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测试题(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测试题(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05 00:46: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测试题
一、单选题
1.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其中黑火药的爆炸反应:2KNO3+S+3C K2S+N2↑+3CO2↑。该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
A.只有C B.只有N C.N和C D.N和S
2.下列物质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
A.CO B.SiO2 C.H2O2 D.MgO
3.关于物质的分类,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选项 纯净物 电解质 氧化物 正盐
A 冰水混合物 Cu
B 洁净的空气 NaCl
C 干冰
D 氮气
A.A B.B C.C D.D
4.火药的爆炸反应为:2KNO3+S+3C=K2S+N2↑+3CO2↑,其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
A.N B.C C.N和S D.N和C
5.“84”消毒液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其有效成分为NaClO,从物质分类角度考虑,NaClO属于(  )
A.氧化物 B.碱 C.盐 D.酸
6.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Fe3O4 溶于足量稀HNO3:Fe3O4+8H+=Fe2++2Fe3++4H2O
B.硫化钠的水解反应:S2-+H3O+ HS-+H2O
C.将0.2mol/L的NH4Al(SO4)2溶液与0.3mol/L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2Al3++3SO42-+3Ba2++6OH-=2Al(OH)3↓+3BaSO4↓
D.NH4HCO3溶液与足量Ba(OH)2溶液混合:HCO3-+Ba2++OH-=BaCO3↓+H2O
7.常温下,在Fe(NO3)2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溶液变为浅黄色。下列有关推断错误的是(  )
A.Fe3+、Cl-、能大量共存
B.在上述浅黄色溶液中滴加少量KMnO4溶液,紫色褪去,证明Fe2+有剩余
C.在上述浅黄色溶液中滴加少量KSCN溶液,溶液为红色
D.在Fe(NO3)2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Fe2++4H++NO=3Fe3++2H2O+NO↑
8.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可用离子方程式H+ + OH-=H2O表示的是(  )
A.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B.HNO3 + KOH = KNO3 + H2O
C.H2CO3 + 2NaOH = Na2CO3 + 2H2O
D.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9.在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NH4+、NO3-、CO32-、Na+ B.Na+、Ba2+、HCO3-、AlO2-
C.NO3-、K+、AlO2-、OH- D.NO3-、Mg 2+、K+、CH3COO-
10.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
A.水溶液中:NaHCO3=Na++H++CO
B.水溶液中:Ca(OH)2=Ca2++2OH-
C.水溶液中:H2SO4=2H++SO
D.熔融状态下:Na2O=2Na++O2-
11.下列电离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A.NaOH =Na++ OH- B.HNO3= H++ N3++O2-
C.FeCl3 = Fe3++ 3Cl- D.K2SO4 = 2K++ SO
12.25℃下列四种溶液:①c(H+)=1mol·L-1的醋酸②0.1mol·L-1的盐酸③0.01mol·L-1的NaOH溶液④c(OH-)=10-3mol·L-1氨水溶液。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之比为(  )
A.14∶13∶2∶3 B.0∶1∶12∶11
C.14∶13∶12∶11 D.1∶10∶100∶1000
13.当光束通过下列物质时,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  )
A.云 B.蔗糖溶液 C.雾 D.Fe(OH)3胶体
14.CsICl2常用于化学上的分子筛技术,它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sICl2有氧化性,是因为Cs显+3价
B.CsICl2有还原性,是因为含有较强还原性的I-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加CsICl2溶液,溶液褪色
D.在CsICl2溶液中滴加HNO3,可生成Cl2
15.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 D.
16.下列反应中,SO2做还原剂的是(  )
A.
B.
C.
D.
