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选修2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争取民主的斗争参考教案(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历史选修2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争取民主的斗争参考教案(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4-26 16:01:30

文档简介

第16课 亚洲第一共和国
一、课标要求
说出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斗争的史实,认识中国近代史上民主力量与专制斗争的历史进步性和艰巨性。
二、预习提纲
1、把握改良派与革命派论战的内容与实质。
2、分析《领定宪法大纲》的进步性和清末宪政的实质。
3、概括共和制的诞生过程。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意义。
5、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意斗争。
三、线索勾勒
1、知识整合
2、延伸探究
他们想而又想,才想出静修庵里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是应该赶紧革掉的,于是又立刻同到庵里去革命。……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 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只有一件可怕的事是另有几个不好的革命党夹在里面捣乱,第二天便动手剪辫子,听说那邻村的航船七斤便着了道儿,弄得不像人样子了。
——《阿Q正传》
阅读课本P88下图、P89图,老舍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茶馆》、鲁迅的《阿Q正传》,通过这些老照片和文学作品,你发现民国初期的什么问题?革命尚未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历史论文。
四、重点难点
1、资产阶级革命派和维新派反封建思想的比较。
2、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评价。
五、能力训练
一、1、下列有关改良派与革命派论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论战的中心围绕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展开
B、革命要不要以“反满”为目标、要不要革命、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国是论战的中心
C、改良派的政治主张有一定合理性
D、论战的结果是改良派明显占优势
2、人民的合法权利和政治地位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宪法的形式得到极其有限的认可的标志是( )
A、《中华民国约法》颁布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C、《钦定宪法大纲》颁布 D、三民主义提出
3、宪法大纲以“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宗旨,宣布皇帝有立法、行政、司法等大权,议院的任务是“协赞”立法,政府负责“辅弼”行政,法院制“遵律”司法。这段材料反映了《钦定宪法大纲》的实质是( )
A、议院、政府、法院分别掌握立法、行政、司法大权
B、皇帝的权力受到议院、政府、法院的限制
C、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朝廷要员共商大计
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际意义是( )
A、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B、实现了国民一律平等
C、确立了民主共和的原则 D、结束了封建统治秩序
6、辛亥革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突出体现在( )
A、确立三民主义的思想指导 B、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C、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8、辛亥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但革命尚未成功,其表现有( )
①内阁频繁更迭 ②普通国民的选举、监督之权并没有实现
③旧官僚、士绅操控地方各级自治机构 ④妇女没有参政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民国成立了,街头仍见打辫子的男子,这不能说明( )
A、传统社会习俗影响深刻 B、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不大
C、人们对革命不其了解 D、革命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10、下图是一幅漫画,讽刺的是清廷对立宪缺乏诚意。下列说法与这一漫画最吻合的是( )
A、清政府宣布实行预备立宪
B、《钦定宪法大纲》中规定“君上大权”
C、清帝退位
D、《钦定宪法大纲》中规定臣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等自由
12、辛亥革命对政治近代化的贡献最主要的是( )
A、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C、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4、1912年成立的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原因是( )
A、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在美国支持下建立
C、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确认国民的权利与自由
二、主观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钦定宪法大纲》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世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法律虽经议院决议而未奉诏令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实行。用人之权操诸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涉。
材料二 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族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本约法施行后,限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
材料三 右图为时人创作的漫画,讽刺政府虽有
“共和”之名,实际却是“猿”(袁)之天下。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统治权力依据是什么?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什么原则?统治权力的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
(2)材料一和材料二相比本质和目的有何不同?
(3)材料二中哪些内容旨在限制袁世凯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权力?材料二“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族之区别”的规定有何进步意义?隐瞒了什么实质问题?
