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知识内容
课标:以某地区为例,分析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及原因
教学目标和要求
利用资料,总结地区的产业结构特征。
结合实例,说明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一般规律。
结合案例资料,分析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过程和原因。
观看《我与深圳共成长》,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快速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在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外贸出口、海洋运输、创意文化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成为我国最具城市经济竞争力的城市之一。
深圳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是哪些原因影响了深圳的产业结构升级转换?
地区产业结构
01.
02.
产业结构的升级
03.
上海产业结构的变化
地区产业结构
01
一、地区产业结构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类型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1.概念:
一、地区产业结构
2.产业分类:
服务业-第三产业
工业-第二产业
农业-第一产业
一、地区产业结构
3.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
受资源禀赋、技术条件以及分工深化等因素的影响
非洲加纳,以农业为主
亚洲新加坡,以服务业为主
资源禀赋
——卡塔尔
(石油资源丰富)
深化分工
40年的发展,深圳形成了独特的、发达的、高度细分化的、极复杂的网络化分工体系,构成产业链协同分工效应。因分工深化而带来的进一步的产业扩张和创新,使产业升级成为可能。
——深圳
4. 作用
体现经济发展水平
注意:产业结构是指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并不完全反映各产业的发展水平。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比重小,但农业发达;发展中国家第一产业的比重大,但农业不发达。
非洲加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以农业为主
亚洲新加坡经济发展水平高,
以服务业为主
P49【活动】
分析我国四大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
【思考】
结合所学知识,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比较四大地区的差异。
根据表3.2,将现阶段中国四大地区的产业结构比例用饼状图表示出来。
比较现阶段中国四大地区产业结构的异同,并说明原因。
【活动】
1. 结合所学知识,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比较四大地区的差异。
分析我国四大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
东部
中部
西部
东北
地理位置
地形
气候
人口
经济发展水平
我国东部沿海
我国中部地区
我国西部地区
我国东北部
平原、丘陵为主
平原、高原为主
高原、盆地为主
平原为主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人口稠密
人口众多
人口较稀疏
人口相对较少
高
较高
较低
较高
产业结构的升级
industrial structure
01-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
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产业结构不断变化升级的过程,通常表现为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劳动力
国民经济重心
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
进而转向第三产业
(产业结构升级的一般规律)
02-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升级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工业内部产业结构升级可以表现
由以轻纺工业为主
由以原材料为主
由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上升到以重化工业为主
上升到以加工组装为主
上升到以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为主
合作与探究: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变化(总结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
广东流传着反映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一阶段轻工业起步时的顺口溜:三水一瓶水(健力宝饮料),顺德一把扇(各种名牌电风扇),鹤山一条毯(拉舍尔毛毯)。20世纪90年代后,众多优势如政策、廉价劳动力、土地价格等逐渐丧失,但多年初级阶段的积累已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实力大为增强,资金、设备、人才、经营管理经验优势明显,所以在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中能抓住机遇,顺利实现产业的升级。而今,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图: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工业总产值的增长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变化
思考:
(1)珠江三角洲早期为什么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
(2)第二阶段有哪些优势条件逐渐丧失?在众多优势条件逐渐丧失的前提下,为何能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3)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工业结构主要不同是什么?
问题:
(1)珠江三角洲早期为什么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
图:198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
图:珠江三角洲地区位置和范围
答案:
该阶段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加上政策支持,因此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
广东流传着反映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一阶段轻工业起步时的顺口溜:三水一瓶水(健力宝饮料),顺德一把扇(各种名牌电风扇),鹤山一条毯(拉舍尔毛毯)。20世纪90年代后,众多优势如政策、廉价劳动力、土地价格等逐渐丧失,但多年初级阶段的积累已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实力大为增强,资金、设备、人才、经营管理经验优势明显,所以在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中能抓住机遇,顺利实现产业的升级。而今,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问题:
(2)1990年后有哪些优势条件逐渐丧失?在众多
优势条件逐渐丧失的前提下,为何能成为全国
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答案:1990年后,政策、廉价劳动力、土地价格等优势逐渐丧失。
但多年初级阶段的积累已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实力大为增强,资金、设备、人才、经营管理经验优势明显,所以在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中能抓住机遇,顺利实现产业的升级,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图:202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
图:珠江三角洲地区位置和范围
问题:
(3)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工业结构主要不同是什么?