二、综合题
17.根据下列变化或现象回答相应的问题。
①木炭完全燃烧②打开汽水瓶盖,有气泡产生 ③盐酸洒落在大理石地板上,有气泡产生④铁钉置于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上附上一层铜 ⑤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检验自来水中的氯离子⑥铁器生锈⑦用硫酸可以清洗铁锈⑧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填序号)
(2)写出变化④⑦⑧的离子方程式
④   ⑦   ⑧   
18.化学是打开物质世界的一把钥匙。现有物质:①熔融NaCl ②稀硫酸 ③④固体 ⑤Zn ⑥蔗糖 ⑦固体 ⑧石墨 ⑨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钠盐的有   (填序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能导电的是   。
(2)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
(3)②与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写出③与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19.有下列十种物质:① 粉末②铜③氯化氢④⑤ 固体⑥ 固体⑦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胶体⑧氨水⑨稀硝酸⑩熔融的氢氧化钠。
(1)上述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可导电的是   ;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
(2)写出⑤和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   。
(3)写出③和⑩在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0.①石墨②氯化钠③蔗糖④稀硫酸⑤NH4HSO4溶液⑥碳酸氢钠⑦氢氧化钡溶液⑧冰醋酸⑨氯化氢⑩铜
(1)其中能导电的是   (填写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2)写出物质⑤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
(3)写出氧化铜与④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1.某同学为探究浅黄色液体X(仅含三种常见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请回答如下问题:
(1)X的化学式是   。
(2)X在过量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溶液C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显蓝色,写出该变化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解答】分析反应2KNO3+S+3C K2S+N2↑+3CO2↑可知,N的化合价由+5价变为0价,S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该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为N和S,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反应中N、S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C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解答该题。
2.【答案】B
【解析】【解答】A.CO是氧化物,但不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个盐和水,因此CO不属于酸性氧化物,A不符合题意;
B.SiO2属于氧化物,且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Na2SiO3)和H2O,因此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B符合题意;
C.H2O2不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不属于酸性氧化物,C不符合题意;
D.MgO不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不属于酸性氧化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是对物质分类的考查, 结合酸性氧化物的概念进行分析即可。酸性氧化物是指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3.【答案】C
【解析】【解答】A.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项不符合题意;
B.洁净的空气为混合物,为酸式盐,B项不符合题意;
C.干冰为二氧化碳,为纯净物,氧化铝为电解质,二氧化锰为氧化物,硫酸亚铁为正盐,C项符合题意;
D.不是氧化物,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Cu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B.空气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为酸式盐;
D. 属于盐。
4.【答案】C
【解析】【解答】反应2KNO3+S+3CK2S+N2↑+3CO2↑中,N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到0价,S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2价,N和S元素被还原,
故答案为:C。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口诀:升失氧化还原剂,降得还原氧化剂,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根据价态判断为N和S。
5.【答案】C
【解析】【解答】NaClO是由金属离子(Na+)和酸根离子(ClO-)结合的化合物,从物质分类角度考虑,NaClO属于盐,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是对物质分类的考查,根据NaClO的组成判断其所属类别。
6.【答案】C
【解析】【解答】A. 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会将Fe2+氧化为Fe3+,因此Fe3O4与足量稀硝酸反应后的溶液中没有Fe2+,故A不符合题意;
B. 硫离子水解使溶液呈碱性,水解方程式为:S2-+H2O HS-+OH-,故B不符合题意;
C. 将0.2mol/L的NH4Al(SO4)2溶液与0.3mol/L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因氢氧根离子的量不足,铵根离子不反应,则离子方程式为:2Al3++3SO42-+3Ba2++6OH-=2Al(OH)3↓+3BaSO4↓,故C符合题意;