(4)1914年,袁世凯为实现独裁统治,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实行( )
A、总统制 B、内阁制 C、君主立宪制 D、君主专制制度
2、1913年对3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他们崇拜的人物依次为:孔子、孟子、孙中山、颜渊、诸葛亮、范仲淹、岳飞、王阳明、黎元洪、华盛顿。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一环是提出课题。某中学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学习小组针对以上材料展开讨论:甲:中小学生崇拜孙中山、华盛顿,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乙:你看这些学生崇拜的仍然是孔孟,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变化不大。丙:没那么简单。他们为什么既崇拜孙中山、华盛顿又崇拜孔孟呢
问题:
(1)你如何理解甲、乙的说法 丙为什么说“没那么简单”
(2)根据上面的讨论,为他们的研究拟定一个题目。
参考答案
重点难点
1、资产阶级革命派和维新派反封建思想的比较
(1)相同点:都用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反对封建主义,用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取代封建体制。都侧重介绍宣传政治主张,对封建思想没有进行彻底批判。
(2)不同点:①维新派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在维护孔子的名义下,批判封建的因循守旧思想。革命派直接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思想武器,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②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但未触及封建土地制度。革命派按照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反对实行君主立宪制,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并改变封建土地制度,提出了“平均地权”的土地纲领。
③维新派主张用和平和改良的方法,幻想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革命派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封建统治。
2、《临时约法》评价
《临时约法》是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件。《临时约法》的指导思想是孙中山的民权学说,确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制度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弹劾总统的权力等,它反映了革命党人用议会民主制来限制袁世凯、维护辛亥革命果实的愿望。同时它代表了大多数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认识水平。这些民主内容汲取了近代西方国家资产阶级民主的一些原则,而这些原则在中国是第一次以根本大法的形式肯定下来,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是中国政治民主化历程中的里程碑,因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能力训练
一、1、D 2、C 3、C 4、A 5、C 6、D 7、D 8、B 9、C 10、A
二、1、(1)君权神授,神圣不可侵犯。资产阶级“主权在民”的原则。“三权分立”的思想。
(2)材料一本质上是维护封建的君主专制政体,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材料二要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目的是要确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3)临时大总统公布法律,国务员须副署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限十个月内召集国会。确认了资产阶级人权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隐瞒了国家的阶级性。
(4)A
2、(1)甲:共和体制确立,民主共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思想深入人心。乙:封建传统仍有影响。丙:他们既崇拜孔孟,又崇拜孙中山和华盛顿,说明当时的社会正处于新旧交替之中。(2)所拟题目规范、切题。
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
立宪运动
辛亥革命
两种民主思想
的论战与实践
共和制的诞生
与成就
民主与专制的
斗争
民主政治的发展
与艰难曲折第15课 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萌生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掌握洋务派思想主张、代表性著作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评价;严复的主要成就及观点;康有为托古改制的内容及理解原因;梁启超思想观点的变化历程;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内容以及变化。
2、能力方法: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洋务派思想主张;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合有关史料理解严复“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含义;通过当时中国的国情理解康有为托古改制的原因并对之做出评价;结合中国的国情分析理解梁启超思想观点的变化;利用比较法掌握新旧三民主义的异同。
3、情感态度:
引导学生体会“中体西用”的目的是维 ( http: / / www.21cnjy.com )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体会严复观点与洋务派观点的关系;体会康有为为代表的阶层在维新变法中的局限性;体会梁启超的思想因时而宜的特点;体会孙中山的民主革命理念。感受近代中国志士仁人为救亡图存的不懈努力和拳拳赤子之心。
教学重点:
分析近代中国民主思想萌生的条件
分别掌握近代中国民主进程中洋务派、改良派、革命派的观点主张
教学方法:
讲授法为主、结合学生讨论
教学手段:
POWERPOINT课件辅助教学
五、课时设计: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与西方相比,我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君主专制制度可谓历史悠久,发展成熟。尤其是明清时期,更是发展到了顶峰。这也意味着我国近代的民主化进程更漫长、更艰难。正因为这样,当我们走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康庄大道上时,让我们再次向那些曾经为推动近代中国民主事业而殚精竭虑、义无返顾的志士仁人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展示中国历史上一些著名帝王图片,增加学生对封建专制制度历史悠久的感性认识)
展示课件标题,进入正题
课标要求:
1、了解19世纪后半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基本主张,认识当时中国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反应。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关于民主的主要论述,比较其观点的异同。
(概述本课整体结构,使学生胸有成竹)
萌生的条件
