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复习: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06 17:35: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期末复习: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思维导图
考点过关
考点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5年5考)
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变化类型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 _ _的变化?
生成 _ _的变化?
现象
多表现为 _ _、 _ _等的变化?
伴随发光、 _ _、
颜色改变、放出气体、
_ _等的变化?
判断依据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其他物质
其他物质
形态
状态
放热
生成沉淀
2.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性质类型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不需要发生 _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 _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性质内容
颜色、气味、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等
可燃性、酸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3.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性质 用途。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易错点
1.有颜色改变、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红墨水滴入水中,电灯通电发光。
2.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轮胎爆炸。
3.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属于物理性质。
巩固训练1
1.下列成语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滴水成冰 B.花香四溢
C.蜡炬成灰 D.木已成舟
2.下列对物质性质的叙述中,属于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
A.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二氧化碳气体可溶于水
C.通常状况下,水的沸点为100 ℃
D.铜绿受热易分解


C
D
3.下列选项中关于性质或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碳能在空气中燃烧——化学性质 B.干冰升华——化学变化C.硝酸银见光易分解——物理性质 D.苹果腐烂——物理变化
4.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变身为“倒计时器”,从“雨水”开始,最终行至“立春”。下列节气适配的诗句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
A.雨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B.小暑: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C.处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D.白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A
C
化学
是一
门以
实验
为基
础的
科学
对蜡
烛及
其燃
烧的
探究
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硬度,闻一闻
气味等
点燃
蜡烛
发黄光,放热,熔化成液态又凝固;火焰分三层,
④________最明亮,⑤________最暗
产物检验:干燥烧杯内壁有⑥________生成,用澄清
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内澄清石灰水
⑦__________
结论:蜡烛燃烧生成水和⑧____________
熄灭
蜡烛
现象:产生一缕⑨________
验证: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重新
燃烧
结论:白烟是石蜡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固体石蜡小颗粒
外焰
焰心
水雾
变浑浊
二氧化碳
白烟
化学
是一
门以
实验
为基
础的
科学
对蜡
烛及
其燃
烧的
探究
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硬度,闻一闻
气味等
点燃
蜡烛
发黄光,放热,熔化成液态又凝固;火焰分三层,
④________最明亮,⑤________最暗
熄灭
蜡烛
现象:产生一缕⑨________
结论:白烟是石蜡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固体石蜡小颗粒
考点2 基础实验
化学
是一
门以
实验
为基
础的
科学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
出的气体的探究
现象:插入空气中的木条无明显变化,
插入呼出气体中的木条熄灭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
片,对着其中一块
哈气,并与另一块
放在空气中的玻璃
片作对比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
结论: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
氧气含量⑩______
向一瓶空气和一瓶
呼出的气体中各滴
入相同滴数的澄清
石灰水,振荡
现象:空气中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呼出气体中澄清 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
中二氧化碳含量?______
现象:对着哈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
结论: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比空气
中水蒸气含量?______



巩固训练2
1.下列“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将石蜡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上 B.蜡烛燃烧的火焰分三层C.蜡烛燃烧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蜡烛熄灭后有白烟产生
2.下列关于“用排水法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的实验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
A.集气瓶盛满水后,将玻璃片从上往下直接盖住瓶口
B.集满气体后,先将集气瓶拿出水面,再盖上玻璃片
C.集满气体的集气瓶先放在水中,需要用时再从水中取出
D.将集满气体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C
D
3.为验证钥匙中含有金属铁,有同学根据常识提出:“可以拿磁铁来吸引一下试试。”这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
A.猜想假设 B.设计实验 C.收集证据 D.解释与结论
4.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用蜡烛做过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实验现象说明石蜡的沸点较低,受热易成气态
B.要使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
C.子火焰中燃烧的物质是石蜡蒸气
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


B
D
考点3 基本实验操作
一、药品的存放与取用
1.实验室化学药品取用规则
(1)“三不原则”:不能 _ _;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用手接触药品
(2)节约原则: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
( _ _mL)取用液体,固体只需 _ _即可。?
(3)实验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1~2
盖满试管底部
2.固体药品的称量(托盘天平的使用)
(1)称量前,将天平调平衡,首先要把游码 _ _,然后再调节平衡螺母。?
(2)称量时,应遵循左 _ _右 _ _原则,砝码要用镊子夹取,先大后小,最后使用游码。?
(3)称量后,砝码放回盒中,游码归零。
归零