D. 因Ba(OH)2过量,则NH4+会和OH-反应生成NH3·H2O,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分析】要注意所给的提示信息,正确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是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前提和保证,化学方程式写错,其离子方程式也就不言而喻了。“拆”是关键。难溶物质[BaSO4、CaCO3、CaSO3、AgCl、Mg(OH)2、Al(OH)3、Fe(OH)3、Cu(OH)2、CuO、MnO2]、弱酸(CH3COOH、HClO、H2SO3、H3PO4、H2S、HF)、弱碱(NH3·H2O)氧化物(Na2O、CaO、Na2O2)、挥发性气体(CO2、SO2、NO、NO2)等物质,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都不能拆写,必须写化学式。
7.【答案】B
【解析】【解答】 A.Fe3+、Cl 、互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A正确;
B.在上述浅黄色溶液中滴加少量KMnO4溶液,紫色褪去,可能是高锰酸钾和氯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反应而褪色,因此不能证明Fe2+有剩余,故B错误;
C.在上述浅黄色溶液中含有Fe3+,滴加少量KSCN溶液,溶液为红色,生成了硫氰化铁,故C正确;
D.在溶液中滴加稀硝酸,亚铁离子变为铁离子,硝酸根被还原为N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Fe2++4H++NO=3Fe3++2H2O+NO↑,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 A.Fe3+、Cl 、互不反应;
B.酸性条件下,氯离子干扰Fe2+的检验;
C.依据Fe3+检验分析;
D.酸性条件下,硝酸根有强氧化性。
8.【答案】B
【解析】【解答】A.Fe(OH)3难溶于水,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写,A不符合题意;
B.据分析,该项符合,B符合题意;
C.H2CO3是弱酸,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写,C不符合题意;
D.Cu(OH)2难溶于水,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写,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A.氢氧化铁沉淀不可拆;
B.强酸强碱属于强电解质,钾盐全可溶;
C.碳酸是二元弱酸,需要分步电离,不可拆;
D.氢氧化铜是沉淀不可拆。
9.【答案】C
【解析】【解答】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A.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反应:CO32-+2H+ =CO2↑+H2O;在碱性溶液中发生反应:NH4++OH-= NH3↑+H2O.因此无论是酸性还是碱性溶液都不能大量存在。不符合题意。
B.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反应HCO3-+H+=CO2↑+H2O;AlO2-+4H+=Al3++2H2O.不能大量存在;在碱性溶液中发生反应:HCO3-+OH-=H2O+ CO32-不能大量存在。不符合题意。
C.在碱性溶液中发生反应这些离子不会发生任何反应,可以大量共存。符合题意。
D.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反应:CH3COO-+H+= CH3COOH;在碱性溶液中发生反应:Mg 2++2OH-=Mg(OH)2↓.都不能大量存在。不符合题意。
【分析】离子共存,实质上就是判断离子间是否发生反应的问题。若在溶液中能够发生反应,就不能大量共存。判断能否发生反应,不仅是有沉淀、气体、水、难电离的物质产生,还涉及到溶液酸碱性、有色、无色,能否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等。,
10.【答案】A
【解析】【解答】A. 水溶液中NaHCO3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 ,故A符合题意;
B. 水溶液中Ca(OH)2电离出钙离子和氢氧根,电离方程式为:Ca(OH)2=Ca2++2OH-,故B不符合题意;
C. 水溶液中H2SO4电离出氢离子和硫酸根,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 ,故C不符合题意;
D. 熔融状态下Na2O电离出钠离子和氧负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2O=2Na++O2-,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在水溶液中能拆开的物质有强酸、强碱、可溶性盐,水溶液中不能拆开。
11.【答案】B
【解析】【解答】A.NaOH是强碱,其在水中电离过程为NaOH =Na++ OH-,故A项不符合题意;
B.HNO3是强酸,其在水中电离过程为HNO3= H++ ,故B项符合题意;
C.FeCl3是盐类,其在水中电离过程为FeCl3 = Fe3++ 3Cl-,故C项不符合题意;
D.K2SO4是盐类,其在水中电离过程为K2SO4 = 2K++ SO ,故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硝酸根是一原子团。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注意质量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以及拆分
12.【答案】D
【解析】【解答】酸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是水电离的,碱溶液中氢离子是水电离的。
c(H+)=1mol·L-1的醋酸,溶液中c(H+)=1mol/L,c(H+)(水)=c(OH-)(水)=1×10-14mol/L;
0.1mol/L盐酸,溶液中c(H+)=0.1mol/L,c(H+)(水)=c(OH-)(水)=1×10-13mol/L;
0.01mol/L的NaOH 溶液,溶液中c(H+)=0.01mol/L,c(H+)(水)=c(OH-)(水)=1×10-12mol/L;
c(OH-)=10-3mol·L-1氨水溶液,溶液中c(OH-)=10-3mol·L-1,c(H+)(水)=c(OH-)(水)=1×10-11mol/L;
所以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之比为①:②:③:④=1×10-14mol/L:1×10-13mol/L:1×10-12mol/L:1×10-11mol/L=1:10:100:1000。
故答案为:D。
【分析】要注意结合水的电离进行计算,酸溶液则算出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碱溶液则算出溶液中的氢离子。
13.【答案】B
【解析】【解答】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常见的烟、云、雾、Fe(OH)3胶体均属于胶体,均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蔗糖溶液属于溶液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
故答案为:B。
【分析】丁达尔效应是胶体具有的特性,是区分其他分散系的特征,根据胶体的类型进行判断即可
