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上学期四年级科学期末模拟测试卷(二)
一、单选题(20分)
1.如图,实验中肥皂膜模拟的是人耳的( )。
A.耳廓 B.耳道 C.鼓膜
2.右图所示是两只大小不同的碗,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发现( )。
A.大碗发出的声音高 B.小碗发出的声音高 C.小碗发出的声音低
3.下列3名同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皓宇说:“电影院里的声音太大了,音高过大,听得耳朵很不舒服。
B.雨馨说:“通常情况下,男生比女生声带振动慢,所以男生说话音量大。
C.俊杰说:“弹吉他时,琴弦发出的声音高低不同,这和琴弦振动的快慢有关。”
4.用嘴向装有水的瓶中吹气,我们听到的声音主要是由( ) 。
A.水振动发出的 B.瓶子振动发出的 C.空气振动发出的
5.在下列几种情况下,用同样的力拨动一把钢尺,发出声音最高的是( )。
A. B. C.
6.口腔中的( )起到对食物的搅拌作用。
A.牙齿 B.舌头 C.唾液
7.人的消化器官不包括( )。
A.口腔 B.大肠 C.气管
8.人在运动的过程当中,需要消耗大量的(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9.如图,弹簧测力计测出的读数为( )。
A.2.2N B.2.4N C.2.5N
10.某同学在测试自己制作的小车时发现小车不走直路,可能是因为( )。
A.动力不足 B.车身不够美观 C.车轴不正
二、判断题(20分)
11.摩擦力不会阻碍物体的运动。( )
12.运动的小车撞击一张薄纸时,薄纸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
13.马车依靠马的拉力来行驶。( )
14.测量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 )
15.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 )
16.口腔对食物的初步消化,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 )
17.人在运动时,随着运动量的增加,呼吸会变得急促。( )
18.消化器官可以将食物转变成我们可以吸收的养料和能量,这一过程叫作消化。( )
19.利用棉线和纸杯制作的土电话的声音主要是通过空气从话筒传到听筒的。( )
20.钓鱼的时候不能大声讲话是因为声音能在水中传播,鱼能听到会被吓跑。( )
三、填空题(35分)
21.将两手放在胸下方,深呼吸,吸气时,我们感觉胸腔 ;呼气时,我们感觉胸腔 。
22.敲击鼓面时,在听到鼓声时,还可以看见鼓面上纸片在跳动,说明鼓声是由鼓面 产生的,我们听见的鼓声是通过 传播的。
23.声音看不见也 ,但是我们却总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并能从声音那里获得很多
24.声音的强弱可以用 来描述。物体振幅越大,声音越 ;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 。
25.声音由耳廓、 传递到鼓膜,引起 的振动,再传递到 。
26.人体运动量增加,消耗的氧气会 ,每分钟呼吸次数 ,心跳次数 。(选填“增加”或“减少”)
27.我们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比较, 的含量基本没有变化,氧气的含量 了,二氧化碳的含量 了。
28.将图中序号分别写在对应的人体消化器官和呼吸器官名称后的横线上。
消化器官:食管 口腔 肛门 咽 大肠 小肠 胃
呼吸器官:鼻腔 咽 喉 肺 气管 支气管
29.大家玩过射箭游戏吗?射箭时弓箭靠 力射出去。“用气球驱动小车”实验中,小车靠气球的 力运动。我们背书包,会感到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叫作 。这些力的单位都是 ,它是用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
30.鲸或海豚的身体呈流线型,几乎不会引起水的波动,有利于减小海水的 。
四、连线题(12分)
31.把下面各现象与它们是否能发声连起来。
弹钢琴
揉搓皮筋 能发声
拉伸皮筋
按压鼓面 不能发声
抓挠桌面
敲击铝片琴
32.把耳朵的结构和它的功能用线连起来。
外耳道 传递振动到内耳
鼓膜 传递声音到中耳
听小骨 将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
耳蜗 将声音转化为振动
听觉神经 将振动转化为神经信号
耳郭 收集声音
五、实验探究题(5分)
33.萱萱准备在科学课上和同学分享"曹冲称象”的故事,为了能够更好的解释其中包含的科学道理,萱萱做了右图的探究活动,并将弹黄测力计的示数记录在了图上。
(1)右图中没有受到浮力的是 号钩码。
(2)C号砝码受到的浮力是 ,B号砝码受到的浮力 (选填“大于”“等于” 或“小于”) C号砝码受到的浮力。
(3) 通过B、C、D三个酒力实验可以比较以入液体 不同体积的物体所受浮力是 (选填“相同的”或“不相同的”。 我们可以猜测E号砝码受到的浮力应该是 。
六、综合题(8分)
34.游乐场里有很多滑梯,滑梯里面也有很多科学道理,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小朋友从滑梯上往下滑时因为受到了 作用,下滑过程中速度会 (填“变大”或“变小”),最后在平缓的地方停下来。
(2) 人从滑梯上往下滑时,有很多的能量,能量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回忆做过的实验,回答问题。
①在实验时,改变的条件有( ),不能改变的条件有( )。
A.小车的起始位置
B.小车的质量、大小
C.坡度的大小
D.木块的质量和大小
E.木块放置的位置
F.小车的运动方式
②小车从三个不同坡度上滑下来,到达水平面时速度最快的是( )。
A.坡度一
B.坡度二
C.坡度三
