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一、单选题
1.下列哪种生物在校园、公园或农田里调查不到( )
A.水稻
B.蒲公英
C.田鼠
D.带鱼
2.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下列哪项工作不是调查时应该做的()
A.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
B.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C.选取样本抽样调查
D.整理分析调查结果
3.一只老母鸡发觉老鹰在上空盘旋,随即发出一声惊叫,小鸡们便紧张而迅速地躲进老母鸡的翅膀下,母鸡和小鸡的这种行为体现了生物( )
A.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D.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
4.《狼图腾》讲述了草原民族对狼情感的矛盾,一方面他们敬畏狼,另一方面也会适时杀狼、掏狼崽.下列关于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控制狼的数量,维持生态平衡
B.作为消费者参与物质循环
C.毛色与周围环境相似,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狼适应草原生活,生存能力强,因此狼的数量远远大于鼠的数量
5.李平准备调查我市常见的传染病,你认为下列哪一项不是开始调查时就能完成的( )
A.确定调查目标
B.制定调查方案
C.得出调查结论
D.选取调查对象
6.观察下图,葵花朵朵向太阳,干旱使粮食严重减产,这说明 ( )
A.葵花受阳光限制,粮食受水的限制
B.葵花仅仅需要阳光,粮食仅仅需要水
C.它们的生活既需要阳光,也需要水
D.阳光、水是它们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之一
7.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 )
A.草→蚱蜢→食虫鸟→蛇→鹰 B.蚱蜢→草→食草子的鸟→鹰→狐
C.狐→鹰→食虫鸟→蚱蜢→草 D.草←蚱蜢←食虫鸟←鹰←蛇
8.下列能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 )
A.热时人会出汗 B.鲸呼气时会产生雾状水柱
C.西瓜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D.含羞草的叶受到触踫时会合拢
9.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对各种生物数量起决定作用的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食肉动物
10.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
A.黄河中的鲤鱼 B.洞庭湖中的所有生物
C.内蒙古草原上的全部羊 D.泰山林区
11.下列调查过程中的做法错误的是( )
A. 选择一条生物种类较多的路线 B. 见到喜爱的植物要采集起来
C. 注意安全,与组内的同学一起行动 D. 记录时要实事求是
1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动物之间的什么关系( )
A. 竞争关系 B. 捕食关系
C. 合作关系 D. 寄生关系
13.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海珠湖 B. 白云山
C. 木棉花 D. 珠江口
14.“好雨知时节,当初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主要描写了哪种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 光 B. 水
C. 空气 D. 土壤
15.湖北神农架地区生长着一种“神农野菊”,它的花能散发出阵阵芳香,但如果将其移植到其他地方,则会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
A. 生物能影响环境 B. 环境能影响生物
C. 生物能适应环境 D. 环境能适应生物
16.1935年澳大利亚为控制甘蔗害虫而引入的有毒蔗蟾如今已成为新的生物灾难。面对泛滥的蔗蟾,科学家打算利用与蔗蟾活动时间不同的食肉蚁来控制蔗蟾数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蔗蟾之所以能大量繁殖,是因为食物丰富、天敌较少
B.蔗蟾泛滥成灾表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C.从生态系统角度分析,食肉蚁是一种分解者
D.蔗蟾泛滥成灾警示我们要按自然规律办事
17.下列有关实验设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的温度和时间不可能是实验的变量
B.各种实验都必须设置空白对照组
C.数据测量应力求精确,因而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D.探究实验设计中,实验结果总是与提出的假设一致
18.在探究“光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时,如何保证实验结果只是由于光照的不同而导致的( )
A.实验中保证充足的光照
B.给以不同湿度的土壤
C.除光照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
D.给以不同的食物
19.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方面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B.生物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C.在生态系统中,一些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能够沿食物链逐渐减少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可以大量捕杀某一动物
20.漳州市华安县贡鸭山森林公园乃避暑胜地,此地植被为天然常绿阔叶林,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故此生态系统属( )
A.淡水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二、综合题
23.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不断增强,近年来的“放生热”便是最好的体现.
资料一:2014年10月12日,上百名长沙市民掏钱买鱼、龟,来到湘江边放生,当天至少放生了三货车共上万条鱼.
资料二:放生的龟当中大多是草龟,属半水栖动物.因此,最适合它们生活的地方是山溪,而不是湘江.
资料三:动物保护协会志愿者小彭带着从菜市场买来的黑眉锦蛇,将它们从长沙带到郴州的莽山进行放生,这里植被茂盛,地域相对辽阔,人烟稀少,还是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黑眉锦蛇、乌梢蛇在当地均有分布.
(1)从生物学的角度出发,盲目放生不仅没有益处,反而由于生态系统中的某种生物的数量急剧增加,会破坏________,因为生态系统的________能力是有限的.
(2)一些市民将外来物种(如巴西龟)放生到环境中去,将会造成它们与某些本地物种争夺食物,形成________关系.
(3)资料二、三体现了怎样的生物学规律________
A.生物必须适应环境 B.环境必须适应生物
C.环境可以影响生物 D.生物可以影响环境
(4)根据资料三可知,关于放生蛇类,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________(写一点即可).
22.森林里生活着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草本植物.有许多鸟类在此栖息,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是杂食性鸟(既吃草籽又吃昆虫).昆虫又吃植物的茎和叶.有些鼠类以植物的茎、叶、果实为食物,然而鼠又是狐和鹰的食物,鹰也捕食鸟.
(1)让他是某同学根据短文画出的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中还有一条食物链未画出完整,请你用“→”补充画完整.
(2)图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属于消费者的是________
(3)该食物网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
(4)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
23、根据表格,完成下列题目。
编号 小鱼(条) 水草(棵) 实验结果
生态瓶1号 4 12 小鱼存活8天
生态瓶2号 4 8 小鱼存活6天半
生态瓶3号 4 4 小鱼存活3天半
生态瓶4号 4 2 小鱼第二天上午死亡2条,第二天下午死亡2条
生态瓶5号 4 0 小鱼当天下午和晚上相继死亡
(1)生态瓶1~4号均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些小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生物是 ,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 ,池水、沙子中的 是分解者。
(2)比较生态瓶1号和2号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植物数量比较少时,动物存活的时间相对 。由生态瓶5号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没有 ,动物就可能死亡。
(3)由生态瓶1~5号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与植物数量的关系应该是动物数量一般 (选填“大于”或“小于”)植物数量。
(4)生态瓶1号的动物虽然存活时间最长,但最后还是死亡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该生态系统的 能力比较差。
答案
1-5DCBDC 6-10DADAD 11-15BBCBB 16-20CCCBD
21、(1)生态平衡;自动调节
(2)竞争
(3)A
(4)一方面要放生到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中去,即植被茂盛、人烟稀少的环境;另一方面,放生的地区需要有同种蛇类的分布,不然可能会造成物种入侵,破坏当地生态平衡.
22、(1)
(2)绿色植物;鼠、昆虫、吃草籽的鸟、杂食性鸟、狐、鹰
(3)5
(4)绿色植物→昆虫→杂食性鸟→鹰
23、(1)小鱼 水草 细菌、真菌 (2)短 植物(或生产者) (3)小于 (4)自动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