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第5课 开辟新航路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5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316世纪中期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4西欧商人清点钱币(14、15世纪)问题一:图画中的主人公在做什么?女主人手下的书是什么书?她的目光在看什么?说明了什么? ?引发该现象的根源何在?归纳原因一:
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凸显了货币的重要性一、东方的诱惑《马可·波罗行纪》中说:东方某国”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归纳原因二:
《马可·波罗行纪》在西欧社会掀起一股向东方寻找黄金的热潮地中海地中海地中海地中海地中海地中海14世纪中西交流的路线奥斯曼
土耳其原因三: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东西方传统的商路
迫使欧洲商人寻找一条通往东方的新的道路航海家亨利王子
(1394--1460年)
在葡萄牙的
萨格利斯
创立航海学校8二、新航路的开辟 动力(必要性)商品经济的发展黄金的诱惑威尼斯繁荣传统商路不畅传播天主教 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房屋地铺金砖,以代石板。 经济根源 社会根源 宗教因素 商业危机 人文主义思想影响思想根源 9 客观条件欧洲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地理知识的提高 主观条件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条件(可能性)“地圆说”的疑惑强大的物质基础102、社会根源:开辟新航路的背景:原因(必要性)1、经济根源(根本原因) :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欧洲人对贷币和黄金的渴求——寻金热。奥斯曼土耳其控制商路。3、思想根源:4、宗教因素:5、商业危机(直接原因):人文主义提倡冒险进取精神。传播天主教。111492-1493年1487-1488年1498年1519-1522年太 平 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亚 洲欧 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开辟经过1213欧洲:封建——资本主义——促进资本主义资本的原始积累3、地理大发现,结束世界孤立状态1、各地文明开始汇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5、殖民扩张4、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A、积极影响问题探究开辟新航路有何历史影响? (影响)世界:孤立——世界会合世界遭到西方的打击——狠狠的打击。
——阿诺德 ·J· 汤因比2、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142、欧洲殖民者对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殖民活动,将大量财富运回欧洲并转化为资本,造成殖民地人民的极端贫困和落后。B、消极影响1、对印第安人大肆屠杀,把美洲纳入征服和血腥掠夺的对象。在殖民者的屠杀、奴役,以及欧洲传染病的侵袭下,种族几乎灭绝。因此是一场空前的灾难。 问题探究开辟新航路有何历史影响? (影响)15中西远航之比较郑和下西洋新航路的开辟PK16中外对比:15世纪末,16世纪初私人航海探险队受王室赞助(后期以股份公司和私人集资为主)探寻新土地和黄金,打破奥斯曼土耳其的束缚冒险家、投机商、水手、工匠殖民者、通商者、海盗宣扬了国威,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但对国家造成重大损耗。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17 西欧史学界在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下,一般都将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 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本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的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三、走向会合的世界18①结束了世界相对孤立的状态,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对世界)。②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对欧洲)。③对当地人民带来了灾难和贫穷(对美洲、非洲、亚洲)。地理大发现④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新航路的开辟,加强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逐渐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发生接触与碰撞,开始了汇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商人们通过这些航路,贩卖世界各地的商品,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的贸易扩展,贸易数量和贸易品种也急剧增加。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和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从此,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课件25张PPT。第5课 开辟新航路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一、东方的诱惑探究问题一:
欧洲人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 材料三:马可?波罗说:“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材料二: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界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受堂之乐的手段。”材料一: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导致了对货币需求的增强,货币不仅仅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而且日益取代土地而成为社会的主要财富和权力的象征,成为普遍的支付手段。41、15世纪前后,西欧社会经济出现了怎样的变化?2、这种变化导致了对何种货币的强烈需求?3、他们打算到哪里去寻找黄金?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是开辟新航路的经济根源。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传统商路,帝国军队不仅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使运抵西欧的货物不仅量少,而且比原价高8—10倍。东西方传统商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传统商路开辟新航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6①由中国或印度出发,到中亚沿里海和黑海沿岸到达小亚转往欧洲;
②从印度出发,由海路到波斯湾,然后经两河流域抵达地中海东岸的叙利亚转往欧洲;
③从中国出发,由海路进红海,然后陆路穿越苏伊士地带前往埃及转往欧洲。 基督教与欧亚其他广泛传播的宗教相比,更多地渗透着普救主义。它从一开始就以博爱人类为教旨,并以全人类的宗教自命,因而有一种强烈的使人人都接受基督教的要求。他们甚至相信,为了普及基督教, 即便使用武力也在所不惜。新航路的开辟者迪亚士曾说,要“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开辟新航路的原因还有哪些?传播基督教是开辟新航路的精神动力②直接原因: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传统商路。①经济根源: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导致了对黄金需求的增加。③精神动力:
传播基督教。开辟新航路的原因星 盘地圆学说开始流行,这是1492年在德国制成的地球仪造船技术的进步多桅帆船的制造探究问题二:欧洲人为什么能开辟新航路?假设你是当时的航海家,要具备哪些技术物质条件,才能出海探险?航海技术的提高罗盘针和计算纬度的星盘等的应用地理知识的进步地圆学说流行;地图绘制技术较高资金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西、葡两国走在海外探险的前列
①两国都处在大西洋沿岸;
②较早确立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能够运用国家机器去发展航海业;
③两国的造船与航海技术发达;
④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宗教热情特别强烈。 按中世纪天主教的神学思想,人们最应该关心的不是现世,而是来世,是死后的天堂。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运动扫荡了这种神学观念。人文主义者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强调人权反对神权,批判禁欲主义的宗教观。他们认为现世的幸福高于一切,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的自由和幸福,荣誉和财富,激励人们进行海外探险,发财致富。开辟新航路的条件还有什么?人文主义精神的激励是开辟新航路的思想条件罗盘、火炮(中华文明)三角帆、星盘(阿拉伯文明)材料二:1405—1433年间,中国明朝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最远抵达今东非肯尼亚的马林迪,并有完整的航海图。印度和阿拉伯的航海家早就航行在印度洋上,他们还沿非洲东岸向南航行,最远到达今莫桑比克。15世纪末,葡萄牙人达·伽马就是利用上述航海成就,开辟了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直达印度的新航路。材料一: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认识?新航路的开辟得益于其它地区的文明成果和航海成就新航路的开辟是各地区不同文明共同促进的结果西班牙、葡萄牙王室支持海外探险造船航海技术和地理知识的进步借鉴其它地区的文明成果以及航海成就开辟新航路的条件人文主义精神的激励主观条件客观条件技术物质条件:思想条件:1487年1492年1497—1498年1519—1522年葡萄牙人
迪亚士意大利人
哥伦布葡萄牙人
达?伽马葡萄牙人
麦哲伦等到达非洲最南端到达美洲到达印度完成环球航行葡萄牙王室西班牙王室葡萄牙王室西班牙王室二、新航路的开辟时间航海家成就支持政府太 平 洋太平洋印度洋迪亚士航线麦哲伦航线1519-1522年1487-1488年哥伦布航线1492-1493年达?伽马航线1497-1498年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发现”美洲。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既要看到”发现”美洲的偶然性,又要看到必然性。忽视必然性,看不清历史发展的大势;忽视偶然性,看不到历史发展的曲折。历史发展的进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推动历史曲折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进步。论一论必然性偶然性生产力的进步当时已具备了发现美洲的条件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地是东方,结果却到了美洲三、走向会合的世界1、对欧洲(开辟方)2、对亚、非、美洲(另一方)3、对全球(双方)新航路的开辟给欧洲带来了怎样的影响?阅读课文第三目,思考:
“商业革命”包含哪些内容,给欧洲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商业革命贸易规模扩大商品种类增多商业经营方式变化贸易中心转移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资
本
主
义
日
益
壮
大价格革命
16世纪,欧洲的黄金从55万公斤增加到119万多公斤,白银从700万公斤增加到2140万公斤。西班牙从殖民地得到的金银最多,物价上涨最多最快,16世纪时平均上涨4.5倍,粮价上涨5倍。英、法、德国一般上涨2倍到2.5倍。这就是价格革命。物价上涨使靠工资为生的工人实际工资下降,日趋贫困。按传统方式征收定额货币地租(固定地租)的封建主收入减少了。新兴的资产阶级、新贵族靠使用廉价的劳动力和高价出售产品而日益富有。
价格革命给当时欧洲社会的各阶层带了怎样的影响?有何进步意义?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日益富有;
征收固定地租的封建主日益衰落;