③通过实验发现,小车运动的速度越快,具有的能量(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我们耳朵中有个鼓膜,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很轻微的声音也能够引起鼓膜的振动。在实验中肥皂膜模拟的是人的鼓膜。故选C。
2.【答案】B
【解析】用相同的力敲击同样的材料但不同大小、粗细、长短的碗,发出的声音高低不同。碗越大、越粗,越长,敲击时振动得越慢,声音越低;碗越小、越细,越短,敲击时振动得越快,声音越高。
3.【答案】C
【解析】A:皓宇说:“电影院里的声音太大了,音高过大,听得耳朵很不舒服,错误;人们用音量来描述声音的强弱,所以电影院里的声音太大了,音量过大,听得耳朵很不舒服;
B:雨馨说:“通常情况下,男生比女生声带振动慢,所以男生说话音量大,错误;男生比女生声带振动幅度小,所以男生说话音量小;
C:俊杰说:“弹吉他时,琴弦发出的声音高低不同,这和琴弦振动的快慢有关”,正确。
4.【答案】C
【解析】声音是物质振动产生的波动,需要靠介质传播才能听到。用嘴向装有水的瓶口水平吹气,能够听到声音,主要是由空气振动发出的。
5.【答案】C
【解析】用相同的力拨动同一把钢尺,尺子伸出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发出声音越低;尺子伸出的长度越短,振动越快,发出声音越高。C选项中尺子伸出的长度最短,声音最高。
6.【答案】B
【解析】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牙齿的作用是切磨、咬碎食物,舌头的作用是搅拌,唾液的作用是湿润食物,消化食物中的淀粉,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以使食物中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7.【答案】C
【解析】人体的消化器官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腮腺、颌下腺、舌下腺)、肝(胆)、胰。心脏不是人体的消化器官。
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氧气对人体的重要性。人体在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
9.【答案】B
【解析】由图知,在弹测力计上,1N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2,即弹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指针在“2.4”处,所以弹测力计的示数为2.4N。
10.【答案】C
【解析】 小科同学在测试自己制作的小车时发现小车不走直路,可能是因为车轴不正,动力不足影响小车的运动快慢。
11.【答案】(1)错误
【解析】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摩擦力是作用于摩擦在一起的两物体之间的力,它可以阻碍物体的运动。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2.【答案】(1)错误
【解析】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例如运动的小车撞击一张薄纸时,薄纸会发生变化,薄纸会被撞破。题干错误。
13.【答案】(1)正确
【解析】根据对力的作用效果的认识,马向前奔跑,车随着马的运动向前,依靠的是马的拉力。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14.【答案】(1)正确
【解析】弹簧称是测量力的大小的一种测力计,使用时要先看看指针是否在“0”刻度;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相平;被测的力不可超过测力计标定的最大数值。力的单位是“牛顿”。
15.【答案】(1)正确
【解析】 喷气式飞机、火箭 、气垫船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16.【答案】(1)正确
【解析】 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牙齿的作用是切磨,舌头的作用是搅拌,唾液的作用是润湿、杀菌。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以使食物中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故题干说法正确。
17.【答案】(1)正确
【解析】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着,随着运动量的增加,每分钟的呼吸次数会逐渐增加,因为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以便呼出和吸入气体。
18.【答案】(1)错误
【解析】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消化;消化后的营养成分穿过小肠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吸收。所以消化器官可以将食物转变成我们可以吸收的养料和能量,这一过程叫作吸收。题干错误。
19.【答案】(1)错误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我们利用棉线和纸杯制作“土电话”,从“土电话”中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拉直的棉线从话筒传到听筒的。
20.【答案】(1)正确
【解析】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介质包括一切的液体、气体和固体。因为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当钓鱼时大声喧哗会把鱼吓跑,说明空气和水传递了声音。
21.【答案】收缩;舒张