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萌生 萌生的表现
萌生的影响
萌生的条件
(展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图片,引导学生找出与近代民主思想萌生之间的内在联系)
结论:历史遗产:明末清初批判君主专制的新思想的深刻影响和启迪
(展示《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和圆明园遗址图片,创设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严重的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当时的时代背景)
结论:严峻现实:西方列强的侵略导致民族危机日益严重,迫使有志之士去救亡图存
(展示林则徐、《海国图志》书影和张之洞像,引导学生回忆西学东渐相关内容,
了解近代民主思想是随着西学传入而引进的)
结论:学习方向:从“开眼看世界”到“中体西用”,学习西方逐步深入
(展示陈启沅和张謇像,引导学生回忆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进而理解资本主义发展与资产阶级的壮大与民主思想的萌生的关系)
结论:推动力量: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
(展示晚清留美幼童像,引导学生分析近代人才培养与西学传播的关系)
结论:人才培养:近代教育的发展和派遣留学生出国促进了西学的传播
萌生的表现
最早出现:洋务运动后期的早期维新派
(代表人物: 、 )
发展:19世纪90年代——20世纪初
(展示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四人图片,作为超级连接图标引导)
严复:(系统介绍西学第一人)
翻译西学著作
《天演论》 赫胥黎 生物进化论
《原富》 亚当·斯密 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法意》 孟德斯鸠 三权分立政治理论
提出“自由为体、民主为用”说
自由 —— 目的、价值—— 体
民主 —— 手段、保障—— 用
3、温和的现实政治主张,主张教育“开启民智”
康有为:
回忆: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将 与
相结合,借 的权威宣扬维
新变法思想,相关著作有《 》、《 》
1、认为儒家思想中包含民主、自由、平等精神
问:儒家思想真的与西方近代民主思想不谋而合吗?
问:康有为为什么要用传统文化来包装西学呢?说明了什么?
2、用进化论观点重新解释三世说,为变法辩护
坚持渐进改革、主张君主立宪
梁启超:
1、强调兴民权
2、重视国民素质、提出“新民”思想
“新民”必须具备 、 、 、 四要素
赞同君主立宪、反对操之过急
问:比较康、梁、严的思想,你能发现什么相似之处吗?说明了什么?
相似:
都宣扬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
在现实政治中都主张温和的改良主义(君主立宪)
说明:1、他们对国情的深刻了解
2、对封建统治者还抱有幻想(妥协性、软弱性)
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
1、核心: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回忆: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是指推翻 ,
核心是 。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民主义主要“新”在增加了 内容,新三民主义的核心是 、 、 三大政策
2、五权分立学说
五权: 、 、 、 、 。
既借鉴了西方民主制度的优秀成分,又注意到了其缺陷弊端,是结合本国国情的积极探索。
(三)、萌生的影响
1、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严、康、梁)
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进行,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冲击了封建专制统治
2、资产阶级革命派思想(孙)
指导了辛亥革命的爆发,推翻了持续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千多年的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 从此 的观念深入人心。
七、本课小结:
萌生的条件:历史遗产、严峻现实、学习方向、推动力量、人才培养
萌生的表现:最早:早期维新派 (洋务运动后期)
改良:严、康、梁(19世纪90年代)
革命:孙中山 (20世纪初)
萌生的影响:两场政治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思想解放作用
八、课后习题:(略)
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萌生第17课 为了独立富强民主的新中国
课标要求:了解抗战以来中共的土地改革政策、民主统一战线的斗争、1949年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以及新中国成立的有关史实。
教材分析:
一、解放区的民主政治:(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实行的民主政策与措施)
1、“三三制”原则
(1)内容:1940年3月,中共中央总结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据地政权建设的经验,发出《关于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阐明党关于根据地政权建设的政策,指出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在政权人员组成上明确规定“共产党员占1/3,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1/3,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1/3”;抗日民主政权的组成则应由人民选举产生,凡年满18岁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性别、职业、党派、信仰、文化程度、居住年限,均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并明确规定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民主集中制。
(2)性质: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民主政策。
(3)意义:“三三制”原则的贯彻,提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共产党的威信,争取了中小资产阶级和开明壬申士的认同,加强了根据地内部各阶层的抗日团结性,巩固了根据地的抗日统一战线,保证了共产党的领导和抗战的胜利。
2.陕甘宁边区政府
(1)性质:是最早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的根据地,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和敌后抗战的指挥中心。
(2)作用:从1937年开始,边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府先后颁布三个施政纲领来保障民主自由,特别是1941年的《五一施政纲领》,有力地推动了“三三制”原则在各抗日根据地的普遍实行。
3、根据地和解放区实行广泛的普选制度,开展人民民主运动。
1937年的《民主政府施政纲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规定:“实行民主普选制度和议会制度。”1939年的《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规定:“发扬民主政治,采用直接、普遍、平等、不记名的选举制。”1941年5月1日颁布的《边区施政纲领〉是边区“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方针”,政治方面除民主选举外,还包括保证人民的人权、政权、财权及各种自由权,厉行廉洁政治。普选制度为以后的人民民主政权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二、国统区的民主斗争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坚持独裁内战方针,全国各阶层人民在国统区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重庆谈判及签订《双十协定》
