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2012)九年级下册9.2 化学合成材料
一、选择题
1. 最新的研究中,100%可生物降解且不会变湿软化的环保纸吸管被研发,主要成分为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这种可生物降解塑料属于
A.合成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金属材料 D.天然材料
2. 下列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合金 B.羊毛 C.涤纶 D.淀粉
3. 重庆火锅,享誉全国。在其可能使用的下列餐具中,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竹筷子 B.陶瓷碗 C.塑料饭盒 D.不锈钢盆
4. 化学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洗涤剂能去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B.用聚氯乙烯塑料袋包装食品
C.施用NH4Cl能使植物叶色浓绿
D.可以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别合成纤维和纯毛织物
5. 据联合国发布的《减少灾害风险全球评估报告2022》预测,在气候变化和人类行为等因素影响下,灾害事件的规模和强度正在显著增加。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研制可降解塑料,控制白色污染产生 B.研发新能源汽车,降低汽油柴油消耗
C.开发利用天然纤维,停止使用合成材料 D.研究开发生物农药,减少作物农药残留
6.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佩戴活性炭口罩可防止吸入有毒气体
B.医用生理盐水是0.3%的氯化钠溶液
C.发现煤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电木插座破裂后不能进行热修补
7. 下面是某同学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在苏打水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B.加热饱和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
C.在氯化镁溶液中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大量浮渣
D.灼烧棉花有烧焦羽毛气味
8. 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洗涤剂,可以溶解餐具上的油污
B.生活中用过滤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铁制品表面喷刷油漆,可以防止铁制品锈蚀
D.将废弃塑料集中焚烧,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9. 猕猴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可强化免疫系统,促进伤口愈合和对铁质的吸收。下列关于维生素C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无机物 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3:4:3
10. “千金藤素”(化学式)在已经发现的新冠病毒抑制剂中排名靠前,再次展现中药的光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千金藤素属于有机物 B.干金藤素中含有氮气分子
C.千金藤素由碳、氢、氮、氧四种原子构成 D.千金藤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11. 服用奥司他韦 可以有效预防“甲流”病症。以下关于奥司他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有机物
B.奥司他韦是由50个原子构成的
C.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8:14:1:2
D.奥司他韦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棉花、塑料、羊毛都属于合成材料
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它们的结构不同但性质相同
C.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化学方程式为
D.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溶液中可能含有
二、填空题
13.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复合在一起制成的新材料称为复合材料,如__________等。
14. 人们的吃、穿、行中包含着许多的化学知识。
(1)低碳出行是为了减少______的排放。
(2)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离子和镁离子,钙离子的符号是______。
(3)以下服装的饰品中,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__(填序号)。
A.合金纽扣 B.真皮手套 C.羊毛围巾 D.尼龙长袜
15. 制瓷之旅
(1)古法制瓷工艺
①采石制泥 ②拉坯造型 ③晒坯蘸釉 ④烧窖成瓷,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_____(填序号)。
(2)高岭土是烧制陶瓷的原料之一,其主要成分Al2(Si2O5)(OH)4可改写为Al2O3 2SiO2 2_____。
(3)古代使用煤炭窑烧制陶瓷。需用柴草引燃煤,说明柴草的着火点比煤_____。
(4)青瓷的“翠色”来源十分复杂。其中涉及窑体内CO和瓷器表面粙料中的氧化铁在高温下生成氧化亚铁的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现代窑炉使用天然气代替煤,优点是_______(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天然气属于___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6)新型氮化硅陶瓷可用作防弹、装甲材料。氮化硅陶瓷是_______(填“无机非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三、综合题
16. (一)锌锰电池(俗称干电池)在生活中的用量很大,其构造如图所示。
(1)根据右图判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
(2)易溶于水的氯化铵固体中混有难溶物二氧化锰,提纯氯化铵固体的实验步骤是:溶解、_______、结晶。
(3)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Cu+H2O2+H2SO4 △ CuSO4+2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溶液B与溶液F中所含溶质相同 B.过程Ⅱ中发生的反应均为置换反应
C.溶液F比溶液B中含硫酸锌的质量多 D.A~F中含铜、锌两种元素的物质有两种
(二)A~F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由H、C 、O、S、Na、Ca中的2~3种元素组成。
(4)A为气体,是常用的灭火剂,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5)A与B组成元素相同,写出B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6)C与D两种物质间能发生中和反应,且C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D 的相对分子质量,则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7)E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F为A与D反应的生成物,则F的俗称为____________;取E与F反应后的溶液,滴加C物质,一段时间后有气体产生,再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仍为无色,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写出所有可能,除酚酞外)。
17. 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认识金属的性质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金属。
(1)用铜制作导线是利用铜的________性。
(2)“共享单车”是指在公共场所提供共享服务的自行车,由于符合“低碳出行”的理念,颇受年轻人的喜爱。
①“低碳出行”中“低碳”指的是较低的 _________气体排放(填化学式);
②采用实体轮胎的“共享单车”可有效防止爆胎。而普通自行车夏天易爆胎,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夏天易爆胎”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扫描二维码可以租用“共享单车”,二维码的制作材料一般是用 PVC 不干胶贴纸。PVC材料是属于 _________。(填字母)
A.复合材料 B.合成材料 C.金属材料 D.天然材料
(3)化学实验室要从X、银、铜、锌四种金属混合物中分离某贵重金属。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固体丙中一定只含有银 B.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是Zn、X、Cu、Ag
C.滤液C中一定含有硝酸铜 D.固体甲中一定含有Cu和Ag,可能含有X
(4)已知:铝在常温下能与O2反应,在铝表面形成一层氧化物薄膜;Al2O3能溶于NaOH溶液。某课外小组对“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进行如下探究。
①测得CuCl2溶液的pH<7;
②将铝片放入CuCl2溶液中,没有观察到现象;
③取出铝片用NaOH溶液浸泡一段时间,再取出铝片洗净后放入CuCl2溶液中,观察到铝表面产生大量气泡。请回答下列问题:
a.步骤①观察到CuCl2溶液呈_______ 色,该溶液显_____性。(选填“酸”、“碱”或“中”)
b.步骤②中没有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步骤③中还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d.小组对步骤③产生的气体这一异常现象进行猜想、实验。其中有价值的是_____。
A.甲同学推测气体是氢气并检验 B.乙同学认为气体是氨气并检验
C.丙同学认为这与本实验无关,无需研究
(5)镁铝合金是汽车制造中的重要材料之一。为测定某镁铝合金(只含镁、铝两种元素)的组成成分,某学习小组取1.8g合金粉末加入过量的质量分数为7.3%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氢气的质量可能是__。
A.0.1克 B. 0.18克 C.0.2克 D.0.35克
(6)若要配制20 g上述质量分数为7.3%的盐酸需要36.5%的浓盐酸和水的质量比为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为最简整数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