22.【答案】振动;空气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敲击鼓面时,在听到鼓声时,还可以看见鼓面上纸片在跳动,说明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我们听见的鼓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23.【答案】摸不着;信息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虽然声音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我们却总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并能从中获得很多信息。
24.【答案】音量;强;弱
【解析】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的单位是分贝。音量是由物体振动幅度决定的。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25.【答案】外耳道;鼓膜;大脑
【解析】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声音由耳廓 、外耳道传递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再通过听小骨传递到耳蜗,由耳蜗将振动转化为声音信号,经由听觉神经传递给大脑,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26.【答案】增加;增加;增加
【解析】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伴随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氧气,肺就必须更加卖力地工作。所以心跳次数和呼吸次数会逐渐加快,以便输出更多的血液。
27.【答案】氮气;减少;增加
【解析】人体的呼吸器官由呼吸道和肺二部分组成。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我们运动时,要消耗更多的氧气,所以我们呼吸会更加急促。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比较,氮气的含量基本没有变化,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氧气含量减少了。
28.【答案】③;①;⑦;②;⑥;⑤;④;①;②;④;⑥;③;⑤
【解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消化过程是通过消化器官来完成的,人体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
29.【答案】弹;反冲;重;牛顿
【解析】射箭时弓箭靠弹力射出去。“用气球驱动小车”实验中,小车靠气球的反冲力力运动。我们背书包,会感到一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叫作重力。物体都有一个竖直向下的力,这个力叫重力。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了地球的吸引力,于是在科学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表示。它是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的名字命名的。
30.【答案】阻力
【解析】物体穿过液体或空气时,也会产生摩擦力,这种摩擦力叫阻力。鲸或海豚的身体形状都是两头尖,中间大,这种流线型的体形有利于克服阻力。
根据对水的阻力的认识,鲸或海豚的身体形状都是两头尖,中间大,这种流线型的体形有利于克服阻力。
31.【答案】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弹钢琴、抓挠桌面、敲击铝片琴,都会产生振动,从而能发声。揉搓皮筋、拉伸皮筋,按压鼓面不会产生振动,所以不能发声。
32.【答案】
【解析】人的耳朵可以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耳郭收集声音,外耳道传递声音到中耳,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到内耳,耳蜗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33.【答案】(1)A
(2)0.9N;小于
(3)不相同的;1N
【解析】(1)物体在水中会受到水的浮力左右,A没有在水中,没有受到浮力。
(2)读图可知,C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0.9N,B受到的福利是0.8N,砝码受到的浮力B小于C的。
(3)通过此实验可知,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当物体在水中完全浸没后,静止时,物体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相等。此砝码重力是1N,所以E受到1N浮力。
34.【答案】(1)重力;变大
(2)ABCF;DE;C;A
【解析】(1)由于重力作用,小朋友在滑梯上会往下滑,下滑过程中速度会变大。
(2)①对比实验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它条件相同。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小车的起始位置、坡度的大小、小车的运动方式、小车的质量和大小,不变的条件是木块的质量和大小、木块放置的位置。
②坡度越大,下滑速度越大,小车能量越大。
③通过实验中的数据,我们发现速度越快,具有的能量越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