)B
(3)妙妙;测量袋中的空气没有排放干净
(4)妙妙;经常进行体育锻炼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1)从表中信息可以看出,运动后,龙龙和妙妙的呼吸次数都明显增加,妙妙的呼吸每分钟从25次增加到52次,增加了27次;龙龙的呼吸每分钟从18次增加到30次,增加了12次。妙妙的呼吸比龙龙的更急促了。故B选项正确。
(2) A.测量肺活量时,不能在剧烈运动后马上测量,不利于准确测量肺活量大小,故A错误;
B.使用前需要确保测量袋里的气体排干净,才能准确测量肺活量大小,故B正确;
C.吹气过程,漏掉一些气体会影响测量结果,故C错误。
(3)根据题干信息和四年级小学生的肺活量正常范围可知,男生的肺活量正常范围是1100~2600毫升,女生的肺活量正常范围是900~2200毫升。龙龙测得的肺活量是2600毫升,而妙妙测得的肺活量是4000毫升,妙妙的测量数据可能有误,原因可能是测量袋中的空气没有排放干净。
(4)分析以上材料信息可以判断,我认为妙妙的身体素质需要提升,我建议她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呼吸器官的机能。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