工人阶级日趋贫困。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给亚、非、美洲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后,西、葡两国为争夺殖民地矛盾日益尖锐。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出面调解,并于1493年5月4日作出仲裁:在大西洋中部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约为5.5千米)的地方,从北极到南极划一条分界线,史称教皇子午线。线西属于西班牙人的势力范围;线东则属于葡萄牙人的势力范围。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1481~1495在位)对此表示不满,要求重划。1494年6月7日西、葡两国签订了《托德西利亚斯条约》,将分界线再向西移270里格,巴西即根据这个条约被划入葡萄牙的势力范围。西、葡两国的海外扩张 据统计,从1480到1530年,葡萄牙人在几内亚湾掠得的黄金值10万英镑,占当时世界黄金总量的10%。从1502年到1660年,西班牙从美洲得到18600吨注册白银和200吨注册黄金,到16世纪末,世界金银总产量中有83%被西班牙占有。与欧洲人的扩张相伴随的,却是美洲两大文明中心的悲歌。到1570年,战争屠杀和欧洲传来的流行病,使墨西哥地区的人口从2500万下降到265万,秘鲁的人口由900万下降到了130万。美洲大陆的原住民印第安人从那以后急剧减少了90%。西班牙殖民地:除巴西以外的中、南美洲的大部分、亚洲的菲律宾葡萄牙殖民地:非洲东海岸和西海岸;亚洲的马六甲、印度和印度尼西亚沿海、中国澳门 ;美洲的巴西23如今非洲的贫困当前欧洲的繁荣 新航路的开辟给亚、非、美洲带来了深重的苦难,欧洲的进步是以牺牲其它地区和民族的利益为代价的。24新航路的开辟给全球带来了怎样的影响?《16世纪中期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 欧洲的商人们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他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象牙、咖啡,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以及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各地销售,获取丰厚利润。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初具,经济全球化开始起步。课件21张PPT。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
的拓展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谁控制了海洋,即控制了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即控制了世界财富,因而控制了世界。”
——英国政治家沃尔特·雷利 为什么说谁控制了海洋就控制了世界?新航路开辟后,哪些国家先后控制了海洋?一、 “海上马车夫”——荷兰 为什么历史上荷兰人有“海上马车夫”之称?什么原因成就了荷兰人“海上马车夫”的美誉?合作探究1兴起条件: ①濒临大西洋,手工业发达和商业活动频繁②摆脱西班牙统治,赢得独立③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海上运输贸易发达读荷兰的殖民扩张图:结合课文指出17世纪荷兰分别在非洲、美洲和亚洲侵占了哪些国家或地区?组织垄断贸易公司,以亚洲、北美为重点,夺取葡萄牙殖民地印度、印尼、马六甲、锡兰、台湾建立新尼德兰殖民地占领好望角荷兰的殖民扩张简况表英国本是后起的殖民国家,但到18世纪中后期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它“后来居上”的原因是什么?经过如何?“日不落帝国”一词最早是用来形容16世纪时的西班牙帝国的,它来源于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亦即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卡尔五世)的一段论述:“在朕的领土上,太阳永不落下。”在19世纪这一词则被普遍作为大英帝国的别称,特别是在维多利亚时代,英国霸权领导下的国际秩序被称为“不列颠治下的和平”。 二、 “日不落帝国”——英国合作探究21.确立殖民霸权的条件(原因)(1)地理位置:
(2)物质条件:
(3)政治条件:
(4)武力后盾: 资本主义工商业繁荣(尤其是手工业),奠定物质基础 英国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加入海外贸易的竞争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大力发展海军力量2、形成的过程①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走上殖民扩张道路②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发展海外贸易,在印度和北美拓展殖民地。③三次英荷战争﹙1652-1674﹚
A.直接原因:《航海条例》的颁布
B.性质:争夺商业霸权和殖民霸权
C.结果:英国夺得新尼德兰,荷兰失去了海上殖民
霸权
(实质:工业国家对商业国家的胜利)10④英法七年战争﹙1756-1763﹚
A. 性质: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殖民霸权
B. 结果:英国夺得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新法兰西,还在印度迅速扩大殖民势力。
(实质: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对落后的封建制度的胜利)英西战争(16世纪末)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英国开始确立海上霸权英荷战争(17世纪中)荷兰控制世界;导火线:英颁布《航海条例》荷兰丧失海上霸主地位,失去北美殖民地,开始确立商业霸权。英法战争(18世纪中后期)英法在印度、北美矛盾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成为“日不落帝国” 。殖民霸权的角逐贸易冲突和英国的 海盗抢劫大国崛起对中国的启示?1、抓住机遇,努力发展,尽快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2、尊重各民族的传统与文化,和平发展,构建和谐世界
3、和平崛起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辛亥革命100年来的历史表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找到引领中国人民前进的正确道路和核心力量。中国人民付出艰辛努力、作出巨大牺牲,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和核心力量。这条正确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核心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 ——胡锦涛 合作探究3材料: 英国经济学家曾说过:“大洋洲是我们的牧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材料这 反映了什么问题? 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殖民地经济为英国的需要服务 。(进一层)反应出亚、非、美洲各地都与英国发生了经济关系,也说明随着殖民扩张的进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联系日益密切。152、对西方国家: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提供了原料、扩大了海外市场,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三、世界市场的拓展3、对世界市场:世界日益成为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世界市场建立的主要途径:殖民扩张和掠夺1、对殖民地:A、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破坏性)
