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0 再塑生命的人(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0 再塑生命的人(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04 21:26: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再塑生命的人 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及其品质,学习海伦好学敏思、坚忍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
3.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悟莎莉文老师形象,理解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敬爱和感激的情意。
教学难点:品味关键句,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写作背景】
海伦·凯勒之所以能走出黑暗,取得那么高的学术成就,除了自己顽强不懈的努力外,同她的老师莎莉文是分不开的。海伦七岁时,莎莉文老师来到了她的身边,把一个几乎不可救药的残疾,愚昧而又乖戾的女孩,打造成了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大学生。莎莉文老师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海伦,是她丰富了海伦的情感世界,再塑了海伦的生命。所以海伦·凯勒对莎莉文老师充满了感激之情。
【作者介绍】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作家、演讲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一岁半,海伦·凯勒不幸染上疾病,致使双目失明、双耳失聪,随之又丧失了说话的能力。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
17岁,海伦·凯勒考进了美国第一流的高等学府——哈佛大学,并以优异的成绩从大学毕业,还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和希腊五种文字。
大学期间,她开始写作。毕业后,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并在繁忙的工作中先后完成了14部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最著名的是其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文体知识】
环境描写及作用
自然环境的描写充满了温暖的气息,表面上是写莎莉文老师来到时的季节,更深的作用是暗示“我”的命运即将发生美好的转变。
点拨:环境描写的作用有:(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3)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4)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5)推动情节的发展;(6)深化作品主题。
【导读理解】
1、这一天有什么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呢?
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这一天,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 莎莉文老师来到了“我”的身边,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
2、莎莉文出场前做了很多铺垫,有何作用?
(1)写出了“我”内心的烦躁、苦恼以及对光明的渴望,与后文变化后的“我”形成对比,突出莎莉文老师对“我”的重要性。
(2)为下文莎莉文老师教导“我”埋下伏笔。
(3)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在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海伦的生命的原貌是什么样子的?请用原文回答。
(1)我,经过数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倦不堪了。
(2)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非常临近。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
(3)没有爱。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
4、“水”本身真的有这么大的魔力吗?
“水”本身并没有这么大的魔力。但是莎莉文老师引导“我”理解“水”启发了“我”“我”认识到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使“我”有了求知的欲望,一切都豁然开朗起来。有“魔力”的是莎莉文老师。
5、为什么“我”此时会“悔恨莫及”
因为此时在莎莉文老师的耐心引导下,“我”的学习终于迎来了质变,“我”终于在文字和事物名称之间建立了联系。回想起“我”因为发牌气而摔碎了莎莉文老师给“我”的布娃并且怎么也拼不好它,“我”感到痛惜、悔恨,悔恨莫及。
6、莎莉文老师给海伦带来了什么变化?
(1)她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
(2)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回到屋里,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
(3)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4)心中有了爱。
7、莎莉文老师是怎样的一个老师?海伦是怎样的一个学生?
莎莉文老师是有爱心、有耐心,有高超教育艺术的人。
海伦是一个聪明、好学、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女孩。
8、再塑生命的含义?
表层:重新塑造生命
深层:文中指”我“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体验 到了爱,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了”光明、希望 、快乐和自由“,理解了自然,懂得了什么是”爱“。莎莉文老师是为”我“”再塑生命的人“。
9、主题归纳:
这篇散文叙述了莎莉文老师教“我”识字、认识各种事物的过程,赞扬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表达了“我”对莎莉文老师由衷的敬爱与感激之情,也体现了“我”的好学善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品质。
【巩固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感慨(kǎi) 走廊(láng) 预兆(zhào) 疲倦不堪(kān)
B.搓捻(cuō) 奥秘(mì) 企盼(qǐ) 小心翼翼(yì)
C.航行(xíng) 模仿(mó) 迁徙(xǐ) 截然不同(jié)
D.缝制(féng) 绽开(dìng) 繁衍(yǎn) 恍然大悟(huǎng)
2.下列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争执 困惑不解 奥秘 疲倦不堪
B.激荡 繁花似锦 觅食 不可明状
C.企盼 油然而生 摸索 花团锦族
D.繁衍 恍然大悟 苦恼 浑为一谈
3.下列诗句的含意与海伦·凯勒的识字体验,最接近的一项是( )
莎莉文老师教海伦·凯勒识字,小海伦总是把“杯”与“水”混为一谈。莎莉文老师让水在小海伦的手上流过,又在她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突然间,小海伦恍然大悟,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知道了“水”这个词就是指正在她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A.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虽然人生总有艰难的日子,___________;虽然人生没有“彩排”的机会,但阅读可以让“直播”更加精彩。每一个热爱阅读的人,都自带高光“滤镜”!悦享阅读,邀你开启读书之旅,在旅途中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A.阅读却能让各种信息都唾手可得
B.阅读却能让人获得系统化的知识
C.但阅读能给我们克服困难的勇气
D.但阅读能让我们追寻更好的自己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重点字音。D.绽开(dìng)——zhàn;故选D。
2.答案:A
解析:A.正确;B.“不可明状”应写作“不可名状”;C.“花团锦族”应写作“花团锦簇”;D.“浑为一谈”应写作“混为一谈”。故选A。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意思和诗句意思的把握。解答此题,首先要仔细阅读所给文段,弄清文段意思。该文段主要讲小海伦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恍然大悟,明白了“water”这个词的意思和语言文字的奥秘。A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意思是“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这两句一般用来比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B项,“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思是“要远望千里,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楼”,这两句比喻站得越高,看得越远。C项,“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是“山重峦叠嶂,水迂回曲折,正怀疑前面没有路,突然又出现了一个柳绿花明的小山村”,这两句诗现在常用以形容陷人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与文段表达的意思一致。故选C项。
4.答案:C
解析:横线后用的是分号,可知分号前后两个句子的句式相同,因此应用“但阅读……”的句式,故排除A、B两项。“虽然……”和“但……”两个分句的内容应紧密关联,横线前面说“人生总有艰难的日子”,因此横线处应填与之相关的内容,D项关联不紧密,故排除,选C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