(1)背景: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 ( http: / / www.21cnjy.com )利后,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深刻变化,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日益强大,世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这都为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②“二战”后,德、日、意法西斯战败 ( http: / / www.21cnjy.com ),英、法受到严重削弱,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和军事强国并开始积极向全球扩张,企图称霸世界。扶蒋原共是战后美国对华的基本政策。
(2)过程:由于国际国内的舆 ( http: / / www.21cnjy.com )论压力,特别是人民要求和平、反对内战的呼声强烈,而且最关键的是此时国民党尚未完成内战的准备,因此蒋介石采取了“假和平,真内战”的反革命策略,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商讨和平问题。为了揭露美蒋假和平的阴谋、团结教育广大人民,中共中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同意到重庆举行谈判。1945年8月底,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到达重庆,受到各民主党派和各阶层人民的欢迎。经过43天谈判,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署了《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定了坚决避免内战、建设民主国家的原则,但在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上,双方未达成协议。谈判期间蒋介石就在部署内战,并在《双十协定》后不久制造了一系列暴行:如1945年的“一二·一血案”等。③
(3)意义: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取得主动,表明了争取和平的诚意,在国统区和民主党派中扩大了影响,迫使国民党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国民党若破坏协定、发动内战,就在政治上陷于被动局面。
2.按照《双十协定》的协议,1946年1月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
政协会议的召开与否是重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谈判后国共双方政治斗争的主要内容之一。会上争论最激烈的是政治民主化与军队国家化的问题,是重庆谈判时关于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问题的继续和发展。会议期间,中共团结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最终否定了国民党专制独裁的政治制度,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决议,决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但是,国民党政府很快撕毁决议,发动了内战。
3.内战爆发后,共产党在国统区领导民主斗争,形成了反蒋的第二条战线。
蒋介石在发动内战的同时,对国统区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主运动一直采取高压政策。1946年7月,国民党特务在昆明制造了暗杀李公仆、闻一多的血案。李、闻都是民盟中央委员,在战后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的斗争中始终站在前列,周恩来亲笔书写的悼词受到各界人士的赞同。1947年5月,上海学生发起反饥饿、反内战运动并迅速发展到全国。国统区的民主运动有力地配合了前线的战斗,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势力。
三、中共领导的土地改革(中共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的土地改革政策)
1.减租减息政策。
(是中共在抗日战争时期对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民主政策之一)
(1)目的:为了团结一切力量支持抗战。
(2)内容: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2.1946年5月,中共中央发表《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解放区掀起了土改高潮。
3.1947年下半年,中共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1)背景:1947年6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形势要求解放区更加普遍深人地开展土地改革运动,以便进一步调动广大群众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使正在胜利发展的解放战争获得源源不断的人力和物力的支持。
(2)意义:一方面,这是中国,历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第一部彻底铲除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土地法,千百年来中国农民梦寐以求的历史夙愿在中国共产党手中实现了,广大农民积极支援前线,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另一方面,《中国土地法大绷奠定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经济生产关系的基础。
四、建立新中国的准备(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及其领导的民主统一战线为争取建立民主联合新政权而进行的千系列斗争)
1.1947年10月中共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央发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重申人民解放军的作战目的“是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解放”,明确提出了“组成民族统一战线,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以及“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
2.1948年4月,中共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央发出《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提出“打到南京去”,并号召“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随后,毛泽东致电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李济深、中国民主同盟常委沈钧儒等,提出先行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得到民革、民盟和其他民主党派的热烈响应。从同年8月起,各方面的代表陆续到达解放区,与中共代表共同进行新政协会议的筹备工作。这一文件的发布,不但标志着解放战争进入一个新阶段,而且标志着新中国的建立已为时不远了。