B、殖民主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历史发展进步(建设性)评价中,看待问题的 史学观分别有哪些什么?评价16对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罪恶的认识 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材料一:鸦片作为英国向中国出口的第一大宗“商品” 的纪录一直保持到十九世纪九十年代。这战略性地扭转了白银的流向。中国为进口鸦片每年流出三千至四千万两白银,而据马克思说,鸦片收入提供了英国岁入的六分之一。鸦片从中国的货币体系中抽血的同时,为英国的崛起提供了货币条件和资本条件。 (盛洪《一个划时代的谎言》) 根据材料内容总结归纳殖民主义的罪恶。鸦片走私材料二: 在三个世纪里,西班牙从拉丁美洲掠取了255万公斤的黄金和1亿公斤的白银,葡萄牙仅从巴西就掠夺了至少价值6亿美元的黄金和3亿美元的钻石。材料三: 英国东印度公司除了在东印度拥有政治统治权外,还拥有茶叶贸易、同中国的贸易和对欧洲往来的货运的垄断权。而印度的沿海航运和各岛之间的航运以及印度内地的贸易,却为公司的高级职员所垄断。对盐、鸦片、槟榔和其他商品的垄断权成了财富的取之不尽的矿藏。这些职员自定价格,任意勒索不幸的印度人。 掠夺财富垄断贸易18材料四: 1703年在他们(指英国殖民者)的立法会议上决定,每剥一张印第安人的头盖皮和每俘获一个红种人都给赏金40镑;1720年,每张头盖皮的赏金提高到100镑;1744年马萨诸塞湾的一个部落被宣布为叛匪以后,规定了这样的赏格:每剥一个12岁以上男子的头盖皮得新币100镑……每剥一个妇女或儿童的头盖皮得50镑!材料五: 罪恶的奴隶贸易给非洲大陆造成了极其深重的灾难。几百年间,非洲因此丧失约一亿精壮人口,相当于1800年时非洲人口的总和,非洲的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破坏。 种族屠杀贩卖黑奴为什么当时西欧殖民者选择抢夺、欺诈等野蛮的手段?何时终止这种野蛮的手段?19黑奴“三角贸易”示意图联系:
鸦片三角贸易世界文化遗产--戈雷岛戈雷岛,位于大西洋塞内加尔海域。15—19世纪,相继被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占领。殖民者把它作为贩运、关押黑人奴隶的场所,使它成为西非最大的奴隶转运站。据统计,至少有2000万黑人奴隶从戈雷岛被转卖出去,有500万黑人死于途中。1978年,戈雷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警示世人的世界文化遗产。黑人奴隶雕塑遗留的大炮“海上马车夫” 条件
过程
结果:17世纪成为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日不落帝国” 原因
过程
结果:18世纪中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国世界市场的拓展 主要途径:殖民扩张和掠夺
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给殖民地带来深重灾难总结: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课件19张PPT。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
的拓展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一、“海上马车夫”——荷兰的殖民扩张
1.背景:
2.概况:
3.结果:
二、“日不落帝国”——英国的殖民扩张
1.背景:
2.经过:
3.结果:
三、世界市场的拓展
1.早期殖民侵略国家:葡 西 荷 英 法
2.手段:殖民掠夺 种族屠杀 黑奴贸易等
3.影响:积极 消极17C垄断性贸易公司 建立殖民据点 英荷战争
18C英法战争
18世纪中期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地理条件 经济条件 政治条件
成立殖民机构;参与殖民掠夺
17世纪成为世界上的殖民帝国
地理优势 制度保障 物质基础 武力保障
16C后打败西班牙,确立海上霸权为什么荷兰人在历史上称为“海上马车夫” ? 17世纪时期的荷兰,拥有船只超过1.5万艘。商船数超过其它国家的总和。一、“海上马车夫”——荷兰的殖民扩张荷兰人成为“海上马车夫”原因:①地理条件:濒临大西洋,地理位置优越。
②经济条件:许多人从事商业活动,赚取大量钱财,荷兰成为最富庶的地区之一。
③政治条件: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赢得独立(1581年),独立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荷兰的殖民扩张概况荷兰的殖民扩张概况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主要原因:地理优势:
制度保障:
物质基础:
武力保障:位于大西洋沿岸,得天独厚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以手工业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
欧洲首屈一指的海军力量二、“日不落帝国”——英国的殖民扩张 英国殖民帝国确立过程:▲ 16世纪后期(1588年)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开始确立海上霸权。
▲ 17世纪初成立东印度公司,进行殖民扩张,在印度和北美建立据点。资产阶级革命完成后,更为海外殖民活动提供物质基础和武力保障。
▲ 17世纪中期颁布《航海条约》,与荷兰发生三次战争,夺取北美新阿姆斯丹(纽约)。
▲ 18世纪中期打败法国获得北美加拿大和新法兰西,并扩大在印度的殖民势力。英国为什么能打败荷兰和法国? 荷兰:荷兰虽然是资本主义国家,但以商业立国,工业基础薄弱,海军发展缺乏强有力的后盾。
法国:法国当时仍是欧洲大陆封建专制主义国家(英国则确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法国争霸重心在争夺欧洲大陆的霸权(英国则是争夺海上霸权)。 18世纪,英国在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都建立了殖民地,成为殖民大帝国。英国为什么会被称为“日不落帝国”?