【注意事项】
(1)称量粉末状固体时,若药品量不足,一只手用 _ _取药品,移至天平的 _ _盘上方,另一只手应 ,使少量药品落入盘中。?
(2)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一般精确到小数点的后一位。
(3)若称量时,砝码和物品的位置放反,且使用了游码,会导致称量的药品质量比实际的质量偏 _ _。?
药匙

轻轻拍动拿药匙的手

3.药品的取用
药品
取用方法
注意事项
图示
固体
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固体,用纸槽或 _
“一斜、二送、三直立”,即将试管倾斜,再把药品送到 ,
然后将试管直立起来?
取用块状药品,应用 _
“一横、二放、三慢立”,先将试管横放,把药品放在 _ _,然后将试管慢慢竖立起来,让药品缓缓 _ _至试管底部?
药匙
试管底部
镊子
试管口
滑落
液体
较多量液体
(倾倒法)
①瓶塞应 _ _在桌面上;
②瓶上标签应 _ _,以防流出的药品腐蚀标签;
③斜持试管,缓慢倒入;
④瓶口 _ _试管口?
倒放
朝向手心
紧挨
液体
少量液体
(滴加法)
①竖持试管;
②保持滴管下端竖直悬空于试管口的 ,不能 _或触碰试管壁,用后要立即
_ _(滴瓶上的滴管不需要用水冲洗)?
正上方
伸入试管内
用水冲洗干净
液体
量取法: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
_______________ 保持水平?
①选取合适规格的量筒
(比量取液体体积稍大);
②先倾倒,接近刻度线时用 _ 定容;
③读数时,俯视会使读数 _ _,仰视会使读数 _ 。
凹液面的最低处
胶头滴管?
偏大
偏小
二、给物质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
(1)酒精灯的灯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其中
_ _的温度最高,加热时应使用 _ _加热。?
外焰
外焰
(2)①添加酒精,用漏斗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酒精量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_;绝对禁止向 _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②点燃酒精灯:应用火柴(或燃着的木条)引燃,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以免引起火灾。
③熄灭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 _ _盖灭,不可用嘴吹灭。?
????????
?
燃着的酒精灯
灯帽
2.固体和液体的加热
给固体加热
给液体加热
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
_ _,防止
。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试管与桌面约成 _ _角;试管外壁应该干燥,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_ ;加热?
时应先 _ _,
用 _ _焰加热?
略向下倾斜
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
45°
????????
?
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

三、仪器的连接
1.图a先把 _ _,然后对准橡胶塞上的孔稍稍用力转动,将其插入。?
2.图b先把 _ _,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3.图c应把 _ _,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容器。?
玻璃管口用水润湿
玻璃管口用水润湿
橡胶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
四.玻璃仪器的洗涤
洗净标准: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考点4 实验室安全
一、实验室安全规则
1.指定座位就座,保持室内安静。
2.严禁在实验室内吸烟、饮食、追逐打闹。
3.保持室内卫生和实验台面的整洁,不得将衣物放在实验台上。
4.严格遵守操作规则,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5.安装仪器或使用电器设备要小心,以免割伤手或触电。
二、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
巩固训练3
1.某学生欲称量5.3 g氯化钠,他在左盘上放了5 g砝码,又把游码移到0.3 g处,然后向右盘上添加氯化钠,天平平衡后,这时托盘上氯化钠的实际质量是 (  )
A.5.6 g B.5.3 g C.4.7 g D.4.0 g
2.下列图示的错误操作与可能引起的后果不匹配的是( )

C
A
A.量取液体偏多
B.试管破裂
C.标签受损
D.称量固体偏少
3.下列基本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4.图中错误操作与可能产生的后果不相符的是 ( )

B
C
直击中考
1.(2023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真题)长沙有许多国家级、省市级非遗项目。下列非遗项目涉及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烧制陶瓷 B.雕刻菊花石
C.用棕叶编篮子 D.用针线制作湘绣
2.(2023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化学真题)下列成语的本义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
A.云清雾散 B.木已成舟
C.风吹草动 D.火上浇油
3.(2023年北京市中考化学真题 )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铁呈固态 B.铜呈紫红色 C.蔗糖易溶于水 D.碳酸易分解
A
D
D
3.(2023年北京市中考化学真题)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加热液体 D.??读取液体体积
D
4.(2023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化学真题 )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熄灭酒精灯?? B.闻气体气味??
C.称量固体?? D.读取液体体积??
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