3.中共领导下的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统一战线成为协助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力量。比如,沈钧儒提出:民主同盟新的政治路线和斗争目标是“积极支持人民的武装去反抗反人民的武装”, “消灭反民主反和平的独裁政权”,“建立一个真民主真和平的新中国”,并积极配合共产党的主张。再比如,在全国解放前夕,民主建国会也通过多种渠道以各种方式向广大群众、特别是工商界介绍解放战争形势和解放区情况,宣传解释中共的经济政策,为安定人心、迎接解放和建立新中国做出了贡献。
4.1949年9月新政治协 ( http: / / www.21cnjy.com )商会议召开,这是一次由中国共产党发起并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及人民团体代表参加的、协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事宜的会议。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抗战胜利前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主斗争的大事年表
时 间 大 事 内 容
1940年3月 中共中央决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原则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 中共在解放区实行广泛的普选制度
1945年10月10日 国共双方签订<做十协赴,确定了坚决避免内战、建设民主国家的原则
1946年1月 政治协商会议召开,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和平民主协议,决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
全面内战爆发后 共产党在国统区领导了人民民主运动,形成了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第二条战线
1947年10月 中共中央发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宣割,正式提出打倒国民党独裁政府、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指明了民主斗争的目标
1948年4月 中共中央发出,《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准备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1948年4月以后 在中共领导下,民主统一战线开展斗争,成为协助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力量
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民主革命取得了胜利
一课一练
1、“三三制原则推行后,陕甘宁边区政权的性质是
A、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权 B、社会主义性质的人民政权
C、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政权 D、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
2、抗战胜利后,中国出现了一个由民族战争向国内战争过渡的阶段。这一阶段政治斗争的基本内容是
A、进行重庆谈判,商讨建国大计 B、召开政协会议,改组国民政府
C、揭露美蒋阴谋,避免全面内战 D、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
3、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的共同点是
①体现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 ②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③维护农民基本利益 ④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A、 ① ② B、 ① ③ C、 ① ② ③ ④ D、 ① ③ ④
4、抗战时期,中共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实质是
A、限制官僚资本 B、变革农村生产关系
C、建立抗战的物质基础 D、限制农村的封建剥削
5、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之所以在人民心目中留下深刻影响,主要是因为
A政协协议冲破了蒋介石的独裁统治
B政协协议在许多方面反映了人民愿望
C政协协议较多的吸收了中间人士的意见
D政协会议体现了党派平等协商的精神
6、为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根据地在政权建设上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
A建立政治协商制度 B实行“三三制”
C实行减租减息 D开展整风运动
7、重庆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政协协议,其本质意义在于( )
A再次确立了和平建国的方针 B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和平民主协议
C决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 D否定了国民党专制独裁的政治制度
8、下列时间与重要文件或事件对应不正确的是( )
A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
B1948年——《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
C1948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9、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使地方政权成为真正的人民民主政权,为以后的人民民主政权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的是( )
A“三三制”原则 B广泛的普选制度
C减租减息政策 D《和平建国纲领》
10、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怕人士开展斗争,协助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斗争方式有( )
①反蒋宣传 ② 收集军事情报 ③策动蒋军起义 ④ 在前线直接打击国民党军队
A ① ② ③ ④ B① ② ③ C① ③ ④ D② ③ ④
11.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土地政策与抗日战争时期相比,不同点在于( )
  A.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B.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促进根据地经济的发展 D.推动民主革命的进展
12.解放战争时期我党实行的土地政策是( )
  ①实行减租减息 ②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③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④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中共在重庆谈判上获得的成果,对赢得解放战争起到主要作用的是
A、政治影响进一步扩大 B、确立了和平建国方针
C、揭露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D、解放区取得了合法地位
14. 《双十协定》的签订,使中共取得的战略优势是
A.赢得了备战的时间 B.揭穿了美蒋发动内战的阴谋
C.教育了全国人民 D.取得政治上的主动地位
15.重庆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政协决议,其本质意义在于 ( )