英国经济学家曾说过:“大洋洲是我们的牧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三、世界市场的拓展
1.早期殖民侵略国家:葡、西、荷、英、法
2.手段:
①抢占土地、掠夺财富 ②欺诈性贸易
③种族屠杀 ④黑奴贸易
3.影响:①殖民扩张给遭到殖民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极大破坏和灾难
②殖民列强获得大量资本主义财富积累
③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学思之窗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马克思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588年,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派150艘战舰侵略英国,德雷克率英国海军,靠暴风雨的帮助,打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 西班牙的海上霸权从此衰落。英国东印度公司 成立于1600年,领有英王颁发的“皇家特许状”,取得了从好望角到东方的贸易垄断、置备武器以及在印度宣战、媾和、设立法庭等特权。英国在印度建立统治地位后,东印度公司由过去的商业机构转变为拥有军队和领土的殖民机构。东印度公司还垄断了中英贸易,对缅甸、阿富汗及其他亚洲国家进行殖民掠夺战争 英国对印度等国 的侵略英国舰队和荷兰舰队的海战出程中程归程学习延伸欧洲人在三角贸易中充当了什么角色?说说三角贸易兴起的历史背景。三角贸易有何历史影响?
角色:商人;奴隶贩子;殖民者
背景:航海技术发展,新航路开辟;海外殖民扩张,新大陆开发;扩展海外贸易的需求。
影响:导致非洲丧失大量劳动力,阻碍了非洲社会经济的发展;美洲出现黑人奴隶制,为新大陆开发提供了劳动力;促进了欧美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有利于欧美非三大洲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和近代整体世界的形成。课件20张PPT。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851年 英国伦敦水晶宫 万国工业博览会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法国时,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学习本课要解决的问题:﹡为什么“工业革命”会首先从英国开始?﹡工业革命时期的重大发明有哪些?﹡工业革命的影响是什么?﹡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问题一:
为什么“工业革命”会首先从英国开始?小提示: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的一般因素:制度(政权、社会稳定等),资本,市场,劳动力,技术等。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资金劳动力哪一个是导致工业革命发生的最直接原因?问题二:工业革命时期的重大发明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瓦特改良蒸汽机工业革命进入新阶段富尔顿蒸汽轮船史蒂芬孙蒸汽机车推动了以蒸汽为动力的运输时代的到来提示:工业革命的成就涉及三大领域,即棉纺织、动力和交通领域;英国工业革命过程注意三个时间点:18世纪60年代开始,1785年新阶段,19世纪40年代完成;到19世纪中期有三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即英法美。二、从工场到工厂问题三:
工业革命的影响是什么?(阅读材料并结合书本知识加以分析)1、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
2、导致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
⑴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兴起;
⑵生产方式: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
⑶生活方式:出现了城市化浪潮;
⑷阶级关系:出现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⑸社会意识:自由放任经济思想盛行(自由主义)
3、促进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①工业革命完成,机器生产需要更广阔的市场 ,殖民 扩张步伐加快。(政治)
②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经济)
③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变。(交通)工业革命的影响(积极)工业革命的影响(消极)1、无产阶级遭受日益严重的剥削和压迫;
2、迫使亚非拉等落后地区受到日益严重的掠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3、环境问题探究问题四:
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和材料加以分析)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1、条件
(1)工业革命的展开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 迅速扩大(2)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3)资产阶级凭借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亚、非、拉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资本主义列强其他独立国家殖民地半殖民地贸易贸易原料市场2、基本形成:
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也是世界贸易中心。1、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根本原因是( )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B.积累了大量资本
C.积累了大量生产技术知识
D.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2、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对工业革命最大的影响
是( )
A.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B.促进英国重工业的发展
C.标志着英国手工工场时代的结束
D.使机械化生产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DD随堂练习3、英国工业革命中普遍出现了一种“由需求导致发明”的模式,这一模式最早体现在( )
A.毛纺织业的发展中 B.棉纺织业的发展中
C.蒸汽机的发展中 D.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中4、英国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 )
A.蒸汽机的使用与推广
B.轮船与火车的使用
C.”珍妮纺纱机”的创制
D.机器制造机器的实现DB5、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其媒介是( )
A.炮舰 B.军队
C.价廉物美的商品 D.资本主义政治制度C6、英国先于其他国家第一个在世界上进行工业
革命的必要条件是( )
A.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建立
B.圈地运动大规模公开进行
C.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奴隶贩子
D.英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国家D 7、有一首流行于英国十九世纪初期的歌曲:“当你走进一家破落的织布店,两三部织布机映入眼帘,如同废物一般地被冷落在角落。你问这般光景是何原因?店里的老母亲说得可怜:女儿们因为织布机不方便,离家到工厂去赚钱。”歌曲中这家织布店的没落是受到了哪一事件的冲击( )