答案:
第一阶段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第二阶段重点发展了高新技术产业。
图:珠江三角洲地区位置和范围
总结: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重点)
(1)比较优势的变化和政策的引导起重要作用
因地制宜
发展经济
原有比较优势丧失,新的比较优势凸显
政策引导
主导产业转型,产业结构升级
例:珠江三角洲的转型发展
国家或地区根据自身比较优势
(由原来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升级为技术密集型产业)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产生系列的新兴产业
这些新兴产业首先在技术创新地区得到发展,促使该地区产业升级
新的产业不断向其他地区次第扩散,并依次带动相应地区的产业升级
总结: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重点)
(2)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
03-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
Changes of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1、比较优势的变化和政策的引导
2、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不断升级
观看《我与深圳共成长》,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快速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在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外贸出口、海洋运输、创意文化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成为我国最具城市经济竞争力的城市之一。
深圳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是哪些原因影响了深圳的产业结构升级转换?
改革开放以前,深圳是以农业为主的渔村;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政策引导,深圳从第一产业为主转向以第二产业为主;
现在,由于比较优势的变化,深圳的产业结构由以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升级为以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服务业为主;
上海产业结构的变化
industrial structure
一条黄浦江之隔的浦东和浦西
上海地理位置与产业结构变化
Changes of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上海位于长江与东部沿海的交汇处,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港口
其中的工业经历了从轻纺工业——综合性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典型升级过程;每一次升级都伴随政策的调整和比较优势的变化
上海地理位置与产业结构变化
Changes of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上海位于长江与东部沿海的交汇处,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港口
近现代以来其产业结构经历了由第一二产业为主导向第三产业为主导的转变过程
工业化初期,以轻纺工业为支柱产业
Changes of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上海接近原料产地
拥有丰富的劳动力和最大的消费市场
早在明代中叶就已成为全国的棉纺织手工业中心
Changes of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鸦片战争以后,作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的上海对外联系和贸易频繁
发展了棉纺、毛纺、针织、染织等纺织工业和面粉、卷烟等轻工业
工业化初期,以轻纺工业为支柱产业
工业化初期为国内市场提供半数以上的商品,出口额也占了很大比重
成为我国经济中心和最大的轻工业基地
1949年,上海市轻纺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88.2%
1900年上海缫丝厂
中国最大产丝区在上海附近苏南和浙北地区,其丝产量约占全国的一半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第一个缫丝工厂在上海设立
此后,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纷纷在上海建立,上海成为我国近代工业的主要基地
20世纪50年代开始,轻重工业协调发展
在国家重工业化战略决策引导下,基于原有基础设施、技术和劳动力等优势
上海发展了冶金、机电、仪表、化工等重工业部门,以制造国家建设需要的装备,弥补了国家重化工业发展的空白
20世纪50年代开始,轻重工业协调发展
至20世纪70年代
上海的重工业比重超过轻工业,形成了以冶金、化工、机械设备、纺织四大行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
成为我国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机电工业产品众多,有电机、电气成套装置、家用电器、电力电容器、电子元件等
可用于电站、冶金、矿山、机械、化工、船舶、科研、交通、排灌、轻纺等各行各业
3#-1990年后,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服务业发展迅速
Changes of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发展背景
发展条件
发展过程
发展成果
经济全球化和
信息革命的新形势
国家设立浦东新区的优惠政策、良好的工业基础和雄厚的科研实力等优势
吸引大量高素质人才和科技企业集聚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以电子信息工业领衔、现代生物医药和新材料为主导的工业新体系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随着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成立
众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落户上海,促进上海金融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上海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
Changes of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1990年,国家提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政策,在浦东设立了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外高桥保税区、金桥出口加工区三个国家级开发区
1992年成立了张江高科技园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
建有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国家信息产业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地
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多个国家级基地
Changes of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今后,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
上海依托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全球影响力
将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
3#-1990年后,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服务业发展迅速
Changes of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
上海将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体系现代化建设,并发挥其龙头作用,带动其他区域协调发展
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深水港区
洋山港为中国最大的集装箱深水港,建有目前全球最大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02-贵安新区国家级大数据产业中心
Changes of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分析贵阳市建设数据中心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
读图3.26,讨论随着数据中心基地的发展,贵阳市产业结构可能产生的变化
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9~10题
9.下列有关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
B.由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转变
C.对环境的影响经历了重度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的过程
D.这种变化是发达国家向外转移产业的结果
课时作业
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9~10题
10.下列关于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加大了区域间的经济差异
B.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C.产业移出地区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
D.产业的升级有利于解决本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压力