14.【答案】C
【解析】【解答】A.CsICl2有氧化性,是因为ICl2-类似I3-,A不符合题意;
B.CsICl2有还原性,是因为含有较强还原性的Cl-,B不符合题意;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加CsICl2溶液,由于含有[ICl2]-具有还原性,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氧化性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溶液褪色,C符合题意;
D. HNO3不能氧化Cl-,所以在CsICl2溶液中滴加HNO3,不可生成Cl2,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Cs显+1价;
B.CsICl2有还原性,是因为含有较强还原性的Cl-;
C.酸性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而[ICl2]-具有还原性;
D.HNO3不能氧化Cl-;
15.【答案】C
【解析】【解答】A.H2SO4的电离方程式应该为H2SO4=2H++,A不符合题意;
B.Ba(OH)2的电离方程式应该为Ba(OH)2=Ba2++2OH-,B不符合题意;
C.NH4Cl的电离方程式为NH4Cl=NH4++Cl-,C符合题意;
D.KNO3的电离方程式为KNO3=K++NO3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氢原子不守恒,硫酸根带两个负电荷;
B.氢氧根不应加括号;
C.NH4Cl完全电离;
D.硝酸根离子不拆开。
16.【答案】B
【解析】【解答】A.反应 中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二氧化硫为氧化剂,故A不符合题意;
B.反应 中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SO2做还原剂,故B符合题意;
C.反应 中二氧化硫为生成物,为还原产物,故C不符合题意;
D.反应 中不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还原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根据S的化合价变化分析。
17.【答案】(1)①④⑥
(2);;
【解析】【解答】(1)①木炭完全燃烧,反应为C+O2 CO2,反应中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是氧化还原反应;②打开汽水瓶盖,有气泡产生,反应为H2CO3=H2O+CO2↑,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③盐酸洒落在大理石地板上,有气泡产生,反应为CaCO3+2HCl=CaCl2+H2O+CO2↑,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④铁钉置于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上附上一层铜,反应为Fe+CuSO4=FeSO4+Cu,反应中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是氧化还原反应;⑤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检验自来水中的氯离子,反应为Ag++Cl-=AgCl↓,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⑥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铁器生锈Fe被氧化成Fe2O3,是氧化还原反应;⑦用硫酸可以清洗铁锈,反应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⑧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反应为CO2+Ca(OH)2=CaCO3↓+H2O,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①④⑥。(2)④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Fe、Cu以化学式保留,CuSO4、FeSO4改成离子,离子方程式为Fe+Cu2+=Fe2++Cu。⑦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Fe2O3、H2O以化学式保留,H2SO4、Fe2(SO4)3改成离子,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2Fe3++3H2O。
⑧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只有Ca(OH)2改成离子,其余以化学式保留,离子方程式为CO2+Ca2++2OH-=CaCO3↓+H2O。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为还原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为氧化剂;在书写方程式时注意遵循电荷守恒、原子守恒、质量守恒,注意气体符号、沉淀符号的标注,并根据得失电子数守恒进行配平即可。
18.【答案】(1)①④;③⑥;①②
(2)=Ba2++2OH-
(3)HCO+H+=H2O+CO2↑
(4)
【解析】【解答】 (1)、①熔融NaCl 、 ④固体 含有钠离子和酸根离子,属于钠盐; ③ 、⑥蔗糖在水中或者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的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①熔融NaCl 、②稀硫酸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故答案为:①④ ; ③⑥ ; ①② ;
(2)、⑨固体在水中电离出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Ba2++2OH-,故答案为:=Ba2++2OH-;
(3)、②稀硫酸 与④固体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H+=H2O+CO2↑,故答案为:HCO+H+=H2O+CO2↑ ;
(4)、③与⑦固体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O元素由-1价上升为0价,又由-1价下降到-2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故答案为:;
【分析】(1)、①钠盐为含有钠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在水中或者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①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
(2)、固体在水中电离出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3)稀硫酸 与固体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4)、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并分析;
19.【答案】(1)①⑤;②⑦⑧⑨⑩;①③⑤⑥⑩;⑦⑧⑨
(2);
(3)