A.地理大发现 B.法国大革命
C.宗教改革 D.工业革命D 8、有历史学家发出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北美生根开花?”这说明( )
A.海洋国家比大陆国家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B.地缘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C.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D.要实现工业化就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制度C 9、1819年,瓦特逝世,人们为了纪念他,把功率计算单位定为“瓦特”(Watt)。下列有关瓦特蒸汽机问世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
②为交通运输业发展铺平了道路
③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④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B课件25张PPT。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历史概念什么叫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以后,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场手工业,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历史上把这一过程称为“工业革命”。手工劳动机器生产为什么“工业革命”会首先从英国开始? 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从工场到工厂开动脑筋 假如你是一个18世纪中叶的英国商人,准备创办自己的企业,你觉得应该需要哪些条件? 丰富的资源和原料
雄厚的资本充足的劳动力技术知识 广阔的市场思考这些条件在英国又是怎样具备的?政府支持1688年“光荣革命”海外殖民活动圈地运动手工工场的发展劳动力、国内市场政治保障技术支持资金、海外市场条
件——必要性可能性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政局稳定政权保障(环境)(一)、英国首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可能性归纳总结:探究:为什么技术革新首先出现在棉纺织业中?
(1)棉纺织业作为一个年轻的工业部门,没有旧传统和行会的束缚,容易进行技术革新和开展竞争。
(2)棉纺织品的价格比毛纺织品便宜,市场需求量大,为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需要扩大生产规模以增加产量,所以对技术革新的要求比较迫切。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大量机器的发明和使用(“革命”的体现)时间
(18世纪)发 明动 力 特 点1764年1769年1779年1785年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 机水力织布机人 力水 力水 力水 力细而易断粗而结实细而结实效率提高40倍棉纺织机器的发明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牧师卡特莱特在1785年发明了水力织布机。(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 大量机器的发明和使用(“革命”的体现)冶金、采煤等其他行业的革命(二).工业革命的进程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大量机器的发明和使用(“革命”的体现)冶金、采煤等其他行业的革命 动力的革新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出现瓦特: 改良蒸汽机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蒸汽机是第一个真正性的国际发明——恩格斯背景:机器生产的发展受到了动力的制约(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 大量机器的发明和使用(“革命”的体现)冶金、采煤等其他行业的革命 动力的革新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出现改良蒸汽机推动工业生产的大发展,对货物运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交通运输业的革命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制造了第一艘汽船。
以蒸汽机推动船两侧的明轮,称为“轮船”。
并在哈得逊河试航成功。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史蒂芬孙的火车头拖着一长列客车和货车前进,时速达25公里 。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大量机器的发明和使用(“革命”的体现)冶金、采煤等其他行业的革命 动力的革新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出现改良蒸汽机推动工业生产的大发展,对货物运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交通运输业的革命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法、美等国也相继完成工业革命标志: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英国法国美国德意志俄国日本奥地利工业革命地域范围的扩展材料1二、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英国棉布、煤、生铁产量的变化(单位:吨)极大提高了生产力的发展材料216世纪纺织业手工工场工业革命后的纺织工厂生产组织形式:工场 工厂 工业革命前后,英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经济结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
材料3 工业革命后,农业、工业在英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示意图:工业农业
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业资本家大量增加并逐渐形成了工业资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逐渐成为资产阶级的主导部分。在英国,工业无产阶级的历史是从18世纪后半期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开始的,到19世纪20年代,英国已有200万工厂工人和运输工人。无产阶级也正式形成。掌握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为了获取利润,无情地剥削无产阶级,尤其是对于童工和女工的残酷压榨,成为工厂出现初期的普遍现象。因此,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从无产阶级一出现就开始了。社会关系:工业资产阶级pk工业无产阶级
材料4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认为在商品经济中,看不见的手”的指导下,即通过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调节,各每个人都以追求自己的利益为目的,在一只 “人为追求自己利益所做的选择,自然而然地会使社会资源获得最优配置。
……主张限制政府在经济事务中的操控,让市场机制发挥调节资源的作用。 材料5 自由主义思想
