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1课《我的母亲》课件(粤教版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第1课《我的母亲》课件(粤教版必修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4-26 08:36: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第1课 我的母亲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
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人民艺术家。
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炮火中。母亲靠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1966年“文革”中不堪躏辱投湖自尽。
著有长篇小说: 《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
话剧:《茶馆》、《龙须沟》、写作背景老舍的这篇散文发表在1943年4月《半月文萃》第九、十期合刊上。
老舍自幼丧父,由母亲独自带大,和母亲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老母病逝于1942年夏季,在北平。当时老舍孤身一人在大后方从事抗战文艺创作和组织工作。最初家人没敢把母亲病亡的消息立即告诉他,害怕加重他的孤独痛苦。拖了半年,才在家信里透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老舍每次接到家信都不敢立即打开,怕有不幸的消息。这次也是一样。12月26日收到家信,仍不敢拆读,临睡之前,才打开,这时,母亲去世已一年了。本文便是为纪念母亲而写的。 自学提示:根据下列提示整体感知课文全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第1~2段:母亲……
第3~6段:母亲……
第7~10段:母亲……
第11~12段:母亲……
?第13~14段:母亲……
第15~16段:儿子……
第17段:儿子……全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第1~2段:母亲的家庭背景
第3~6段:母亲出生、出嫁、生“我”
第7~10段:母亲的勤俭、朴实、热情好客
第11~12段:母亲“最会吃亏”,却“并不软弱”
第13~14段:母亲对子女的舐犊之情和理解
第15~16段:儿子对母亲的思念
第17段:儿子对母亲的感谢,母亲“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思考探究 作者在文章中写道:“母亲并 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母亲对我进行了什么样的“生命教育呢?思考:母亲有哪些优秀品质?① 勤劳诚实,做事总是那么仔细认真
② 热情好客
③ 乐于助人,总不怕吃亏
④ 有着软而硬的性格,善良而又坚强
她与儿女之间语言交流不多
(但之间的感情内敛而又深厚)怎样体现?读一读,议一议 请你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段落,朗读给大家听,并简单的讲讲你喜欢的理由。小结文章内容看,是沿着两条线索展开的。
一是老舍通过对母亲一生的描写,深刻揭示了母亲的性格特征及对“我”的影响。
“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认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母亲的性格最突出的是“软中硬”
二是通过重温和反思已经逝去的天伦往事,尽情抒发了儿子对母亲的爱。
“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今天,泪又遮迷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我了,她已入了土!” 无情未必真豪杰(中国画)看画面,说画意。
请你想一想:你曾为母亲做了什么,你打算以后怎么做? 欣赏感悟
你知道母亲的生日吗?
你了解母亲最大的心愿吗?
你打算怎么做?
当堂思考:抒写母爱,表达感激 如果让你为母亲做一件事,你会做什么?让你对妈妈讲一句你最想说的话,你要
说什么?让你给妈妈写一段话,你会写什么?情感驿站: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