A.再次确立了和平建国方针
B.人民得到了一些民主权利
C.改组国民政府,制定宪法
D.否定了国民党一党专政和内战政策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1938年8月至1943年,陕 ( http: / / www.21cnjy.com )甘宁边区政府先后制定了《惩治贪污暂行条例》、《惩治贪污条例》等有关廉政建设的法规。1943年2月,边区政府对王震等22名刻苦奉公、功绩卓著的干部以隆重的表彰和奖励,……同一次会议上王华亭等6人因违法乱纪受到开除党籍或严重警告处分。
  材料二:1939年边区参议会成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民通过参议会行使选举权,参议会的选举以直接的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凡赞成抗日民主的,不分民族、阶级、党派、性别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参议会对政府官员行使监督权、罢免权。边区高等法院曾处死了逼婚不遂而杀人的黄克功和利用职权侵吞公款3050元的肖玉璧等。
  材料三:边区政府为加 ( http: / / www.21cnjy.com )强廉政教育,要求干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抗战时期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为人民服务》。边区政府还进行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教育。
  根据以上材料,概括陕甘宁边区的廉政措施,并简析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12分)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观大地诸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然则守旧开新之效,已断可睹矣。以皇上之明,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我们推倒清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说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
  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先生,闹了许多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四:毛泽东也曾对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福尔曼说过:“我们信仰与实行民主政治……限制任何一党专政的可能性。”
  ——引自笑蜀编《历史的先声——半个世纪前的庄严承诺》
  请回答:
  根据材料联系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以上几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历史人物所代表的政治派别对实现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所作的主要努力。(8分)并据此概括指出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主要特点。(4分)
 
18.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革命的不同时期提出关于政权建设的主张有哪些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政权与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建立的政权相比(从代表阶级、革命任务、土地政策等方面)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 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16分)
 
19.民主政治是近代中国人民所追求的理想,请指出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对民主政治的不同理解,(6分)并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5ADDDD 6-10BDCBB 11-15ADADD
16.措施:制定法规,奖惩分明;健全监督机构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体制;加强思想教育,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6分)历史意义:提高了党的威信,赢得了群众(或抗日阶层)的拥护和支持;巩固了统一战线,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4分)现实意义:廉政建设的经验对今天反腐倡廉有指导和借鉴意义。(2分)
 17.努力:康有为等维新派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行君主立宪掀起戊戌变法运动;(2分)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建立民主共和制度进行了辛亥革命;(2分)陈独秀等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激进民主派)为提倡民主与科学发起了新文化运动;(2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民主政治推翻了蒋介石独裁统治建立了人民共和国。(2分)(每个派别如果只举出主张或只举出事件名称,只可得1分)特点:各派都主张向西方学习;都与挽救民族危亡相结合;对民主制度的理解不断深化(或:从追求资产阶级民主到追求人民民主专政)。(每点2分,以上3点只要任答2点即得满分4分)
18.①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党在农村开辟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工农民主专政;②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等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权;③抗日战争即将胜利,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④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主张。(8分)重要变化:①由代表工农阶级转变为代表抗日的各阶层;②革命任务由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转变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③土地政策由土地革命政策变为地主减租减息政策农民交租交息政策。(6分)变化原因: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逐步深入,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全国人民迫切要求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共同抗日。中国共产党顺应人民的意愿,从民族大义出发,及时调整自己的策略。(2分)
19.不同理解:民主对康有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言就是君主立宪;孙中山认为民主就是民主共和;毛泽东认为民主就是人民民主专政。(6分)形成原因:康有为接受俄国、日本的君主立宪思想;孙中山接受美国的民主共和思想;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6分)说明:学生若答出救亡图存、西方民主思想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等内容都可以酌情给分,教师评卷应灵活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