(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材料6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它所带来的机器大工业为把国际间的交流推向全球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为全球各地区、各国和各民族的沟通和未来全球一体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蒸汽机的发明,汽船的航运、铁路的畅通,是国家间、民族间交流所不可或缺的基本技术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它为国际交流提供了经济前提。随着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获得迅猛发展,廉价的、新奇的、优质的商品成为打开别国门户、换回工业原料的利炮,由此初步形成了世界市场,并为最终形成世界经济打下了基础。 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推动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条件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的价格,它是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他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马克思、恩格<<共产党宣言>> 欧美: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 巩固对世界统治亚非拉: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客观上传播先进思想和生产方式课件16张PPT。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19世纪中后期)③工业革命发生的经济条件有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资金、劳动力、技术、市场条件等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什么不同?②工业革命的前提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建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①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必然性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初步确立二、人类迈入“电气时代”1831年:英国: 发现 电磁感应现象
1866年:德国: 西门子 发明
1876年:美国: 发明 电话
1879年:美国: 发明 白炽灯
1888年:德国: 发现 电磁波
1899年: 马可尼 发明 电报1.电的广泛应用电气时代 法拉第发电机赫兹意大利:贝尔爱迪生美国福特 美国通用 德国奥迪 德国保时捷 德国宝马 德国大众 德国奔驰 东风 一汽 上汽荣威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1903年莱特兄弟80年代从煤炭中提取氨、苯等化学产品1867年 炸药80年代改良制造无烟火药的技术塑料、人造纤维开始投入生产和使用3.化学工业的建立诺贝尔发明4.传统工业的发展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有坚实的科学基础,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2、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起步,相互促进下进行(美、德)
3、有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日本、德国);
4、主要发生在基础工业和重工业领域。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工厂公司、垄断组织珍妮机、蒸汽机电力的广泛应用轻工业重工业局限于少数国家在欧美先进国家几乎同时展开开辟 “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首发英国,向欧美扩展。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有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两次工业革命特点之比较1、对经济的影响:
①促进了工业发展与经济增长;
②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新形式——垄断的出现;
③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并丰富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
2、对政治的影响:
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制度趋向完善;
②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进一步发展
3、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世界进一步连成一个整体
②各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加剧一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局部调整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四、垄断组织的出现垄断组织,一般是指资本主义大企业间为了独占生产和市场,以攫取高额利润而联合组成的垄断经济同盟,是一种新的经济联合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企业间竞争加剧资本的集中生产的集中垄断组织出现的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①可以利用大量生产资料进行生产
②可以实行科学合理的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
③可以发现节约有效率的生产方法和管理方法
④可以获得优秀的专家和经营管理人员垄断资本控制着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使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国际垄断集团瓜分世界领土,加紧侵略扩张步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垄断组织的影响141870—1913年主要工业国人均GDP年增长率 工业化在向着共同趋势狂飙突进的同时也展现出各国间的不同特点和不平衡发展性状:美国和德国的变革是迅速而全面的,成为居世界前两位的工业国;法国的工业化则相对缓慢和不彻底,而英国在采用新技术和发展新产业方面落后了,失去了“世界工厂”的地位。再加上俄国和日本的工业化突进,二十世纪的地缘经济格局的基础在二十世纪初就得以奠定。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世界市场形成)(世界瓜分完毕)五、世界市场的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世界市场形成过程
开始出现:
拓 展:
初步形成:
最终形成:
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扩张时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课件31张PPT。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 (1870年到20世纪初) 1870年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使工业革命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19世纪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自由劳动力增长,工人素质提高技术:资本的积累和对殖民地的长期掠夺劳动力:市场:资本:条件前提政权保障:必要性可能性二、人类迈入“电气时代”西门子 电车
1866 发电机 齐柏林
1900 飞艇本 茨-汽车之父
1885三轮 汽车 诺贝尔
1867发明炸药
80年代改良无烟火药马可尼
1896 无线电报 莱特兄弟
1903 飞机 福 特
1896四轮汽车贝 尔
1876 电话爱迪生
1877 留声机
1879 电灯
1889 电影机美国德国瑞典戴 姆 勒
1883 汽油内燃机狄 塞 尔
