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小马过河 第二课时 课件(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4 小马过河 第二课时 课件(1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5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04 22:07: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小马过河》(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contents


01
教学目标
1.探索“过河的秘诀”:聚焦中心句“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一试,是不行的”,通过追问比较、表演体验等方式,逐层品读,辨析童话故事,掌握小马过河三重秘诀,训练逻辑思维能力。
2.探求“河流藏着的秘密”:借助追问、联想、比较等思考方式,感知“同一样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知”,训练辨证思维能力。
3.渡过“生活的河流”:联系生活设计情境,尝试运用两大秘密,训练思维的逻辑性和思辨性,发展和提升学生认知水平,使其获取人生智慧。
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寓意,认识到面对问题时应该积极思考、勇于实践。
教学重点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明白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真知。
教学难点
教学重难点
02
教学过程
导入
通过阅读《小马过河》,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并聚焦两个秘密:小马最终过河的秘诀是什么?这条河流藏着什么秘密?
小马最终过河的秘诀是什么?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寻找答案。
小马“光听别人说”,导致它行动或停止,没有自己的思考。
小马通过尝试,发现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小马过河故事给我们的启示:遇到问题时要动脑筋,通过思考和观察去解决问题。
探究
秘诀之二———去尝试
秘诀之三———动脑筋
秘诀之一———要请教
学习任务一:探索过河的秘诀
学习任务一:探索过河的秘诀
秘诀之一 要请教
1.过渡:秘诀,需要一条条掌握。先看这条:光听别人说,是不行的。
2.聚焦重点词“光”。“光”在这儿是什么意思?你们能换词来理解吗?
3.从故事中的哪两句话能看出小马“光听别人说”呢?
小组寻找、交流后再分享:
(1)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蹚过去。
(2)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这两句中,各有哪一个词最能体现小马“光听别人说”呢?
秘诀之二———去尝试
1.过渡:光听别人说,是不行的,需要去试一试。小马是怎么尝试的呢?我们利用小剧本,来演一演吧。
2.出示小剧本《小马尝试过河》。根据小组合作要求先练习,再小组自荐,在班级表演。
秘诀之三———动脑筋
1.过渡:这个中心句,还有关键一条———动脑筋。你们觉得小马第三次过河前动脑筋了吗?理由是什么?
2.否定变肯定: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一试,是不行的。这儿连用了三个“不”,你们能换成肯定的形式来表达吗?
学习任务一:探索过河的秘诀
辩论、学习单的使用,都是沉浸式学习,都是让学生自己去经历、体会小马如何从不动脑筋到学会动脑筋,让学生扎实经历一场积极动脑筋的过程。
1.结合插图讨论:同一条河流同一个地点,关于它的深浅,老牛和松鼠的看法完全相反。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再去探求这条河流隐藏着的秘密。
2.联想拓展:同一条河流同一地点,不同动物过河时,感觉深浅不同。这让你们想起哪一次经历?
3.互文阅读:出示诗歌《妈妈有多大》,朗读思考妈妈究竟有多大。小组交流,分享观点,感知“同一个人,在不同人面前表现是不同的”。
学习任务二:探求河流藏着的秘密
妈妈有多大
丁云
妈妈今年到底有多大
这个问题我可不会回答
在外婆面前
好像她只有十二
每次都撒着娇
有说又有笑
在爸爸面前
好像她今年二十二
细声又细气
样子可美啦
在我面前
她却有三十二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样子真可怕
学习任务二:探求河流藏着的秘密
学习任务二:探求河流藏着的秘密
4.综合回顾:你们发现河流藏着的秘密了吗?
小组总结,写在便签上再贴到黑板上展示。师生分析、比较,发现共同点:同一个“1”,每个人对此的认知是不同的。这是河流藏着的秘密,也是对过河秘诀进一步运用。
联想讨论:掌握这篇童话两大秘密后,除了渡过童话中的小河,我们还可以过哪些“河”?
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让学生轮流分享,从不同的视角充分感知这两大秘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无处不可运用。
续编、续演故事:小马到达对岸后,从磨坊磨好麦子,回到河边。这时,一头小山羊过来,也准备过河,它向小马请教。
如果你是小马,接下去你该怎么办呢?请仔细动脑筋,和小伙伴续编这个故事,再表演出来。
我们将进行《小山羊过河》故事表演赛,并评选出“最佳创编奖”“最佳合作奖”“最佳表演奖”各一组。
课后赶紧去向他人请教,大家一起动脑筋,一起尝试吧!
学习任务三:还可以渡过哪些“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