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人口迁移与人口合理容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3 人口迁移与人口合理容量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4-26 18:2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地理 1.2-3 人口迁移与人口合理容量教案 鲁教版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分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2.区别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
重点 区别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 难点 区别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
教法及教具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考点梳理考点1:结合实例,分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境,如气候恶劣、人口过多、食品供应短缺、 ( http: / / www.21cnjy.com )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环境污染、宗教迫害、战争等(推力因素);吸引人们迁往新定居地的因素,如适宜的气候、廉价的土地、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良好的教育条件、理想的生活方式、稳定的社会环境、新兴产业的发展、资源的开发等(拉力因素)。此外,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距离、国家政策、文化背景等也对人口迁移产生重要影响。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不同的。在人类社会早期,自然条件是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现代社会,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是造成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考点2:区别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⑴环境承载力又叫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地区最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能容纳的人口数。影响其大小的因素: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⑵人口合理容量是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直击小高考 陕西省北部白于山区39.2万人因干旱缺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水质差而陷入贫困。2011年陕西省政府决定将他们搬迁到城镇周边、中心村附近或其他城市。据此完成11-12题。11.影响白于山区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资源 B.科学技术 C.消费水平 D.开放程度12.促成此次人口迁移的直接原因是 A.矿产枯竭 B.经济落后 C.政策扶持 D.教育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农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离开家乡向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流动,形成了民工潮。大量农民工进城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据此完成7-8题。7.形成我国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B.人口密度地区分布不均C.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 D.交通线路地区分布差异8.下列措施有助于缓解民工潮过度攀升的是A.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提高生产效率 B.加强东西部联系,促进产业转移C.加快高速铁路建设,缩短时空距离 D.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沿海发展
板书设计(用案人完成)
当堂作业
课外作业
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