1897 柴油内燃机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6不但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而且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同时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80年代起 从煤炭中提取氨
苯染料等化学产品 80年代 改良了制造无烟火药的技术 电的发明及广泛应用把人类从蒸汽时代推进到电气时代电讯事业的发展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使世界各地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71、电的广泛使用电气时代爱迪生发明的炭丝灯美国发明家 托马斯?爱迪生 (1847---1931) 2、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卡尔.本茨(1844-1926)德国工程师,世界第一辆汽车设计、制造者。
1882年开始尝试把发动机安装在三轮车上,1885年他的三轮车研制成功。1886年1月29日获得专利,被公认为世界第一辆实用的汽车,这一天成为世界汽车诞生日。
1887年率先把汽车作为商品出售。 莱特兄弟研制的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飞行者”(Flyer),1903年诞生,为木制骨架,布蒙皮双翼机。飞机的重量为280公斤,飞机完全靠螺旋桨的推动力起飞,人只能趴着驾驶 。莱特兄弟在发明飞机的过程中,包括所用材料和出差费在内,一共才用了1000美元。 1903年12月17日这一天,兄弟俩共飞行了4次。第一次由弟弟奥维尔·莱特驾驶,飞行距离36米,留空时间12秒。最后一次由哥哥威尔伯·莱特驾驶,飞行距离达260米,留空时间59秒。
——预告了交通运输新纪元的到来!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出门旅行可以使用哪些新型的交通工具?早期汽车早期飞机有轨电车 3、 新通讯手段的发明美国电话的发明者
贝尔
(1847--1922) 1895年意大利人马可尼(1874--1937)制造了第一个无线电系统。1901年,他成功地横越大西洋发报成功。4、化学工业的建立塑料、人造纤维开始投入生产和使用1867年诺贝尔发明炸药80年代改良制造无烟火药的技术80年代从煤炭中提取氨、苯等化学产品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1831年法拉第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可以产生电流。这为制造发电机创造了条件,也为开辟人类生活的新时代——电的时代创造了条件。世界第一台发电机的诞生三、垄断组织的出现经济组织的变化:手工工场工厂垄断组织三、垄断组织的出现到一定程度影响列宁指出:“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
可以说自然而然地走到垄断。因为
几十个大型企业彼此之间容易达成
协定;另一方面,正是企业的规模
巨大造成了竞争的困难,产生了垄
断的趋势。”卡特尔:
销售协定辛迪加:
共同销售和采购原料协定托拉斯:
生产、商业和法律上完全组成一体1.垄断的方式
2.垄断的表现
3.垄断的目的
垄断组织──大企业之间为控制生产与市场以获取更大利润而结成的经济联合体。这种控制是通过订立各种协议规定价格、划分市场、分配产量来实现的。兼并或相互联合控制某一种或几种产品的产量、价格和市场
追求更多的利润对内对外政治经济对外
关系参议院议员正在辩论反托拉斯法形如钱袋的肚皮上写着钢材、铜业、食糖、石油等托拉斯木牌上写着:“这是一个为垄断者所有、为垄断者服务的参议院”
(1)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更多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使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发展起来的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
(3)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4)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资本主义列强凭借日益强大的实力,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提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四、世界市场的发展 思考:
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1、条件:
(1)市场的需求
(2)原料的需求
(3)交通运输的条件
(4)经济和军事条件
指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2、过 程
①16至18世纪中期,在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下,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②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七十年代,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小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垄断组织形成经济巨大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形成)亚洲大部分几乎整个非洲整个拉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人
西门子发电机
(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德国人 卡尔·本茨
内燃机、柴油机汽车
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美国人贝尔
意大利人马可尼 电话
无线电报瑞典人
诺贝尔炸药(甘油火药)
塑料、纤维
石油化工的产生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有什么特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1 发明来源:科学家潜心钻研,自然科学的发明同技术、生产真正结合,推动了生产力巨大发展2 范围不同:工业革命在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新技术新发明超出一国范围,规模广泛,发展迅速5 进程不同: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如日本、德国3开始部门不同:开始于重工业,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显著特点4 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汽车飞机制造业、电讯业、石油化工工业等起止时期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期 开始部门主要标志 从棉纺织业开始蒸汽机的使用从重工业变革开始电力的使用生产部门棉纺织业、 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电力、汽车飞机、电讯、石油化学、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不同点:经济结构经济组织社会关系国际格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人类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工业化社会建立资本主义工厂制确立各行业垄断组织形成近代两大对立阶级形成;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东西方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但东西方差距进一步拉大相同点:内容:本质:都有许多科技创造发明都是生产技术和社会关系的变革背景:影响:都有环境(政权保障)、市、技、劳、资等方面的前提条件生产力、社会结构、国际关系、(都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