【解析】【解答】(1)① 粉末是盐,本身不导电,溶于水导电,是电解质;②铜是单质,导电,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③氯化氢不导电,溶于水导电,是电解质;④ 不导电,溶于水导电,但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导电,是非电解质;⑤ 固体是盐,不导电,溶于水导电,是电解质;⑥ 固体不导电,溶于水导电,是电解质;⑦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胶体是混合物,导电,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⑧氨水是混合物,导电,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⑨稀硝酸是混合物,导电,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⑩熔融的氢氧化钠导电,是电解质。故上述物质中,属于盐的是①⑤;可导电的是②⑦⑧⑨⑩;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③⑤⑥⑩;属于混合物的是⑦⑧⑨。
(2) 的电离方程式为 ;硝酸的电离方程式为 。
(3)氯化氢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离子方程式为 。
【分析】(1)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含有自由移动离子或电子的物质能导电;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
(2)硫酸氢钠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硝酸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氢离子和硝酸根离子;
(3)HCl和NaOH反应生成NaCl和H2O。
20.【答案】(1)①④⑤⑦⑩;②⑥⑧⑨;③
(2)
(3)
【解析】【解答】①石墨属于单质,有自由移动的电子,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氯化钠含有不能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不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③蔗糖无阴阳离子,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④稀硫酸属于混合物,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⑤NH4HSO4溶液属于混合物,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⑥碳酸氢钠含有不能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不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⑦氢氧化钡溶液属于混合物,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⑧冰醋酸无阴阳离子,不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⑨氯化氢无阴阳离子,不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⑩铜属于单质,有自由移动的电子,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据此回答;
(1)据分析,其中能导电的是①④⑤⑦⑩;属于电解质的是②⑥⑧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③。
(2)⑤NH4HSO4为强酸的酸式盐,在水中完全电离生成铵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 。
(3)氧化铜与④稀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离子方程式: 。
【分析】 (1)、电解质是化合物,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电解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是因电解质自身可以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如:部分有机物,非金属氧化物等,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书写电离方程式时,强电解质用等号,弱电解质用可逆号,多元弱酸的电离分步进行,多元弱碱的电离一步完成,据此分析;
(3)、依据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电荷守恒,质量守恒,弱电解质保持原式进行书写。
21.【答案】(1)Fe(CO)5或FeC5O5
(2)4Fe(CO)5+13O2 2Fe2O3+20CO2
(3)2Fe3++2I-=2Fe2++I2
【解析】【解答】根据图示可采取逆推法。由于黄色溶液C与KSCN(ap)反应生成血红色溶液D,可推知D为Fe(SCN)3,C为FeCl3;红色固体A(1.60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黄色溶液C,则A为Fe2O3,且A的物质的量为n(Fe2O3)=1.60g/160g/mol=0.01mol,n(Fe)=0.02mol;混合气体A与足量的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10.0g)和气体B,则白色沉淀B为CaCO3,且B的物质的量为n(CaCO3)=10.0g/100g/mol=0.1mol,则气体A为CO2和O2的混合气体,气体B为上一步剩余的氧气,则n(CO2)= 0.1mol,则n(C)=0.1mol;气体X(标况下体积为0.448L)的物质的量为n(X)=0.448L/22.4L/mol=0.02mol,M(X)=3.92g/0.02mol=196g/mol;根据上述分析0.02molX中含有0.02molFe、0.1molC,另外一种元素为O,n(O)= ,则X中n(Fe):n(C):n(O)=1:5:5,则X的化学式为Fe(CO)5或FeC5O5。(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的化学式是Fe(CO)5或FeC5O5。本小题答案为:Fe(CO)5或FeC5O5。(2)X在过量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4Fe(CO)5+13O2 2Fe2O3+20CO2。本小题答案为:4Fe(CO)5+13O2 2Fe2O3+20CO2。(3)根据上述分析溶液C为FeCl3,溶液C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显蓝色,离子方程式为2Fe3++2I-=2Fe2++I2。本小题答案为:2Fe3++2I-=2Fe2++I2。
【分析】(1)根据流程图中的反应可以推出X的化学式;
(2)4Fe(CO)5的燃烧产物为氧化铁和二氧化碳;
(3)铁离子具有氧化性,碘离子具有还原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物为亚铁离子和碘单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