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九年级下册历史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1.知道人口增加和大众化教育,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积极方面的影响。
2、了解由于工业革命,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也带来一系列的后果。
3、通过史料探究,既要认识到工业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经济繁荣的一面,也要认识到工业化带来的弊端,树立全面科学发展的观点和环保意识。
学习目标
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工业化: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在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工业发展是其显著特征。
农业
工业
工业革命使有限的土地面积能够供养更多的人口,刺激了欧洲人口在19世纪约为人增长。从1800-1914年,欧洲人口由1. 9亿发展到4.6亿;同期美国人口从500万增加到约1亿人。
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 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城市
人口增长
(1)原因:
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19世纪前50年,英 国人口从约900万增加到约1 800万。美 国人口增长更为惊人,19世纪20年代,美国人口约为 1 000万,到1914年人口已超过1亿。
(2)表现:
1.人口增长
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对当时英国人口快速增长的现象进行了研究。他在著作《人口原理》一书中提出;“人口增长快于生产增长是一种自然规律;人口增长到生活资料仅能维持人类生存极限时,社会就会出现饥馑、战争和疾病。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在提醒人们要处理好人口增长问题上有积极的意义。
人物扫描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劳动力结构 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 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
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英国的就业结构表(占总就业人数的%)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1700年
1820年
1890年
56
22
22
30
41
33
37
16
43
英国劳动力构成示意图
2.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1)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 ,她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为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2)妇女地位的变化:
工业革命时期的纺织女工
工业革命时期的女话务员
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2.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3.大众教育
材料:19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德国和法国最早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化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
结合材料一,从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大众教育。
原因
表现
影响
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①19世纪初,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和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②1802年,法国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③1870年以后,英国、法国实现免费义务教育
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国家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图为近代英国乡村学校
(1)从1870年开始,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图为近代法国课堂
3.大众教育
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1824年英国创办的牛津大学
原始社会:
口耳相传
农业社会:
贵族教育
工业社会:
大众教育
教育的演变
对大众教育的评价
(1)大众教育改变了贵族教育不公平的局面,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2)大众教育为欧美国家提供了大量的高素质劳动力,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二、城市化
英国伦敦
二、城市化
1.阅读教材,了解城市化兴起的主要原因。
(1)工业革命的推动、工厂的发展、农民大量进入城市、工商业的繁荣,就业岗位的增加
城市数量不断增加;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2)城市化的主要表现
二、城市化
二、城市化
【视频】城市化中问题
狭窄肮脏的伦敦街道
19世纪90年代的英国
城市缺乏统一规划而十分拥挤,城市环境也很差。
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环境开始改善,基础设施逐步建立。
二、城市化
(3)城市化过程
三.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一)环境污染
(1)工厂排放大量的废气和废水,严重污染了大气和河流,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1852年12月5日至9日,伦敦大量工厂生产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废气难以扩散,积聚在城市上空。市民不仅生活被打乱,健康也受到严重侵害。许多市民出现胸闷、窒息等不适感,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增加。直至12月9日,一股强劲的西风吹散烟雾才告终。据统计,当月因这场大烟雾而死的人多达4000人。此次事件被称为“伦敦烟雾事件”。
“雾都”伦敦
资本家们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这些财富是如何取得的呢?
随着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强烈。
英国煤矿中的一名拖煤女工,系着腰带和链子,正在拖煤车。
(2)贫富分化加剧
工厂主竭力压低工资。1810年英国纺织工人每周的平均工资为42先令6便士,1825年下降到25先令6便士……法国里昂工人,他们每天的劳动时间长达18小时,得来的工资还不能换取一磅面包。
三.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课堂总结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促进了世界经济快速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成为先进的工业国。伴随工业化的发展,出现了人口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与之相适应的是欧洲国家大众教育兴起,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也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贫富分化加剧、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加深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课堂小结
一、人口增长
与大众教育:
二、城市化
三、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问题
6.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1.坚持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2.加强城市管理,合理规划城市建设;
3.注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表现
原因
影响:城市化、劳动力结构、大众教育
表现:人口比例、城市规模
问题
解决
环境污染
贫富差距
A
1.1867年,英国2%最富有的人所聚敛的财富占国民总收入的40%,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体力劳动者的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39%。这反映工业革命( )
A.造成贫富差距大 B.创造巨大生产力 C.改变工农业的经济比重 D.促进资产阶级的产生
2.“这些巨大的建筑物,高耸于人们的住所之上,隔绝了空气和阳光;它们像不散的浓雾一样包裹着人们。城市的这一边住的是奴隶,那一边住的是老爷;那一边属于富裕的少数人,这一边属于贫穷的绝大多数人……从这里肮脏的下水道里却流出了足赤的黄金。”以上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没有涉及到的是( )
A.促进了经济发展 B.导致了社会贫富分化
C.破坏了生态环境 D.促进了世界市场形成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